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宣教士的博客  
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  
我的名片
宣教士
来自: 黑暗世界,進入光明國度
注册日期: 2012-01-20
访问总量: 198,01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所有圣经的话都是神的话语
· 神的自主性(God’s Independenc
· 光照——圣灵赐予属灵的悟性
· 道成肉身及基督的神人二性
· 以西结指向终极的先知耶稣基督(
· 基督的人性(The Humanity of Ch
· 以西结指向耶稣基督这位终极的先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以西结书】
· 以西结指向终极的先知耶稣基督(
· 以西结指向耶稣基督这位终极的先
· 以西结书主题思想分析
· 以西结书(2): 作者
· 以西结书(1:1-3:27)异象和使命
【教义】
· 所有圣经的话都是神的话语
· 神的自主性(God’s Independenc
· 光照——圣灵赐予属灵的悟性
· 道成肉身及基督的神人二性
· 基督的人性(The Humanity of Ch
· 重生(1):尼哥底母其人​
· 圣经的清晰性(Clarity of Scrip
· 得荣耀——得著复活的身体
· 耶稣将永远具有人性
· 罗马书8:29中“预先知道”(pro
【信仰与生活】
· 论断、审判与警戒
· 从百夫长的信心看伯拉纠主义(上
· 从亚当这个哑巴狗一世看基督荣耀
· 圣经真的教导“彼此”顺服了吗?
· 牧者面临的试探
· 近几年华人教会命案反思
· 万维最热门的东东:死掐
· 给右撇子冠云顺顺脑筋
· 为什么恐怖袭击发生在波士顿?
· 人的流感为何从“禽兽”而来?!
【聖經論生老病死】
· 聖經是如何論到死亡的
· 聖經是如何論到疾病與醫治的
【回到創世記】
· 上帝藉著祂的话由无有造出万有
· 亚当夏娃吃了禁果后眼睛明亮看见
· 亚当夏娃吃禁果前眼睛不够明亮么
· 上帝给人自由意志了吗?
· 亚当夏娃吃禁果后上帝震怒了吗?
· 人吃了善惡樹的果子後——獲得了
【进化?退化?】
· 從文明古國欺壓盲人陳光针S想—
【神造人乃是造男造女】
· 女人的事奉
· 为什么保罗要求“女人要沉静学道
· 男女性别系列3:实存相等,但角色
· 有男有女的人反映神的形像
·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
【讀經心得】
· 窄门多窄?
· “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 父吸引人=父硬拽人到耶稣那里去
· 怜悯与教导——爱心与行为
· 這話是叫你們厭棄麼?——基督為
· “種子”與“後裔”
存档目录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1/01/2012 - 01/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祷告”的教义
   

祷告的教义

神为什么要我们祷告?

我们要如何祷告才有果效?

前言

         我们在前面曾经讨论过神的性格和祂与世界的关係,这就自然地引我们来思考祷告的教义。我们可以将祷告定义如下:祷告是个人与神的交通。

         这个定义十分广泛。我们称为“祷告”的内容包括了我们为自己或为别人而有的请求(有时候我们将此称为代求,intercession)、认罪、表达爱慕、赞美与感恩;也包括了神对我们的回应。

A.         神为什么要我扪祷告

         我们不是为了让神能够知道我们需要什么而祷告,因为耶稣告诉我们:“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8)神要我们祷告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祷告表达出我们信靠神,而且也是增长我们对祂信靠的一个方法。事实上,圣经论及祷告时主要强调的教导,乃是我们要凭信心祷告,亦即我们要信靠神或依赖神。神是我们的创造主,祂喜欢我们以被造者的身分来信靠祂,因为从创造主和受造者之间的关係来看,依赖神的心态是最合适的了。谦卑地依赖神而祷告,也表示出我们真正地信服神的智慧、慈爱、良善与能力等所有组成祂超绝性格的属性。当我们真正在祷告时,我们是以全人在与整体的神相连结,因此我们便在祷告中将我们所认为或所感受的神表达出来了;也因此神很自然地喜悦这样的活动,并在祂与我们 的关係上非常重视这项活动。

         主祷文中的第一句话说: “我们在天上的父”(太6:9),这承认了我们所依靠的 神是一位慈爱且有智慧的父亲,祂从天上的宝座上统管万有。圣经多次强调,我们祷告时需要信靠神,举例来说,耶稣将我们的祷告比喻为儿子向父亲求鱼或求蛋(路119-12),然后祂结论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路11:13)儿女怎样仰望父亲供给他们,神也期待我们在祷告中照样地仰望祂。因为神是我们的父,所以我们求告祂时应当有信心。耶稣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著。”(太21:22;另参可11:24;雅16-85:14-15

         然而神不只是希望我们信靠祂,祂也希望我们爱祂,并与祂交通。因此这就是神希望我们祷告的第二个原因:祷告带领我们进入与神更深的交通,而他因爱我们,就喜悦我们与祂交通。

         神要我们祷告的第三个原因是,神要让我们这受造之人在祷告中参与耶些在永恒里很重要的活动。当我们祷告时,神国度的工作就开展了;祷告就这样地使我们有机会以此重要的方式参与神国度中的工作,也藉此表达我们这些照著神的形像而被造的人有重要之处。

B.祷告的果效

         究竟祷告是怎样产生果效的?祷告是否不仅对我们有好处,也影响到神和世界?

