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认为解滨是过度解读。把“细分亚裔”和台独联想,没有说服力,甚至荒唐。 博文一开始就提到邓丽君,甚是有趣,不知解滨的用意是什麽。邓丽君在大陆很红,可在台湾,当年,上层的知识份子把她归类到“靡靡之音”,是贩夫走卒,商人,阿兵哥的娱乐。 邓丽君是“军中情人”,蒋经国的80年代,台湾仍然说反攻大陆,蒋氏政工,意淫大陆,有这么一句得意话:中国大陆,白天是老邓的天下,晚上是小邓的天下。也就是说,邓丽君在大陆走红,不是偶然的。 *** 阿妞问:『问题是欧洲人非洲人在美国为什么就没必要这样进行人口普查的细分,而亚裔就需要这样细分?解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是谁能做出服众的解答?』 这个问题不错,阿妞为了政治正确,用问号收尾,可以理解。我愿意给一个服众的解答,如果这个“众”字可以不包括华人,因为华人肯定不(愿意)服。 试想,社会上竟有一股力量要细分亚裔,这是个什麽信息?这力量是哪儿来的?为什麽一风吹不散? 为什麽要细分亚裔?因为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那么,那一竿子究竟想打谁? 一个月前,我家的水管坏了,找了一个水匠,水匠不是Chinese。因为我的美国腔英文,水匠好奇,聊了起来,不久,水匠主动说:『Most Chinese are nice people。You know,those from Taiwan,Hong Kong,Malaysia, Philippine。。。They all are nice。People from china are bad。』 也是不久前,找了一个木匠修门,木匠30几岁,两个孩子,本地人,认识好多年了。其间木匠抱怨,每天辛苦工作,却买不起房子,恐怕要做一辈子无壳蜗牛。房价高,都是“那个民族”的外来资金炒上去的。听说很多买家是学生,有的学生还炫耀他有五/六栋房子。 水匠、木匠,都是社会上的普通人,可以看出华人犯众怒的深度。 我常去一家香港人开的餐馆,以前,她总是说她是Chinese。这两三年,她的自我介绍变成 I am from Hong Kong。 华人的文化行为是,只想取之于社会,占社会的便宜,却没有社会责任感,不为别人设想,以为社会的资源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拿白不拿,而社会的好坏干他屁事,这就是华人犯众怒的原因,是有些其他Chinese要和华人切割的原因。细分亚裔,至少可以让一些人得到社会公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