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昌
英文名: Edward Yang
出生日: 1947年11月6日
出生地: 中国上海
逝 世日: 2007年6月29日(60岁)
逝世地: 美国好莱坞比弗利山
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职业: 导演 编剧
有些电影看完后你不必知道谁是导演;有些电影看完后你会记住这个导演,承认他的品质,但当他下一部电影出来时,你未必非去看不可;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电影,看完后会把你的心占得满满的,这个导演的电影你以后一部也不会错过。更有甚者,他的电影和他的思想,从此就根植于你心中,伴你成长,让你放不下,甩不掉,丢不开。对我来说,到目前为止华语电影只有一个这样的导演,在我心底里生了根,那就是台湾已故著名电影导演杨德昌先生。
我对杨德昌导演的敬仰缘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杨德昌是个卓越的艺术家。电影首先是艺术,这个命题我想应该是不会有什么争议的。没有人会否认摄影是艺术,既然摄影是艺术,电影就更应该是艺术,因为电影比摄影复杂得多,摄影只是电影众多要素中的一部分。如果承认电影是艺术,就得承认电影导演也应该是艺术家。然而,这年头已经很难把电影导演和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了,现在的电影偏重于感观娱乐,绝大多数是消费品(这个说法是我创造的,把电影笼统地划分为消费品和收藏品两类)所谓消费品,就是那种没有任何保留价值,用一次就扔的东西。就象麦当劳,刚吃的时候觉得还挺香,吃完后觉得特没劲,但是下回还会再吃。绝大多数电视剧(甚至很多电影)都是属于消费品,或者说是报纸。而杨德昌的电影不是报纸,而是书,是值得反复读的好书。
第二,杨德昌是个高明的剧作家,他的电影大多是自己编写或与好友合作编写的。要知道,能自己写剧本的导演可并不多啊,能写好的就更少了。看看张艺谋创作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写的《和你在一起》,就知道即使是名导,也并不是样样都拿得起来的(张艺谋接受采访时已自认编故事不是他的特长)。这是杨比张,陈强的地方。按说一个导演的任务就是如何将一个剧本以最佳方式荧幕化,剧本的好坏并不在导演的责任范围之内。但如果一个导演本身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创作能力,既能写又能导,那就高了一个层次,毕竟,剧本是一部电影成功的第一要素!
虽然杨德昌的电影是精妙的,但遗憾的是:他的电影和才华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在内地,同样是文艺片导演,王家卫尽人皆知,但熟悉杨德昌的基本上都是专业人士,或是对待电影很认真的爱好者。普通观众里知道的极少。即使在他的事业所在地台湾,同样如此。虽然在台湾杨德昌与侯孝贤齐名,被并称“先德先贤”,但实际上台湾人普遍比较推祟侯孝贤,杨氏电影并不太对台湾百姓的口味,并有一种论调是杨德昌的电影被认为“外省人的电影”。在国际上,由于杨德昌的作品和中国文化的绑得太紧密,作为外国人很难解读(个人的猜测)。杨德昌获得他职业生涯最高荣誉(2000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时候已是他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一》了。
杨德昌电影流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的意见是与题材和电影风格有关。首先杨德昌的电影大多是对人生进行探索的文艺片,题材比较严肃,这就基本上把看电影作为娱乐的观众排除在外了。由于同一个原因,也基本上把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年轻人排除在外了。从电影风格上来讲,虽然杨氏电影并不晦涩难解,但杨德昌的处理方式是异常冷峻的,比如色调,构图,摄像机的运用,人物间的互动,情节的设计等等。举个例子,请见以下两个截图,取自电影《一一》,主人公简南峻年轻时因生活理念不同与情人分手,情人远嫁海外,简南峻也娶妻生子,两人长年没有联络。简南峻的生意陷入困境,不得不去日本东京寻找投资,这时老情人闻讯从美国赶到东京相会,两人终于有机会倾诉当年的误会,以及分别多年的心路历程。从电影中的上下文可知两人其实仍然相爱,并且暂时摆脱了各自的家庭,“有缘千里来相会”来到异地相聚,是个值得大书特写的情节。杨导演把两人相聚地点放到东京一个美丽的公园里,此时此地,万事俱备,就在这个有一千个理由需要煽情的时刻,杨导演给我们的电影画面居然是个远景!
