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l刘瑛依旧的博客  
记录生活点滴,展示文学梦想  
我的名片
刘瑛依旧
注册日期: 2011-10-21
访问总量: 478,78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教子点滴】
· 小女儿的困惑
· 又一收获:小女儿也跟着出书啦!
· 女儿当了一次出色的同声翻译
【说东道西】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怎么不灵
· 默克尔为何去了成都农贸市场?
· 让国内朋友惊叹的小事
· 在马来西亚听来的八卦
· 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所
· 交流之中的那些花絮
· 你是左派,还是右派?
· 海外招聘,能不能讲究点儿策略?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 假如当年习近平、宋祖英出国……
【家庭琐事】
【随想杂记】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4
· 诺贝尔文学奖:大器晚成终有时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原创小说】
· 遭遇“被保护”——7
· 遭遇“被保护”——6
· 遭遇“被保护”——5
· 遭遇“被保护”——4
· 遭遇“被保护”——3
· 砍树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7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6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5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3
【东游西逛】
· 希腊度假胜地Kreta岛
· 在南京夫子庙烧高香
· 南京印象(二)
· 南京印象(一)
· 这段时间都在忙啥?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二)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一)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下)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上)
· 威尼斯,我对你不失望!
【前尘往事】
· 在德国挖到的第一桶金
【德国面面观】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家丑”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图片)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
· 德国如何动员民众?
· 号外:德国女总理家也被盗了!
· 垃圾场的变迁
· 并非百分之百都赞同
· 我在德国参加总理选举
· “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标记
存档目录
12/01/2018 - 12/31/2018
01/01/2016 - 01/31/2016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情系“蛋黄蟹”
   

             情系“蛋黄蟹”



      那个春风微拂的傍晚,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冬末的寒意。 

      我脚步匆匆地朝图书馆赶去——下一场考试近在眼前,我得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准备。

      迎面过来一位骑着自行车的老人。

     “你好!”老人突然声音洪亮地用汉语向我问好,随之矫健地下了车。

     “你好!你好!”我忙不迭地回应。

      在异国他乡,冷不丁被人用母语这么问候,还是第一次。真叫人喜出望外,又好奇不已。

    “很多欧洲人分不清亚洲人的面孔,可我一眼就能看出,谁是日本人,谁是中国人。”老人面带得意地说。

    原来,老人是半个“中国通”。七十年代初至中期,曾多次访问过中国,还受到过周总理的接见。他不仅知道当时中国流行的八个样板戏,甚至还会唱其中的一些片段。

    为证明自己所言属实,老人挺胸抬头,两眼圆睁,摆出唱京剧的身段,吼出了《沙家浜》里郭建光的唱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五音不全,但神态认真。我大笑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潮润起来。因为,那一刻,在老人湖蓝色的眼眸里,我分明看见了阳澄湖的朝霞辉映和波光粼粼。

    老人还提到了一个我从没去过的地方:江苏太仓。因为,那里有一道让他钟情不已、念念不忘的佳肴菜“蛋黄蟹”。

    聊天中得知,老人并不是政府官员,而是一位普通的民间友好使者。他很崇敬中国的文化艺术,因而在创建了自己的文化交流公司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当时,他的初衷只是想进行些民间文化交流。没想到,在中国他受到了高规格的热情接待,这使老人感动不已,对中国的认识和情感也由此进一步加深。在他家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和当时中国领导人及演艺界知名人士的合影照片。他诚挚地邀请我“在方便的时候”到他家去做客,去看那些关于“中国的记录”。

    他给我留了姓名,还留了电话号码。他告诉我,他会经常骑车路过这里,因为,他那在电视台当摄影师的独生儿子就住在城市的另一头。

    可惜,那时我忙着应付考试,后来又忙着搬家,忙着一系列自认为非常紧要而不能耽误的“正事儿”,一直没顾上与老人联系。

    几年过去了。我完成了学业。由于工作原因,又搬到了另一座城市。之后,在德国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有一天,在一个似曾相识、春风微拂、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冬末寒意的傍晚,正在散步的我,脑海里突然跃出老人的音容笑貌,毫无期然,毫无预兆。让我猛然产生一丝不安。回到家中,忙翻出那张留有老人笔迹的纸条。电话打过去,对方告诉我,他是老人的儿子,正在替老人料理后事——老人刚去世了。怅然放下电话,对这份尚未开始、 失之交臂的友情遗憾不已。

    又是几年过去了。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让我开始为公司的业务,频繁地在中德两国间飞来飞去。

    在一次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空中飞行中,我身边坐了一位德国乘客。他兴致勃勃地跟我讲他刚结束的中国之行,多次提到了江苏太仓。他告诉我,已有不少德国企业在江苏太仓——这个离上海不远的小城——落了户。他此次去,既是为当地的德国企业做一集电视节目,也是为了圆他父亲晚年的一桩心愿:品尝江苏太仓的“蛋黄蟹”。这是他父亲非常钟情的一道中国菜。可惜晚年他未能重新踏上中国,再次品尝这美味佳肴。时隔多年,他终于替父亲了了这桩心愿——那“蛋黄蟹”味道果然好极了!

    记忆猛地闪出一道蓝光。我忙问:“请问,您贵姓?”     

    他报出的姓,恰巧与老头相同!

     几年前,那个接我电话并告知老人死讯的人就是他!原来,他是老头的独生儿子!

     难道,冥冥之中,人与人之间真有不可预知的缘分?

     我们相约,下次一道去太仓,共同品尝“蛋黄蟹”——作为地道的中国人,我居然还从没见过这道菜呢!

    我借机主动提出,想去他家,看看那些他父亲提到过的照片。我相信,镜头下那些“有关中国的记录”,一定视角独特,富有某种历史记载。

    他满口答应。说:  这一次,我们不要让相约的时间相隔太久.......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