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寄自美国的博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难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瞎操心。  
https://blog.creaders.net/u/1921/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你身边的“变性人”知多少? 2012-05-29 14:28:36

你身边的“变性人”知多少?


    在登出长篇报道Transgender At Five之后,专栏作家Petula Dvorak发表了后续报道Transgender at five: Tyler’s story leads to outpouring of other stories,介绍读者对其文章的反应。

    老年变性者哀叹他(她)们几十年在谎言中生活的窘迫和无奈。

    某些困惑的父母来电子邮件讲述读了Tyler的故事后恍然大悟的那个瞬间。

    七个月前,当Dvorak初遇Tyler时,他只有四岁,刚从女孩身份转变为男孩身份。他的妈妈和爸爸,查阅了资料,作了研究,看过医生。一位医生给Tyler诊断为gender identity disorder,开的药方是:允许他以男孩身份生活。

    由于父母和儿科的不承认,没人知道美国有多少孩子们经历着Tyler同样的问题。科学家和医生们估计,大概每一千到一万个人中就有一个。但根据网上评论和电子邮件来看,Dvorak猜测也许比例会更高。

    Oregon一读者 - “我们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我女儿六岁。当她刚过两岁的时候就开始告诉我们她的阴茎被切掉了。真让人伤心。”他们的家庭医生不解决他们的担心,她转而向Jean寻求帮助。

    Atlanta的一位母亲 - “我的女儿让我想起这个要作男孩的女孩。她还没有被确诊,我真设法寻找更多的信息。我们夫妻俩已经为此奋斗了一阵子了。”

    来自Virginia的一个简单又绝望的留言 - “我得说从五六岁时起我的孩子就成了‘男孩’。我们需要给他荷尔蒙治疗 - 早就该进行了。我愿意开车或者坐飞机去任何地方。”

    似乎每五份邮件中就有一个来自“变性人”或者认识“变性人”的读者。

    一位父母报告说,“一个‘变性人’刚刚来到我的孩子的六年级班上。”

    另一位父母, “有这么个孩子曾经更我的孩子们一起玩。我总怀疑有什么事情。”结果呢,这孩子长大后是个“变性人”。

    还有那些关于变性的堂兄弟,继女和同事的故事。有些成年变性人来信说他们小的时候身边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

    “因为我的罗门家庭,因为感觉我永远找不到伙伴组织家庭,我一直到三十岁出头才转变。”JackC6a这样写道。“但我对幸福前景的估计是错的。尽管我的家庭很遥遥很冷酷,我现在有自己的家庭,包括伙伴和孩子。Tyler真幸运,他的家庭这么支持他。”

    还听到那些成年“变性人”讲述的让人揪心的故事 - 挨打,规避,耻笑,蔑视。

    认为很新鲜?看看Johnbh99的评论吧:

    “五十年前我上大学时在殡仪馆干过活。有一天我们抬起一具尸体,看起来是个男人,结果却是个女人。最近的亲属指示我们,提到死者一律用男性称谓。那个人是一个南方大都市生意圈里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

    保守的南方,六十年代,哇。

    Tyler的父母请我发表他们的故事的时候,就是想激发讨论,教育读者。

    当然,除了支持和理解,也有来自仇恨者的声音。用Dvorak的话说,仇恨者是没有休假的,他们总是在那,无处不在。我在介绍那篇文章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么一个。以教士自居,却一上来就侮辱不同意见者的家人。教士有无结婚生子我不清楚,但我估计他也是父母生父母养的。如果别人用攻击性的字眼提到他的双亲,不知道他会如何反应。

    事实上,我花时间把这个话题介绍给大家,只是想让网友们去了解他(她)们,认识(她)他们。并不像某些人那样,肆意抬高一群人,又打击另一伙人,按说不至于冒犯任何人。有不同意见在意料之中,但有人跳那么高,还真的没有想到。对于那样的跳梁小丑,除了跳得高,摔得重,又能吓到谁呢?

浏览(3702) (0) 评论(73)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偶灯斯陋 留言时间:2012-06-09 22:54:23
宣教士同志:
你在前几贴中对我的朋友和我本人做人身攻击,你的人格在我眼中已经掉入尘土。
你除了对同性恋发出仇恨言论,说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话语。以为你能再讲一个什么赵幼轩钱幼轩的类似故事,也毫无进展。那只是你唯一的稻草。

神是爱,你却是仇恨,是邪恶。
我很难相信你能够改邪归正,尽管你需要改邪归正。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7 20:32:10
偶灯斯陋:
坦白地说,本宣教士就是想要你表演完毕再戳穿你。你们砖家大队的指责我对不同意见零容忍,其实你们对我的不同意见岂不正是零容忍吗?我与你们的区别在于我是诚实的,而你们是不诚实的。我们基督徒诚实地承认我们只认圣经的真理——真道的种子(来自我们属灵的丈夫耶稣基督),其它一概都是情欲的种子(来自撒旦);敬虔基督徒的一生就是守住真道,为真道打美好的胜仗,真理的排他性就是忠贞的特征,耶稣的新妇(教会)就得这样,就象配偶的彼此忠诚。而所谓“开明”之见对保守的基督徒来说压根就是(属灵的)“淫乱”的 代名词。基督教的信仰不仅理性,而且十分理性,逻辑惊人的严密,从创世记第一个字,到启示录最后一个字,没有丝毫的矛盾,敬虔基督徒每日都为真道之严密的逻辑而惊叹赞美,一生一世都享受无穷。而你所面对的这位宣教士是一位在基督里武装到牙齿的宣教士,不仅头脑清晰,而且意志坚强、、、、、最后谢谢你提供的摩门教的信息,这正好证明它是邪教。在真理上,包含从来就不是人们以为是褒义的词,却从来不是褒义词,因为你们自己就从来不包含我的意见,就让你们不会包含你们的配偶有外遇一样。做人最基本的是要诚实!
回复 | 0
作者:偶灯斯陋 留言时间:2012-06-06 21:49:20
牛仔,谢谢你的解释!

你的回复很给力,尤其是结尾:“... 如果你能被"误导"成为一个同性恋者,那我就错了.”我想这个答复让人无法不同意。

你的预见还真说对了,那个喧叫氏果真要攻歼奥思乐,就因为其开明见解(我的观点:基督教应该支持婚姻平权)与其相异。宗教徒中这种唯我独左唯我独革唯我独“正”的fanatics狂徒还真不少见,时不时地见到他们不惜互相攻歼。浸信教攻击卫理教派,天主教派称呼摩门教为邪教,耶和华证人诋毁路得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直让旁人冷眼相看,懒得理会这些彼此贬低的喧嚣嘈鸹。从定义来看,宗教是信仰,而非理性;所以同教徒作理性探讨无异于与虎谋皮。

