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万维网上看到一篇转载文章“给女人的忠告:他变成陈世美是因你太贤惠” ,文章指出埋头做“贤妻”的结果就是被丈夫“嫌弃”。这个观点与我的数年前常和中国女同事说的“贤妻嫌妻论”不谋而合。我的几位女友的生活实例也说明了女人的过度贤惠有时候并不是一个优点。 A是我在国内上学时的师姐,在做学问上极聪明。她先来美国读博士,随后丈夫探亲过来。她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丈夫读书,读书期间俩人生了个儿子。A是属于那种特贤惠型的女性,家里家外大事小事全都尽心尽力操持。两年后丈夫完成硕士学位,马上在另一个城市找到工作,这时候她的博士学位也快念完了。按理说是苦尽甘来了,没想到那位老兄工作没多久就有了外遇。事后她的一位台湾籍男教授一针见血地向她指出:“你丈夫这样子都是被你给惯出来的。” B是我在美国念书时的同学。她在美国完成学位找到工作后剩下的大事就是成家。B在与男友交往的数年中他们是同居的。在一起生活时B将自己“女朋友”的角色完全置换成“贤妻”身份。家务活几乎全包了,男友的衣服洗净烘干后连内衣内裤都要熨烫一番,所以您对她的“贤惠”也可见一斑了。此外B对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操心,还都要拿主意拍板。俗话说“来之不易的东西才让人珍惜”,显而易见作为女朋友她没有深谙此道,她的全部付出最终也未换来男友对婚姻的承诺。 很显然A和B都具备贤惠能干这一共同点,但她们都没有把握住贤惠的分寸和尺度。在我看来过度贤惠也可分几种情况。一种就是“给女人的忠告”一文中提到的把母爱无限放大的“老妈子”型或“保姆”型,譬如A。另一种是我想说的“老妈子”型加上“管家”型的贤惠,譬如B。 “老妈子”加“管家”型的贤妻其实也体现了她的的控制欲,对待丈夫她既像母亲照顾儿子,又像母亲管教儿子。从表面上看妻子把里外上下料理得井然有序,她也为此付出很多辛劳,看上去她很贤惠能干,但这有序的同时自然也伴随着她给丈夫定下的条条框框。比如脱下的鞋,换下的衣服应该放哪儿,购物时该买什么和如何买,等等。总之这个家是她的领地,自然大大小小的事无论是她自己的事还是丈夫的事,她都想做主。这种贤妻很适合和一位百依百顺且依赖性强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可是现实中很多丈夫都是有个性,有着强烈独立意识的男人。这种男人和母亲管儿子式的贤妻生活久了会闷得喘不过气来,自然就有了想到围城外面去遛哒遛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念头。摆脱束缚就成为男人出走或出轨的另一个理由(“给女人的忠告”一文指出审美疲劳是丈夫嫌弃妻子的理由之一),总之夫妻之间不应该忘记给对方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家应该是爱人回来后可以放松的地方,而不是回来后还要紧绷神经受束缚的地方。 为什么有的贤妻的毫不利己的无偿付出没有在丈夫那儿得到应有的感激和珍视呢?这还得要看男人需要的是什么。几年前我读过一篇女儿回忆父母亲的文章。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从早忙到晚,家里干净得一尘不染,木地板亮得可以照出人影来,家里的大人小孩也被母亲收拾得体体面面,可是父亲每天并不快乐,而且很郁闷。女儿长大后从父亲那儿得知其实母亲忙里忙外所做的一切在父亲眼里根本不重要,他只是希望母亲能坐下来和自己说说话,总之这个婚姻让父亲厮守得很孤独很郁闷。(这可真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夫妻之间能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的恐怕不多,所以两人还需多交流去理解和读懂对方,不然某一天丈夫变成陈世美或离家出走贤妻还搞不明白为什么。 贤妻应充分讲求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的平等原则,对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要有原则和底线。如果丈夫不是事业上忙得不可分身的话,妻子应该让丈夫承担一些家事。这样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又增进了夫妻感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丈夫对家庭的责任心和爱心,因为当他对自己的家庭有所投入和付出时,他自然会更加热爱和珍惜它。贤妻也要学会爱自己,对自己“为人妻为人母”的标准不要要求太高,这样就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修心养性,呵护提高自己,几十年之后自己仍然是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失魅力的女性。 做贤妻要做得有自尊,有底线,有理智,有情致。在忙着照顾家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呵护自己。女人的一生应该是幸福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