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前,我在美国读完书回国来的时候,还没有海归这个词。虽然那时的海归还没象今天的海待那么不值钱,不过也没有后来IT泡沫时那么轰动。记得我拿着领馆给开的回国证明,到市里的一个什么留学人员安置办公室找工作,人家可能见得多了,没象当时社会上其他人那样见了了归国留学生就稀罕得不得了,迎面扔给我一本工作目录,里面都是各用人单位的需求,一看全是大学科研所之类的。出国前就在科研部门混过的我自然不肯再回去浪费自己,只好转身出门,从此也就出了体制,混到了街头。 今天回头看觉得中国这么多年的大发展是必然,但十几年前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临回国前,几个同学把酒送行,那阵势有点壮士一去不还的样子,在美国的女朋友哭得眼泪哗哗我也只好硬硬心肠。可那时却是我对回家最热切、最坚定的时候,哪怕回国后几个月到处碰壁时我也没动摇过。我后来的运气不错,慢慢站住了脚,好歹有了自己的一点儿地盘儿,混个温饱。 这些年里我把自己最宝贵的人生阶段都投入了国内的工作,海归也变成了土鳖,按理说该踏实了,再换地方肯定又得水土不服。但不知为什么,心里却有种没着没落的感觉,自己也说不清楚。幸运的是,那个女朋友最终嫁给了我,还成了我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们在美国也安了个家,我来回地跑,做空中飞人。有了美国的家、有了孩子之后,在外边就更多了牵挂,在国内这边时心里的没着没落却越发了起来,而我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感觉。 有一次,去华中的一个县谈项目,我的一个老同学在那里当县长。我这同学是从那里的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后先分配到了别的一个地方,过了几年他想办法调回了老家,踏实做了二十年,现在也是一方父母官了。老同学相聚自然一醉方休,半醉之间,大家聊起人生。他羡慕不已我能出国,现在“事业有成”,而他却一直窝在个小县城(其实是个富裕县)。然后他谈起当年为什么回老家。因为他来自农村,没有关系,也没有钱,英语也不好,出国没希望,在大城市混也许看着风光,但要出头则轮不上,于是他选择了回家。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经营着自己的周围,在乡里乡亲亲戚朋友老同学中,在错综复杂中,他建立着自己的价值,直到今天。醉意中他说:哥们儿,别看我这芝麻大的官儿,可只要是在这方圆地界里,有啥事儿,你尽管说。我相信他的话,因为在后来的几天里,我看到了在他在这地界上的影响力。让我意外的是,这影响力并不因为他是县长,更因为他是那些人的老同学、二侄子、表姐夫。在这一刻,我脑子里冒出了这个词:归属感。 那个小县城,我的老同学认定了这是他的家,这是他要度过一生的地方,这是他的一方水土,所以他能沉下心来。他的利益与周边人的利益紧密相关,成为一体。在别无选择只中,他能坚持到底,需要时他能坚持不懈,也能妥协同流。因为这是他的水土,他是这幢大厦的基石砖瓦之一,他属于这里。 跟他相比,我没有这种归属感,我充其量只是其中的家具而已,可以搬进搬出。 如果你在国外,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归属感,你只要问自己你是不是时时计算着怎么还二十年的房贷;孩子们的免税教育金里的钱,到时候还得加多少才能够他们的大学学费;现在这份工作怎么能稳定;401K里的钱补贴退休的日子够吗。这些之余,也许会议论一下自己回了国的老同学,据说混得不错,当老板了。也许也会闪个念头,自己是否应该看看回国的机会。其实,你已属于你现在的生活,当你为二十年后做计划时,你已经属于那里,这就是你的归属感。 而对于我,作为海归却缺乏归属的感觉非常尴尬,因为我毕竟放弃了许多回到国内,十多年来我毕竟经历了各种起落才有了现在的一切,而今天当我直面自我的时候,我竟然发现我的心不在这里,好象自己轰轰烈烈回来报效祖国了,临了却发现跟祖国人民不一条心。尴尬也罢,内疚也罢,毕竟这是一个要承认要面对的事实,而且这是所有海归多多少少都经历着的一个事实。 做为海归,我们曾经看到过另一个世界,无论在物质还是文明程度上都高过自己故乡的世界。你对自己的家乡仍有责任感,你爱自己的父老而愿意为他们贡献,但你不能再骗自己他乡不如故乡。无论的科技程度还是民主制度,当你经历过更先进的之后,重新回到落后中时,你必定无法逃脱痛苦。特别是你回家后的经历并不都是有趣的故事时,你一定会犹豫地问自己,难道我就在此终老一生了吗?他乡和故乡的巨大反差,有时如同一边的拉力和一边的推力一般让你人归心未归。 于是当你在酒桌上和政府官员称兄道弟时,你内心未必把他作为了割脑袋的朋友,只是为了生意坐到了一起。你并不真心要去了解他,你也无法真的去了解他,于是你交不到这个朋友,你永远是半游离于这大厦的基础之外。同样,对于扎根在国内的人们来说,海归是令他们羡慕的,但也是令他们无法信任的。海归们在他们眼里是有后路的人,游来又游去。有后路有选择,再加上有文化有能力,从来都不是最坚决的革命者。当有需要为共同利益去“扛”时,海归未必是最靠得住的。 为自己和家庭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环境乃天赋人权,人类自古都在往更好的地方迁徙。只不过国家和民族主义的教育令我们在追求天赋自由时,常常还有社会和道德的顾忌。但心一旦出来了,就不甘回到原处了。眼睛一旦睁开了,看到过的世界就不会再从脑海里抹去。我那县长同学曾去过多个国家考察,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把他的儿子送到北京上学,然后送到国外读书。尽管他认定这辈子要永远归属这片土地了,但他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好,他的儿子应该去更好的世界。 承认这些事实,并为之叹息的人们并不就是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毕竟我们每天还在为自己的国家打拼着。当有直面真实者指出并承认一些并不愉快的事实时,常会有激动者跳出来指责这些海归消极悲观,认为他们以个人利益为先、不思精忠报国改变现状。而事实上,我还不曾遇到过任何一个激动者,比那些海归们为国家放弃自己利益更多,为国家贡献得更多。相反,那些高喊激进口号的人们,大多凭的只是热血和盲目而已,在貌似激昂的语言下掩盖的是狭隘和无知。 海归缺乏归属感的根本原因是内外的落差,是中国在经济和社会体制上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目睹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我绝对相信这个落差会一点点缩小。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不必再为更好的生活而背井离乡。有朝一日,我们在外旅行回到家时,一定会觉得心真的回来了。 完 以往关联文章 我们这代中国人 从海归到汉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