B.1祷告改变神作为的方式

         雅各告诉我们:“你们得不著,是因为你们不求。”(雅4:2)他的意思是说,不祷告会使我们失去神本来要赐给我们的东西。我们祷告,神就回应。耶稣也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著;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11:9-10)祂把向神求东西和从神得著东西两者清楚地连结起来。当我们求时,神就回应。

         我们多次在旧约圣经里看见这样的事发生。主向摩西宣告说,祂要因以列民的罪毁灭他们(出32:9-10):“摩西便恳求耶和华祂的神,说:‘耶和华啊……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出32:11-12)接著我们读到:“於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祂的百姓。”(出32:14)当神警告说祂会因百姓的罪恶而惩罚他们的时候,祂又宣告说:“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代下7:14)假使神的百姓祷告(以谦卑悔改的心),那么祂就要垂听他们的祷告并赦免他们。神百姓的祷告显然会影响神要怎样行动。与此相似地,约翰一书1:9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认罪,祂就赦免。

        假如我们真的相信祷告改变神作为的方式,又相信神真的会显著地使世上所发生的事有所改变,以回应我们祷告,就如圣经一再地教导我们的,那么我们就会比现今祷告得更勤了。假使我们祷告疏懒,可能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相信祷告能成就什么事。

B.2使祷告产生果效的是中保耶稣基督

         因为我们是有罪的,而神是圣洁的,所以我们本身不能使自己进入祂的同在中;我们需要一位中保(mediator)来到我们和神之间,把我们带入神的同在中。圣经清楚地教导我们:“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

         但是如果耶稣是神和人之间惟一的中保,那么神会垂听那些不信靠耶稣之人的祷告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乃在於我们怎么理解 “垂听”一词的意思。因为神是无所不知的,因此祂也能知道不信者——没有藉著基督来到祂面前的人——所作的祷告;从这个角度来看,祂是能“垂听”他们的祷告的,而且甚至神有时会出於祂的怜悯而回应他们的祷告,为要带领他们藉著基督而得救。虽然如此,神从未应许过祂要回应不信之人的祷告。祂惟一应许会“垂听”的祷告——即祂会以同情之心来听,并準备好答应那些符合祂旨意的祈求——乃是基督徒透过中保耶稣基督而献上的祷告(另参约 14:6)。

         那么旧约时代的信徒怎么办呢?他们要怎样透过中保耶稣来到神面前?其答案乃是:耶稣作为中保的工作,在旧约时代是藉著祭祀体系和圣殿里祭司所献的祭物而预表出来(来7:23-288:1-69:1-14等)。那个献祭体系本身并没有拯救性的功德(来101-4),但是透过那个祭祀体系——唯独在其所预表之基督未来工作的根基上——旧约时代的信徒就被神所接纳了(罗3:23-26)。

          耶稣的中保身分特别显在祂身为祭司的工作上:祂是我们“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 司”,而且 “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4-15

        我们身为新约的承受者,不须仅停留在 “圣殿的外面”,好像在旧约之下,那时除了祭司之外的所有信徒,都只能待在圣殿的外面。我们也不须仅停留在“至圣所” 的外面(来9:3),即圣殿最里面的房间,神在那里的约柜之上设立宝座,只有大祭司可以进入至圣所,而且一年只能进去一次。然而,因为基督以中保大祭司的身分死了(来7:26-27),祂就为我们赢得了特权,使我们如今可以坦然地进入神的同在中。所以,“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 ),就是说我们现在能进入神自己所在之处!我们是“藉著……又新又活的路”而进入的(来10:20),那路是基督为我们打开的。希伯来书的作者下结论说,因为这些事是真实的,又因为我们“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就当存著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来1021-22)就这样,基督的中保工作使我们有信心得以在祷告中来到神面前。

         我们来到神的同在中,不是像客旅、访客,或普通人,乃是像祭司——就如有权甚至有职务而能在圣殿中最神圣之处的人。希伯来书的作者从祭司按立的仪式里(见出29:421)描绘出一幅图画:所有新约下的信徒都像是被神按立为祭司了,因此就得以进入祂的同在中,因为作者说:“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灑去,身体用清水洗净”,就得以亲近神了(来10:22;另参彼前2:9)。所有这些道理对一位现代的基督徒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没有一个人需要到耶路撒冷,进入圣殿,在那里“亲近”神;即使我们到了耶路撒冷,我们也找不到矗立的圣殿,因为它在主后70年就被摧毁了。那么,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我们要进入“至圣所”,是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他是在说一个眼不能见的属灵境界:我们有基督作中保,不是进入一个在耶路撒冷地上的圣殿,而是进入真的圣所,是进入 “天堂本身”,基督在那里 “为我们显在神面前”(来9 24)。

B.3何谓 “奉耶稣的名”祷告?

         耶稣说:“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3-14)祂又说:“我拣选了你们……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祂就赐给你们。”(约15 16)与此类似地,祂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祂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著,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16:23-24;另参弗5:20)但是, “奉我的名”是什么意思呢?