提到摩门教,不能不提到前几天的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第一界同性恋 pride parade.犹他州是摩门教的中心,盐湖城有摩门教大教堂,摩门教历来激烈反同恐同,4年前在加州投注大量财力致使反同的Proposition 8 通过(Proposition 8 was overturned on August 4, 2010; on June 5, 2012, a majority of the full Ninth Circuit否决重审,维持overturn原判)。可是在今天,在反同恐同的大本营犹他州能有支持同性恋团体的活动发生,这就实在让人欣喜。对这场平权运动的发展趋势,我很有理由乐观:It's going to get better and better. 借用雪莱的诗,问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http://utahpride.org/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4 11:00:33
NZFP:
本宣教士不懂英文,笑话闹大了,呵呵!忘记在识字而已的博客里我是如何教導那位識字而已去明白“呼吸”的意思嗎(見下面)?那可是我從英文稿翻譯過來的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對“呼吸”、“風”、“靈”和“默示”的解經。就你那爛稀稀英文水平也敢拿出來擺顯,我看NZFP!
=======
人為什麼有可能請求神給重生,甚或想起神記念他們的來源,其理由是他們不僅僅是塵土而已,他們還是靈,創世記2:7指出神用塵土造了人以后,祂繼續祂的工作“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這就是人的榮耀。
為了充分欣賞這個經節,我們必須意識到神的靈與“吹氣”這個字的密切關系。靈和吹氣在幾乎所有古老的語言,尤其是在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中,是完全相同的。在拉丁文,靈或吹氣這個字是spiritus,很顯然我們的 “靈spirit”這個字就是從這來的。但spiritus的意思又是吹breath,因為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許多拉丁文衍生字可以看出來,Spiritus 給出我們這些字: aspire, conspire, inspire, perspire, and expire,它們都與以不同的方式哂煤粑嘘P,當人們aspire(渴望)時,他們深吸一口氣而更加努力去做;當他們conspire(密郑⿻r,他們把頭湊在一起,彼此共呼吸;當人受到其他人(或神)給他鼓氣的時候,他就得到鼓舞(inspire)。人通過皮膚呼吸來出汗(perspire);當我們斷氣(expire)的時候,我們吐出最后一口氣,就死了。我們說your credit card is expired,意思就是你的信用卡死了,沒氣了。
在希臘文這種寫成新約的語言當中,相應的字是pneuma,也是指的呼吸。這個字跟拉丁文spiritus這個字比較起來,因為它開頭有pn這兩個輔音字母,對說英語的人發音比較困難,所以我們並沒有太多的字根據它而來。不過,我們有風動的(pneumatic) 和肺炎( pneumonia)。第一個字指的是用風鼓動的工具,就象風鑽。第二個字指的是呼吸器或肺的疾患。
最后,正如拉丁文和希臘文一樣,“靈”這個字在希伯來文也是指呼吸、風或氣。這個字是ruach你若不呼氣的話,你甚至無法說好這個字。 Ruach! 它是一個呼吸的聲。當我們明白這些,我們就會對聖經一開頭那富有詩意的經文,說到神的靈象鼓動的風吹拂在水面上有點感覺了。沒有一個英文版本將風和靈的概念都捕捉到了——但New English Bible至少用注腳提示了風是神的靈的概念。New English Bible聲稱:“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一股強勁的風咝性谒嫔稀保▌�1:1-2)。
正是創世記2:7的這個字的暗示,很容易被希伯來文讀者看出來,人是藉著神將祂自己的氣息吹給他而特別受造的。藉著屬天的靈的優秀品質,人與神有著特別的關系。因此,盡管他在某些方面跟動物一樣,但他去高於它們,在對創造主的愛與順服上勝過它們。
我們非常痛心地明白,在實現這一崇高目標上人並沒有勝過動物。他悖逆了神,因而很悲哀地使已經給他了的神的形象黯然失色。
盡管以前的榮耀如今還剩下點殘跡,但從他無法做任何讓神接受的好事、除非藉著聖靈的幫助就不能明白屬靈的真理、不能尋求他悖逆了的神這些意義上來說,他仍然是完全敗壞的。這就是為什麼保羅論到人在他墮落的狀態時,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3:10–12)。
所幸的是,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盡管人不會尋求神,但神卻尋求人,甚至根據創世記原本的模式重新造了他。這正是耶穌對尼哥底母說的,當他告訴那個以色列的領袖時,祂說:“你們必須重生”(約3:7)。尼哥底母沒有明白基督的意思,耶穌就解釋祂所說的出生,是指的藉著神的靈從上而生:“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5-6節)。耶穌是在說,不是人得要從母腹裡再生一次(尼哥底母開始就是這樣想的),而是說他得要從神而生——正如亞當原先從神而生一樣(參見路3:37)。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墮落的人生的,還是墮落的人。但如今神藉著祂的靈賜給了新的生命,將祂的氣息吹給了我們,就象當初吹給亞當一樣。若沒有那個必須的重生或重新造過,人“就不能見神的國。”
當人還沒有重生的時候就是象你這樣的,只不過“識字而已”,卻不知道聖經乃是聖靈所默示的,所以亂喘氣的正是你自己和那個NZFP同志。當神的話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就蓄意抵擋,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褻瀆聖靈的罪”——上帝唯一不饒恕的罪。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4 10:52:17
偶燈斯陋:
我不想點評米消巴克曼的老公的其它作為,茶黨在譴責同性戀方面的作為顯然是值得大大稱道的。那些自殺的同性戀者的悲劇就是因為社會上有你和NZFP這樣的人以及“由美国13个国家级别的专业和学术以及社会团体”,因為你們壓根就把人往袁幼軒相反的路上帶——那是唯一的活路,那不是我的救命稻草,而是同性戀者的救命稻草。我壓根就不是同性戀,根本就不需要這根稻草。我大可以拍拍手掌:管我啥事?正因為袁幼軒的道路是唯一活路,才把磚砸當捶背來傳講這使人從死裡復活的道理,壓根就不是想擊敗磚家大隊。之所以選擇袁幼軒,他就是我們同胞典型的同性戀受害者和福音的收益者。當者世界都像你們磚家大隊那樣鼓吹同性戀時,華裔同胞慘遭肢解的命呔蜁^續發生,(http://www.cnn.com/2012/06/04/world/americas/canada-body-parts-investigation/index.html?hpt=hp_t1)。所以邪惡的顯然是你們磚家大隊!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4 10:41:26
至於Mark Osler就更加不值一提了,眾所周知美國的媒體很顯然是跟保守的基督教教會作對的,寫給CNN的文章大多都是這種,按照CNN的文章簡直就是笑話,所以你把CNN的文章一抬出來,保守的基督徒就知道它是什麼東東了。Mark Osler所在的教會St. Stephens Episcopal Church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天主教教會,看該教會的網頁就更加明白了。天主教在同性戀問題上的腐敗遠遠不止停留在觀念和理論上,而且到了具體犯罪行為(天主教的神父猥褻兒童)令人髮指的程度,他有什麼資格稱自己是基督徒呢?保守的基督徒壓根就不認他們。再看他對聖經的解釋就更瞎扯淡了,且不說他跟其他天主教徒一樣高抬彼得,看看他把彼得當作基督所說的磐石就知道他解經上的錯誤,而他根本就不知道彼得是高度尊重保羅的,彼得是打漁的,而保羅是法利賽人——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保羅書信在新約站極大比重,尤其是羅馬書。而保羅在羅馬書對同性戀的譴責是再清楚再嚴厲不過了(所以,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羅1:24-27).而彼得在提到保羅書信時是這樣說的:“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彼後3:16),彼得壓根就跟保羅是完全一致的。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4 10:24:17
偶燈斯陋:
牛仔是誰?NZFP?我們連他/她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楚,或者肉身是男,邪惡慾念要做女,或者反過來都不清楚,怎麼好稱他/她為“仔”?他/她叫囂維權這麼長時間,甚至連自己是男是女都不敢說,豈不可笑之至?其實你不也是一樣?誰知道你是男是女,或男不男,女不女?我就敢直言不諱地告訴你:俺是東北純爺們,且一生一世做純爺們,絕不轉性!
NZFP是牛仔嗎?一位叫chicoo的網友顯然不同意你的意見,我在一次偶然地機會瀏覽萬維的一篇博文時發現chicoo是這樣點評NZFP的,茲copy和paste給你,供你参考,油墨你一下,呵呵。
---------
作者:chicoo 留言时间:2011-12-23 11:52:21
本想贴:hate satan 不== 要hate sinner,结果贴上了sadam

谢谢NZFP(“你在放屁”)的指正和批判,哈哈

甚至,也许 love God 也/== hate satan?欢迎再批判
回复 | 0
作者:NZFP 留言时间:2012-06-03 09:54:29
偶灯斯陋,

解释一下,我的意思是,用鼠标点一下就过了,不必浪费时间去看. 你别看那EVIL在这里口口声声说"圣经",如果那EVIL是生在伊斯兰国家,口口声声,声嘶力竭叫喊的就是:杀死基督徒! 一个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充满了仇恨的EVIL,你能奢望什么?

另外,你提供的My Take: The Christian case for gay marriage这资料,对于那EVIL来说大概是没用的,那EVIL会说,Mark Osler不是正宗的,只有那EVIL才是正宗的. 估计那EVIL也看不懂英文,只会用一,二个单词来装模作样,不然那么喜欢show off的,早就用英文来写贴了.


reck,

没人会奢望要你改变你那根深蒂固的偏见,你完全有权利把这偏见和歧视及内心对同性恋者的污蔑保留到你离开世界的那一天. 但是,重复一遍:你不能公开歧视,侮辱同性恋者,这是违宪,因为他/她们和你一样是公民!

如何防止那些正常人被误导成同性恋患者?
-------------------------------------
同性恋者不是"患者"(这个科学研究成果是经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全世界公认的权威机构所认可的,就连独裁的中国政府也认可的! 不是你说"患者"就是"患者"的!!!!!!)! "正常人"不单是异性恋者! 同性恋者也是正常人! 如果真有你说的"误导",那可以肯定,那人是个双性恋者! 想来你是个异性恋者,如果你能被"误导"成为一个同性恋者,那我就错了.
回复 | 0
作者:reck 留言时间:2012-06-03 06:00:55
如果同性恋8是变态,8是非正常话,那甚么才是呢?
用这里同性恋支持者的理由去套其它任何一个疾病恐怕都会的出那8是病的结论。

8要说“同性恋是基因错位而引起的”不是一个被证明过的结论而只是部分学者的看
法,即便是被证明完毕的,那也得不出“基因错位是正常的”那样一个结论。
现代医学,并未发达到阐明同性恋病因并且有效医治它的程度。

对于真正的,8是被人误导的,难以自拔的患者,应该保护他们,充分尊重他们,让
他们的生活得到最大的幸福。
既然还无法医治那也只能如此了,这和对待癌症晚期患者的办法差8多。
这一点大概同性恋论者会同意。

但是,如何防止那些正常人被误导成同性恋患者?
如何防止那些未成年的小孩子们的JJ被他们的无知的父母和医生切除?
将来,你们会8会看到你们的儿子因为和某个男同学多要好了一些,或者喜欢买衣服
穿,你们就认为他其实应该是女性而强迫他去做手术,或者让他同男同学恋爱结婚
呢?
你们有没有自信用甚么方法确认你们的儿子是否同性恋?

