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l刘瑛依旧的博客  
记录生活点滴,展示文学梦想  
我的名片
刘瑛依旧
注册日期: 2011-10-21
访问总量: 485,33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教子点滴】
· 小女儿的困惑
· 又一收获:小女儿也跟着出书啦!
· 女儿当了一次出色的同声翻译
【说东道西】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怎么不灵
· 默克尔为何去了成都农贸市场?
· 让国内朋友惊叹的小事
· 在马来西亚听来的八卦
· 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所
· 交流之中的那些花絮
· 你是左派,还是右派?
· 海外招聘,能不能讲究点儿策略?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 假如当年习近平、宋祖英出国……
【家庭琐事】
【随想杂记】
· 还能发文吗?
· 现在发博文,为何粘贴不上去?
· 谁能打开母亲的心结?
· 母亲的智慧
· 德国3.24空难的回望与追问
· 做点儿好事不容易!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4
· 诺贝尔文学奖:大器晚成终有时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
· 也说歧视:在德国的中国人都是间
【原创小说】
· 遭遇“被保护”——7
· 遭遇“被保护”——6
· 遭遇“被保护”——5
· 遭遇“被保护”——4
· 遭遇“被保护”——3
· 砍树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7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6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5
· 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13
【东游西逛】
· 希腊度假胜地Kreta岛
· 在南京夫子庙烧高香
· 南京印象(二)
· 南京印象(一)
· 这段时间都在忙啥?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二)
· 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图组一)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下)
· 镜头下的威尼斯(上)
· 威尼斯,我对你不失望!
【前尘往事】
· 在德国挖到的第一桶金
【德国面面观】
· 在德国生活遇到的邻居们
· 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家丑”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图片)
· 德国小镇的“射击节”
· 德国如何动员民众?
· 号外:德国女总理家也被盗了!
· 垃圾场的变迁
· 并非百分之百都赞同
· 我在德国参加总理选举
· “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标记
存档目录
12/01/2018 - 12/31/2018
01/01/2016 - 01/31/2016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让国内朋友惊叹的小事
   


            让国内朋友惊叹的小事

 

  在德国生活了20年,对德国的许多日常生活小事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不料想,这些德国的“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却让国内来的朋友连连感叹和惊叹。

  说起来,我这些国内朋友都算是有头有脸、见过世面的人。前些年来德国考察,其实就是外出旅游。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匆匆而过。现在不同了,旅游已改叫“深度旅游”,考察也改称“深度考察”。不言而喻,就是放慢速度,慢慢享受,细细品味。

  这种“考察”,我也喜欢。于是,陪着他们在德国的大城市、小乡村到处转悠。

  德国的所谓大城市,其规模和人口数量与国内城市相比,只能勉强够得上二、三线城市。德国没有像上海那样摩天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都市”,也没有像北京那样宽广气派的十里长安街,更没有精心打造的、气派宏大的城市广场——按国内人的摩登眼光,德国的城市硬件实在乏善可陈。

  但德国的农村风情万种,田园风光随处可见。空气清新,天空湛蓝。处处干净整洁,毫无破败脏乱。这让国内来的朋友们惊叹不已。

  而更让他们惊叹的,是那些“司空见惯”的小事。

  小事之一:跟朋友到超市买东西。在敞开的蔬菜水果区,顾客挑选好蔬菜水果后,到摆放在一旁的称上,自己称量所选的东西,自己贴上价格条码,然后到付款处付款。整个过程没有人监督,都是顾客自己完成。国内朋友惊叹:怎么能这么相信顾客?让顾客自己称东西?让顾客自己打价格表?这不是给那些小偷小摸者以可乘之机?如果顾客不自觉,那商场岂不亏大了?要知道,在国内,这些事情绝对是由专门的营业员来完成的。

  小事之二:德国没有贫富差距相差极大的区域划分,没有戒备森严的所谓高档居民住宅小区,更没有所谓的好学区、差学区。低收入者同样可以平等分享社会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人们不必为了孩子进所谓的好学校,而削尖脑袋往高档住宅区或富人住宅区搬迁。国内朋友惊叹:一个社会,怎么可能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呢?怎么能不分高档住宅区和低档住宅区呢?怎么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呢?

  小事之三:在德国,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门牌姓名。在大城市,每栋居民住宅楼的大门口旁,都有门铃牌和信箱。上面对号入座地标明每层楼、每家住户的姓名。颇有“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气势。国内朋友惊叹:这么做哪还有隐私可言?这不等于把自己的“老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吗?

小事之四: 德国每座城市、每个县区,都有当地的“黄页书”。这种“黄页书”,除了标明当地政府机关、服务行业的电话号码和地址,还有按姓氏字母排列的所有当地居民的电话号码、住宅地址。只要知道某人的姓名,就可以迅速在这“黄页书”找到该人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地址。而这“黄页书”都是由各地邮局统一免费发放。国内朋友对此更是惊叹不已:这么做,岂不是给犯罪分子提供最好的作案便利吗?德国人不知道这么做太危险?

 

  小事之五:国内朋友受亲戚之托,想在德国买一种专门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这位亲戚目前所服用的药,正是从德国进口的。在国内,这种药价格很高。据说在德国,就便宜许多。朋友带来了药的包装盒,到德国的药店去买这种药。药店有这种药,却不肯卖。为什么?因为,按规定,一定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卖这种药。否则,即便给再多的钱,也不卖。朋友试着到诊所找到德国医生,出示药的包装盒,请医生照此开个处方。但医生给予了义正词严的拒绝。说,没有给病人看病,他是绝不会不负责任地开任何处方的。国内朋友为此连连感叹:放着到手的钱不赚,德国人真够较真的!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