         很清楚地,它的意思不只是在每一个祷告的后面,加上“奉耶稣的名”这句话而已,因为耶稣不是说:“你们若求什么,在你们的祷告后面加上‘奉耶稣的名’,我必成就。”耶稣不是说只要加上某种语句,把它们当作有魔力的口诀,就会使我们的祷告有权能。事实上,在圣经所记录的祷告中,没有一个祷告的末了之处是有“奉耶稣的名”的(见太6:9-13;徒 1:24-254:24-30  7:599:13-1410:14;启6:1022:20)。

        “奉某人的名做事”的意思是说,某个人已经授权给我们,使我们能以他的权柄、而非我们自己的权柄做事。当彼得命令那一个瘸腿的人说:“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徒3:6),他乃是在用耶稣的权柄、而非他自己的权柄命令那个瘸腿的人。当公会询问门徒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徒 4:7),他们乃是在问:“你们是用谁的权柄做这件事呢?”当保罗“奉耶稣基督的名”斥责污鬼时(徒16:18),他的意思很清楚,他乃是在用耶稣的权柄、而非他自己的权柄斥责污鬼。当保罗 “奉主耶稣的名”宣布一位犯了淫乱之罪的教会会友之审判 时(林前5:4),他是在执行主耶稣的权柄。所以,“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乃是用祂的权柄来祷告。

         在古代世界里,就广义的意义来说,一个人的“名字”就代表其人本身,所以也代表了他性格的所有层面。人有“美名”(箴22:1;传7:1)就是指人有好的名声。因此,耶稣的名就代表了祂的整体、祂整个的性格,也因此这表示“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不只是用祂的权柄祷告,也是用一种符合他性格的方式祷告——真正能代表祂、反映祂的生活态度和圣洁旨意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奉耶稣的名”祷告与 “照祂的旨意”祷告(约一5:14-15),二者的意义是很接近的。

         那么这是否表示我们在祷告的末尾加上“奉耶稣的名”是不对的?当然不是,但我们要明白它的意思,并且明白并不是非这样做不可。然而,假使我们在每一个公开的祷告或个人的祷告中都加上这一语句,就可能有些危险,因为它很快地就会变为只是一个公式而已,对人没有什么意义,人说的时候也是有口无心,甚至它也可能开始会被人——至少是那些信主时间较短的信徒——看成是一种有魔力的口诀,认为它会使每一个祷告变得更有果效。为了避免这样的误解,我们可以明智地决定不要频频使用这语句,而是用其他的语句或只用我们对祷告之整全的态度,来表达相同的思想。举例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开始祷告:“父啊,我们靠著我们的主耶稣、你的儿子的权柄,来到你面前……”,或是: “父啊,我们到你的面前不是靠著我们自己的功德,而是靠著耶稣基督的功德;祂邀请我们来到你面前……”,或是:“父啊,我们感谢你赦免我们的罪,又藉著耶稣你的儿子的工作,赐给我们一条道路得以来到你的宝座前……”。在某些时候,甚至这些正式的承认之语都可以省略,只要我们的心不断地认定,使我们得以向父祷告的,全然是我们的救主,这样就足够了。真实的祷告乃是与我们所熟识的祂(而祂也熟识我们)谈话;这种在彼此都认识下的真实谈话,就不需要用什么特别的方式或什么客套话,重要的乃是我们的言语和心要真诚,态度上要正确,以及要注重灵里的光景。

B.4我们可以向耶稣和圣灵祷告吗?

         综观新约圣经中的祷告,它们通常不是向子神或向圣灵而发出的,乃是向父神而发出的。可是只注意到这点,可能会误导人,因为大多数记录在新约圣经里的祷告,都是耶稣自己的祷告,因此祂当然是向父神祷告,而不会向自己(即子神)祷告。再有,神的三一性质在旧约里尚未清楚地被启示出来,所以难怪我们在基督的时代之前,没发现什么直接向子神或向圣灵之神祷告的證据。

         虽然圣经中有清楚的模式说到我们藉著子神直接向父神祷告(太6:9;约16:23;弗 5:20),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显示,直接向耶稣祷告也是合宜的。从耶稣亲自选定所有使徒的这件事实来看,使徒行传1:24里的祷告:“主啊,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应该是在向主耶稣祷告。此外,司提反将死的时候祷告说: “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徒7:59)使徒行传910-16里说到亚拿尼亚和“主”交谈,他就是在和耶稣交谈,因为后来亚拿尼亚告诉扫罗说:“……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徒9:17)哥林多前书16:22的祷告:“主必要来”,和启示录22:20的祷告:“主耶稣啊,我愿你来”,都是在向耶稣祷告。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2:8也是向 “主”祷告他身上那根刺的问题。

         不只如此,耶稣是“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来2:17),能够“体恤我们的软弱” (来4:15),这事实鼓励我们要在祷告中,“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这些经文都激励我们在祷告中直接来到耶稣跟前,期望祂会在我们祷告时同情我们的软弱。

         所以,圣经的经文清楚地保證鼓励我们不只向父神祷告(这似乎是圣经所显示的主要模式,而且这确实也是耶稣在主祷文里所教导我们的),而且也可直接向子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祷告;我们可以向父神或向子神祷告,两者都对。

         然而我们应当向圣灵祷告吗?虽然在新约圣经里没有记载过直接向圣灵的祷告,但我们也没有理由禁止这样的祷告,因为圣灵就像父神和子神一样,是全然的神,配得人向祂祷告,而且祂也有能力回应我们的祷告(请注意以西结书37:9中说到以西结邀请 “气息”或 “灵”吹在人身上)。要说我们不能向圣灵祷告,就等於是说我们不能对祂说话,或和祂有个人的连结;这似乎是不对的。祂和我们也有亲密的关係,因为祂是一位 “保惠师”或“训慰师”(约14:1626),信徒“认识祂”(约14:17),祂也教导我们(另参约14:26),又向我们作见證说,我们是神的儿女(罗8:16),祂还会为我们的罪忧伤(弗4:30)。此外,圣灵可行使其意志来分赐属灵的恩赐,因为圣灵“持续不断地随己意分(恩赐)给各人”(林前12:11,笔者另译;和合本译作 “圣灵……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所以,有时候我们直接向圣灵祷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尤其是当我们所祈求的一些事,是与祂的工作或责任範畴有关时。 事实上,在教会历史上,有几首常用的诗歌是向圣灵的祷告,可是这样的祷告并非新约圣经的模式,所以它不应当成为我们祷告生活中主要强调的形式。

