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的孩子:为什么要读硕士,博士?
------再论博士和SB问题
开场白
上个月,在万维网上,左中右三派,上中下三流,高中低三等的华人们关于博士和SB的议 论较多。有人把博士批得狗屁不如。贫道看到不少评论,随便摘录几句:“现代的博士是半 瓶子醋。一般已与博无关,更像是狭士”。“死读书,读死书,书死读,直至读书死”。“读 了十几二十年,连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和人性道德都不具备”。“利益计较多余人文关怀。自 由民主,人文情怀方面的素养欠缺更吓人”。“统治者的帮凶”。“博士中废物是多数”。 “观念落后,技能落后,无法融入社会,被边缘化那是必然的”。“傻的像个博士,穷的像个 教授”。“我没有看见他们有什么大成就”。“不读书的人,由于他们不依赖书本获得知识, 他们善于和别人交流经验。这种能力,经常超过读书人的”。“爱迪生也没念过多少书,彼 尔,盖茨与马克,kezhabowu大学都没有毕业”。“读书使人狂妄的例子很多”。“不是这些 人知识太多,而是太狭隘”。“刘项从来不读书“......。
一时间,我们好像回到了文化大革命。黑云压城城欲摧,大有炸平庐山,让地球停止转动之 势!正如米笑同志指出的那样,这JB(奇葩)世界上除了“仇富”和“仇官”,原来还真的有 “仇博”这档子事!
正文
首先要指出,世界各地的博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个群体,博士也是人,不是神。博士也要生 老病死,博士也要结婚生子,博士中有优秀人才,博士中也有杀人放火的。仅仅举出几个例 子,而不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是荒唐的,是经不起推敲的。三十 年前,有人劝告贫道:读博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哈佛大学的历史系博士在摆地摊,中东 国家来的博士在波士顿开出租车等等。这些个别的例子,都是真实的。你们看,改革开放后 在加拿大首批得到博士的两个人,陈章良现在当大官,王柄章现在吃官司。据报道,华人博 士杀人的都有好几个。不要说博士了,连博士生的导师也有会杀人的。见Unabomb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d_Kaczynski)
但是,在万维网上号称崇敬“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人,激动起来了就什么都忘了。数理 统计的基本假定就是要有一定的样本空间。不少无知的人,看到一个博士的工资低于学士, 就认为博士是SB,看到一个营养学教授胖得象个圆台面,就认为她是SB。看到一个家政教授 离婚,就认为她是SB。看到一个汽车工程师出了车祸,就认为她是SB;看到一个医生病了, 就认为她是SB。如果这样的话,这世界上的SB也太多了点吧!文化革命时,清华大学机械系 某教授开车床按错开关,车床反转了。再按一下不就完了?非要上纲上线,大肆宣传,讲人 家是SB,讲人家博士不如工人,“卑贱者最聪明”,“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万 维网上抱着这种文革思维的人还真的不少呢!
十六年左右的大中小学,再加上五六年左右的研究生教育,这样的模式在全世界已经流行 了一百多年了。当然,通过中国的私塾传统,或磕头拜师,学徒三年,管饭没工钱,学徒帮 师傅倒三年夜壶,师傅可以任意打骂学徒,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也可能培养出世界级文艺 大师。据说梅兰芳,周信芳,就是用传统的办法培养出来的艺术大师。但是传统的办法毕竟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即使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博士不如梅兰芳,周信芳,我们也不会回到帮师傅倒三年夜壶那个年代里去!如果说世界上存在“普世价值”的话,那末,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世界各国唯一没有太大争论的普世价值。
现有的教育模式,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模式,但是,你能够发明一种更好的模式来吗?不要 说发明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只要你能够对现有的模式做出一点大家公认的微小的改良,你 就能轰动世界,你就会成为人类公认的教育专家。
全世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们都认为,“普通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要脱离鼻子底下那一点点 所谓的实际。“普通教育”完全没有必要,也根本做不到林彪先生提出的“立竿见影”的那种 效果。刘少奇先生被打倒的原因就是他讲了几句真话。其中的一句就是,教育要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其实,在中美两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模式里已经参杂了不少“普通教育”的元素了。毛先生拼掉了老命反了十年,可惜他还是反不掉这种普世教育模式。具有讽刺意义的就是一些号称相信普世价值的人,到了普世价值的地方,反而要跳出来反对全世界各国都认可的现行的普世教育模式。
