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会脱轨吗? 2010.1 有一种说法, 中国经济就象一列高速前进的火车,以8、9%以上的加速度在越跑越快,大家都在提心吊胆地猜,这列火车会脱轨吗? 有人说,早晚的事,中国的发展是泡沫,产业结构有很大的问题,政府的很多经济措施,包括经济刺激方案,只会使产业结构问题更严重,最终火车会驶下悬崖。 还有人问,中国到底是富国还是穷国?说富为啥还有那么多贫困百姓;说穷,那就看看世博、奥运会。 更有人说,那些悲观论调改革开放30年里没有一天消失过,多少次外国的经济学家断言中国要出问题了,到今天不也没怎么着吗。更何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走出经济危机的国家,09年的8%不是照样做出来吗。尽管说领导世界走出经济危机有点过份,但说自己走出了危机并不为过。 多少年来,大家都说不清楚什么中国这么多的危机愣是到了今天 没出事,原因何在?剖析一下中美两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就可以看明白。 经济危机来了,中国政府意识到,保证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稳定安全,因为每年增加2千多万新就业人口,如果没有8%的经济增长,这些人就没有工作,饿肚子闹起来才是大事。所以为了全局利益,必须让大家有饭吃,有事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府必须向社会投入大量资金,创造大量项目和工作机会。这些项目和投资是否合理,不是最重要的,能否带来效益或者会不会给以后的产业结构增加新的压力,也以后再说。显然,这个措施有了效果,中国政府大手笔的经济刺激计划给出了全世界目瞪口呆的8%。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政府“不差钱”。 同时,美国政府也想刺激经济,尽管有些拖拉,手笔也不小。可是效果不是最好,所以政府想再投进去些钱,于是有众议员参议员反对党之类的跳出来质问,再投钱那扩大的财政赤字怎么办?今天图痛快,子孙骂我们怎么办?于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三权分立制度开始扯皮不休。其实最终还是个“钱”字,因为美国政府太穷了。 美国政府的钱来自于它的财政收入,收税呗, 可收税的方式由不得它,得老百姓来定。在美国当政府,对外挺牛,对内其实挺受气的。啥时候财政有盈余了,百姓就说赶紧减税,政府要那么多钱趴在账上干啥?不减?好,明年就把你选下台。啥时候财政赤字过高了,百姓还得骂,政府浪费太大,不节约明年把你选下台。所以政府账上什么时候都落不下多少钱,钱上哪儿去 了,全让老百姓“共产”了。这个制度是老百姓有钱,政府没钱,所谓藏富于民。所以,碰到经济危机时,哪有那么多的钱来稳定大局呀,只好硬着头皮听百姓骂,好在百姓骂骂也就算了,不至于起来革命,因为钱在自己兜里揣着呢,小康中产之辈最没斗争精神了。 中国政府的钱当然也应该来自于财政收入,也是收税,也是从百姓兜里掏出来的。可咋收、收多少不是百姓说了算,是政府说了算。钱不够了,增发财政赤字(赤字就是政府的钱百姓的债),好象也没听说问过百姓。多少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 “最高权力机构”人大连吭一声的资格都没有,政府说办就办了。政府账上趴了多少的钱,跟百姓也没关系。怎么用,政绩工程还是腐败工程,百姓更管不了。所以反正政府是越来越有钱了,赤字越大就是说政府印了放到自己帐上的钱越多。百姓的日子呢,虽然绝对看起来是越过越好,但相对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百姓的受益程度并未得到同比例的增长。不信比一下10年前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比一下10年前网络工程师的工资,今天还是那个价儿,哪里赶得上每年8、9%以上的经济增幅,这些都不能叫做生活越来越好。 这就是两种体制的不同,一边是政府没钱,百姓富,叫民富官穷;一边是政府有钱,百姓穷,叫官富民穷。官富民穷的制度,经济肯定不会脱轨,因为中央财政有足够的资金抵挡任何经济危机。这样的经济体制的维系方式就是不断地把好东西从百姓手里抢过来。除了税收,还可以透过国有企业掠夺最大的社会财富,给中央财政提供足够的资金供应。理论上说,国有企业应该主要参与战略性行业、民生公共事业,而在市场化的行业中,则应该“国退民进”。在战略和民生公共事业中,之所以要国有控制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天然垄断性或者福利性,不能让经营者以暴利为目的。但事实上,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中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国有控制的初衷,垄断、暴利是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中的普遍特点,电信、电力、自来水行业就是例子。这个现象一点都不能怪这些国企的经营者们,因为国家对他们的考核、高管的收入是凭经营业绩,是赚钱多少,而不是多大程度地保护了国家的战略地位或促进了民生公共事业。换了谁在这个垄断的地位上,不大赚特赚才怪了。同时,对那些应该“国退民进”的行业,只要有暴利机会,国有企业一定是冲杀在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高利润行业里国进民退的原因,煤矿、地产就是例子。因为国有企业也是企业,逐利是其本性,资本的血腥味和铜臭味并不因为国企而有丝毫减少。相反,国有企业利用其各种政、经优势,打压民营竞争对手,已是司空见惯。最近国资委要求央企中非房地产主营业务的公司要退出房地产行业(据说占了130家中的一半),是个合理的措施,但真能撤出来吗?地方上还有那么多的国企,也在做既不是战略,也不是民生公共事业的房地产,都听话地撤出来?你信吗?具体部门、具体官员们主观上未必想维护国企垄断暴利和国进民退,但在这个体制的基本框架下,努力工作、努力征税的最终结果就是官富民穷。 西方经济学家用民主制度下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经济,压根儿是驴头不对马嘴。他们的所有经济学分析是基于一个基本底线,那就是如果政府做得过分了,百姓就会起来推翻政府,百姓的忍耐度是有限的。可他们确实不了解中国人民的忍耐度,那是完全超出他们甚至中国人自己想象的。所以暂时说来,保八不是问题,再来两个金融危机也没问题,有得是钱可以砸下去,就算钱不够了,再从百姓兜里掏就行了。因为中国人民是最勤劳善良的,自己穷得兜里只有两个钢磞时还会骄傲地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但长此以往,会有问题吗?当然会有,毕竟历代还有农民起义之类的,所以统治阶级也不得不常念叨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要搞张弛结合。今天中国出现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咱老祖宗没碰上过的。比如当年康熙马上治国,疏于吏制,国库空虚。到了雍正,则是严刑酷吏,横征暴敛。结果是国库充盈,内可抗灾、外可平叛,给后边的乾隆留下了扎实的经济政治基础,但同时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那个画画泡妞儿的乾隆绝非等闲,他明白国家到了此刻必须给百姓修养生息之机,于是他的工作就是哼着小曲儿游江南创造和谐社会,今天回头看,真乃明君。几年前热播《雍正王朝》时,据说时任总理朱熔基看了后颇有感触,与雍正惺惺相惜。朱当时的工作就是充实国库,离任演说时也说给中央财政留下了很好的基础,跟电视剧里的台词都差不多,还有可以想象的民怨。然后不出所料出来了“和谐社会”,但几年下来好象虚名比实效多,民怨有增无减,民生民富也并未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中南海的想法,未必能靠现在的体制推行下去,这是领导们现在最头痛的事,解决办法最终还是要从体制入手,此是后话。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崛起了,在看得见的几年里,中国经济肯定还能发展。但官富民穷这么多年,人民很累了,江山也很累了,都需要喘息。要想年年见八地再发展30年,现在应当放蓄归池,还富于民。让人民的财富,而不是政府的赤字,成为未来抵抗各种危机的力量。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