B.5圣灵在我们祷告中的角色

         保罗在罗马书8:26-27说: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歎息替我们祷告。鑑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著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           

          对於“说不出来的歎息”是指圣灵自己的歎息,还是指我们人在祷告中歎息,而由圣灵将它在神面前变为有效的祷告,释经学家的看法不一致;但是似乎后者的解释较为可能,即“歎息”(或“呻吟”)乃是我们的。在保罗的话“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第26节)中被译为“帮助”的字(希腊文是sunantilambanomai),和路加福音10:40中所用的“帮助”是同一个字,那里说到马大要马利亚来“帮助”她。这个字并没有指出圣灵代替我们在祷告,而是说圣灵参与了我们,而使得我们软弱的祷告变为有果效。 因此,我们最好把这句话所说的歎息或呻吟,看作是我们在祷告中所发出的歎息或呻吟,它们表达出我们的心灵所切望的事,於是圣灵就使它变为有果效的祷告。

          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圣灵里祷告”是什么意思?保罗说“靠著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弗6:18),而犹大则说“在圣灵里祷告”(犹20)。 为了要明白这个语句,我们必须先了解到,新约圣经说过有许多不同的活动是可以“在圣灵里”做的:约翰在主日时是“在圣灵里”(启110,和合本译作“被圣灵感动”;另参启4:2);在圣灵里喜乐(路10:21);在圣灵里决定事情(徒19:21,和合本译作“心里”,ESV译作“圣灵”);在圣灵里有良心作见證(罗9:1,和合本译作“良心被圣灵感动”);在圣灵里来到神面前(弗2:18,和合本译作“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在圣灵里相爱(西1:8,和合本译作“因圣灵所存的爱心”)。以上这些“在圣灵里”的表达,似乎是指人有意识地住在圣灵自己的同在里,这同在的特徵是有像神品质的能力、爱心、喜乐、真理、圣洁、公义和平安。因此, “在圣灵里祷告”就是在祷告时意识到神的同在环绕我们,益且同时圣化我们和我们的祷告。

C.有果效之祷告的要点

         假如我们想要像神所期望我们该有的那样来祷告,就要注意圣经所指示的要点。

C.1按照神的旨意祷告

         约翰告诉我们:“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祂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於祂的无不得著。”(约一5:14-15)耶稣教导我们祷告要说:“愿你的旨意成就(和合本译作‘愿你的旨意行’)。”(太610)祂自己以身作则,在客西马尼园如此祷告:“然而不要照我 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但是在我们祷告时,怎么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呢?假如我们所祷告的事有相关的圣经经文,经文中有神给我们的命令,或有关於祂旨意的直接宣告,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简单明瞭了:祂的旨意就是要我们顺服祂的话语,遵守祂的命令。我们要尽力追求完全地顺服神在地上的道德性旨意,好叫祂的旨意可以“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因此之故,明白圣经是祷告上的一大助力,能使我们跟随初代基督徒的典範:他们引用经文来祷告(见徒4:25-26)。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多年培养下来的读经、背经习惯,会加增我们祷告的深度、能力与智慧。耶稣也鼓励我们在祷告时心中要有祂的话语,因为祂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15:7

         举例来说,假如我们想祈求智慧来作一个重要的决定,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怀疑神的旨意是否要我们祈求智慧来作对的决定,因为圣经已经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一个圣经的应许可应用於此情况: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只要凭著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雅1:5-8

当我们为某件事祈求神时,只要它符合圣经的应许或命令,就像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应当有大信心,相信神必会应允我们的祷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因为祂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只需要相信祂会应允。

         然而,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情况,我们不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我们可能没把握说神的旨意是否要让我们得到所应徵的工作,或让我们在所参与的运动竞赛中得胜(这常是小孩子祷告的内容),或让我们被选上担任一项教会职分等等,因为没有神的应许或命令可供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儘可能多多铭记我们所明白的经文,或许它们可以给我们一些一般性的原则,使我们可以用来祷告。然而除了这样做之外,我们通常只得承认,我们并不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求更深地明白祂的旨意,并祈求那个看起来对我们是最好的选择:根据我们当时对状况的了解,告诉主为什么我们认为那选择似乎是最好的。不过我们的祷告还应该要加上这句话——不论是明说出来的,还是至少有这样的心态——“假如我求的这件事是错的,不讨你的喜悦,那么求你按著你认为最好的来成就。”或只是说:“如果这是你的旨意……”有时候神会赐下我们所祈求的;有时候祂会使我们有更深的了解,或改变我们的心意,而引导我们祈求不一样的事物;有时候祂全然不同意我们的祈求,只是指明我们必须顺服祂的旨意(见林后12:9-10)。

        有一些基督徒反对在祷告中加入“如果这是你的旨意……”的句子,以为这样做会 “摧毁我们的信心”。但其实这样做只是表达我们不确定所祷告祈求的事是不是神的旨意。当我们不确定神的旨意时,这样做是合宜的,但有些时候这样做就不合宜了:例如祈求神给我们智慧作一决定,然后却说:“如果你的旨意是要给我智慧……”,这就不合宜了;因为这就如同说,我们不相信神在雅各书1:5-8所说之话的意思:要凭信心求智慧,祂会答应这个请求。