你们会怎么做呢?
请问同性恋支持者的同学们。
回复 | 0
作者:偶灯斯陋 留言时间:2012-06-03 01:48:46
(2)看到那个邪恶喧叫士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袁幼轩故事,算是他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相信他找不到更多类似的赵幼轩钱幼轩孙李幼轩),可是这样的东西丝毫不新奇。我在4年前的博客里就转贴过一个声明(标题是“Just the Facts”--Just the Facts about Sexual Orientation and Youth: A Primer for Principals, Educators, and School Personnel" by 13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由美国13个国家级别的专业和学术以及社会团体联合发表,针对某些偏见和宗教组织企图改变同性恋人士的性取向的做法,提出质疑和反对,指出这样做对于同性恋者是危险的,有害的,尤其是对青少年,对未成年人,有损其心理健康。
这13个团体是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美国学校行政管理者学会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美国咨询学会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美国教师联合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美国学校辅导员学会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 美国学校卫生学会
Interfaith Alliance Foundation 宗教联合基金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全国学校心理师学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全国中学校长联合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全国社会工作者学会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全国教育协会
School Social Work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全美学校社会工作者学会。
摘抄一段:“Ex-gay ministry and transformational ministry are terms used to describe efforts by some religious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o change sexual orientation through religious ministries. These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end to hav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that are based in their particular religious perspectives. In general, efforts to change sexual orientation through religious ministries take the approach that sexual orientation can be changed through repentance and faith. In addition, some individuals and groups who promote efforts to change sexual orientation through therapy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religious perspectives that take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homosexuality.
Because ex-gay and transformational ministries usually characterize
homosexuality as sinful or evil, promotion in schools of such ministries or of therapies associated with such ministries would likely exacerbate the risk of marginalization, harassment, harm, and fear experienced by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religious content of ministries and related therapies also raise legal issues, which are addressed in the next section.”
此文全文的链接在此:http://www.apa.org/pi/lgbt/resources/just-the-facts.pdf

曾经参加共和党总统竞选提名的议员米消巴克曼的老公,马客思巴克曼就是干这种“转变同性恋”的勾当,在巴克曼的选区的中小学少年自杀率比其他地区都要高出许多,已经受到选民质疑,马客思巴克曼的做法是违犯行业操守的规定的。
这就是所谓同性恋“转变”的真相,是以多少无辜的同性恋者的自杀为代价的。这种做法,与将Matthew Shepard 置于死地的仇恨犯罪没有什么两样。

愿 Matthew Shepard (1976 - 1998)安息。
http://www.wipeouthomophobia.com/matthewshepardrip.htm
回复 | 0
作者:偶灯斯陋 留言时间:2012-06-03 00:51:49
牛仔,谢谢你的支持!
(你说的那个工具是怎么回事?我不太明白,不过没有关系,不妨碍我继续回复。)对于那个邪恶的喧叫士的公然挑衅,让我出离愤怒;不过我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揭穿他的邪恶真面目。
借这寄美村公所的平台,我也来转贴几篇有关文章:
(1)马克 奥思乐的文章:我的观点:基督教应该支持婚姻平权
My Take: The Christian case for gay marriage
Editor's Note: Mark Osler is a Professor of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in Minneapolis, Minnesota.

By Mark Osler, Special to CNN

I am a Christian, and I am in favor of gay marriage. The reason I am for gay marriage is because of my faith.

What I see in the Bible’s accounts of Jesus and his followers is an insistence that we don’t have the moral authority to deny others the blessing of holy institutions like baptism, communion, and marriage. God, through the Holy Spirit, infuses those moments with life, and it is not ours to either give or deny to others.

A clear instruction on this comes from Simon Peter, the “rock” on whom the church is built. Peter is a captivating figure in the Christian story. Jesus plucks him out of a fishing boat to become a disciple, and time and again he represents us all in learning at the feet of Christ.

During their time together, Peter is often naïve and clueless – he is a follower, constantly learning.

After Jesus is crucified, though, a different Peter emerges, one who is forceful and bold. This is the Peter we see i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during a fevered debate over whether or not Gentiles should be baptized. Peter was harshly criticized for even eating a meal with those who were uncircumcised; that is, those who did not follow the commands of the Old Testament.

Peter, though, is strong in confronting those who would deny the sacrament of baptism to the Gentiles, and argues for an acceptance of believers who do not follow the circumcision rules of Leviticus (which is also where we find a condemnation of homosexuality).

His challenge is stark and stunning: Before ordering that the Gentiles be baptized Peter asks “Can anyone withhold the water for baptizing these people who have received the Holy Spirit just as we have?”

None of us, Peter says, has the moral authority to deny baptism to those who seek it, even if they do not follow the ancient laws. It is the flooding love of the Holy Spirit, which fell over that entire crowd, sinners and saints alike, that directs otherwise.

My Take: Bible doesn’t condemn homosexuality

It is not our place, it seems, to sort out who should be denied a bond with God and the Holy Spirit of the kind that we find through baptism, communion, and marriage. The water will flow where it will.

Intriguingly, this rule will apply whether we see homosexuality as a sin or not. The water is for all of us. We see the same thing at the Last Supper, as Jesus gives the bread and wine to all who are there—even to Peter, who Jesus said would deny him, and to Judas, who would betray him.

The question before us now is not whether homosexuality is a sin, but whether being gay should be a bar to baptism or communion or marriage.

Your Take: Rethinking the Bible on homosexuality

The answer is in the Bible. Peter and Jesus offer a strikingly inclusive form of love and engagement. They hold out the symbols of Gods’ love to all. How arrogant that we think it is ours to parse out stingily!

I worship at St. Stephens, an Episcopal church in Edina, Minnesota. There is a river that flows around the back and side of that church with a delightful name: Minnehaha Creek. That is where we do baptisms.

The Rector stands in the creek in his robes, the cool water coursing by his feet, and takes an infant into his arms and baptizes her with that same cool water. The congregation sits on the grassy bank and watches, a gentle army.

At the bottom of the creek, in exactly that spot, is a floor of smooth pebbles. The water rushing by has rubbed off the rough edges, bit by bit, day by day. The pebbl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by that water into something new.

I suppose that, as Peter put it, someone could try to withhold the waters of baptism there. They could try to stop the river, to keep the water from some of the stones, like a child in the gutter building a barrier against the stream.

It won’t last, though. I would say this to those who would withhold the water of baptism, the joy of worship, or the bonds of marriage: You are less strong than the water, which will flow around you, find its path, and gently erode each wall you try to erect.

The redeeming power of that creek, and of the Holy Spirit, is relentless, making us all into something better and new.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2 12:54:26
袁幼軒的罪己被遮蓋。
聖經中“遮蓋”是一個很特別的詞,在整本新約裏只出現一次。顯然這不是一個尋常的詞,保羅若不是在羅馬書4:7“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引用舊約,他可能根本就不會使用到這詞。但它是引自舊約的這個事實,給我們一個重要的線索去解釋它。因為我們若問,“舊約那裏可以找到這種遮掩罪的觀念?”我們就會立刻想到大祭司在贖罪日的工作。那一天到來時,他把在外院殺好的祭牲所流出的血,灑在約櫃的施恩座上。約櫃裏面裝的是摩西的律法,這律法已經被每一個人破壞無遺了。若沒有祭物,那就是一幅審判的畫面。但在這個儀式裏,祭牲的血遮掩了遭破壞的律法,神看見無罪的已經代替有罪的受刑罰,祂的審判就挪開了,祂的愛就散發出來,拯救了罪人。
聖經中大衛知道他的過犯會帶來罪的重擔。他與有夫之婦拔示巴犯姦淫,又設計謿⑺恼煞驗趵麃啠匝谏w自己的罪行。不錯,他“遮蓋”了,但愧疚感如影隨形地跟著他。為甚麼?因為大衛的“遮蓋”只不過是一種使自己稱義的方式,但沒有一個人能真正使自己稱義。大衛只有在知道他的罪已經被基督的血“遮蓋”(羅4:7)時,他才能從罪疚裏得釋放,稱自己是蒙福的人。
所以當我們把大衛的“遮蓋”罪和神的“遮蓋”罪作對比。大衛的遮蓋只是想隱藏或否認他的罪。神的遮蓋是真正刑罰罪。由於罪已經在基督裏得到了懲罰,所以我若到基督面前,就會發現罪的重擔已從我肩頭解脱了。
如果這也是大衛的想法,我就可以根據以色列的祭司在贖罪日採取的兩個類似的舉動,來支持罪被“拿走”和“遮蓋”的這種解釋。“遮蓋”可以指用灑在施恩座上的血來遮蓋罪。“拿走”可以指那一天稍早的時候所舉行的儀式,在那個儀式 中,人所承認的罪孽被歸到羊頭上(那隻羊被稱為代罪羊),然後將羊趕到曠野去。這代表人的罪被除去了。
當袁幼軒真正認識基督時,他的罪就被遮蓋了。而當我們企圖用世界上的所謂權威人士來宣稱同性戀的是無罪的,那只不過是自欺而已。
回复 | 0
作者:NZFP 留言时间:2012-06-02 09:15:00
六月是世界同性恋骄傲月,祝贺我们全世界的同性恋兄弟姐妹们节日快乐!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2 08:44:03
NZFP:
看完袁幼轩的故事再给我捶背也不迟,我看过你贴上的所有故事,没有一个回避的,而那正是你们不敢做的。
回复 | 0
作者:NZFP 留言时间:2012-06-02 08:20:02
偶灯斯陋,

支持你!