贫道今天穷五十年修炼之功力,运足丹田之气,向民科们详细解释一下“普通教育”目的 这个基本问题。彻底搞清了这个问题,博士及SB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只有一小部分是有“立竿见影”的应用的。同样,博士研究的成 果,大部分不能“立竿见影”。大部分是被高高挂起的“技术储备”。因为普通教学,高等 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所以,普通教学中的每一门必修课主要目的都是为 后继课程做准备的。每一门必修课程的安排都是经过专家们反复论证的。如果你没有修好 微分方程,是不可能学好后面的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学生的能力总体上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日积月累,注重独立思 考,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目的就 是学会“渔”。张益唐先生的博士研究成果并有“立竿见影”,但是为他后来的成果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如果不能象张益唐先生那样成名成家,那么,博士们就都SB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 想在美国拿工程师执照,就要通过EIT/FE考试。没有学好大学里的专业基础课。很难通 过工程师考试。在这个意义上,工程学士,工程硕士学位就是美国工程师的敲门砖。同样, 在美国, 博士学位也是一块敲门砖,它是从事某些职业的必要条件。在某些特定的职业场里 面,工资的高低甚至直接和学位的高低挂钩。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名校的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学生可以认识许多同学和 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 正。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在中国这叫“开后门”,在美国这叫“Social network"。你说啥? 社会关系没有用?你SB了吗?说小点,社会关系可以帮你找对象,帮你找工作。说大点,社 会关系可以帮你竞选美国总统。比如,你从某个名校毕业,该校有很多乌克兰美女同学和美 女教授,你很快就可以通过社会关系介绍,找到一个乌克兰美女LP,也就不用象老秃同志那 样多次发网文,花费了很多时间,到处寻找文学女青年啦!
黄埔军校里教的那点东西,全世界的老师都会教,黄埔校军毕业的人弄不好文化水平还不 如现在的初中生呢!靠这样培训半年一年真能学到东西?告诉你的孩子:黄埔校军主要是 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因为历史交给了蒋先生,黄埔校军毕业生才吃香的。如果历 史交给袁世凯,小站练兵毕业出来的人才会吃香。
如果想做美国总统,你必须要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据说布先生的儿子马上要做美国总统了。 凭什么?凭钱?---美国比他有钱的人多去了!凭身体好?---美国体育健将多去了!凭智商? ---美国比他聪明的多去了!凭什么?就凭他家的“Social network"。即使他名校没有毕业, 他身边有一批名校毕业生围着他家转。不要说“布三”了,你看连人家“金三”也是名校毕业生啊!中国人卖了房子也要送儿子来美国读名校。为了啥?你说啥?学习数理化?你SB了吗?数理化在哪不能学啊?吃饱了撑的,跑这么老远来学数理化?万维网 Willy Rong 先生说得好,中国女人挺着肚子来美,闹了半天就是为了“不要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他家的孩子从小就建立起他家的“Social network"。华人的孩子进了名校不一定能做美国总统,但是,华人的孩子进不了名校,就一定做不成美国总统! 结论:
(1)世界各地的博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个群体,博士是人,博士不是神,博士不是SB,SB 不是博士。
(2)作为整个一个群体,博士比普通老百姓的经济收入,知识广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对社会的贡献,要明显高一些。有博士学位的人,在整体上比没有博士学位的人肯定 要领先一点。究竟领先多少,这些都有统计数据可以查考的。
(3)“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连续系统中的几个环节。东西方所 谓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精英教育,放羊式教育,意思是差不多的,就是通过读书提高学 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看到眼门前的那一点点所谓的实际需要。至于学生的能力是不 是真正得到了提高,没有人会打这个包票。这就应了贫道道教里的一句行话“修炼靠师傅, 得道靠自己”。
(4)告诉你的孩子: A,博士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没有立竿见影的实际效益的,B,博士 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C,博士学位是一块敲门砖,是从事某些职业的必要 条件。D,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学生的能力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E,进了名校你 可以交到明日之星这种级别的朋友,就为你进入美国主流打好了基础。
(5)告诉你的孩子: 如果想做美国总统,你去社区去做义工是没有用的。告诉你的儿子: 华人的孩子进了名校不一定能做美国总统,但是,华人的孩子进不了名校,就一定做不成 美国总统!告诉你的女儿:华人的孩子进了名校不一定能做邓文迪,但是,华人的孩子进不 了名校,就一定做不成邓文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