         此外,即使有一个应许或命令可以应用得上我们的情况,但可能在应用时有些微妙之处,是起初我们并不完全明白的。所以我们在祷告里不只是要对神说话,也要听祂说话,这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应当经常将请求带到神面前,然后安静地在祂面前等候。在那些等候神的时刻里(诗27:1438:15 130:5-6),神可能会改变我们的心意,或赐给我们额外的洞察力,使我们能明白我们所祈求之事的实情,或使我们对祂的话语有更深的领悟;祂也可能使我们想起一经文,让我们能够更有果效地祷告,或使我们对於什么是祂的旨意更有把握,或使我们的信心大增,以致我们能够更有把握地祷告

C.2以信心祷告

         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已经) 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4)虽然不同版本的圣经译法有些不同,但希腊文的经文却真的是说:“只要信是已经得著的,就必得著。”后来传抄希腊文抄本的文士和一些註释家,把它的意思当成是 “只要信将会得著的,就必得著。”然而,假如我们按著最早期和最好的抄本所呈现的经文(“只要信是己经得著的,就必得著”)来看的话,那么耶稣显然是在说,当我们祈求某事物时,这种相信会有结果的信心,是一种稳固的确据:即当我们祈求某事物时(也许我们已经祷告好久了),我们确信神已经同意赐给我们那件特别祈求的事物。我们在真实的祷告中会产生与神的交通,而惟有当神给我们一种碰定的感受,使我们肯定他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时,我们这边就会产生这种确据。当然,我们不能藉著任何一种狂热的祷告或情绪性的用力,来尝试使我们自己相信神会答应我们的祷告;真实的信心是无法被“打造”出来的。我们也不能藉著说出我们不认为是真实的话,而迫使自己有这种信心。这种确信是只有神才能赐给的东西;在我们每一次祷告的时候,祂可能将之赐给我们,也可能不给。通常在我们向神要求某件事物,并且在祂面前安静等候其答案时,才会得到这种确信。

         事实上,希伯来书11:1告诉我们:“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合乎圣经的信心绝不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思想,也不是一种没有紮实根基作依据的模糊盼望。它乃是对神自己的信靠,其根据是我们按著祂的话来信靠祂,并相信祂所说过的话。当这种对神的信靠或依赖,有了确据或把握的成分,就成了真实的、合乎圣经的信心。

         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文鼓励我们在祷告时要运用信心。耶稣教导祂的门徒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著。”(太21:22)雅各告诉我们,我们应当要“凭著信心求,一点不疑惑”(雅1:6)。祷告绝非一厢情显的思想,因为它源自人对这位神的信靠;祂要我们按祂的话信靠祂。

C.3顺服

        因为祷告是与这位神建立关係,所以在我们生活中若有任何不讨祂喜悦的事物,都会成为祷告的拦阻。诗人说:“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 “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反之,“正直人祈祷,为祂所喜悦。”(箴15:8)我们又读到圣经这样说:“耶和华……听义人的祷告。”(箴15:29)反之,神不喜悦那些拒绝祂律法的人:“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箴28:9

         使徒彼得引用诗篇34篇的话来肯定说:“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彼前3:12)因为这句话的上文是鼓励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好行为,例如口不出恶言、离恶行善等,所以彼得接著就说,神乐意垂听那些在生活上顺服祂的人的祷告。与此相似地,彼得警戒丈夫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彼前3:7)。相同地,约翰提醒我们,我们祷告时需要在神面前有清洁的良心,因为他说: “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祂得著;因为我们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悦的事。”(约一3:21-22

         不过我们不要误解了这个教导;我们不需要完全没有罪,才能期待神垂听我们的祷告。假如神只回答无罪之人的祷告,那么在全圣经里,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的祷告会得到回应了。当我们藉著神的恩典来到祂面前时,我们乃是靠著基督的血得了洁净(罗3:255:9;弗2:13;来9:14;彼前1:2)。但是我们绝不可忽略了圣经强调个人在生活中要圣洁。祷告和圣洁的生活是并行的。神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赐下很多的恩典,然而个人在圣洁中的成长,是通向更多更大祝福之路;这道理对祷告而言也是真实的。我们在此所引用的经文教导我们:所有其他的事都同样地重要,但更确实的顺服将会使祷告产生更大的果效(另参来12:14;雅4:3-4)。

C.4认罪

         因为我们在今生对神的顺服绝不可能完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仰赖祂赦免我们的罪。为了要让神能“赦免我们”,好恢复神与我们每天的关係,我们认罪是必要的(见太6:12;约一1:9)。我们最好在祷告中向神承认所有我们察觉到的罪,并寻求祂的赦免。有时候我们在等候祂时,祂会让我们想起需要认的其他罪。至於那些我们记不起来的罪,或是没有察觉到的罪,我们可以学大卫这样的祷告:“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诗19:12

         有时候我们可以向其他可靠的基督徒承认我们的罪,这会带给我们罪得赦免的确 据,并且鼓励我们去胜过罪恶。雅各在一段讨论有能力之祷告的经文中,将互相认罪和祷告连在一起;他鼓励我们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5:16

