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漢之士風有久喪,讓爵,推財等,而今物慾橫流,世人對名利錢財趨之若鶩,氣節盡喪,令人悲痛。以物質來填補精神之空虛是內心世界不強大的一種表現。 2) “舉孝廉”制度如無有效的監督管理方法,最終會造成變相的貴族制度。一個良性的社會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舉才制度。多數制度無法抑制人心中嫉賢妒能的弊病,需要與合理的考察制度,任用制度相配合,才能完善現今的舉才制度。 3) 五胡十六國亂華之時,沒有完善禮教所維繫的帝制,其弊端暴露無遺。郡守制的採用更使中央的權利旁落;二重的忠君思想的產生為奪權篡位提供了便利。民間又迫切地需要政治改革,而宗室已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在東漢末年使無數豪傑投身到權利鬥爭的戰火中去。在諸多少數民族利用亂華之際學習漢族文化形成民族大融合之時,南朝政權在弒君中不停地更替着,在昏淫無道中放縱着它最原始的欲望;而此時的北方則沿襲了暴力的更迭,詮釋了弱肉強食的定義。 4) 王徽之乘着酒興,行舟百里,訪戴安道——“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排門看竹,何須訪主? 5) 兩漢農民的土地承認私有,向政府納租,如今土地所有權回歸政府,必將加重農民租稅負擔,且喪失了自耕地的積極性。(漢代十五稅一,乃至三十稅一。) 6) 隋朝雖僅有三十九年,但人口與社會富足程度很高,即使是鼎盛時期的唐朝,也只有唐玄宗時期可以與暴戾的隋文帝時期相媲美。隋文帝時因大旱而有饑民,其不憐百姓而惜倉實,遂使人心。 7) 唐制中相權抑制君權,更好地調節上下之矛盾。分戶以消弱地方之權利,使之無法形成與中央抗衡之勢力,加大了中央集權。租庸調製大大減輕農民負擔,以“為民制產”為本。府兵制大大減輕了軍費的開銷。可見中國古代的制度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的。 8) 宋代國力虛弱乃由“冗兵冗吏”而生,仁宗時兵數達到一百二十五萬九千,英宗時則為一百十六萬兩千,軍費為歲入的六分之五。然對外則以和為貴,無軍事收復失地。以和平為先,則無需冗兵自擾,消耗自身的國力,坐等外患強大。“冗吏”則重文輕武,輕賜金錢,待遇優厚,蔭子蔭孫,難怪崖山之敗,萬人隨主投海,宋真乃文人之天堂。 9) 錢穆公評價宋代政治道:“那時的政治,最高不過養尊持重,無動為大,敷衍場面捱日子。”而今之政治不亦是如此? 10) 仁宗之范仲淹變法與神宗之王安石變法皆以失敗告終:前者先清吏治,後正法治,觸犯士族利益;後者重法治,不問吏治,致使法無人行,反成擾民。 11) 王鏊語:“使天下盡出於空疏不學,不知經史為何物,是科舉為敗破人才之具也。”然今之高考與科舉同出一轍,僅以“除了高考沒有再公平的考試制度適合現今的中國”一說,是不負責任的。中國曆朝歷代都有千古留名的大師,然今之中國,大師遂已絕跡,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制度與舉才制度嗎? 12) 王安石尊道,認為君相官吏應為社會民眾盡其責任,而非為保持門第與地位。這樣的理念不應該被打上封建和腐朽的標籤。 13) “至清代始對士人言論、結社、出版三大自由,皆切實嚴禁。”有人說清朝在現今的中國,也不說全錯。 14) “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一種文化應該有她的包容性,如果失去了文化,我們豈不是被夷狄之了? 15) “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朝。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粵匪焚柳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所過州、縣,先毀廟宇。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污其宮室,殘其身首。”——《討粵匪檄》曾國藩。 細讀此文,似曾相識,與十年之文化浩劫如出一轍。太平天國起義與中共革命有諸多相似之處:天國拜上帝,中共拜馬列;天國以天朝田畝制度誘民起義,中共以土地改革驅民革命;天國定都南京,開始權利鬥爭,功臣屠戮殆盡,中共定都北京,剷除異己,諸多元帥皆難倖免;只是,一個成功了被歌功頌德,一個失敗了被後世所遺忘,這就是歷史,僅此而已。 16) “秦漢以來治平之盛軌,其源由政教修明,風俗純厚,百姓家給人足,以成國家磐石之基,而後富強可言也。豈有百姓困窮,而國家自求富強之理?”——郭嵩燾 17) 今天我們說這個時代是進步的,但我們做的卻是古人所唾棄的,那我們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呢? 18) “知有兵事,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不知有內治;知有朝廷,不知有國民;知有洋務,不知有國務。”——梁啓超。 有些人看到的,是百年後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