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最重要的武林勢力,張無忌、楊逍、范遙、“明教四王、紫白金青”等重量級人物讓它的大名婦幼皆知。不過小說中許多地方對明教的描寫還是和真實的歷史出入頗大。
▲1993年《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劇照
明教,源於公元 3 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所創立的摩尼教。摩尼出生於公元216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也就是古代的巴比倫,今天的伊拉克。
摩尼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得到神的啟示,要他在人間傳播新的教義。他從海路到印度河流域傳教,大約在242年薩珊王朝的沙普爾一世登基之後,回到波斯地區。在沙普爾的支持下,摩尼公開向波斯帝國的臣民們宣講他的教義,一個新宗教誕生。
摩尼教義認為,在開天闢地之前,存在着光明王國和黑暗王國,光明王國充滿善美,而黑暗王國則儘是醜惡,兩者斷然分開,互不干擾。後來黑暗侵入光明,引起明與暗之間的大戰,光明和黑暗相混合,天地和人類是這種混合的產物。
摩尼教的創立正是為了超度人類的靈魂,使之早日擺脫黑暗的糾纏,重新回歸光明王國。摩尼認為,世界的末日終將到來,那時地球將毀滅,光明和黑暗又將截然分開,恢復到初際的情景。
摩尼教的原始教義吸收了波斯瑣羅亞斯德教(俗稱拜火教,中國人稱為祆教)的宗教成分。由於祆教和摩尼教都傳自波斯,所以古代中國好多人把兩教經常混淆。
金庸在小說里也把兩教混為一談——明教有傳自波斯的“聖火令”,張無忌的白袍身前繡着一團火焰,明教徒說“焚我殘軀,熊熊聖火”——實際上聖火崇拜是祆教的禮俗,明教是“朝拜日,夕拜月”。
在沙普爾一世時,摩尼紅極一時。他出入宮廷,陪同國王與羅馬作戰,向四處派遣傳教團。然而好景不長,瓦赫蘭一世即位後,改變了對摩尼教的優容態度。摩尼被囚禁,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還被剝皮,填以稻草,掛在城門上。
摩尼一死,許多教徒逃往國外,加速了摩尼教向外擴張的進程。中亞地區摩尼教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六世紀,總部設在撒馬爾罕的中亞教團竟然敢於和巴比倫的總教會決裂。
中國的摩尼教就來自於中亞,並不像《倚天屠龍記》中所說隸屬于波斯總教。
安史之亂尾聲,唐代宗借回鶻牟羽可汗的兵力收復洛陽。摩尼教為回鶻國教,懾於回鶻的要求,唐皇允許在京師、荊州、揚州等地建摩尼寺,稱大雲光明寺。這是摩尼教在中原最為風光的一段日子。
會昌三年(843),以“滅佛”而聞名的唐武宗開始了對所有外來宗教的打擊,摩尼教當然不能倖免。武宗的敕令包括驅逐西域摩尼教僧侶,沒收摩尼教寺廟及其中的財產,銷毀摩尼教經典畫像等。至此,中原摩尼教在組織上和中亞教團失去了聯繫。
這一次被視為“夷教”而遭受到的打擊讓倖存的摩尼教徒心有餘悸,他們加速了中國化的進程,以便更深入民間傳播。到了宋代,“摩尼教”這個音譯被意譯“明教”所代替,這個名字來源於崇拜光明的教義。
在唐代把自己佛化的基礎上,明教在宋朝還將自己道化。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編《道藏》,明教徒曾賄賂主管官員,把明教經典編進去。徽宗年間編《政和萬壽道藏》,負責雕版印刷的黃裳(《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的作者)也把明教經典吸納進來。
金庸小說中把農民起義領袖方臘當成是明教的教主,這是沿襲傳統的說法。把方臘和明教聯繫起來是因為他在起義後,宋朝取締浙江許多明教的民間組織。而宋朝統治者對“吃菜事魔”下了禁令,“吃菜”就是吃素,很多人認為就是指的明教徒。
不過從方臘其人的作風看,不像是明教徒。史籍上記載他能驅使鬼神,指揮“陰兵”,還能拿鏡子照人善惡,他斬殺耕牛,焚燒佛寺……這些行為都在摩尼教經典中找不到出處,按照宋朝人的說法,方臘就是“妖教”、“左道”,沒人說他和摩尼教及明教有什麼關係。明教不許自己的信徒吃肉飲酒,但方臘起義一開始,就招呼手下殺牛喝酒。
金庸小說中也給明教徒破了戒,明教徒徐達和朱元璋等人吃牛肉,還說明教總壇遷入崑崙山上廢除了吃菜和忌酒忌葷的飲食習慣,因為在西域蔬菜難得。實際上,明教徒食菜只是忌葷,除了蔬菜還可以吃瓜果,西域廣布綠洲,盛產瓜果,這是明教徒最為理想的食物。
在歷史上,明教徒素食的戒律始終沒有被取消,除非是叛教者。以至於人們一見“食菜事魔”就和明教聯繫起來,實際上當時有許多民間宗教吃素,而“事魔”是統治者對這些民間結社的貶稱,“魔”並不一定就是摩尼教的“摩”。許多“吃菜事魔”的農民起義軍是否明教,還需具體分析。
不過,在宋代明教也確實對統治者產生了嚴重威脅,大詩人陸游曾指出各處流行的金剛禪、揭諦齋之類民間教門為朝廷之憂,明教最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