C.5赦免别人

         耶稣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与此类似地,耶稣又说: “你们站著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可11:25)我们的主在此所想的,并不是当我们因信称义时所经历到的最初之赦免,因为那个赦免并不属於我们每天祈祷的範围之内(见太6:1214-15);祂所指的乃是我们一天天与神的关係,那是我们在得罪祂、不讨祂喜悦之后,所需要恢复关係的範围。事实上,耶稣命令我们要将一个请求放入我们的祷告之中,那就是求神赦免我们,如同我们赦免其他伤害我们的人那样(即在“个人关係” 中的赦免——亦即不再怀著怨恨,不再祕藏对人的苦毒,不再酝酿伤害人的愿望):“赦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赦免了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太6:12,另译)假如当我们这样祷告时,心中还有不能赦免的人,那么我们就等於是在要求神,在我们犯罪以后不要与我们恢复正确的关係,正如我们拒绝如此对待别人一样。

         因为祷告认定了人与神之间有一关係存在,所以上述的说法就不会令人惊讶了。如果我们得罪了祂,又叫圣灵担忧(另参弗4:30),而这罪又未得赦免的话,这罪就破坏了我们与神之间的关係(另参赛591-2)。在我们的罪得赦免,与神的关係恢复之前,祷告当然都是困顿的。再有,如果我们心中对人不肯赦免,那么我们这样的行事为人并不讨神喜悦,对我们自己也无益处。所以神宣告说,祂会疏远我们,直到我们赦免别人为止(太6:1214-15)。

C.6谦卑

         雅各告诉我们:“神阻档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亦见彼前5:5 所以他又说:“务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们升高。”(雅4 10)因此,谦卑是 向神祷告时当有的正确态度,而骄傲则全然不合宜。

         耶稣说过的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当这个法利赛人站著祷告时,他颇为自豪地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姦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18:11-12)相形之下,这个谦卑的税吏却 “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耶稣说,这个税吏 “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18:14)。这也是为何耶稣会责备那些 “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路20:47)和那假冒为善、 “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的人(太6:5)。

         神理当为祂自己的尊荣而忌邪。 “所以,祂不喜悦回答骄傲之人的祷告,因为他们将尊荣归给自己,而不归给祂。在神面前的真谦卑,也会反映在与人相处时显出真谦卑,这是有果效之祷告所必要的。

 C.7长时间地持续祷告

         正如同摩西两度为以色列民在山上停留在神面前四十天(申9:25-2610:10-10,又如同雅各对神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创32:26),我们也在耶稣的一生中看到一个模式,那就是祂花许多的时间祷告。当有一大群人跟著耶稣时,“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5:16)。 另外有一次,“耶稣……整夜祷告神”(路 6:12 )。

         有时候我们的情况就如摩西和雅各的一样,可能是为著一件特定的事情而长时间的祷告(另参路18:1-8)。当我们为著一件特定的事情而迫切地向神求答案时,我们事实上可能会重複好几次同样的请求。保罗“三次”向主求挪去他身上的刺(林后128);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时,祂自己向父请求:“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可14:36),而在耶稣祷告回来发现门徒睡著了以后,祂又去用同样的话作了同样的请求:“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可14:39 这些重複的、迫切的祷告是因他们深感所需,并不是像耶稣所禁止过的那样一堆砌了 “重複没有意义的话”,误以为 “长篇大论”会博得垂听(太6:7,现代中文译本)。

        长时间的祷告还包含了一个成分,那是就不断地与神交通。保罗呼召我们要“不住的祷告”(帖前5:17),他也鼓励歌罗西教会的人说:“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儆醒、感恩。”(西4:2)这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住的专心祷告,应当是每一个信徒的生活特徵。使徒们就是显著的例子: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亊。”(徒6:4)他们从别的职责中抽空出来,为的是用更多的时间去祷告。

C.8迫切地祷告

         耶稣是我们祷告的模範,祂自己是迫切地祷告。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来5:7)在圣经所记载的一些祷告里,我们彷彿可以听到圣徒们在神面前强烈地倾心吐意。但以理呼求说: “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神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但9:19)当神向阿摩司显示祂将要在祂百姓身上施行审判时,阿摩司求告神说:“主耶和华啊,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摩7:2

         如果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对自己的情感强度装假,即在外表上表现出一付强烈情感的样子,但其实不符合心中的感受,那么周围的人通常会立刻察觉到我们的假冒,因而对我们产生反感。这一点在与神相处时是更加真实的,因为祂全然知道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切不可在祷告中假装有很强或很深的情感;我们不可能愚弄神。然而,如果我们真的开始看事情如同神看的那样,开始看到受伤垂危之世界的需要,正如它真正的光景,那么我们在祷告时自然就会有强烈的情感,并且会期待神像一位怜悯人的父亲一样,回应我们发自内心的祷告。若是在群体祷告会中有这样强烈感受的祷告,那么其他基督徒就应当接受它,并为之感谢神,因为它表明了圣灵在这个祷告者心中作了深刻的工作。

C.9等候主

        大卫在痛苦中向神呼求帮助之后,他说:“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诗27:14)与此相似地,他又说:“耶和华啊,我仰望你;主我的神啊,你必应允我。”(诗38:15)还有一位诗人说出相似的话: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祂的话。

我的心等候主,

          胜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胜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诗130:5-6