提个小建议,只要用你手中的一个有用的小工具---鼠标,点一下就行了(我就是这样做的). 太不值得 pay attention 在这么一个毫无自知之明,太不自爱的那什么身上.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2 07:00:23
编者按:“中国福音大会2009”的开幕式上,一个家庭—来自台湾的袁立扬(题图左一)、蒋朗今(中)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袁幼轩(Christopher Yuan,题图右一)—一同为主作见证。是神的大能,引领着一个同性恋儿子的归家之路;是神的恩典,成全了一个心碎母亲的殷切盼望;是神的慈爱,修复了一个频临破碎的家庭……

儿子惊天动地的宣告

—全家噩梦的开始

1993年5月17日,那是一个深深烙在袁幼轩父母心头的日子。那一天,在路易维尔牙科学院念三年级的小儿子幼轩在母亲节回到芝加哥,与父母团聚。团圆的欢乐刚刚点燃,却被儿子一个突如其来的宣告而降到冰点。

儿子的告白只有短短几个字:“我是同性恋!”正是这短短的几个字,从此把袁家推上了旷日持久的噩梦之旅。

同众多到美国的华人父母一样,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幼轩父母经历多年的困惑和无助,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其艰辛自知。终于熬到把孩子送到一个不错的牙科学院,期许将来子承父业,在事业上有一番建树。偏偏就在他们踌躇满志的时候,孩子带回家来的竟是这样一个晴天霹雳!对于拥有根深蒂固中华文化背景的父母,自己儿子是个“同性恋”,那是怎样不堪的羞耻啊。

幼轩父母还不知道,事实上,儿子从9岁起,就萌发了“同性恋”的幼芽,经年累月,渐渐养成劣习,从起初的偷偷摸摸,到今天的公然宣布,他要完全公开地过他所谓的同性恋的“正常生活”。

那一刻,空气骤然凝固,惊愕之余,母亲愤然给儿子一个最后通牒:究竟要这个家,还是要“同性恋”?母亲天真地以为这样或许能把儿子“激”回来。岂料,儿子的眼神冰冷到极点:“如果你们不能接纳我,那我没得选择,只有离家出走!”甩出这话,儿子冷冷地拿起行李就走了。

母亲走投无路的决定

—结束自己多愁的人生

望着儿子冷冷的背影,母亲瘫坐在地上,一时间,惊吓,恐惧,焦虑,千愁万绪涌上心头。曾几何时,这个外人看来风和日丽的家,现在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丈夫,这个曾经情意绵绵的大学情人,经年忙碌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曾经的温存与恩爱早已不再,曾经的体贴也渐渐被冷漠取代,貌合神离的婚姻岌岌可危。儿子宣称自己是同性恋之前,夫妻已经“冷静理智”地开始了协议离婚的步骤,母亲以一贯的“坚强”忍受着一个女人的不幸。

可是今天,儿子“同性恋”的宣告,彻底将母亲打倒了!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和寄托竟如此残忍地夭折了,更何况这一切发生在自己遭受失败婚姻打击之时!与丈夫的关系已经破裂,今天又遭心爱的小儿子背叛,无疑雪上加霜。欲哭无泪,欲说无语,找不到任何可以逃避的通道,绝望中,母亲作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找不到一点点活下去的理由。

第二天,母亲订了一张从芝加哥去路易维尔的单程火车票。她要最后再见一面那曾经“心爱”的儿子,那个令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的儿子!然后,就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通往母亲人生尽头的列车

—上帝在呼唤

心意已决,安排好了一切,母亲带着绝望离开了家。用不着与丈夫告别,只想再见小儿子一面,了却生前的最后愿望。可不知怎的,动身前,她心中莫名地涌出一个强烈的冲动:要见一位神职人员。

从来没有去过任何教会,也从不认识什么牧师。无奈之下,找电话簿查询,母亲拨通了丈夫牙科学院一位校牧的电话。见了面之后,从他那里要了一本关于“同性恋”的小册子。带上它,母亲上了去路易维尔的火车。

百无聊赖中,翻开小册子。书中所写的,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虽然我们都是罪人,但上帝无条件地爱着我们。”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给这位身处绝境的母亲带来了上帝救恩的福音,打开了她的心灵!既然上帝连我这样的罪人也爱,那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那‘同性恋’的儿子呢?母亲陷入沉思。

合上书,向窗外眺望,原野风光迎面扑来,风和日丽一片祥和。霎那间,大自然的美妙把她的心紧紧抓住了。这位51年来忠实的“无神论者”,在那一刻,心中忽然顿悟:“这个世界一定有神!”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在她万念俱灰的时刻,上帝竟透过其精美的创造,唤醒了母亲绝望的心!

母亲全身心地沉浸在完美无暇的宁静中,仿佛整个车厢里只有她一个人,时光在一瞬间停止了流转。就在此时,她听见一个轻柔而坚定的声音:“你属于我!”上帝在呼唤,这位体贴她软弱的上帝!“你属于我!”这四个字,正是医治她破碎心灵的良药。

那本小册子的背页,写着一个住在路易维尔的姊妹的电话。下了车,拨通电话,母亲直奔她的家。在那里,母亲开始跟着这位姊妹学习圣经,通过神的话语来认识神,认识真理。第一次去基督教的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母亲如同一个小女孩踏进了糖果店,兴奋莫名。在路易维尔一住就是六个星期。那六个星期,除了如饥似渴地阅读圣经以外,她一本接一本地读了很多信仰书籍。

去路易维尔,原本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母亲真的做到了,她的旧生命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死去,正如加拉太书2章20节中所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上帝因着他的恩典和怜悯,神奇地赐给她一个新造的生命。

上帝大能的手

—拯救丈夫,拯救婚姻

六个星期后,从路易维尔回来的她,完全换了一个人。每天早晨,她花好几个小时祷告,研读圣经,上帝藉着她从里到外的心意更新使她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丈夫在暗暗观察,他发现,妻子得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信仰,而是一种与耶稣基督之间极其亲密的关系。

渐渐地,上帝在丈夫身上也动了善工,他开始与妻子一同上教会,并在朋友的邀请下一同参加了国际研经团契(Bible Study Fellowship International),开始从圣经里认识这位改变他妻子生命的上帝。神的话语开启了他心灵的眼睛,在神的话语里,他读到了神的爱,尘积心灵深处的阴霾被扫除,圣灵的光照让他认清了自己身上的罪,生命得到更新。不久之后,丈夫也决志信主,决心将生命完全交托给耶稣基督。

处于风雨飘摇的婚姻在神大能的手下开始得医治。在神的爱里,夫妻恢复了原有的感情,他们心灵一体,同心祷告,与神更加亲近。

每一天,他们在神面前共同祈求,求神开启幼轩的心门,将他们心爱的儿子拉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

醉生梦死的日子

—儿子呵,你何时回头?

远在路易维尔的幼轩,在“同性恋”的轨道上,正越滑越远。

从童年起,幼轩,这个很有音乐天分,生性又敏感的孩子,加上肤色、文化的差异,使他进入不了同龄的美国孩子的圈子,甚至被讥笑为“娘娘腔”。9岁那年,无意中接触到一本色情杂志,使他第一次对同性产生了“性困惑”。之后的几年,这种困惑一直伴随着他,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色情杂志网络广告铺天盖地的诱惑里,他那不正常的性倾向竟愈演愈烈,直至16岁那年第一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高中到大学,甚至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都发生过这些行为,只是保密工作做得好而已。

20岁起,他开始偷偷出入芝加哥的“同性恋”酒吧,到了路易维尔开始牙科学院的学习,便公然出入“同性恋”俱乐部,不再觉得那是一件羞耻的事。在不断交换“性伙伴”的过程中,他沉溺在暂时的醉生梦死的满足当中。然而,短暂的满足过后,心灵愈加空虚,他开始寻找更新奇的刺激。于是,又掉入了另一个的陷井—吸毒。在乌烟瘴气里,他浑浑噩噩地扮演着“双面人”。白天,一个堂堂的牙医学生,夜晚,一个“同性恋”的吸毒者!

更可怕的是,为了吸毒,他得想方设法弄钱,而且,要弄很多钱。怎么办?穷极无路的他,竟然开始了贩毒!把毒品卖给朋友,卖给同学,甚至卖给学校的教授。

日子在纸醉金迷中一天天混过,家,父母,对于幼轩来说,完全没有了吸引力。

长达七年的祷告

—父母破碎的心还在等待

离儿子医学院毕业还剩4个月时,父母突然得到学校通知,儿子被学校开除了。急急从芝加哥赶到学校,面对校长,母亲的回答让儿子大吃一惊:“幼轩能否成为牙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希望他能成为基督耶稣的信徒!”这言既出,让原本指望父母为自己求情的儿子气急败坏到了极点。一怒之下,他搬到了南方繁华的亚特兰大,远远地离开父母!

回到芝加哥的父母,仍然沉浸在新生命的成长与追求中,他们每天祈求神用他大能的手,把儿子从“同性恋”的罪中释放出来,祈求神如同当初得着他们的生命那样得着他们的儿子。但对儿子陷入吸毒甚至贩毒的境地,却浑然不知。母亲每周给儿子寄几张带有福音信息的卡片,每次都以“永远爱你的妈妈”深情落款。但她哪里知道,那一边,儿子收到卡片,连看都懒得看,直接丢进了垃圾桶!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从来都不接听,一次次留言,儿子也从不回电。但妈妈一如既往,不住地留言,不住地寄卡片,更要紧的是,不住地祷告!