女主角在倾诉:
男主角倾诉:
我觉得这个镜头充分体现了杨氏电影的特色: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杨德昌的电影是高度理性的。由于这个原因,杨德昌的电影几乎不太可能为女性观众所接受,因为女性本质是极度感性的。再有杨德昌的电影中从来没有大牌演员,因为杨氏电影没有什么商业性质,投资有限,请不起大牌演员。通过以上几点来看,一个导演的电影,既无引人瞩目的题材,惊险刺激的情节,又无煽情的处理;既无大明星捧场,又不适合女性和青少年,你就可以想见这种电影有多少受众,影响力如何了。这就引出我推崇杨德昌的第三个理由:
杨德昌是个坚守自我,甘于寂寞的人:一个导演拍部好电影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的拍好电影,从不拍“坏”电影。以杨德昌的才能和地位,想搞一部商业片赚点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他始终坚持拍自己的电影,尽管他的电影卖不了什么钱。杨德昌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拍到一半钱用完了,只好停机继续找投资,这放到今天简直不可想像。当年蔡琴嫁给杨德昌之前蔡母担心地问“你嫁给一个电影导演,他拿什么养活你啊?”,蔡琴答曰:”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见当年台湾电影导演多么清贫。有多少导演成名后都不得不转型了,我并不是说这不好,但我觉得杨德昌导演坚守一隅的精神更值得敬佩。这种信念的支柱是导演对电影的热爱,这点我无须多言,摘录一段互动百科,描述导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勤奋创作耕耘不息的情景,有兴趣的请参见全文:
最后时日
在2000年5月杨德昌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后,即被诊断出零期的大肠癌,7月决定开刀,9月儿子出生。2001年5月当戛纳评审之际决定拍剧情动画片,2001年底与工研院友人合创动画电影公司,2002年与成龙宣布合作功夫片《追风》。
2003年发现大肠癌移转至肝脏,决定由杜克大学刚回台的外科好手先化疗再动刀切除。2004年肝脏的大肠癌肿瘤又现,同时侦测转移到肺叶,2005年抱病到戛纳电影节担任短片单元评审团主席,回台后与动画公司投资方拆伙,决定停拍《追风》,与家人赴美以最新药物治疗。
2006年癌细胞扩散到骨头,与好友张毅积极激荡全新动画电影,每日放射治疗与编剧作画并进不懈。2007年癌细胞扩散至脑,3次开脑手术后癌细胞仍由骨头蔓延,每日作息痛苦,仍随时执笔构思新片《小朋友》分镜草稿。6月初与张毅和杨惠珊在洛杉矶家中落实电影大纲,6月25 日开始略显昏迷,6月29日辞世,留下一子一女。7月11日,遗体在洛杉矶西木墓地安葬。
第四,杨德昌作品的内涵与我国现代社会的高度相关性。杨德昌的电影一贯定位于现代的都市文化,他的全部七部电影几乎都是以台北现代都市中普遍人的生活为背景。鉴于台湾的社会发展领先大陆至少十年,有理由相信杨德昌电影中的台北就是当今中国都市面貌的写照,而且根据我对现在国内现状的了解,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这就使得杨德昌的电影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我很赞同cinekino博客中的一段话:讨论都市,这是中国文化土壤中不可抑制的趋向。我曾经不断说过,对于中国大陆的影像生产,曾经生产过一些不错的农村影像,但是进入都市以后显得话不投机、力不从心、魂不守舍...... 确实,描写当代都市生活的电影作品大都极为苍白,总停留在表面上,抓不住时代的灵魂。因此观摩大师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鉴赏,也有益于我们了解自己当前的生存状态。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看电影。对我来说,电影主要是一种人生的学习:我们个人生活的空间太狭小了,每天过日子就是那点事儿,要了解世界,看书太慢,而电影传送信息方面是非常高效的,能够提供的时空是无限的,足够我们去探索,了解。杨德昌的电影,揭示最多就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精神上的困境,有时候看完我就会问自己,我们是不是活得就是这个样子。由于这个原因,杨德昌理应被评为现代中国最有价值的导演,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
最后,杨德昌职业生涯的传奇色彩。原来他最早并不是从事电影行业,他一直在读理工科,大学时代修的是电脑专业,然后在美国做了七年的软件工程师!后来对改行拍起了电影。电脑和电影,一个属文艺,一个属工程应用,跨度之大,完全是两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虽说改行的事并不鲜见,但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还是很难想像的。本人也是个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是电影爱好者,但如果让我完全“弃武从文”,改行搞电影,实在想也不敢想。倒不是说我缺乏具备这种能力的自信,而是说从一个工程师改行走文艺路线,意味着完全抛弃过去所有的一切,包括放弃已经稳定的收入,小康的生活,投入到一个未知而不可掌控的领域里,需要多大的冒险精神!一个工程师通常衣食无忧,而艺术家则不乏穷困潦倒者。这大概就是普通人的局限性所在吧。
那么杨德昌在世界电影中的地位是什么,算不算是整个世界电影界的顶级导演呢?这个我觉得还不能算。原因并不是因为杨德昌的电影的“高度”不够,我认为是“广度”还不够,真正的世界顶级导演,如库布里克或斯皮尔伯格,必须是被证明能够把握多种题材的电影,除了社会的,历史,战争,科幻等。而杨式电影的题材我认为还是过于单一了一些。台湾影评人焦雄屏称杨德昌是世界电影中的殿堂级人物,我觉得应该说成是中国电影的殿堂级人物比较合适,因为他的电影毕竟太中国了。
杨德昌凭电影《一一》在2000年戛纳电影节拿到最佳导演奖后就没再拍新片,我感觉这时候杨德昌已经到达了他的极限,《一一》应该是家庭伦理题材的极致,再拍类似的电影很容易会成为对自己过去的简单重复,这应该是杨德昌这样的艺术家所不能容忍的。正当我饶有兴趣地等着看杨德昌怎么挑战自我,取得新突破的时候,突然传来杨德昌病逝的消息,享年不过六十岁,真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后来得知杨德昌当时正在与成龙合作,准备以成龙的形象为依据拍一部系列动画片《追风》,这对于杨德昌导演来讲确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只可惜没等到看到他这方面的才能,人却先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