         用一个人生经验中的类比,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到为求祷告得回应,而在主面前等候祂的益处:假如我想要邀请某人来我家吃晚餐,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邀请。第一种方式,我可以发出一个模糊的、一般性的邀请说:“如果你能来我家吃个晚餐,是一件不错的事。”如果只有这种邀请,大概没有人会来。这就像是一个模糊的、一般性的祷告: “求神祝福我所有的叔伯、阿姨,和所有的宣教士。阿们。” 第二种方式,我可以发出一个明确但匆促、不够亲切的邀请:“某某,你能不能週五晚上六点来我家吃晚餐?”可是话才出口,我就急忙离开了,留下某某一脸诧异的表情,因为我没留时间等他回应我。这也像我们许多祷告的请求一样;我们对神讲了话,好像只要说出那些话,即使我们没有用心,也会从神得著回应一样。这种请求忘 记了祷告乃是我们自己和神之间的关係。

         还有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的邀请让人感到贴心、亲切,而且明确。在我等到确定某某已经全神灌注在听我说话时,我就看著他的眼睛说: “某某,我和我太太真的很希望邀请你在这个週五晚上六点到我家来吃晚餐,不知道你是不是能来?”这时我仍然继续看著他的眼睛,在他还没决定怎么回答我的时候,我就静静地、耐心地等候著。他从我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语调,以及我选择和他说话的时间、地点,就知道我将我整个人都放进了这个邀请,我把他当作是自己的朋友来谈话。我耐心地等候他的回应,显明了我的热切、我的盼望,和我敬重他这个人。这种请求就像是一个心里迫切的基督徒来到神面前,感受到祂的同在,热切地对祂倾吐所求,然后安静地等候一种确知祂所回答的是什么的感受。

         这并不是说我们所有的请求都必须有这种性质,或甚至说前两种的请求是错误的。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匆匆祷告是因为我们没什么时间等,就急著要答案(见尼2:4)。而有时候我们所作的祷告是较一般性的,因为我们没有更多关於某情况的明确资讯,或因为我们和某情况相离甚远,或因为时间很仓促。但是从圣经上说到迫切祷告和等候主的内容,以及从祷告是我们和神之间个人交通的事实来看,像第三种邀请方式的祷告是更深刻的祷告,并且无疑地会更多带来从神来的答应。

C.10私密的祷告

          但以理在他楼上的房间,“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但6 10)。 耶稣也经常到隐蔽的地方独自祷告(路5:16等)。祂也教导我们:“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6)这段叙述的背景,是要叫我们避免假冒为善之人的错误,因为他们喜爱在街角祷告, “故意叫人看见”(太6:5)。耶稣勉励我们在暗中祷告是很有智慧的,因为这样我们不仅能够避免假冒为善,同时也能够不因其他人在旁而分心,以致我们改变祷告,好配合我们认为他们所期望听到的。当我们在私人的房间 “关上门” (太6:6),真的单独与神相处时,我们就可以向祂倾心吐意。

         在隐密处祷告的需要,也可以是指著小组或教会祷告会而言:当信徒聚集,为一件特定的事迫切地祈求主时,假如他们能够在私人的家中关上门祷告,一同向神呼求,通常会有助益。很明显地,当初代基督徒迫切地恳求神将彼得从监狱中释放出来的时候,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祷告的(见徒12:512-16)。

C.11与别人一起祷告

         信徒在与别人一起祷告时,会得著力量。事实上,耶稣教导我们:“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 18:19-20

         在圣经里有许多例子是信徒群体聚集祷告,或是一人带领全体会众祷告,例如所罗门在列王纪上8:22-53献殿祷告时,是“当著以色列会众”祷告的;又如使徒行传4:24 “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就是初代基督徒在耶路撒冷教会的祷告。甚至马太福音6:11-13主祷文所用的词也是複数的,因它不是说“我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而是说 “我们的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不要让我们遭受承担不起的考验,要救我们脱离那邪恶者的手”(笔者另译;和合本译作“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兇恶”)。因此,与别人一起祷告是对的,而且通常这也会增加我们祷告的信心与果效。

C.12禁食

         在圣经上说到祷告时,常把它与禁食(fasting)连在一起。有时候是因为在神面前有强烈的恳求而禁食祷告,例如当尼希米听见耶路撒冷破败时,就“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尼1:4);又如当犹太人得知亚哈随鲁王的谕旨——他们都将被杀——时,“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 (斯4:3);又如当但以理寻求耶和华, “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但9:3)而在另一些时候,禁食是与悔改连在一起,因为神对得罪祂的百姓说: “耶和华说: ‘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珥2:12

         在新约圣经里说到,亚拿在圣殿里“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路2:37)安提阿教会在 “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话了: “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徒13:2)而在打发巴拿巴和扫罗迈向第一次宣教旅程以前,教会以更进一步的禁食和祷告回应神:“於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徒13:3)事实上,对教会有职分的同工来说,禁食乃是寻求主之引导的例行操练,因为我们在圣经中读到,在保罗的首度宣教之旅中,他和巴拿巴回到他们所建立的教会时, “在各教会中以禁食祷告选立长老……”(徒14:23RSV译法)

         所以,在许多情况下都适合将禁食和祷告放在一起:强烈地祈求时,悔改时,敬拜与寻求引导时等。在上述的每一种情况下,禁食都会带来一些益处,影响到我们与神的关係:

1)禁食增加了我们必须谦卑及倚靠主的感受(因为我们的饥饿和身体软弱持续地提醒我们,自己实在真是不强壮,而需要靠主)。

2)禁食使我们更多地专注在祷告上(因为我们不花时间吃东西)。

3)禁食继续提醒我们,正如我们藉著不吃东西而为主犠牲一些个人的享受,所以我们也应该继续为主牺牲我们的全人。

4)禁食是一个操练自律的好方法,因为当我们操练不吃东西(而那是我们普通的 慾望)时,也增强了我们远离罪恶的能力,否则我们可能会受试探而降服了。假如我 们能够训练自己愿意接受少量禁食的 “苦难”,那么我们将更能够为著公义的缘故而 接受别的苦难(另参来5:8;彼前4:1-2)。

