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五大自由的博客  
人人享有免于匮乏和恐惧的自由,信仰和言论的自由,及上网的自由  
https://blog.creaders.net/u/393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地球温室效应是真实的谎言吗? 2012-02-04 22:48:34

 

地球温室效应是真实的谎言吗?-兼谈现代科学的局限性

 

 

【按】本文是一篇科普,通过分析地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形成机理的极端复杂性,展示我们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某些局限,特别是西方科学和思维方法在某些科学领域无能为力的局面,对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探讨。部分内容与笔者的研究领域相关,请方家批评指正。(本文系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1)  地球变暖

 

这几天北半球掉进了冰窟窿,许多地方的降雪和低温打破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记录,想起08年大雪灾以来连年出现的酷寒天气,仿佛给前些年狂炒地球变暖论的国际专家们兜头一盆冰水。有人不禁问,地球真的在变暖吗,我咋冻得直哆嗦涅?

 

于是专家们出来解释了,说是地球变暖不一定表现在温度上升,还可能表现在温度变动幅度加大,引起极端天气的增多。你信吗?这几年多少地方的旱灾,酷暑,洪灾,冰雹灾,甚至地震火山,层出不穷,想想也有几分道理。

 

其实自上个世纪以来,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还是有数据支持的(1),根据卫星观测,北极冰盖正在迅速减小,海平面正在上升(2)。地球变暖,似乎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问题不在这儿,真正的问题是,地球变暖究竟是自然的现象,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1  最近13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 (图片取自网络,下同)

 

 

2  最近130年的海平面变化 (单位为毫米)

 

 

 

 

 

(2) 温室效应

 

曾几何时,CO2等温室效应气体(Greenhouse gases) 的排放被认为是造成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与《寂静的春天》的发表和臭氧层空洞的被发现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不同,温室效应早在1896年前就被研究过,但直到1970年代后才成为公共话题。所谓温室效应,根源在于一些气体如CO2和水蒸气等,对热辐射波的吸收有选择性。这些气体可以吸收长波(如红外线)辐射,却对短波(如可见光)辐射没有吸收效果。而太阳光的辐射以短波为主,因此可以顺利照到地面;相反,地面的辐射呢,却以红外线为主,中途被吸收,散发不到太空去,这就好像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热罩子,吸热大于放热。

 

 

 

3 温室效应图解

 

 

 

 

4 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地球温度的变化对比

 

 

(3) 究竟谁该为地球变暖负责?

 

显而易见,大气中CO2的浓度越高,温室效应将会越明显。于是有学者绘制了一张CO2排放量和地球温度变化的趋势图(4),试图佐证温室效应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因素的观点。

 

但是反驳意见马上出来了,大家知道太阳的活动具有周期性,这些年太阳辐射量也在增加;同时,这些年地球粉尘污染和火山喷发在变少,灰尘对阳光的遮蔽效果也在变弱(大家想想去年冰岛火山喷发和今年酷寒的关系),这都可以造成气温升高。温室气体的影响又能占多少?退一步说,即使温室效应的影响很大,地球上的主要温室气体是水蒸气,CO2所占的比例很低,浓度变一点又能影响多少?

 

他们还拿出过去数千年的地质资料以佐证,认为目前的地球温度变动尚在正常幅度以内 (5)

 

 

 

图5 过去12000年中地球温度的变化

 

  

于是,一些研究者借助大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定量地对温室效应作了分析,并悲观地预测,照目前的趋势,到本世纪末地表温度将上升56.5度,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但反驳意见又说了:你考虑海洋对CO2的吸收了没有?大家知道,CO2分子量大,比较重,因此主要集中在地面附近,地表植物对CO2的吸收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CO2是被浩瀚的海洋吸收的(原理如同造汽水)。而海水中的CO2继续沉积,最后形成海底的碳酸盐岩层。

 

于是,研究者对计算机模型作了修正,一旦考虑海洋的吸收效果,100年后地表温度只上升24度。

 

反驳意见又来了: 你考虑海浪的影响了没有?俗话说大海无风三尺浪,笔者曾看到2005年的一篇Nature的封面文章,说海洋表面绝大部分有海浪,特别是产生破碎波的海浪,使气液接触面积成倍地增加,因此用平表面面积计算吸收量是不对的。(*注1)

 

于是,搞定量分析的人哭了:等我分析出来,2100年早就过去了!

