一篇有关一个女博士卧底贫民窟文章《你没穷过,你不懂》(http://news.creaders.net/us/2019/08/16/2124705.html)在网上流传甚广不得不说两句,尝试反证。许多流传版本包括几种中文变种都没有提供出处,甚至没有年代和地域背景,感谢有网友提供尽管是模糊记忆作为背景知识(说是出自其几年前博士论文)从而理解一些更重要的问题。 首先此文涉及的问题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一个似乎被许多幸运人们,精英阶层,富豪们几乎忽略的重要社会现象,对了忘记提及政客们其实很关心它,但角度与常人所想的完全不对撇子,他们注重并非议题本身,而议题渲染是否可以为自己带来政治利益,他们从未想要切实解决问题,听听这些“天才”们的对策,除了一路货色“打土豪分田地”和各种变种之外,几乎没有听过任何有实际意义解决方案,就知道他们真实思想,其虚伪无为之心路人可知。再仔细看看美国所有被民主党和极左政客常年“管理”地区和城市,贫穷与暴力愈演愈烈(芝加哥,巴尔的摩,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市等举几个明显例子),几十年如一日那里情况毫无变更希望,证明这些政客只是卖嘴,从未见诸行动,没有为自己社区根本改变做丁点实际事情,与此同时这些政客自己和网络关系似乎前途无限,利益充盈脑满肠肥。 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社区选民,美国公众竟然可以允许这种虚伪政客长期大行其道而不被追责?这可以从目前社会政治文化氛围看出点倪端,其实这篇“社会调查”本身流行就可以回答部分问题所在。为什么社会热衷于令人激动不已的廉价同情和“关爱”呢?仅仅说些让人感动的话语对实际境况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当然有实际意义,那不是对正处在贫穷的人们,而是博取廉价同情的主流媒体,有各种图谋的说客们,包括这个博士(我想几年前的这篇论文已经帮她捞取一个博士头衔,然后去过自己精英般日子,不再关注这些曾遇到过人们的实际处境),一个社会沦落到冠冕堂皇的精英们竟然要剥削已经赤贫人们的剩余价值,为一己之利榨取他们最后一点希望所在,还不能令人震惊吗? 你要问难道显示同情也有错吗?当然文明人类一个基本价值体现就是同情心,出于自然帮助他人的愿望,有同情心并且行动帮助他人值得赞赏。同时应当看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心理,政治也发展到无以复加复杂和多样性,对于常人几乎无法辨识各种手法鱼龙混珠,个体知识局限和政治不透明让滥竽充数,私欲横行被掩藏,这些文明发展中黑暗面往往假扮自己,戴上一副诱人的“政治正确”面具,靠廉价口水榨取公众希望与信赖,这种现实继续侵蚀着社会和人们天性良知。本来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被这些只想捞取油水人们所利用,使严肃讨论发现解决问题主题被淹没和搁置,这是同情心泛滥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贫穷问题本身被散焦,贫困者继续被遗忘,社会问题越积越深。 回到这个报道,媒体选择一个显然毫无意义,有着极大误导性博士论文附庸风雅般地唱起“同情心”高调原本毫无价值,可是其危害性却不可忽视。前面提到那个博士生选择性地针对贫穷结果而不是原因进行考查,精心选择体验贫穷人日常生活里透过“精英”阶层视角所理解的那种挣扎,无奈,毫无希望,博取一般(正常)公众瞬间廉价同情心。一个博士学位追求者,自己认为工作多于八小时就是吃苦,打两份工就不得了,如此与中下层生活距离如何感受工作十几小时,干三四份工作,那岂不就不堪忍受?!我经历过,也遇到过那些比她更艰难的人们,经过自己努力同样可以获取成功,脱离贫困,难道这些人不更值得研究吗? 此事所以吸引媒体广泛传播,无非是出于政治正确盘算,而真正应当宣传和关注的问题是贫困现象的文化,社会,个人缘由,个体过程及其差异,都值得仔细研究,特别是比照那些有同样或更贫穷起点类似并且取得人生攀升那些人群,以便找出可以帮助无法获得成功,并且深陷贫困不能自拔的人群。这些都不是只皮毛般,简单重复“痛苦”结果可以完成。 此外一个博士论文由一个极为简单,颇为偏颇设计开始,在许多可能人生道路中刻意挑选那个最失败体验,难到可以得出任何对社会更有积极意义结论吗,就像以夭折者提醒生命如此暗淡多劫一样幼稚?!不知道哪个具有正常认知的教授看到这种选题可以接受其博士资格,分明既不具有基本科学精神,也缺乏积极人生态度,拟或只为政治正确道义宣教!如果此人由此获得博士学位那是科学界的悲哀,同时说明知识精英不仅脱离实际,而且偏执极端,正在引导面临越来越多挑战当今社会走向完全错误方向,值得公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