那一边,远离父母的叮咛、学校的管束,儿子毫无羁绊、堂而皇之地出入亚特兰大的“同性恋”俱乐部,如鱼得水地贩毒吸毒,靠着自己的小聪明,没过多久,竟然成了当地贩毒一霸,掌握着全美东部11个州的毒品大麻的批发。一时间,他仿佛站在万人之上,金钱、名声、毒品、色情,他拥有了所有的物质需求,在他的世界里,他自己就是“神”!

这一边,父母的牵挂与祷告与日俱增。一次次的电话,一份份的卡片,一声声的呼求,换回的是儿子声嘶力竭的威胁:“你们若再跟我提什么耶稣,就永远别想再见到你儿子!”儿子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更不用说回家了。

圣诞节来临,父母为儿子订好了往返机票,心想,我们连机票都为你定了,这下你总会回来了吧。那一天,按着航班的行程,他们从家里开车到机场。那是在911之前,他们可以到航班出口处接机。眼看着一个个回家的旅客与接机的家人拥抱,母亲既紧张又激动,每一个年轻人远远走出来,她的心就悬了起来,走近一看,又失望地掉进谷底。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直到最后一个,母亲怅然若失地开车回家……依旧不甘心,再查下一个航班,再驱车机场,重复那一次次的激动和失落,一直等到机场最后一次航班的最后一个人走出来。望着机场空空的大厅,眼前一片过节的繁荣,听着别人一声声的问候,可怜的父母相对无语,执手泪眼,他们知道,儿子不会回来了……

带着绝望和无助,母亲再次跪倒在神的宝座跟前:“主啊,我为幼轩向你祈求。我要坚强地站在墙的破口处,一直到幼轩浪子回头,回心转意。主啊,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让我心灰意冷而气馁,无论多么艰难,我绝不会放弃这个儿子!主啊,我知道,你更不会放弃幼轩。虽然撒但千方百计地要毁灭我这个儿子,但我一定坚持到底。无论要等候到何年何月,每当我向你祈求,主啊,我把我一切的重担、一切的恐惧和泪水都交在你的手里。”这是母亲每天的祷告。七年间,除了每天与丈夫共同为儿子祷告以外,母亲每周一为儿子禁食祷告,七年来从未间断!更有一次,为儿子禁食祷告整整39天!她恰如路加福音18章耶稣比喻中那个苦求的寡妇,不住地、反复地、执着地抓住神信实的应许,在神面前恳求。

儿子拒绝回家,父母决定亲自去看他。终于来到儿子的住处,但第二天就收到了儿子冷冷的“逐客令”,毫无商量余地。无奈之下,父亲临走执意将自己的圣经留在儿子的餐桌上,“砰”地一声关门,父母被狠心的儿子赶走,他们的心再次被儿子重重地拒绝。那本圣经,也被儿子重重地摔到了垃圾桶里。

在人看来,希望是如此渺茫,可他们决定:失望但不绝望,因为他们定意仰望那位创始成终的主耶稣。他们知道,神的意念远非人所能测度,他们更知道,当他们每一天向神祈求的时候,神在不断地破碎他们自己,神要用他们更新的生命来为他使用。“你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诗篇46:10)。章伯斯曾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要证明神是一位垂听祷告的神,我们的生命要成为神恩典的纪念碑,在我们等候期待的岁月里,神每一天都带领我们一步一步地接近他。”

儿子锒铛入狱

—神首次回应母亲的祷告

最无助的时刻,母亲向神作了一个大胆、危险的祷告:“主啊,求你怜悯他,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将这个浪子带回到你的身旁。”

亚特兰大。一天,儿子被一阵急促的门铃敲醒。打开门,12个联邦毒品管制中心的官员和亚特兰大的当地警察,加上两条大狼犬,全副武装地站在那里。他们检查了幼轩的住房,收缴了所有的毒品和赃款,儿子被带到亚特兰大警察局拘留所。

曾经的牙医梦烟消云散,昨日的风光、气派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拘留所冰冷的四墙。不甘心,不甘心,儿子一个接一个打电话给他所有的朋友和同伙,指望他们想办法替他减轻罪名。但是,竟没有一个人接他的电话。

完全绝望的他,没有了选择。此刻,他想到了自己的家。怀着忐忑与挣扎,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他知道,等待他的会是劈头盖脸的指责加上痛哭,但他实在走投无路了。

电话那头,听出是母亲的声音。

“妈,我,在拘留所里……”

“孩子,你,还好吗?”

没有半句指责痛骂,甚至没有哭泣,母亲只是轻轻地问:“孩子,你,还好吗?”

幼轩的心被母亲的回答震撼了,他没有料到母亲是这样回答他:这是无条件的爱的表达!这一刻,他冰冷的心完全被母亲的爱唤醒,悔恨的泪水潸然而下……

但儿子没有想到的是,那一边,挂上电话的母亲,激动得眼含热泪,心中涌出万般感恩。这是七年来,她的祷告第一次蒙神回应。她立即在一张小纸片写下了第一个神回应她祷告的祝福:“幼轩现在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他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家里了!”儿子更没有想到的是,很久以来,母亲一直在作另一个祷告:“主啊,求你用你的大能使幼轩的每个朋友都弃绝他,只有他所有的朋友都离弃他时,幼轩才可能回家呵。”神怜悯垂听了母亲的苦苦哀求,今天,儿子终于回心转意了!

“艾滋病阳性”

—身陷囹圄的儿子再遭击打

第二天,母亲赶到亚特兰大警察局,在拘留所里见到了心爱的儿子。当他们目光相遇的时候,儿子从母亲关切慈爱的目光里,再一次读到了深深的爱!

几天后,幼轩从拘留所一个垃圾桶旁走过,无意中一瞥,一本书吸引了幼轩的眼球,俯首拾起,竟然是本圣经!当年把父亲送给他的圣经丢进垃圾桶的镜头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当天晚上,他一口气读完了马可福音。心灵完全被神的话“俘虏”。从那一天起,他如饥似渴地读经,生命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生命在改变,但犯罪的代价仍需付出,他前后累计贩卖大麻多达9吨。宣判结果,被监禁6年!6年监禁已经是神的恩典,这样的罪行原本是要判10年到终身监禁的。他晓得一切咎由自取,只能全部接受。期待6年的日子快快过去,出去重新做人。

正式关进监狱开始服刑,已是圣诞节前的事了。这一天,经过种种身体常规检查,监狱护士把他单独叫了去。带着手铐脚镣,当他移步来到护士办公室的时候,一种不祥的预兆占据了他的心。

看到幼轩,护士急促地回避了他的眼光,犹豫地说:“对不起,我实在不晓得如何向你开口。”低下头,她在一张纸上用笔写了几个字,不敢用眼光看他,迟疑地把纸顺着桌面,滑向他。映入幼轩眼帘的是这么几个字:“HIV+” ! (“HIV阳性”, HIV即艾滋病病毒)

空气在那一刻完全凝结,“艾滋病”!无法用任何一种语言描述幼轩当时的震惊。不记得是怎么回到自己的监禁室的,躺在冰冷的床上,盯着冰冷的墙,孤寂和绝望无情地吞噬着他:原指望熬过6年,可以出去重新开始,但现在,恐怕自己都活不过出狱的那一天了。

绝望中的重生—上帝奇异的恩典

就在幼轩极度悲观的日子里,上帝的恩典悄然而至。一天傍晚,幼轩躺在床上,忽然发现自己上方的双人床的架板上刻着一行字:“如果你很无聊,读一读耶利米书29章11节”。打开耶利米书,神的宝贵应许跃然而出:“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就在这个幼轩几乎绝望的时刻,神的应许临到他:原来,连我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上帝也有他美好的创造目的。他所赐的意念我永远也不可能测度,但他的应许是叫我“末后有指望”。

“末后有指望”,在他人走到人生尽头时,神将其美好应许赐下,这个应许,使幼轩在全然无望的干旱之地与神相遇。他终于领悟到,无论他怎样败坏,神在他身上仍有美好的计划。这个计划会带给他光明和希望。“我这个漂泊的浪子,今天终于回家了!”

从那天起,神的圣手在幼轩的生命里奇迹般地做工,使他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恶习完全不讨神的喜悦。他经历了身体上完全的破碎—戒毒,神的恩典大大临到他,安全地把他从毒品的捆绑里解救出来。监狱的小房间,成了他读经与灵修的密室,他的心灵不断被真理吸引,劫后余生的生命慢慢得到重建。

监狱外的父母,坚持不懈每天为儿子祈求,并发动教会的弟兄姊妹为幼轩代求。母亲把每一个蒙神垂听的祝福都记录下来,写在一卷长条纸上。几年下来,这张记录神恩典的纸张,长度已经超过了母亲的身高。

但是,要完全摆脱“同性恋”的行为,对幼轩来说,比戒毒更辛苦。他找到监狱牧师,从他那里借来关于“同性恋”的书,想不到书中写着:圣经并没有谴责“同性恋”。他大吃一惊,拿起圣经,研读圣经中所有关于“同性恋”的教训,他发现,圣经清楚地、好不含糊地指出“同性恋”是罪,是神所厌恶的。

是放弃神,还是放弃“同性恋”的行为?是继续“同性恋”,还是做一个耶稣基督的门徒?

答案很清楚地摆在眼前,就看你要选择哪个了。挣扎和反思之后,幼轩立下心志:做耶稣基督的门徒!

