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影片《细细的红线》上映于1998年,是一部描写二战时期在太平洋战场上,一个连队与日军争夺瓜达康纳尔岛(Guadalcanal)的控制权的故事。 本片与《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Life is becautiful)一道角逐1999年度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最佳影片却出人意外的颁给了《萨翁情史》。 点击看大图 《细细的红线》是一部很特别的战争片,在于它并不是着重描述一个战役的过程和结果,比如象《拯救大兵瑞恩》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寻人使命,最后达成了这个使命。而是着重于表现战场上官兵的心理、行为和思考,进而反思整个人类的战争行为,及至于人为什么活着,也就是进入了哲学思考的领域。战争片中有反思并不罕见,但是用这么多的镜头专门用来反思的我还未见过,篇幅几乎超过了刻画战斗过程本身的长度! 影片的序幕是两个美国的逃兵(厌倦了战争)在太平洋某岛上和一群土著人生活影像,画面中的岛屿风景如画,当地人的纯朴快乐的生活,和天籁般的配乐,令人神往。然而就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导演借这个士兵之口抛出一连串的哲学提问: "What's this war in the heart of nature" "Why does nature vie with itself, the land contend with the sea?" "Is there an avenging power in nature? not one power but two?" "I remember my mother when she was dying. I asked her if she was afraid. She just shook her head. I was afraid to touch the death seen in her. I couldn't find nothing beautiful or up lifting about her going back to God. I heard people talk about immortality, but I ain't seen it." "I wonder how it'd be when I died. What it'd be like to know that this breath now was the last one you was ever gonna draw. I just hope i can meet it the same way she did, with the same calm. " 就是这前面的十分钟,建构了整个电影的风格与基调。本片长达170分钟,建议先看前面这十分钟,如果接受不了这种比较文艺化的风格,就不必再看下去了。因为整个电影就是这样充满了大段的旁白和反思,如果没有耐心跟,会觉得非常的气闷。 这部电影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它的风格不象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因为节奏很怪。一般好莱坞的电影都拍得很流畅,也很照顾观众的情绪和接受程度,总之就是让人看着觉得很顺溜。而《细细的红线》并不是这么照顾观众。与其说是给观众拍的,不如说是给导演自己拍的-影片按时导演自己的意图和节奏演进。不仅在战斗的间歇安插了大量的独白议论,更有甚着,在一次一名士兵匍匐前行的过程中突然插入一段他和妻子生活的场景,把一个连贯的节奏从中拗断,看上去很怪。另一个不“照顾”观众情绪的例子就是电影结束时看上去并没有任何结果,影片起始于美军“英勇地”(打引号是因为实际上并未遇到任何日军的抵抗)攻占瓜达康纳尔岛,而结束于一队人马黯然地撤回到登陆艇上,决无任何"Misson accomplished"那种喜悦之情,也不交代任何战役的结果是胜还是败,仿佛一切开始和结束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荒诞不经,也许这正是导演想表达的效果。 简单地说,如果把《细细的红线》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后者是标准的美国电影的路数,充满了荡气回肠的英雄主义气概;而前者更象是欧洲片,并无一固定的套路。 同样是战争题材,《细细的红线》与《拯救大兵瑞恩》在奥斯卡上获得了差不多的提名。《拯救》虽然丢掉了最佳影片,但还是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几个奖项,而《细细的红线》则一无所获,有些遗憾。我不是说《细》片是一部更好的电影,只是说它是非常独特的。墙里花开墙外香,虽然《细》片在奥斯卡上一无所获,却斩获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可见欧洲人更偏爱这种更艺术化的风格吧。 至少对于我来说,《细细的红线》的导演如愿了,因为观景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处在那个战场上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一切都这么荒谬。如果整个电影用一个词概括就是:"WHY"? 土豆上有这个电影的在线播放: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WinyC28mUM。画质非常好(选“原画”),中英文字幕都有。 下面是影片中的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