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l刘瑛依旧的博客  
记录生活点滴,展示文学梦想  
我的名片
刘瑛依旧
注册日期: 2011-10-21
访问总量: 485,19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教子点滴】
· 小女儿的困惑
· 又一收获:小女儿也跟着出书啦!
· 女儿当了一次出色的同声翻译
【说东道西】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怎么不灵
· 默克尔为何去了成都农贸市场?
· 让国内朋友惊叹的小事
· 在马来西亚听来的八卦
· 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所
· 交流之中的那些花絮
· 你是左派,还是右派?
· 海外招聘,能不能讲究点儿策略?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 假如当年习近平、宋祖英出国……
【家庭琐事】
【随想杂记】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4
· 诺贝尔文学奖:大器晚成终有时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原创小说】
· 遭遇“被保护”——7
· 遭遇“被保护”——6
· 遭遇“被保护”——5
· 遭遇“被保护”——4
· 遭遇“被保护”——3
· 砍树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7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6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5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3
【东游西逛】
· 希腊度假胜地Kreta岛
· 在南京夫子庙烧高香
· 南京印象(二)
· 南京印象(一)
· 这段时间都在忙啥?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二)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一)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下)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上)
· 威尼斯,我对你不失望!
【前尘往事】
· 在德国挖到的第一桶金
【德国面面观】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家丑”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图片)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
· 德国如何动员民众?
· 号外:德国女总理家也被盗了!
· 垃圾场的变迁
· 并非百分之百都赞同
· 我在德国参加总理选举
· “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标记
存档目录
12/01/2018 - 12/31/2018
01/01/2016 - 01/31/2016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

                    所带来的启示

                                                   

    一次意外沉船事件,把一个16岁少年抛到了茫茫无际的太平洋海域上。

   这个落难少年,与一艘孤单小船、一只孟加拉虎相伴,历时七个月,二百多天,在太平洋海面上挣扎、漂流。缺衣少食、缺水少药,秋去冬来,季节变换。小小少年在绝境中经历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和磨难,带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带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带着他的孟加拉大虎,终于重新回到了大陆。

   这是加拿大作家杨•马尔泰(Yann Martel)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梗概。

   这部小说在最初的出版过程中,四处碰壁。但它一经出版,立刻获得好评如潮,让西方文坛为之惊艳。一口气赢得了英国文坛最高荣誉“曼布克奖”、德国出版界最高荣誉“德国图书大奖”、 加拿大魁北克作家联盟麦克伦小说奖、、加拿大优质平装书俱乐部最佳小說新人奖、加拿大蒙特利尔书展大奖、南非波克奖,等等。之后,又被国际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获得了2012年奥斯卡大奖。

    一部小说,为何能囊括如此多最高文学国际奖项、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为寻求答案,这部小说成了近两年为数不多的、让我反复精读的作品之一。

    我个人认为,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

1.   涉及了复杂的宗教问题和人类不可缺乏的信仰问题。

          少年Pi原本是印度教教徒,但他并不排斥同时接触和了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而,对各个宗教派别,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小说以心里独白的形式,描写了少年Pi对三大宗教进行的认识、对比与思考,尤其是力求尝试在三大宗教之间寻求其共同点与平衡点。

   令人注意的是,少年Pi在对比的过程中,选择了“三者全信”。也就是说,少年Pi既信仰印度教,也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尽管少年Pi周围的人,都对少年Pi的宗教选择表示反对和质疑,但少年Pi终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契合点。

   当今世界,宗教冲突依然不断。尤其是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和冲突,成为困扰着西方的一个难题。少年Pi的宗教探索,其实也是当今西方社会对东西方宗教“和平共处”的一种愿望,是西方社会寻求化解东西方宗教冲突的一种尝试。正因为小说契合了这种共同心理,所以,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更广阔的思想内涵。

2.  涉及了西方文明的核心。

   尽管少年Pi的宗教信仰的是“三者全信”,但最终,少年Pi选择在以天主教、基督教为社会主体的加拿大,幸福地生活。

   这里不能排除一个隐喻:少年Pi选择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全人类今后的共同方向。即,以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社会,是能被人类共同接受的社会。

   这里面,实质上涉及到了西方文明的一个核心。

   不过,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人与海洋的斗争与依存来表现这一切?

   评论家杨照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与海洋的关系,塑造了近代西方文明的个性,也塑造了西方文明的爆发外向型,更塑造了西方文明凌驾于其他文明的近代世界秩序。因而,与海洋搏斗的主题,势必成为西方历史与文学里强悍的流派。”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说的作者,正是巧妙地以一次海难以及海难前后少年Pi的生活来表现这一切。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西方文明的特性。使得这部小说得到西方主流的广泛认同,并给与极高评价和荣誉。

3.  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相依相存的关系。

  上帝耶和华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纪》1:26)

   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关系,似乎早就被人类所认识。但人类的贪欲,导致对大自然贪得无厌的索取。对动物的杀掠蚕食,对植物的熟视无睹,对矿产资源的无限度开采,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早已不再像《圣经》中所描述的伊甸园般美好。

   小说中有一只颇具象征意义的孟加拉虎。起初,少年Pi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条,就是保证这只孟加拉虎的存活,只有这样,他自己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人为何要与虎在艰难孤立的生存环境中相依相存?导演李安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对此作了诠释:“没有那个老虎,他(少年Pi)活不了。没有那种恐惧,没有让他一个惊醒的感觉。他对老虎的恐惧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气神。所以提高警觉的那种心理状态,其实是生存,跟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况。”

    真可谓每个人“心里面还是有那头老虎”(李安)。

    小说作者花了不少笔墨,来写大海的奇妙景观以及大海对少年Pi的慷慨馈赠。人或许可以与人类、与社会绝缘,可以在绝望中漂流,就像少年Pi一样。但人却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大自然,不能与大自然绝缘。既然如此,我们人类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大自然?

  4.  把“不可能”变为令人信服的“可能”。

   小说中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一个少年和一头凶猛的皇家孟加拉虎,怎么可能在一条狭小的救生艇上,共同漂流两百多天?在“吃人岛”上的那段生活可能吗?少年怎么在缺食少水的艰难状况下生存?

   作者通过机智的前期铺垫和漂流过程中的细致描写,一步步将读者引领进入故事情节,最终,把近乎“不可能”的科幻般的传奇故事,变成了令人信服的真实叙事。

   这其中,既得益于作者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雄厚的生活基础,又得益于作者独特的原创能力以及细腻优雅又充满力道的叙事风格。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少年派独特的宗教信仰,这篇小说就不可能触及西方文明核心而备受人关注;如果没有那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孟加拉虎,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将都单薄浅显、缺少张力;如果没有作者对漂流过程的详尽描写,这部小说就不会有令人信服的故事依托,充其量只能算“痴人说梦”般的胡言乱语。或许,最多只能算是一部新式《鲁滨孙漂流记》

    可见,一部成功的小说,需找准一个基点。这点至关重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李安把这部许多人认为“不可能被拍成电影”的小说,拍成了极具视觉冲击的3D电影,并获得了2012年奥斯卡大奖。这是我认为改编得最好、最成功的电影。忠实于原创小说的改编、机智巧妙的详略得当、惊心动魄的场景再现,等等,令人难忘。当然,电影的成功,需另当别论。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