全时间传道人—上帝神奇的呼召

神的善工在继续,幼轩渐渐开始把目光完全定睛在神身上,以耶稣基督为他生活生命的中心。“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未记11:44)。在圣灵的奇妙带领下,幼轩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学习怎样做一个圣洁的人。他渴慕主,完全顺服主,抓住神在他身上美好的计划。

虽然身陷囹圄,但幼轩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神对他的呼召是“成为一个全时间的传道人”!无论在监狱里,还是日后在监狱外,他立志为主做工。神的奇迹又出现了,在他服刑的第二年,法院缩短了他的服刑期,由6年减为3年!

最后一年,他越来越清楚神要他接受完整的圣经训练。打电话给父母,请父母帮他要来慕迪圣经学院的入学申请,那是他唯一听说过的一个神学院。妈妈第二天就以特快专递寄去了入学申请资料。

填写申请表,学校要求找三位认识他至少一年的基督徒推荐人,他能找到的是:监狱牧师、监狱警卫,和监狱室友。这在慕迪圣经学院的申请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

上帝再一次显示奇能,慕迪圣经学院录取了幼轩!2001年7月,他从牢里被释放,生命更从罪恶的捆绑里被神的灵释放,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

喜迎归家的浪子,父母在门前的大树上,系上了一条长长的黄丝带,意喻对儿子长久的思念等待和长久的祈求祷告;此外,大树上还绑着100条小丝带,代表着常年为他代祷的100位弟兄姊妹!并且每一条丝带上都有弟兄姊妹的签名。望着满树迎风飘荡的黄丝带,幼轩的眼睛再次湿润了:神的爱是如此的长阔更深,他的心再次被这样的大爱震动了。

一个月以后,来到慕迪圣经学院,幼轩正式成为一名神学生。徜徉在宁静的校园里,他百感交集,回首不堪的昨天,他满怀深情地说:“我为自己的一切经历向神感恩,因为上帝在我身上有他特别的美意,我的失败是我今天成为他子民所必须的:‘同性恋’让我真实地经历旧生命的破碎,时刻抓住对神的需要;被关监狱,让我有机会找到神;‘艾滋病阳性’,更让我时刻存感恩的心和事奉的灵。每一天醒来,我为上帝又给我一天的生命而感恩,我要竭力为主做工。我的明天没有得到应许,但我的今天却满了应许!”

2005年,从慕迪圣经学院毕业后,他又到惠顿学院继续他的研究生学习,2007年获“释经学”硕士,同年,受聘为母校慕迪圣经学院讲师。同时,他受邀前往世界各地,用自己生命翻转的见证为主作宣教的事工。

在他名片背页,印有一段经文,这段宝贵的经文是他生命重生与重建的真实写照:“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摩太前书1:16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2 06:41:32
NZFP:
去看看Christopher Yuan的父母是如何愛他們的同性戀兒子的,就知道什麼是光明的路,你那種扭曲陰暗的故事只會將人引入地獄的。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2 05:24:37
惱羞成怒了吧,偶燈斯陋!
我恭候的正是你的這些話,就是要點破你自己的邏輯。
按照你自己的說辭:“按照你的逻辑,一个美国人George Zimmerman杀了人,所有的美国人就都成了杀人的罪犯?!”我要點破的是:這正是你自己的邏輯,而不是我的。你說你看到的同性戀都是良善的,很有地位有知識的有成就的、、、、而那不過只是你看到的一面,而且是以你的良善觀來看的,並非以上帝這位全地的主之眼光來看的。你看那位殺人肢解吃人的雙性戀者,你再看看那位華裔同胞的受害者,他們都長着天使的面容,看上去都很nice,但他們都陷入非常邪惡和險惡的境地?為什麼?因為加拿大已經成為同性戀的天堂了,當同性戀本身不被視為罪的時候,犯罪者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去犯罪。因為連上帝視為大罪的同性戀都可以任意而為,還有什麼禁忌可以不被突破的呢?Christopher Yuan距離那位被肢解分屍吃掉的華裔同性戀者其實不過一步之遙,但上帝憐憫的大愛臨到了他,而將他扭轉過來的正是聖經的話!我的邏輯清楚地擺在網絡上面,任人挑剔,光明磊落,再說一次:你們從來不敢碰Christopher Yuan這個上帝真光照耀的例子,散佈這樣的例子正是基督徒愛鄰舍的典型例證。而聖經清楚告訴我們:光照在黑暗中,黑暗卻不接受光。而這正是對你們的典型寫照。
“盡善”指出你們“混淆逻辑,指鹿为马,乱扣帽子”是一點都沒有冤枉你們!
只管組織你們的磚家大隊,你們的磚砸對我來說就當是為我搥背那麼舒坦。
回复 | 0
作者:偶灯斯陋 留言时间:2012-06-02 00:19:00
宣教士语:[http://news.creaders.net/photo/newsViewer.php?nid=517971&id=1158103&aid=14
看看变性人是如何变态地犯罪的吧!
偶灯斯陋:这就是你善良的朋友吗?]

说你邪恶真是没说错!你肆无忌惮的insult我的朋友,也就是对于我本人的 insult,你已经让人忍无可忍!人的心啊,不要太黑了!
按照你的逻辑,一个美国人George Zimmerman杀了人,所有的美国人就都成了杀人的罪犯?!这就是你的逻辑?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You are EVIL indeed. 上帝让你爱你的邻人,你却将他们当作仇敌。
算是看透了你:一个邪恶的人。一个靠着网络的匿名特点散布仇恨的黑心混混,英文称为Bully,欺凌弱势是你的擅长,如此而已。
不知道有没有希望改邪归正。
回复 | 0
作者:NZFP 留言时间:2012-06-01 19:40:04
寄自美国,

看到一个案例,很受感动,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一个有道德的,不愿自私地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他人的同性恋者. 在中国还有男女同性恋者出于无奈而假结婚的,只听说过有为绿卡假结婚的,这还真是"中国特色"!

转贴如下,供你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dywx.html
老爸老妈:面子真比儿子性命和幸福重要吗?

同志致父母信:

亲爱的老爸老妈:这是我第一次郑重其事地给你们写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请你们不论如何也要认真地看完这封信。我知道这是一件大事,所以我在作努力,同时也咨询过心理医生。请你们相信我!让我们一起面对,好吗?

(老爸)敬爱的老爸,都说父爱如山,我一直都懂,尽管在您很少的话语中我也能感受到那份爱。我很珍重这份感情,请您原谅我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永远都爱着你们。老妈很生气,我知道,所以请您多劝劝她。只希望你们能平下心来看待这个问题,让我们稍微地了解一下,然后共同去寻求一个解决办法。

(老妈)亲爱的老妈,我知道这件事对您的打击很大,对我又何尝不是呢?您说我没有为爱我的你们考虑,我真的很冤枉,我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为别人着想的坏毛病,因此我才活得十分的累,处处考虑着别人的感受,有时甚至以伤害自己来让别人好受一些。是的,十分累。因为怕伤害你们,不让你们担心,我才一直隐瞒着这件事。将近10年的时间,每一刻都在遭受着煎熬。

(老爸老妈)我想过,不让你们受到伤害,自己一个人扛着,自己偷偷地找心理医生,然后治好,过正常人的生活。

我想过买一份高额的保险,受保人填写你们的名字。然后幻想着自己出各种各样的车祸,这样,我才能走得安心。

我想过死亡,在确定了自己的性倾向时,我的世界崩塌了,但是我想到了你们。您知道吗?看到高铁出事的新闻,我甚至希望,我乘坐了那辆高铁,然后牺牲了,然后您和父亲就能得到50万元的赔偿款。

我想过娶一个不爱的女人,过着无性的不幸福生活,来满足你们的面子。然后她会选择离婚,然后我终身不娶,再一个人孤独终老,这样也许你们在亲戚面前才能抬起头来。

(她)同志这个身份是天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并不是由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带坏的,我希望老妈您能明白这一点。

假如我牺牲掉自己的幸福,为了你们的面子,娶了一个女人为妻。请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她的感受呢?当然,我可以找一个喜欢的女人,但也仅限于把她当成我的妹妹,而并非爱人。我们在一起,从外人的眼光,可以是幸福的。可是,幸福这个东西并不是别人说幸福就幸福。我们在一起,我只是喜欢她,可能她会爱我。但我给不了她性福。不和谐的性生活会成为婚姻破裂的致命伤,这,对她公平吗?她仅仅只是我为了在亲戚面前掩饰自己身份的一个工具?爱她,就别伤害她。她也是有父母的人,她的父母也是辛辛苦苦将她养育成人,换位思考,您会将您的女儿嫁给一个同志为妻吗?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不会做一个为了自己伤害别人的人!