 

 

图6 海浪及破碎液面

 

不但如此,造成地球气候变动的影响因素远不止人类活动,太阳辐射,地磁的变化,地壳内部的变动,地震的影响,火山灰的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涨落……诸如此类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很可能远大于人类活动。

 

有科学家不无讽刺地说,上帝才不管你用不用太阳能,开不开混合动力车,地球就是地球。

 

如何定量化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动做出准确预测,目前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地球变暖有多大的影响,现在还根本无法给出满意的结论。

 

 

(4) 人类科技智慧和现行科研方法的局限性

 

面对地球气候研究这样复杂的课题,现代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局限性,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知道,西方近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主要基于希腊时代的演绎法和近代的归纳法,这种科学思维的特点在于对抽象概念的外延作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这也造成了近代科学的一个现象,即各门学科的发展不平衡。

 

凡是能够把单个因素分离或抽象化出来的自然现象,西方科学都很成功,有些学科如分子和原子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等,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建立,实践上更是取得了摩天大楼,发动机,无线电,计算机,CT和核磁仪,人造卫星之类的惊人成功;反之,凡是无法排除其他因素而孤立地研究某一作用的自然现象,都不很成功,这类现象就包括,包含多参数影响的复杂系统,非平衡系统,临界现象,非线性物理等等。

 

地球气候就是一个多参数影响的复杂系统,而这些影响参数又是动态地相互作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无法分离出一个,而不考虑另一个。大家都听说过著名的蝴蝶效应,最初就是大气科学家提出来的。在非线性科学领域,有一个混沌物理学的概念,指的就是它。混沌算法目前是复杂领域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混沌(Chaos)”一词就取自《庄子》,咱们是不是该自豪一把?

 

喜欢仰望星空的人类,早就在天文学上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目前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到100亿光年远的星星。但不要忘了,至少在20世纪以前,天文学的理论基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以及观测手段,本质上也是静态的。一旦牵涉到相对论,宇宙起源和变化的问题,人类就抓毛了――它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大家看到,宇宙大爆炸假说,宇宙11维甚至26维假说,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假说,等等神乎其神令人头大的理论就出来了。最近有人提问,既然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那么那个爆炸原点是如何形成的?于是有人说,原点产生于。总之,老子早就告诉我们,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现在用上了,哈哈!

 

这是科学吗?不,这是玄学,都是霍金――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家伙搞出来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提醒道。

 

爱因斯坦说得好,科学遵循简单的原则,越是好的理论越直观,越容易理解。这也是区别科学与玄学的标志,衡量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是否成熟的标杆。

 

地壳运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地震预测就很难,因此狗狗的叫声,鱼的跳越,天边的云彩,都会被当成地震来袭的信号,这也是玄学,科学无能为力。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治疗各种疑难病症,严格的西医力不从心,于是中医大夫根据阴阳五行,云里雾里推理一番,往往药到病除。中医是科学还是玄学?至少在西方科学的标准看来,它不是科学。

 

还有一类复杂系统与人类社会有关,如经济规律,股票和证券市场,社会人类学等等。

 

于是有人说,咱用《易经》研究地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吧?你行,我可不敢,哈哈!

 

 

(5) 结言 -对人类知识和科技的反思。

 

话又说回来,尽管温室效应对地球变暖的影响无法确定,咱们还是推行节能减排的好。说到这里,有人会生气了,你自己吐了的再吃进去,恶心不恶心哪?!我要说,地球气候变动是个不可逆过程,为防到时候买不到后悔药,对温室效应的危害,咱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再说,尽管某些西方国家及其企业集团,热炒排放量削减,具有某种政治目的和利益驱动,节能减排带来的连锁社会效益还是对中国有利的。环境改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替代能源,这些都是攸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从康德鼓吹的无限主体能动性,诱发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狂望,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意识到善待自然的重要性,我们人类的哲学智慧又取得了里程碑似的进步。这一进步,处处闪耀着古老的东方哲学的光辉。

 

讽刺的是,正是作为东方哲学继承人的中国人,曾几何时,只有了人定胜天的虚骄,却把老祖宗对天道自然的敬畏感忘到脑后。

 

今天,环境的恶化使中国人得到了血的教训。东方哲学告诉人们,自大是人类的通病,中外皆然。

 

 

图7 据说是地球变暖的最可靠证据

 

 

―――――――――――

注1: 如果你是个杂技演员,拿着半瓶可乐,玩各种惊险动作,而能保持液面不动,你会发现瓶子里的气没有变化。而如果你失手抖动了一下,使液面破碎,空气和可乐掺到一起,接触面积几十倍地增加,可乐里的CO2就会大量蒸发,瓶内气压一下子就上来了。倒啤酒起沫也是这个原因。海浪吸收CO2也是这个原理,只不过过程相反,因为海水里的CO2浓度低。

 

 

 

浏览(4635) (3) 评论(2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coolboy 留言时间:2012-02-09 06:17:41
写得不错!