5)禁食提高了我们属灵的和精神的警觉,也增加了神与我们同在的感受,因为我们在禁食时较少注意这个世界属物质的事(如食物),而我们的身体也不须花费能量来消化及处理食物。这就使得我们能专注在永恒的、属灵的事上,而这些事是更重要 的。

6)禁食表达出我们祷告的热切和急迫:假如我们不停地禁食下去就会死亡,所以禁食是以象徵性的方式对神说,我们準备捨去性命,好叫情况有所改变,而不要它持续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教会的属灵光景低落时,禁食尤其是合宜的。

“耶和华说:‘虽然如此,

          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

一心归向我。’

你们要撕裂心肠, 不撕裂衣服……”(珥2:12-13上)

         虽然新约圣经中没有特别要求我们禁食,或指定一个特别的时间要我们必须禁食,但是耶稣确实认定我们会禁食,因为祂对门徒们说:“你们禁食的时候……”(太6:16)此外,耶稣也说:“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太9:15)耶稣就是新郎,我们是祂的门徒,而在现今的教会时代,一直到祂回来的日子以前,祂是 “离开”我们了,所以我们要禁食。大多数的西方基督徒不禁食,然而如果我们愿意更多定期地禁食——每週一到两次——我们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教会里,会有更多的属灵能力和力量。

C.13如果祷告未蒙应允呢?

         我们一开始就要认定,既然祂是神,而我们是被祂所造的人,就一定会有一些不蒙应允的祷告。这是因为神将祂为未来所作的智慧计划隐藏起来了,因此纵然有人祷告,许多事件在神命定的时间来到以前仍是不会发生的。犹太人为弥赛亚的降临祷告祈求了几个世纪,虽然他们的祷告是对的,但要“及至时候满足”了,神才“差遣祂的儿子”来到世上(加4:4)。殉道者在天上的灵魂,脱离了罪而得著自由,他们大声呼求神审判地上的人(启6:10),但神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告诉他们要安息片时(启 6:11)。很清楚地,许多祷告会有很长的时期得不到回应,因为祷告的人并不知道神所智慧安排的时间。

         我们祷告得不到应允,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一定都知道如何按照该祷告的内容来祷告(罗8:26),或不一定都是按照神的旨意来祷告(雅4:3),或不一定都是以信心来祈求(雅1:6-8)。有时候我们以为某一个解答是最好的,殊不知神有更好的计划,甚至是透过苦难和艰难来达成祂的目的。无疑地,约瑟一定曾迫切地祷告,求神将他从深坑和从被卖到埃及为奴的光景下拯救出来(创37:23-36),不过等了许多年以后,他才发现在所有这些事件中,“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50:20)。

         当我们的祷告不蒙应允时,我们是与耶稣为伴,因为祂这样祷告:“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 我们也是与保罗为伴,因为他向主祷告“三次”,求主除去他身上的刺;但是主没有那样做,反而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8-9)我们也是与大卫为伴,因为他祷告神拯救他儿子的性命,但是神没有那样做,所以他就 “进耶和华的殿敬拜”,并且这样地说到他的儿子:“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我这里来。”(撒下12:2023)我们也是与历史上殉道者为伴,因为他们曾祷告祈求得著释放,但却没有成就;他们 “虽至於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

         当我们的祷告得不著答应时,我们必须继续信靠那一位使“万事都互相效力”的神(罗8:28),并将我们的忧虑卸给祂,因为祂一直在顾念我们(彼前5:7)。我们必须持续地记住,祂会赐下足够的力量,使我们度过每一天(申33:25);祂也应许我们说: “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另参罗8:35-39

         我们也必须继续祷告。有时候经过漫长的等待,神突然答应了我们的祷告,就像哈拿求子多年以后生下撒母耳(撒上1:19-20),或像西面亲眼看见了盼望已久的弥赛亚进入圣殿(路2:25-35)。

         然而有时候我们的祷告在今生都得不到应允。有时神要到我们死后才答应那些祷告,而有时神就是不答应那些祷告;然而那些祷告所表达出来的信心,以及对神和对祂所造之百姓的爱,仍然上升到神的宝座之前,成为神所喜悦的馨香之祭(启5:8 8:3-4),并且至终这些祷告的人将 “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 (彼前17)。

D 赞美与感谢

         赞美神与感谢神也是祷告的重要成分,我们以后将会有更完整的讨论。耶稣留给我们的模範祷告,是以赞美的话开始的:“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太6:9)保罗告诉腓立比教会的人说:“应当一无掛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他对歌罗西教会的人说:“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儆醒、感恩。”(西4:2)就像祷告的其他方面一样,感恩不应当只是机械性地对神说一声 “谢谢”而已,而是要真的反映出我们心中的感谢。不只如此,我们绝不应当认为先感谢神赐给我们所求的事物,就能迫使神将那事物赐给我们,因为这样做就是将祷告从一个真诚的请求变成了一项强求——我们假定自己可以强要神做我们要祂做的事。我们若在祷告中存这样的心,就实在是否定了祷告的真正性质——依赖神。

         反之,在祷告中合宜的感恩,必须是为所有祂许可临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景况,都向神表达感谢。如果我们的祷告都能有谦卑、如孩童般的“凡事谢恩” (帖前5:18),神必悦纳。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