(他)他叫☆☆☆,是上海☆☆大学☆☆系的一名本科生。英语六级,☆语一级,都是目前所拿的最高证书。他喜欢读书,音乐,旅游。他和我一样老实,细心。他并不十分聪明,但是我喜欢他那憨憨的专注地看着书的表情。

2010年,我只身来到上海,来到这个国际大都市,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奋斗中,无意间在网上认识了他。身为同龄人,我们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我们是有着共同身份的同路人,我们相爱了。在奋斗的路上,尽管很苦,但彼此关心着对方,那份牵挂,足以让人忘记疲惫。我们一起买菜,他做饭,我涮碗,他洗衣服我晾。我们周末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旅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美好。他陪我走过了大学毕业后最艰难的时刻,是的,我深爱着他,他也深爱着我,我们已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他曾在给父母的信件中这么写着:感谢上天为我带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守候。☆☆这个名字,我已经牢牢地记在心里,永远也不会忘却,我们也许上辈子就相识,也许下辈子还会在一起,起码这辈子,我们没有分开的理由。

(他的父母)2012年5月17日,他向他的父母“出柜”了。他也是知识家庭出身。今年4月份,我已经两次见到他的父母,并一同吃饭,那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得知这件事之后,虽然很不理解。但是他们正在尝试着去了解。他们还给予了我肯定的评价。他父亲:你确定吗?他:确定。父亲:那能一点一点地改回来吗?他:爸,同志这个身份已经无法改变了。父亲:这条路将会十分难走。他:我知道,但我会坚定地和☆☆一起走下去!父亲:不管怎样,你始终是我们的孩子,我和你妈只希望看到你幸福-就好!挂断电话,他的泪水掉了下来。他也是家里唯一的孙子,也扛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他的母亲也因为这件事而一度失去了工作的动力,但是,他们正在试图去了解,他们开始翻阅他寄回家的书,是李银河老师的《同性恋亚文化》。正是因为他们不支持也不反对,已经很值得我们高兴了。

在这里,老妈,我想问您,面子真的比您儿子的幸福还重要吗?你确定吗?我现在仅仅是希望,您能不支持也不反对。

(吴妈妈)吴幼坚老师是一位同性恋者的母亲,同时也是《广州文艺》杂志的副主编。见多识广的她,因为了解一些同性恋文化,所以在2005年,她的儿子告知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时,公开表示支持和理解。因为她的言论,很多的同志都开始走出泥沼,走向光明。在我的眼中,她真的很漂亮,浑身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很美,就像寓意同志的彩虹一般,请允许我尊称她为“吴妈妈”。老妈,之所以向您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很大的原因是看到安安与马克的那段视频。他们两个真的是很相爱,很幸福,让我们备受感动。期间作为嘉宾的吴妈妈以及李银河老师,她们的言论更是深入人心,让我们倍受鼓舞。我和他也是如此的相爱,因此,我们想走出阴霾。亲爱的老爸老妈,您能像吴妈妈那样对待我们吗?

(我)亲爱的老爸老妈,同性恋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龌龊,我们也是正常人,只是性取向不同而已。在中国有着4%的同性恋者,也就有着5200万对同性恋父母。当然有的人选择隐藏,并与异性结婚,过着不幸福的生活。也有人选择孤独终老。在我们的周围,我有些兄弟朋友,他们也是同志,您也认识,因为这是他们的隐私,我就不便告诉你们姓名。只要您记住,并不是只有您才是同志的母亲。

(张姐)为了这件事,我很早就找过心理医生。我天真地以为,这是病,是一种病态。只要寻求心理医生,就能得到解决,并且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张姐是一名心理医生,她在保证了我隐私的情况下,将其做成了案例。她问了我很多问题,其中有很多隐私。最终,她告诉我,我心理上完全没有问题,仅仅是同性恋,完全无法改变。同性恋不是心理疾病,更不是生理疾病。在前些天与您痛苦的交谈后,我与张姐通话长达两个小时。她用诱导的方式问了我很多问题,最终我的回答使她相信,我没有问题,她希望我多与父母沟通。

(解决办法)自从高三那年和☆初恋开始,我就逐渐明白自己的性取向。如果不是因为我是一名同性恋者,我们早就发生了关系。我对女生的身体无法产生性趣。尽管她爱我,我也喜欢她,最终我们只能分手,终止这段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带着异性恋的面具而活着。很累,很累。

亲爱的老爸老妈,我知道你们此时此刻一定非常的痛苦,但请你们相信,我比你们更加痛苦,我要顾及你们的感受,你们的悲伤只会让我更加沉重。既然事已至此,我们就需要共同去面对。让我们一起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吴妈妈公开反复声明:坚决反对同性恋者走进异性婚姻!可以不出柜,不结婚,但没有理由伤害无辜配偶和子女。自己父母是父母,人家父母就不是父母了吗?是的,老妈。我十分赞同吴妈妈的观点。我不打算走进异性婚姻。这样,我自己不幸福,她也不幸福,她的父母也不幸福,最终我们定会离婚,这样的局面,您会幸福吗?

形式婚姻可能繁琐,却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爷爷年岁已高,我也知道他不能经受刺激。只有去找一个拉拉,也就是女同志。然后在亲戚朋友面前形式婚姻。至于您说的传宗接代,试管婴儿或者人工受孕什么的,那个就是后话了,以后再谈吧。

亲爱的老爸老妈,我爱你们。不管你们认不认我这个儿子,你们永远都是我的爸爸妈妈。我不要任何权利,包括你们百年后的遗产。但请不要剥夺我的责任与义务,您的儿子正在上海奋斗,终有一天,我将有房有车,我将赡养你们,让你们老年无忧。请你们将所有钱都花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过得优越一些吧。这是我的白金手链以及一部分存款,将随信寄回来。我苦点累点真的没关系,只要得到那么一丁点的理解,不那么痛苦地活着。

老爸老妈,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但我仍要坚定地说,这不是我的错。亲爱的老爸老妈,既然你们给了我这个身份,就尝试着去接受它吧。

(联系方式)老妈,如果可以,请您尝试着去了解一下吧。作为一名同性恋者的母亲,您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和您一样的妈妈。您可以加一下吴幼坚的微博,多看看她的文章,或者和她联系一下。我想她会让您想明白的,请您记住,她不是说客,她只是一名平凡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无党无派,普通公民。她1947年出生,比您的年纪还大,我想她的话应该会很有说服力。吴幼坚工作室 周三22:00-24:00 电话:020--37611068 信箱 wuyoujian1947@163.com 心理医生:张姐(目前在北京)手机:(略)

老爸老妈,面子真的比您儿子的性命和幸福还重要吗?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1 18:46:15
http://news.creaders.net/photo/newsViewer.php?nid=517971&id=1158103&aid=14
看看变性人是如何变态地犯罪的吧!
偶灯斯陋:这就是你善良的朋友吗?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1 09:51:14
http://www.bcbay.com/news/newsViewer.php?nid=61797&id=93054
同性戀犯其它罪的一個例證
回复 | 0
作者:NZFP 留言时间:2012-06-01 09:29:52
谢谢寄自美国! 你说的话很有说服力,应该对reck网友有些启示.

要达成共识 - 那是一种奢望
-------------------------
这句话大概是共识吧, 一笑.

但我坚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相信科学,相信事实(不是事实胜过雄辩吗?), 接受GLBT --- 我们亲爱的同类.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说来也许不可思议,这信心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某个口吐恶语的反同者,因为他为什么要如此气急败坏,口不择言地诬陷,诅咒呢? 因为他也知道,未来不属于他们,来日无多,不抓紧时间诬陷,诅咒,怕来不及了.
回复 | 0
作者:寄自美国 留言时间:2012-06-01 08:58:57
谢谢大家的踊跃发言。我感觉争执可以激烈一些,针锋相对,充满火药味。而讨论的目的也不一定是要达成共识 - 那是一种奢望。讨论的最大益处,也许就是让心平气和的人能了解到别的意见,兼听总比偏听要好吧。本人不赞成甚至颇有些反感运用攻击性的言辞,厌恶侮辱恐吓谩骂和诅咒,那些应该在大家作人的底线之外。

想再单独对reck讲两句。

“如果能实践的话,阿拉希望你们实践后再来谈体会,那会很有说服力”

对一个没有这类基因的人,你要他去实践,你不如杀了他;对一个有这类基因的人,你不让他去实践,你不如杀了他。

世界上这么多事情,一定要亲身实践才有说服力?一个白人,支持有色人种的平等权利,别的白人能说“你先变成黑人黄人体验体验生活再来谈体会”吗?一个男人,支持女权运动,你会对他说“你先当一阵子女人再来谈体会”吗?你相信爱因斯坦的理论,估计没有人会对你说,把你搁加速器里转转,看你的速度能不能超过光速,到时候再来相信不迟。:-)

各位周末快乐!愿意发言讨论的请继续啊,大门永远是敞开的。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1 08:31:25
NZFP:
且不說你給出的這篇文章壓根就沒有談到具體的基因的事情(早就有人把那個克隆同性戀基因的那個“科學家”揪出來他是造假),退一萬步來說,假設同性戀者的基因與異性戀者的基因真有什麼不一樣,那也是亞當犯罪的結果,而不是什麼”自然“的結果。
再說教皇,保守的基督徒從來就視羅馬天主教為異端,他的倡議恰好從反面證明同性戀是罪,也證明天主教本身是墮落的。
回复 | 0
作者:NZFP 留言时间:2012-06-01 07:48:42
reck,

这个转贴也许对你有些帮助?

http://www.39kf.com/focus/lc/molecular-biology/2008-12-25-540490.shtml
美国科学研究发现同性恋是基因选择的结果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时代》杂志科技版编辑马克?亨德森在文章中写道,同性恋是很自然的事,这种事在动物王国里很常见。据调查有超过450种动物存在这种现象,比如雄性绵羊会发现另一只同性很有吸引力,再比如天鹅,再比如海豚和长颈鹿。  

  同性恋是如此自然的事,选择了同性爱人的男男女女并不认为自己刻意选择了爱人的性别,他们认为自己生来如此。就像姚明生来很高,爱因斯坦生来很聪明,是后天的努力和先天的基因造就了举世瞩目的球星和科学家,二者缺一不可。同理,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因素成就了《断背山》里的爱情。

  科学研究发现,双胞胎中的一人若是同性恋,另一人是同性恋的可能性比常人要大。这说明了基因在人们是否会爱上同性之人这个问题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尽管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同性恋基因”,不过他们一致同意先天因素在这个问题上和后天影响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有趣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男性同性恋的母亲和姐妹的生育能力会优于常人。这是因为男性同性恋不会“结出果实”,为了让家族更好开枝散叶,大自然选择“补偿”家中的女性。

  再比如家中排名的伯仲叔季会影响男性的性取向。亲生兄长越多的男性越可能是同性恋,这可能是连续的男胎影响了母亲子宫内的荷尔蒙平衡,因此同性恋就诞生了。

  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曾号召世人“请尊重自然做出这样的选择”。老话说得好:龙生九子,各不相同。那就让我们尊重这种不同。(环球在线:于盟)
--------------------------------------------------------------

这么多年科学研究的结果已经得出,同性恋是基因的原因,不是疾病的原因(你能说左撇子是得了"怪病"吗?),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性机构确认的,就连独裁的中共政府也已确认,这是科学,也是事实.