不过欧亚半球今冬偏冷,但美洲半球今冬偏暖,美国不少地方今年至今也还没好好地下过一场大雪呢。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地面平均温度而不是某局部地区的平均温度。下帖子中有更多的专业科普讨论: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
http://bbs.lasg.ac.cn/bbs/thread-42150-1-1.html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7 04:29:33
凡平兄

最好整理好你的脑子和思路,再来发言,否则只能制造垃圾文字,哈哈!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7 04:28:11
马黑老哥,多谢来访。俺正在期待你的下期爱情故事,哈哈!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7 04:26:42
欢乐颂兄,逍遥津兄,多谢来访并提供好信息。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7 04:25:30
lone-shepherd兄,多谢好建议,已经改过来了。

我和老兄的观点相似,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至少是严格意义上的成体系的科学。这个绝对不能误导大家。
回复 | 0
作者:逍遥津 留言时间:2012-02-06 00:57:10
嘿嘿,看来牛还得养,越多越好•••••因为科学家开始担心地球要进入"冰河期"了。

  "新的温度数据显示,地球在过去的15年间并无变暖。这一数据发布后,人为引起全球变暖的“共识”受到了不利挑战。


  数据显示,人类甚至有可能面临小冰河期,堪与17世纪泰晤士河上举行霜降会的70年降温相提并论。

  上周,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悄无声息地发布了这些基于3万多个监测站的数据,确认世界温度上升趋势止于1997年。

  昨日主流气候学家对《星期日邮报》称,太阳在整个二十世纪都发出异乎寻常的高能量,现在正走向太阳辐射输出的最低值,人们将面临冷夏、严冬以及粮食种植季节缩短的威胁。

  太阳辐射输出完成了十一年的周期,高峰期出现大量的太阳黑子。

  我们现在正处于科学家所谓的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的高峰期,这就是为什么上周的太阳风暴导致比平常更偏南的地方出现北极光。但是太阳黑子的数量少于二十世纪的太阳活动周期峰值的一半。

  美国宇航局和亚利桑那大学的专家分析,从太阳表面以下12万英里的磁场测量推断,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高峰期将在2022年,太阳辐射将大大削弱。

  据英国气象局上周发布的报告,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以及随后数十年间的太阳辐射,有92%的可能性达到1790年至1830年间的“道尔顿最低点”,甚至更弱。在这段以气象学家约翰 道尔顿命名的时期里,欧洲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下降了2摄氏度。

  然而,这次新的太阳能量暴跌也可能达到“蒙德最低点”(以天文学家爱德华 蒙德命名)的幅度,即1645年到1715年间“小冰河期”最冷的时候,那时泰晤士河、荷兰运河都冰封冻结。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2-02-05 18:11:42
还得补充一下,上面逍遥津兄的回帖让我想起了这件事,据时代杂志介绍,生产牛肉产生的CO2排放量比交通工具产生的排放量还高(18% vs. 13%),详见Meat: Making Global Warming Worse(http://www.time.com/time/health/article/0%2C8599%2C1839995%2C00.html)。是到了节制口欲,考虑一下环境的时候了。
回复 | 0
作者:凡平 留言时间:2012-02-05 17:04:10
上面几位长者的评论都很好,所以说本来五大兄的这篇文章是很不错的。

包括你文章里提到的"人类对很多复杂的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的系统研究很不够,认识是很局限和表面的"也是人类科学研究到目前阶段的客观事实,可是因为人类在探索自然中每个阶段必具的局限,就把这个局限的原因归罪于"侧重于探索自然的哲学学说",就显得很可笑了。
回复 | 0
作者:lone-shepherd 留言时间:2012-02-05 12:57:53
五大好。

你文中说的我基本上是赞成的,但本文题目的一半我有保留,也许改成“<b>现代</b>科学的局限性”更贴切。科学这东西基本是西方的东西,其它地方的“科学”(近代除外)都是Pieces不是体系。

近三四百年(基本以文艺复兴为界),科学有了飞速发展。近代科学和哲学(有人说哲学也是科学,牧人宁肯把她放到比科学更高的地步)携手使人类的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宇宙与星云的历史就不用说了,我们居住的地球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现代科学的历史是几百年。不夸张地说,人类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

