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维基百科介绍,有关巴拉德罗的最早记录始于1555年,当时这里作为一个船坞和盐矿。1887年12月5日,有10户人家获得允许在此建立住宅,这时只是初具城市雏形,真正设市直到1976年7月3日。 18世纪末,古巴在美国帮助下赶跑了西班牙人,其实是逃出虎口又落入狼窝,变成了美国的一个附庸国。
20世纪初,第一批美国人来到巴拉德罗旅游,发现这里风光旖旎,是一个绝佳的度假胜地,并称之为神秘的“伊甸园”。于是,大批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个美丽长岛。
最早来此投资的是著名的杜邦家族。据说杜邦家族当时以每平方米四分钱的价格,买下了512公顷土地,然后再用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卖炸药所聚敛的财富,在这里修建了配备高尔夫球场和游艇码头的豪宅。 之后,又有很多富豪蜂拥而至,纷纷购置房产,修建豪宅。一时间,狭长的小岛上出现了很多豪宅和休闲场所,成了美国百万富豪们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海子来到这里,不知又会引发出多少畅想。 可惜好景不长,古巴革命后,这些地产全部都被没收,其中大部分充公,少量的分给了当地居民。真可谓世事难料啊! 如今这些豪宅有的成为国营度假酒店,有的成为博物馆,都是政府创汇的主力军。 之前以为古巴一直限制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其实早就开始松动了。这些都是新建的私人别墅。实际上,古巴的土地所有权并非全部公有,部分也是私有的。据了解,目前外国居民还不能在古巴从事房地产的自由交易,只有古巴居民和持有古巴绿卡的外国人才有权进行不动产买卖。否则必须跟政府合资或取得政府授权,但只有75年的所有权。 这是小镇上唯一的自由市场。我对此兴趣不大,因为是独一无二,才在路边拍下这张照片留作纪念。 在古巴,我发现所有的工农业机械设备,虽然装备都相对落后,但保护良好,使用性也高。这种上世纪生产的拖拉机,在很多国家可能只有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了。 街头上穿着人字拖的金发女郎和路边等客的“Cocotaxi”。 今天的阳光非常热烈,小镇上也实在没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游玩,于是便早早回酒店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