当然你有权否认这个事实,这是你的人权! 但有一点必须指出,你不能公开歧视,侮辱同性恋者,这是违宪,因为他/她们和你一样是公民! 在清末民初时,也有遗老遗少坚定不移地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谴责男女自由恋爱是下流的,是伤风败俗的. 这很平常.

不过,我还是倾向于相信你会慢慢地,渐渐地改变观念,最终接受这个事实,就象许许多多人曾经经历过的一样.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1 06:38:52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支持一下reck,在另外一位博主的博文討論之下,一位網友很清楚地點明同性戀的圈子是一個濫交的圈子,這話完全是可信的,原因很簡單:人的內心深處是很清楚上帝禁止同性戀的,越是禁果就分外甜。但是一旦突破了上帝最痛恨的罪的禁忌,那還有什麼禁忌不可以再突破的。所以同性戀者很自然不會對他們的同性伴侶保持忠盏模瑸E交是必然的結果,遲早而已。所謂我們公眾看到的“良善”的同性戀者,只不過是我們所能看見的表面而已。
回复 | 0
作者:reck 留言时间:2012-06-01 06:02:39
各位支持同情同性恋的同学们。
我简单总结一下啊,
我们之间的区别大概在于:
看到一个在其它方面还可以的同性恋患者,你们会认为他各方面都是健全的正常人。
而我呢,会感到惋惜:“这个人其它方面都8错的,怎么偏偏患了那样的怪病”,
对8对?

就象癌症艾滋病一样,他在其它方面怎么样和他的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
找出几个好样本或坏样本说明8了任何问题。

至于同性恋患者究竟是8是正常人,是8是病态?
看来只能各说各的了。
如果能实践的话,阿拉希望你们实践后再来谈体会,那会很有说服力,呵呵。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1 04:36:20
偶燈斯陋:
耶穌說除了神以外沒有一位是良善的,我壓根就沒有忘記在神的眼光裡我原本就是邪惡的人——跟所有同性戀者一樣,毫無二致,只不過他們的罪表現在同性戀上,我的罪表現在其它方面,我的罪和同性戀者的罪都是從亞當那裡來的,在人的眼裡其實都是“天生的”(從亞當那裡來的,而非上帝造出來就是那樣),所以我壓根就不以為我比同性戀者高尚。我一再清楚地宣傳我和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是愛同性戀者的,正如我們愛Christopher Yuan和華盛頓廣場上那些作見證的前同性戀者一樣。我除了為了同性戀者擺脫詛咒,就是為了同性戀者擺脫詛咒、、、、你還想要我說什麼?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6-01 04:28:09
老寄:
請參閱我回复“盡善”的那一段,關鍵是怎麼界定“天生的”,“天生的”若是指亞當夏娃犯罪以前,那就是指上帝創造的;若是指亞當夏娃犯罪以後,那就是亞當犯罪的產物,而你所說的:同性恋自古就有,正好给“性取向是天生的”提供了那么一点间接的佐证。而恰好證明同性戀是一個很古老的罪。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寄自美国 ,16岁
来自: 我们的地球,大伙儿的家
注册日期: 2008-09-19
访问总量: 1,090,60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We've only got one earth!
最新发布
· 母亲节献给平凡的中国母亲们(视
· 兰德公司是这样打吾丁耳光的(截
· 躲得过初一,才会有十五(视频)
· 交响京剧歌舞《朝圣》
· 侮辱和谩骂不是国民性研究
· 俺收拾心情,恭候佳节(视频)
· 外行看热闹(三):自拉自唱周佑
友好链接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飞云:潇潇飞云
· 漁舟舟:渔舟舟的博客
· 叶子:却道天凉好个秋
· 怡然:怡然博客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水柔石刚:水柔石刚的博客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 春阳:春阳的南北小店
分类目录
【行云流水】
· 交响京剧歌舞《朝圣》
· 俺收拾心情,恭候佳节(视频)
· 外行看热闹(三):自拉自唱周佑
· 外行看热闹(二):程派传人张火
· 外行看热闹(一):梅派青衣李胜
【奥巴马 - 2012】
· 为了儿子,他豁出去了
· 试图碾杀亲夫,只为小奥胜选
· 大选后,那些愤怒的人
· 大选亲历 - “我真担心他会输!”
· 最后一哆唆,选谁真的都一样吗?
· 风雨飘摇,挈妇将雏去投票
· Even a hole digger deserved a
· 奥巴马为什么如此让人大跌眼镜
· 副总统候选人的pants on fire mo
· 罗姆尼若当选,会动谁的奶酪?
【天下大事】
· 侮辱和谩骂不是国民性研究
· 白烟冒,教皇到
· 枪声响起来
· 2012-6-28: 最高法院最终判决,
· 陈光诚应该去加拿大的六大理由
· 四年了,是满意还是失望?
· 超级星期二,这里的民主静悄悄
· “右派”们的致命伤
· 地狱是怎样炼成的
· 美国人民很忧虑,后果很严重
【和睦家庭】
· 母亲节谈心愿 - 九十多岁的老妈
【随感杂谈】
· 母亲节献给平凡的中国母亲们(视
· 写在波士顿爆炸之后
· “君子”“义士”眼里的法和理
· 叫声国母太沉重
· 是他,帮助奥巴马二进宫
· 六个月大婴儿身中五枪而亡
· 腊八粥,上帝保佑,支那猪及其它
· 华人啊华人,你怎么就这点起子?
· 关于加州Dorner事件的一点感想
· 花季少女,参加就职典礼几天后被
【体坛随想】
· 涉险过关,关天朗再写历史
· 第一轮,关天朗表现不俗
· 关天朗,来自中国的小球星(组图
· 奥运会的精彩和无奈(附图)
· 再好的健儿也敌不过愚昧的官员
· 以平常心看李娜夺冠
【散文习作】
· 随便写点什么
【平淡是真觅小诗】
· 旧诗:我的万维博客,我的万维网
· 我们这样面对冷眼和歧视
· 人生能有几回博
【其它东东】
· 躲得过初一,才会有十五(视频)
· 为什么对小学生痛下杀手?(微博
· 网友们,再见了
【有些爱,其实不怕分享】
· 有些爱,其实不怕分享(之五:戏
【whatever】
· 兰德公司是这样打吾丁耳光的(截
· 射雕故事 - 牛嚼牡丹
· 祝翅膀等右派工作顺利
· 新年高升,黑袍加身
· 史上最微博:叶公,你好的哪条龙
· 自命不凡的翅膀
存档目录
2013-05-01 - 2013-05-10
2013-04-10 - 2013-04-29
2013-03-13 - 2013-03-29
2013-02-02 - 2013-02-27
2013-01-05 - 2013-01-30
2012-12-14 - 2012-12-21
2012-11-04 - 2012-11-13
2012-10-04 - 2012-10-23
2012-09-01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17
2012-07-24 - 2012-07-24
2012-06-21 - 2012-06-28
2012-05-01 - 2012-05-29
2012-04-19 - 2012-04-20
2012-03-06 - 2012-03-06
2012-02-16 - 2012-02-28
2011-10-14 - 2011-10-17
2011-07-08 - 2011-07-21
2011-06-06 - 2011-06-08
2011-03-16 - 2011-03-16
2010-12-20 - 2010-12-20
2010-11-02 - 2010-11-11
2010-10-08 - 2010-10-08
2010-08-05 - 2010-08-05
2010-07-26 - 2010-07-29
2010-06-17 - 2010-06-17
2010-04-22 - 2010-04-22
2010-03-05 - 2010-03-31
2010-01-08 - 2010-01-29
2009-12-30 - 2009-12-30
2009-11-20 - 2009-11-20
2009-10-03 - 2009-10-12
2009-09-05 - 2009-09-20
2009-05-31 - 2009-05-31
2009-04-15 - 2009-04-15
2009-03-12 - 2009-03-26
2009-02-20 - 2009-02-27
2009-01-15 - 2009-01-31
2008-12-19 - 2008-12-30
2008-11-05 - 2008-11-21
2008-10-17 - 2008-10-27
2008-09-22 - 2008-09-26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