地球气象物理学家用有限的科学知识和上百年的数据(完整的气象数据大概只有几十年)去解释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的地球的气象变化是不可靠的。顺便说一下,五大兄提到的老子的解释和卦师的解释没什么区别,笑。

回到本文题目的答案:地球温室效应是真实的谎言吗?我想五大兄已经回答了:<b>不知道</b>。

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鼓励后人怀疑、挑战人们已经接受的东西。逐渐地,人类对宇宙和地球的了解会越来越接近真相。

看不出你的这篇文章和“跟民教大侠论战”有什么关系,也看不出如何“几位民教子弟被白凡兄打的不轻”。白凡的那篇东西违反了他自己提倡的“就事论事,并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b>勿用带有侮辱性质的语言</b>”。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2-02-05 11:13:50
多谢五大兄的科普,小弟也很关注这个问题。我有个朋友也是搞能源和气象研究的,他的意见是:气候变暖的事实基本可以确定,但是不是CO2排放造成的还不能定论。

美国的两党在此问题上态度截然不同,共和党一引动人甚至认为并不存在气候变暖这回事,但我想问“万一你们错了呢”。所以我也认为应该持最谨慎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现在就得着手控制。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使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谁也不想牺牲自己的经济发展,将来最坏的情况就是一起完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天下为公”的思想显得格外的可贵。
回复 | 0
作者:马黑 留言时间:2012-02-05 10:45:41
五大: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很好的科普介绍。我过去读过这个观点,也是说地球的温室效应及人类活动对坏境的影响被夸大高估了。我有个朋友从澳大利亚过来,他是搞自然科学的,我问他这个问题,他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自从世界各国对排放破坏南极臭氧层的气体加强控制后,南极上空的被破坏的臭氧层有明显恢复。

你讲的这个观点很对:人类对很多复杂的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的系统研究很不够,认识是很局限和表面的。
回复 | 0
作者:凡平 留言时间:2012-02-05 07:34:24
"不断从目前的局限中发展出更高级的科学认识"里的"目前"你五大也不一定能联想得明白,还是写得更清楚一点:

"不断从某一阶段的局限中发展出更高级的科学认识"

时间坐标里的某一阶段,都是那个阶段的目前。
回复 | 0
作者:凡平 留言时间:2012-02-05 06:59:36
另外说起崇拜也让我联想起你五大兄喜欢的另一顶帽子,文革思维,呵呵。

不要崇拜你的帽子,不要庸俗。
回复 | 0
作者:凡平 留言时间:2012-02-05 06:43:28
嘿嘿,没有曲解,你还是老毛病,不知自己在说什么,也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你说
"这篇科普的着眼点在跟民教大侠论战。特别是rabbit/hare兄,是个很认真的人,但是坚持对 希腊哲学!!! 盲目崇拜,这篇就是供他学习用的,哈哈!"

我说
"希腊哲学是以探索自然为主。
西方科学局限本来就是伪命题,人类探索自然研究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关键是,为什么西方科学研究能够在"不断从目前的局限中发展出更高级的科学认识"处于领先位置。谢谢你的文章从一个局部点很忠实地记录这个过程。"

为了让你再清楚一点,我现在再加一句,探索自然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也是没有止境的!

希腊时代的演绎法和近代的归纳法,离你批判的,强加于人的"崇拜"的希腊哲学,相差何止千万里。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5 06:14:22
凡平兄,欢迎前来砸砖。

为了防止你们民教对拙文进行曲解,我再强调一下这篇文章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

-------------------
面对地球气候研究这样复杂的课题,现代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局限性,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知道,西方近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主要基于希腊时代的演绎法和近代的归纳法,这种科学思维的特点在于对抽象概念的外延作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这也造成了近代科学的一个现象,即各门学科的发展不平衡。

凡是能够把单个因素分离或抽象化出来的自然现象,西方科学都很成功,有些学科如分子和原子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等,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建立,实践上更是取得了摩天大楼,发动机,无线电,计算机,CT和核磁仪,人造卫星之类的惊人成功;反之,凡是无法排除其他因素而孤立地研究某一作用的自然现象,都不很成功,这类现象就包括,包含多参数影响的复杂系统,非平衡系统,临界现象,非线性物理等等。

---------------------

请你们不要理解错了。
回复 | 0
作者:凡平 留言时间:2012-02-05 06:08:34
五大兄,

"这篇科普的着眼点在跟民教大侠论战。特别是rabbit/hare兄,是个很认真的人,但是坚持对希腊哲学盲目崇拜,这篇就是供他学习用的,哈哈!"

