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过去在一家加东的经营网络设备公司工作,具体职务是技术部门的主管。 2007年初,他收到了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的一个样品。是一台上网必用设备。原来,西门子公司在升级这种设备。这时已经大量生产了新一代的产品,但是,还有三万台的旧型号积压在仓库。为了推销这批旧型号设备,西门子的销售对我先生强调,二种型号用的是同样的芯片。 新产品的whole sale单价是23美元,而旧产品他们愿意以7.5美元的单价一次三万台全部售出。 我先生公司的老板最后决定不要这批货。他认为网络设备更新很快,旧设备马上就会淘汰。 而我先生认为,如果芯片是相同的,那么,改变软件理论上是可以达到新产品的功能的。他将西门子的这种产品的firmware 都找出来,重新组合,也到专业的网站请教同行。大战三天,终于将新产品的软件灌到了旧产品中去,功能基本与新产品一样。 我先生立马辞职,和西门子公司谈妥,全部买下这三万台产品。我们将家里所有的股票,基金出清,开了公司,进了这批货。 一般新公司经营是很困难的,各种渠道要慢慢建立。但是,我先生在这行已经工作多年,客户,服务,还有与西门子的销售部门都是老关系,他光经营,我辞职专门灌软件。开始得很顺利。 我们租的仓库小,无法放三万台产品。而且,也没有一下子买下三万台的资金,所以,与西门子公司达成协议,分三次进货,每次进一万台。 当我们进了第二万台时,西门子的销售突然醒悟过来了。原来,他们在加东是有专门销售商的。他们的新产品第一次投入是六万台,零售价六十加元。我们投放市场二万台,以西门子品牌,相同的功能低价销售,大大影响他们的业绩。 西门子切断剩下的一万台的供应,然后问:你们怎么可以动我们的软件?还强烈暗示,我们是和他们公司的软件工程师私下合作。 在德国拦下的一万台,我们是付了定金的,而且,在销售订单上根本没写不能升级他们的软件。我先生说,我们可以不再进那一万台,但是,西门子要弥补我们损失。 最后,西门子公司出面,让一家在大陆生产的台湾的代工厂为我们生产那种设备新一代的产品,核心是西门子的设计,界面与接口我们自己确定。但是,不能再用西门子的品牌与外壳。接着,西门子这一业务卖给了美国公司。 加拿大的电讯市场由三大公司基本垄断,我们的产品没有了西门子的品牌十分艰难,只好向美国发展。好在美国市场大,中西部有大量的老墨小电讯公司在混,我们的产品还算可以。公司的暴利时代过去了,但是,活还是活的蛮滋润的。 四年后,产品再一次升级。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