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篇文章被收入欧洲华人作家协会组稿的《欧洲绿生活》一书。由台湾秀威资讯公司出版。该书由谢盛友策划、丘彦明顾问、穆紫荆主编。
垃圾场的变迁
下了州级公路,再穿过层层树林,步行一公里,便来到这个特殊的区域。
眼前的景色让人陶醉:三座巨大的丘陵山包,披着绿色的外衣,划着优美低缓的曲线,与周围景致浑然一体;供游人休闲散步的林间小路如一条丝带,在醉人的绿意中舒缓穿行,蜿蜒向前。新老交织的树丛,层层叠叠,铺翠染绿。小溪潺潺,哼着淙淙小调,迈着轻盈碎步,款款前行。空气清新得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可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儿还是个巨大的垃圾场,每天分类处理、掩埋、焚烧着全市及周围几个县区成千上外吨的各类垃圾?而那三座巨大的丘陵山包,原来是三个巨大的深坑,堆装着这个地区三十多年的所有厨房生活垃圾?
六年前,我女儿所在的小学进行为期一周、主题为“环保教育”的Projekt活动。在这一周内,孩子们不仅学习环保基本知识,自己动手制作环保“小产品”,还详细了解垃圾的分类、分解和回收过程。最后,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参观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垃圾回收工厂。
作为协助老师照应孩子的家长,我也随着孩子一道参观了这座极具现代化的垃圾回收工厂,对德国严格高效的垃圾回收和环境保护措施,即震惊又感叹。
这座被层层树林包围着的垃圾回收工厂,从外面看像是一座军事基地: 大门设有岗所,所有进出车辆都必须在入口处一个巨大的地秤上停留,经过称量和登记后才能入内。大门两旁的铁丝网将工厂与周围环境严格隔开。
工厂分为三大区域:一是回收处理棕色垃圾桶里的庭院植物垃圾;二是回收掩埋黑色垃圾桶里的厨房生活垃圾,三是分类处理黄色垃圾桶里的各类包装垃圾。
相对来说,回收处理植物垃圾的过程机械化程度最高,也比较简单:只要将收来的植物垃圾投入巨大的粉碎机,再将粉碎后的植物垃圾与不同成分的化学肥料一起搅拌,堆成一座座小山,留待一段时间起化学反应,渐渐变成黝黑的植物农家肥。这些植物农家肥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后,就可进入销售渠道——家家户户在超市买到的各类蔬果、花卉的肥料和土质,就来自这里。
而分类处理各类包装垃圾和厨房生活垃圾,则投入了一定的人力:收来的垃圾,都必须进入一个长长的传输带。传输带两端每隔20米就有一对工人,将混入垃圾中不能归类和回收的垃圾拣选出来,另作处理。
孩子们看到全副武装、穿着像宇航员的垃圾工人在垃圾传输带上再次将垃圾重新拣选和分类,都十分震惊。他们切切实实地明白,扔垃圾时,自己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错误,将会给垃圾工人增加多少麻烦,增添多大的工作量!
经过垃圾工人检查清理后的厨房垃圾,经传输带源源不断地运进巨大的垃圾坑,等待掩埋。而那些各类包装垃圾,经过分类之后,分别进入不同的回收区域,或被送入工业炉中进行焚烧,或被重新加工利用。
垃圾场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三个巨大的垃圾掩埋坑是四十多年前挖下的。当时,这里曾是砖瓦厂,许多房屋建筑的砖瓦煅烧泥土出自这里。经过多年的挖掘,逐渐形成巨大的土坑。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评估、计算、讨论,决定在这里建一座垃圾场,巨大的深坑用来掩埋厨房生活垃圾。为了防止地下水遭污染,这三个巨大的深坑都经过了特殊处理,铺上了与地下水绝缘的物体。五年之后,深坑将被填满。到时,这儿将是铺上绿草、种上树木、充满田园风光的美丽丘陵区域。而这些山包下被掩埋的垃圾,若干年之后,将成为可以被重新利用的物质。
如今,这里已完全看不到昔日垃圾场的任何痕迹。青草碧绿,小溪流水,树木茂盛,清新养眼,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巨手精心梳理过的美丽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