呵呵,你这篇文章是不错的,可是在我看来和你的论战目的恰恰相反,你通篇的论据只说明了民教大侠想要说明的两件事情:

1。希腊哲学是以探索自然为主
"西方科学局限"本来就是伪命题,人类探索自然研究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关键是,为什么西方科学研究能够在"不断从目前的局限中发展出更高级的科学认识"处于领先位置。谢谢你的文章从一个局部点很忠实地记录这个过程。

2。中国哲学是以探索社会人文为主
老庄易经当然也蕴涵了了不起的哲学思想,可问题是老子的玄而又玄,然后呢? 对自然的探索起到了什么决定性作用?

等你明白了上面两点,你就不会强加别人说什么“中国文化低级无用论者”,本来就没人要论证“中国文化低级无用论”。你的思考方式存在根本的逻辑障碍,你不仅不明白别人在说为什么,连你自己说的和自己的目的都无法统一,你此文就是个明证。

至于什么"另外几位民教子弟被白凡兄打的不轻,估计还得疗伤一个星期才能恢复元",就更可笑了。他那种骂贴,够阴性的,和他性格倒是很符合,你五大兄是好男儿,不要贻笑大方呀,呵呵。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5 03:19:06
民教大侠们,俺下周工作忙,等下周末再推出1-2篇中国文化论战文!

一是关于文化决定论和宿命论的问题。

二是分析宗教和中国文化有无矛盾的问题。

欢迎前来批判,哈哈!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5 02:34:56
史语兄,让你看出来了。

这篇科普的着眼点在跟民教大侠论战。特别是rabbit/hare兄,是个很认真的人,但是坚持对希腊哲学盲目崇拜,这篇就是供他学习用的,哈哈!

另外几位民教子弟被白凡兄打的不轻,估计还得疗伤一个星期才能恢复元气。咱们几个继续给“中国文化低级无用论者”打笔战,我下星期继续推出一两篇来批他们。

也期盼老兄贡献大作,供我等学习。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2-02-05 02:28:43
秋念11大侠,老穆,逍遥津兄,欢迎来访。

地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只是从学理角度抛砖引玉了一下,欢迎各位提供更多有意思的知识供大家娱乐学习。

逍遥津兄,你那个牛屁温室效应说真的很牛B,哈哈!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2-02-05 02:08:42
五大兄:你一科学家,科普写得好可以原谅,就不嫉妒你了,但怎么可以把反科学及庸俗的中国文化说得这么有用?如果我在百忙之中写篇大批判,一定批你思维逻辑混乱。你文中提的老子是谁啊?看起来比你思维还混乱,第一他不懂普世价值,专讲如何搞阴谋诡计,第二他是个没有学过哲学的家伙!第三,暂且就此打住,当然还有更深奥的东西,就不讲给你们听了,各说各话好了。
回复 | 0
作者:逍遥津 留言时间:2012-02-05 01:36:18
老穆说得不错,这欧盟不是要开始用碳排向全世界航空公司收起买路线来了吗?!美国、中国、俄国都在和它摔跤呢,不知是何结果。但是有一条淸楚,就是不管最后谁赢谁输,消费者肯定都得多花钱。就象我这里,毎月utilities帐单里就有十几块碳排费。这一帮子政客伸手掏纳税人口袋里钱包时,先进理念用得贼坏。
回复 | 0
作者:逍遥津 留言时间:2012-02-05 01:14:48
秋念:煤、石油、原子能等产生的热量其实也可由地球向宇宙外空间辐射掉。

目前最大的热源就是太阳。这是第一位的。太阳的热核反应周期造成的地球地表温度的变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幸的是,人类对太阳及地球的过往史所知都不多,资料也不全。同样,地球的温室气体的作用目前也是存有很大争议,比如说,美国人就不太信,而欧洲人则站在信的一方。

估计从长逺看,人类要想彻底解决此一问题,需得在能源、温室气体、绿色环保等问题上达成一个一揽子方案。如在太空中为地球(或城巿)打造一把集发电、遮阴等功能于一身的太空伞。但在目前,估计大家还应将重点放在笫三代、笫四代核能上,减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象五大说的,万一温室气体是个病根呢。
回复 | 0
作者:老-穆 留言时间:2012-02-05 00:49:13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当,排放交易,清洁技术就是寄托着经济复苏希望的下一个金融泡沫。

如果你是一个巨大的碳排放生意,你可以在丝毫不减少碳排放的情况下依旧靠碳排放交易赚大钱,至于碳税,则直接转嫁到用户(最后也就是大众)头上。所以即使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人类的行为没有关系,又有哪个会和钞票过不去?

