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l刘瑛依旧的博客  
记录生活点滴,展示文学梦想  
我的名片
刘瑛依旧
注册日期: 2011-10-21
访问总量: 478,78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教子点滴】
· 小女儿的困惑
· 又一收获:小女儿也跟着出书啦!
· 女儿当了一次出色的同声翻译
【说东道西】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怎么不灵
· 默克尔为何去了成都农贸市场?
· 让国内朋友惊叹的小事
· 在马来西亚听来的八卦
· 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所
· 交流之中的那些花絮
· 你是左派,还是右派?
· 海外招聘,能不能讲究点儿策略?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 假如当年习近平、宋祖英出国……
【家庭琐事】
【随想杂记】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4
· 诺贝尔文学奖:大器晚成终有时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原创小说】
· 遭遇“被保护”——7
· 遭遇“被保护”——6
· 遭遇“被保护”——5
· 遭遇“被保护”——4
· 遭遇“被保护”——3
· 砍树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7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6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5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3
【东游西逛】
· 希腊度假胜地Kreta岛
· 在南京夫子庙烧高香
· 南京印象(二)
· 南京印象(一)
· 这段时间都在忙啥?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二)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一)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下)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上)
· 威尼斯,我对你不失望!
【前尘往事】
· 在德国挖到的第一桶金
【德国面面观】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家丑”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图片)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
· 德国如何动员民众?
· 号外:德国女总理家也被盗了!
· 垃圾场的变迁
· 并非百分之百都赞同
· 我在德国参加总理选举
· “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标记
存档目录
12/01/2018 - 12/31/2018
01/01/2016 - 01/31/2016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不愿触及的痛处
   

                     不愿触及的痛处

                  ——闲聊德国的“忌讳”

                        

   到德国后不久,很快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中国孩子们的笔下,太阳清一色的红彤彤,而德国孩子们的笔下,太阳毫无例外地黄沌沌。

    面对同一个物体,为什么纯真的表达如此不同?

    如果说,民主、自由、平等,是渗透在西方人骨髓里的东西,那么,民族和爱国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向来被中国人视为精神太阳。

   因而,每当遭遇天灾人祸,或是举行欢庆盛典,激发斗志、凝聚人心的,必定是大张旗鼓地弘扬民族精神、不遗余力地赞美爱国主义。而在德国,这恰恰是非常忌讳的话题。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成了德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人们小心翼翼地回避它,从不轻易触及它。

   第一次注意到这点,是九十年代初刚到德国那会儿。

    那一次,中国使馆负责人赶来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前,他发表简短讲话。送上一番祝愿后,照例说了一番鼓励的话:“希望大家能以奋进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这类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官方套话,却让我们的德国朋友——德国语言文学博士——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噢!天啊!这个目标太高,太不可思议了!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要求过。把学习和党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的惊讶,反过来让我震惊:一个读完了高学位的文科博士生,在漫长的受教育过程中,居然从没接受过爱党、爱国家、爱民族的教育?

   稍后留神便发现,德国人似乎要有意要淡化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从小学到高中,从德语、宗教到历史、政治,几乎很难发现明目张胆地硬塞在教科书里,那些有关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灌输内容。

    二战后的德国国歌里面,有意删除了希特勒时代唱颂的第一、第二段德国!德国!胜过一切在此光耀德意志民族的内容,而只留下了统一、法制与自由,是幸福的保证的第三段落。

   这种淡化和回避,隐含着一种无形的忌讳,并演变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使一切弘扬民族精神、赞美爱国主义、歌颂任何党派的做法和言论,都显得异类和突兀。

    记得有一次,受邀去观看国务院侨办组织的国庆慰问演出。

   精彩的演出当中,理所当然地、非常密集地包含着歌颂党、爱祖国的内容。

   一位坐在我身边的中年德国女观众,却很明显地、时不时地、非常不安地扭动着身子。

   中场休息时,问她感觉演出如何?她直接了当地说,对这种歌颂,她感到很陌生。

  “真羡慕中国人、美国人,可以这么公开地、自豪地歌唱爱国主义。可是,德国人却不能。德国人得为自己的历史负责。”说这话时, 她的表情酸酸的,好像有点儿牙疼。

   的确,在德国生活这么些年,在所有公开正式的场合,有谁见过德国人引颈高歌爱国主义?有谁听过德国人大谈特谈民族精神?又有谁会不遗余力地对党派歌功颂德?

   有趣的是,德国人不讲爱国,却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充满了热爱。

   多年前,曾认识一位在大学实验室里做技工的年轻人阿里斯。他虽未上过大学,却对实验室里的所有器械了如指掌,处理故障手到病除。

   美国一所大学的医学教授来德国做访问学者。在实验室里,他发现了阿里斯的才能。回美国后,就给阿里斯发出了邀请函,请他到美国去工作。不用说,给予的待遇和开出的条件绝对高于阿里斯现有的水平。但阿里斯没做出热情的回应,毫不经意就放弃了这个机会。

问他,他说:“为什么要去美国?美国人总认为,他给了别人钱,别人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听他的指挥,跟在他屁股后面,接受他那一套玩意儿。德国那帮搞政治的混蛋们这么做,已经够让人受的了,犯不上我也这么跟着去做。再说,我从小在这儿长大,这里有我的家人和朋友,我想象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适合我生活。我可不想费劲巴力地再去学什么美式英语。”他卷起舌头,学着美国人说英语的调子,象是吐噜着烫舌的土豆,“噢!不,不!我在语言方面没有这个天赋。你想想,美国有什么?有足球吗?美国人只知道傻呼呼地看篮球赛,可我偏偏正好不怎么喜欢篮球。”

那时第一次发现,口口声声称自己对政治毫无兴趣的阿里斯,骨子里其实还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并用小老百姓的方式,把自己的政治观点落实到实处。他没说过一句爱国的话,却分明让人感到,对自己的家乡,他有一份固守和热爱,对自己的国家,他有一种自豪和骄傲。

心里不免暗自掂量,扪心自问,换作是从小就接受爱党爱国教育的中国人,有谁能做到这么洒脱?

 

  其实,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外,德国人还有自己独有的禁忌话题。比如,关于纳粹,关于犹太人,关于排外,等等。

  只要留心,一点儿也不难发现这些德国人的“独家忌讳”。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