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的孩子:為什麼要讀碩士,博士? ------再論博士和SB問題開場白上個月,在萬維網上,左中右三派,上中下三流,高中低三等的華人們關於博士和SB的議論較多。有人把博士批得狗屁不如。貧道看到不少評論,隨便摘錄幾句:“現代的博士是半瓶子醋。一般已與博無關,更像是狹士”。“死讀書,讀死書,書死讀,直至讀書死”。“讀了十幾二十年,連最基本的邏輯思維和人性道德都不具備”。“利益計較多餘人文關懷。自由民主,人文情懷方面的素養欠缺更嚇人”。“統治者的幫凶”。“博士中廢物是多數”。“觀念落後,技能落後,無法融入社會,被邊緣化那是必然的”。“傻的像個博士,窮的像個教授”。“我沒有看見他們有什麼大成就”。“不讀書的人,由於他們不依賴書本獲得知識,他們善於和別人交流經驗。這種能力,經常超過讀書人的”。“愛迪生也沒念過多少書,彼爾,蓋茨與馬克,kezhabowu大學都沒有畢業”。“讀書使人狂妄的例子很多”。“不是這些人知識太多,而是太狹隘”。“劉項從來不讀書“......。一時間,我們好像回到了文化大革命。黑雲壓城城欲摧,大有炸平廬山,讓地球停止轉動之勢!正如米笑同志指出的那樣,這JB(奇葩)世界上除了“仇富”和“仇官”,原來還真的有 “仇博”這檔子事!正文首先要指出,世界各地的博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個群體,博士也是人,不是神。博士也要生老病死,博士也要結婚生子,博士中有優秀人才,博士中也有殺人放火的。僅僅舉出幾個例子,而不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研究問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荒唐的,是經不起推敲的。三十年前,有人勸告貧道:讀博士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哈佛大學的歷史系博士在擺地攤,中東國家來的博士在波士頓開出租車等等。這些個別的例子,都是真實的。你們看,改革開放後在加拿大首批得到博士的兩個人,陳章良現在當大官,王柄章現在吃官司。據報道,華人博士殺人的都有好幾個。不要說博士了,連博士生的導師也有會殺人的。見Unabomber:(http://en.wikipedia.org/wiki/Ted_Kaczynski)但是,在萬維網上號稱崇敬“德先生”和“賽先生”的人,激動起來了就什麼都忘了。數理統計的基本假定就是要有一定的樣本空間。不少無知的人,看到一個博士的工資低於學士,就認為博士是SB,看到一個營養學教授胖得象個圓台面,就認為她是SB。看到一個家政教授離婚,就認為她是SB。看到一個汽車工程師出了車禍,就認為她是SB;看到一個醫生病了,就認為她是SB。如果這樣的話,這世界上的SB也太多了點吧!文化革命時,清華大學機械系某教授開車床按錯開關,車床反轉了。再按一下不就完了?非要上綱上線,大肆宣傳,講人家是SB,講人家博士不如工人,“卑賤者最聰明”,“知識越多越反動”。“讀書無用”,萬維網上抱着這種文革思維的人還真的不少呢!十六年左右的大中小學,再加上五六年左右的研究生教育,這樣的模式在全世界已經流行了一百多年了。當然,通過中國的私塾傳統,或磕頭拜師,學徒三年,管飯沒工錢,學徒幫師傅倒三年夜壺,師傅可以任意打罵學徒,這樣的傳統教育模式也可能培養出世界級文藝大師。據說梅蘭芳,周信芳,就是用傳統的辦法培養出來的藝術大師。但是傳統的辦法畢竟已經被歷史淘汰了。即使上海戲劇學院的藝術博士不如梅蘭芳,周信芳,我們也不會回到幫師傅倒三年夜壺那個年代裡去!如果說世界上存在“普世價值”的話,那末,現行的教育模式是世界各國唯一沒有太大爭論的普世價值。現有的教育模式,不見得就是最好的模式,但是,你能夠發明一種更好的模式來嗎?不要說發明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只要你能夠對現有的模式做出一點大家公認的微小的改良,你就能轟動世界,你就會成為人類公認的教育專家。全世界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們都認為,“普通教育”在本質上就是要脫離鼻子底下那一點點所謂的實際。“普通教育”完全沒有必要,也根本做不到林彪先生提出的“立竿見影”的那種效果。劉少奇先生被打倒的原因就是他講了幾句真話。其中的一句就是,教育要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其實,在中美兩國現行的“職業教育”模式里已經參雜了不少“普通教育”的元素了。毛先生拼掉了老命反了十年,可惜他還是反不掉這種普世教育模式。具有諷刺意義的就是一些號稱相信普世價值的人,到了普世價值的地方,反而要跳出來反對全世界各國都認可的現行的普世教育模式。貧道今天窮五十年修煉之功力,運足丹田之氣,向民科們詳細解釋一下“普通教育”目的這個基本問題。徹底搞清了這個問題,博士及SB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普通教育”的教學內容,只有一小部分是有“立竿見影”的應用的。同樣,博士研究的成果,大部分不能“立竿見影”。大部分是被高高掛起的“技術儲備”。因為普通教學,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一個連續的系統。所以,普通教學中的每一門必修課主要目的都是為後繼課程做準備的。每一門必修課程的安排都是經過專家們反覆論證的。如果你沒有修好微分方程,是不可能學好後面的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的。