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染织史上,黄道婆是宋元时期推广棉花种植、改进纺纱设备的棉纺技术的革新者。元朝元正年间(1295-1297)黄道婆出生于江南地区江苏松江的“乌泥泾”(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她出身贫寒,幼小成为童养媳,因受虐待而离家出走。 她躲在开往海南岛的船上,最终到达崖州。在那里,她与黎族(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并向他们学习如何种植棉花、制线和编织。晚年回到家乡,传承技艺,传播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繁荣起来。 她还致力于改进机械,并发明了“基座三织纺车”,又称“黄道婆纺车”。这台机器是一种可以同时纺三根线的纺车,比珍妮纺纱机早了四百多年,成为一种可以同时纺多根线的纺纱机。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她长大的中国江南地区,棉织物生产还处于不发达阶段,但在她逃亡的海南岛,棉织物生产已经很发达。 她从这一地区的黎族学习种植棉花,从收获的棉籽中采集棉纤维,进行“打棉”、“纺纱”,掌握了直到“编织”的所有过程。 晚年,她回到上海,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其他人,极大地促进了家乡棉纺织纺纱技术的发展。关于当时的纺织状况,陶宗仪在元末(公元1400年左右)所著的《绰庚录》中写道:民光已开始种植棉花。当时汉族使用的棉纺工具还处于原始技术阶段,而作为制造棉布的关键的“轧棉机”也没有,所以棉花都是由采集的棉花制成绒毛。(下图为网上截图,黄道婆的纺织机) 那时候,松江一带的棉纺织业还很落后。黄道婆一回来,就把自己学来的先进技术教给大家,还和大家一起改进了纺织工具。原先,采下棉花以后,要用手去剥棉籽,又慢又费力。黄道婆设计出一种叫“搅车”的工具,把棉花放在车上,一摇动,棉籽落在车里边,棉花吐在外边,把轧棉的效率提高了好几倍。松江一带过去弹棉花,用的是一尺多长的小竹弓,弹的时候用手拨弦,效率很低。黄道婆造了四尺多长的大竹弓,用一个特制的木槌子敲打弓弦,弹起棉花来又快又好。过去用的手摇纺车,只有一个锭子,能纺一根纱。黄道婆把它改成有三个锭子,可以同时纺三根纱,把纺纱的效率提高了两倍。 她还改装了织布机,改进了原来的织布技术,在布上也可以织出花草、鸟兽、文字等美丽的图案。由于黄道婆改进了过去从棉籽到织布的一整套纺织工具,革新了棉纺织技术,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大大发展。她死了以后,松江人凑了钱安葬她,民间一直流传着她的事迹。黄道婆的技能和技巧一直传承至今,这项技艺已被注册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下图为黄道婆纪念堂(网上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