有道是当你发现你在一个洞里,就别再挖下去了;可要是你发现你在一个泡沫里,你敢不继续吹下去吗?

哈哈哈哈!
回复 | 0
作者:逍遥津 留言时间:2012-02-05 00:26:43
哈哈,五大兄弟好文。

洒家曾见一篇报道说,牛屁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

"这份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长达400页。在这份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中,粮农组织研究了其他牲畜,如羊、鸡、猪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并指出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

  这是因为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3,而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此外,牛群在消化或反刍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1/3,这种气体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这不但比其他家畜动物高出许多,甚至超越了人类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饲养牛群时需要燃烧燃料制造肥料,在此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咱琢磨着照此思路往前一想,乖乖,这人也放屁啊,特别是民教兄弟(哈,开玩笑)!全世界七、八十亿人口,尤其是那些喜欢吃健康、绿色、环保、天然、纤维多的食品的女士、先生们,排气量也不比牛小啊?!加上每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个个在家猫着就赛过一台小汽车,汚染量可观啊!想一想圣经中的话,人家基督对劲啊,这人可𣎴是一生下来就带着"原罪"吗?!

估计往后啊,这地球环境要是再恶化下去,大伙儿要想不打仗的话,就得拈阄自杀。哈哈!
回复 | 0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2-02-05 00:09:16
这么多煤炭,石油,原子能的释放,确实很难想象没有严重后果。。。
回复 | 0
我的名片
5daziyou
注册日期: 2010-06-07
访问总量: 534,66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转载本博原创作品,请注明出处。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最新发布
· 从淞沪会战看蒋公的抗战战略
· 扎克伯格发财之前曾携女友来华做
· 儒学并
· 为信奉“文化优劣论”者进一言
· 地球温室效应是真实的谎言吗?
· 由曾国藩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由曾国藩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友好链接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hare:hare的博客
· 刘胜:刘胜的博客
· 老-穆:老-穆的博客
· 月弯儿:月弯儿的博客:外卖店
· 居日华2011:居日华2011的博客
· 医言堂:医言难净
· pumbaa:【PUMBAA 说故事】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珍曼:珍曼的博客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伊萍:伊萍的多彩世界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维梁:维梁的博客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冠云:冠云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琴韵:琴韵阁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分类目录
【自由话家乡】
【故人】
【亲友】
【迷你博】
· 扎克伯格发财之前曾携女友来华做
【自由评时事】
【自由品史:历史是用来品的】
· 两户普通人家使中国打赢了抗战--
【自由悦读】
【自由发挥】
【自由科普】
· 地球温室效应是真实的谎言吗?
· 美国人究竟上过月球吗?
【自由走天下】
【俗人侃文化】
· 儒学并
· 为信奉“文化优劣论”者进一言
【正侃曾胡左李】
· 由曾国藩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由曾国藩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蒋公抗战研究】
· 从淞沪会战看蒋公的抗战战略
【百年说辛亥专题】
· kai
【二战笑话集(随时更新)】
· 二战笑话集(北非意大利战场)
· 二战笑话集(苏德东欧战场)
· 二战笑话集(西欧战场)
· 二战笑话集(亚太战场)
【儿童教育】
【政改争论】
【一个中国人看明治维新前史】
【他山之石】
【大国崛起解说词】
· 大国崛起解说词1 - 海洋时代(葡
· 大国崛起解说词2 - 小国大业(荷
· 大国崛起解说词3 - 走向现代(英
· 大国崛起解说词4 - 工业先声(英
· 大国崛起解说词5 - 激情岁月(法
· 大国崛起解说词6 - 帝国春秋(德
· 大国崛起解说词7 - 百年维新(日
· 大国崛起解说词8 - 寻道图强(俄
· 大国崛起解说词9 - 风云新途(苏
· 大国崛起解说词10 - 新国新梦(美
【汉与罗马之比较研究 [暂候]】
存档目录
2012-07-07 - 2012-07-07
2012-05-27 - 2012-05-27
2012-03-26 - 2012-03-26
2012-02-04 - 2012-02-06
2011-10-13 - 2011-10-22
2011-09-02 - 2011-09-07
2011-08-31 - 2011-08-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