通過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學生的能力總體上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日積月累,注重獨立思考,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古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研究生階段的教育目的就是學會“漁”。張益唐先生的博士研究成果並有“立竿見影”,但是為他後來的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不能象張益唐先生那樣成名成家,那麼,博士們就都SB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想在美國拿工程師執照,就要通過EIT/FE考試。沒有學好大學裡的專業基礎課。很難通過工程師考試。在這個意義上,工程學士,工程碩士學位就是美國工程師的敲門磚。同樣,在美國, 博士學位也是一塊敲門磚,它是從事某些職業的必要條件。在某些特定的職業場裡面,工資的高低甚至直接和學位的高低掛鈎。通過研究生階段的教育,特別是通過名校的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學生可以認識許多同學和老師,建立起友誼,並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質,認清了自身的一些短處並盡力改正。建立各種社會關係,在中國這叫“開後門”,在美國這叫“Social network"。你說啥?社會關係沒有用?你SB了嗎?說小點,社會關係可以幫你找對象,幫你找工作。說大點,社會關係可以幫你競選美國總統。比如,你從某個名校畢業,該校有很多烏克蘭美女同學和美女教授,你很快就可以通過社會關係介紹,找到一個烏克蘭美女LP,也就不用象老禿同志那樣多次發網文,花費了很多時間,到處尋找文學女青年啦!黃埔軍校里教的那點東西,全世界的老師都會教,黃埔校軍畢業的人弄不好文化水平還不如現在的初中生呢!靠這樣培訓半年一年真能學到東西?告訴你的孩子:黃埔校軍主要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各種社會關係,因為歷史交給了蔣先生,黃埔校軍畢業生才吃香的。如果歷史交給袁世凱,小站練兵畢業出來的人才會吃香。如果想做美國總統,你必須要建立各種社會關係,據說布先生的兒子馬上要做美國總統了。憑什麼?憑錢?---美國比他有錢的人多去了!憑身體好?---美國體育健將多去了!憑智商?---美國比他聰明的多去了!憑什麼?就憑他家的“Social network"。即使他名校沒有畢業,他身邊有一批名校畢業生圍着他家轉。不要說“布三”了,你看連人家“金三”也是名校畢業生啊!中國人賣了房子也要送兒子來美國讀名校。為了啥?你說啥?學習數理化?你SB了嗎?數理化在哪不能學啊?吃飽了撐的,跑這麼老遠來學數理化?萬維網 Willy Rong 先生說得好,中國女人挺着肚子來美,鬧了半天就是為了“不要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要讓他家的孩子從小就建立起他家的“Social network"。華人的孩子進了名校不一定能做美國總統,但是,華人的孩子進不了名校,就一定做不成美國總統! 結論:(1)世界各地的博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個群體,博士是人,博士不是神,博士不是SB,SB不是博士。(2)作為整個一個群體,博士比普通老百姓的經濟收入,知識廣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社會的貢獻,要明顯高一些。有博士學位的人,在整體上比沒有博士學位的人肯定要領先一點。究竟領先多少,這些都有統計數據可以查考的。(3)“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一個連續系統中的幾個環節。東西方所謂的通才教育,素質教育,精英教育,放羊式教育,意思是差不多的,就是通過讀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僅僅看到眼門前的那一點點所謂的實際需要。至於學生的能力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提高,沒有人會打這個包票。這就應了貧道道教里的一句行話“修煉靠師傅,得道靠自己”。(4)告訴你的孩子: A,博士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沒有立竿見影的實際效益的,B,博士教育的目的是為將來的發展打基礎。C,博士學位是一塊敲門磚,是從事某些職業的必要條件。D,通過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學生的能力總體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E,進了名校你可以交到明日之星這種級別的朋友,就為你進入美國主流打好了基礎。(5)告訴你的孩子: 如果想做美國總統,你去社區去做義工是沒有用的。告訴你的兒子:華人的孩子進了名校不一定能做美國總統,但是,華人的孩子進不了名校,就一定做不成美國總統!告訴你的女兒:華人的孩子進了名校不一定能做鄧文迪,但是,華人的孩子進不了名校,就一定做不成鄧文迪!
“仇博”這檔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