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服从,集体无意识
----审视我们内心的阴暗面
梅雨时节,几乎每天天空都是阴沉沉的,雨也一直下个不停,人的心情也和这阴霾的天空一样低落。哪儿都去不了,哪儿都不想去,于是周末呆在家里看了一天的电影。也就有了机会面对审视一下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其实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看了《死亡游戏(Das Experiment)》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根据著名的(或者应该说是臭名昭著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次人类行为心理学实验,试图研究正常的人类在身份变换时是如何应对新环境的。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大楼的地下室里设置了一座模拟监狱,招募了斯坦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充任监狱的看守和囚犯,想通过这些志愿者们的行为模式的变化来研究监禁行为对于监狱中的看守和囚犯们的心理影响,并试图以此来探讨正常人类对于威权和服从下的集体无意识社会心理。
招募的志愿者们全都经过了严格的心理学测试,被认为是心理稳定而坚强的人。他们被随机的分成了两组,一组人被指派为看守,另一组人则被充当囚犯。整个的实验过程完全模拟了监狱的管理模式—包括囚犯被逮捕进监狱以及其后在狱中的生活方式。第一天,情况似乎很正常,囚犯和看守们都表现的和平时没有两样。但是从第二天开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囚犯们和看守们都很快的适应并进入了自己的新角色,并且开始超越了实验预设的行为界限。囚犯们开始反抗看守,而看守们则迅速而残忍地报复并虐待了囚犯们。随着实验的进行,囚犯们变的无条件的服从看守的权威和控制,并有人开始出现了心理崩溃,而看守们则变得更有控制欲与暴力倾向,有些人甚至变的享受施虐的过程,呈现出施虐狂倾向,整个研究实验已经越过了科学的伦理规范,开始导向了危险和引起心理创伤的严重问题。这个实验原本预计要持续两周时间,但是最终仅仅只进行了6天就因情况日益恶化而不得不提前终止。甚至在提前终止之前,就已经有5位被实验者因为心理情绪崩溃而退出了实验。研究报告显示,仅仅经过几天真实的角色扮演,所有人,包括被囚犯和看守都似乎完全抹去了原来的正式身份,而转变成为了自己所正在扮演的角色。事实上,甚至连组织和监视实验进展的研究人员们也不例外。津巴多教授后来承认自己也完全沉浸在了“监狱长”这个角色里,在实验进行期间他更注重维护监狱的安全与秩序,而不是被实验者们的福利与人身安全。津巴多教授将自己的心理转变视为这个心理实验的最有效的结果与证据。实验小组里的其他研究人员也都遇到了和津巴多教授一样的角色心理转换问题。更值得深思的是,几乎所有来参观这个实验研究的人,包括那些被实验者们的亲人们,都没有人认为这种情况有什么不对劲。这从侧面上可以旁证这个实验具有广泛的统计学上的意义和社会学基础。
在《死亡游戏》这部电影中,导演为了增加戏剧性,更加强化了一系列情节:心理失控了的看守们囚禁并性侵犯了女实验助理,囚犯们暴动并逃跑,而看守们则动用了气枪等武器残酷镇压,并造成了一名充当囚犯的志愿者和领导该实验研究的唐教授的死亡。事实上,甚至是作为一名观众的我,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都有点进入了状态并出现了暴力倾向--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一名被选作囚犯的志愿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恐怕也会心理崩溃并使用暴力来报复那些施暴的看守们--以暴制暴,杀!杀!杀!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自己的阴暗面,都隐藏着一个嗜血的恶魔。一旦环境允许,就会从潘多拉的魔盒中释放出来为害人间。不过像我这样心理虚弱的人,那是绝对无法通过实验预选时的残酷的心理测试的。
其实一个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凶残,还有贪欲,食欲,淫欲……古人说,人皆有七情六欲。想起了刘青云主演的《神探》这部片子,实在是拍的太好了,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心理学实验电影之一了。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这个“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被广泛批评为是不人道的,反社会行为的,而且很不科学--因为研究人员无法精确的控制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对被实验者们的影响,并且样本太少,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为其所暴露的实验设计缺陷,对被实验者造成的心理和肉体创伤,以及社会舆论的一致批评,在这次实验之后,美国政府立法禁止了同类的科学心理实验并严肃了科学实验的伦理道德。但是这个实验得出了关于人类行为心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处在某种环境下,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其实不再对他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环境和他所处的角色会更有力的影响和控制他的行为。在“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中,被研究者们都下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接受了自己被分配的角色以及其所被赋予的社会含义--看守们应该独裁而铁腕,而囚犯则必须屈辱的接收惩罚。津巴多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曾于2004年出庭为阿布莱格布监狱(位于伊拉克的臭名昭著的监狱)一名虐待囚犯的狱警作证,认为任何人处于那种特殊情况下都会很难抵抗监狱的强大环境压力,希望能使该名看守减刑。但他的证词未被法庭所采纳。津巴多教授为此还写了一本名为《魔鬼效应》的书来探讨阿布莱格布监狱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之间的联系。
其实在“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之前,还有一次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实验,那是1961年由米尔格拉姆教授在耶鲁大学领导实施的“权力服从研究实验”。有意思的是,米尔格拉姆教授与津巴多教授是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在这次实验进行的前一年,被称为“二战中的死亡执行者”的纳粹德国“犹太人灭绝计划”的主要负责人的阿道夫.艾希曼被抓获并于同年被判处绞刑。艾希曼在受审时面对一切指控均以“奉命行事”作为辩护。因此,米尔格拉姆教授设计了这个心理实验,目的是研究正常人类在遭遇权威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的人性与良知抗拒权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并想通过此来解答二战时艾希曼以及其他成千上万曾参与犹太人灭绝行为的纳粹追随者们是否仅仅只是服从命令的问题。实验的方式是,志愿者们逐个的进入一个房子中扮演“老师”的角色教导另外一个房子里的学生(实际上由研究人员扮演),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了,老师们就按动一个电击按钮对学生施以电击的惩罚。电击的电压值会随着回答错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直到达到预设的450伏的最大电压。当然实际上并没有人会真的受到电击,但是充当“老师”的志愿者们事先并不知道这一点。当按下按钮时,研究人员会模拟出相应的惨呼与求饶等等受电击的反应并在受到最大电击三次后表现为昏迷或死亡状态。如果老师们感到心理不安,想中止或是退出实验时,研究人员会按照设计方案先怂恿再逐渐强硬的命令他们继续实验。如果在强硬命令后老师们仍坚持中止,则实验就结束,否则实验将持续下去。在实验开始前,米尔格拉姆教授和同事们预测估计只会有很少数的人,也许是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硬下心来持续体罚并把实验进行到底(到达最大电压)。可是实际结果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尽管也有许多人在电压增大到一定强度时发出质疑,但是在受到怂恿或命令之后,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都把实验进行到底。之后的重复实验,以及世界上其他独立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几乎同样的结果--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会违背良心服从权威的指示和命令行事。这个实验结果所代表的意义曾经引起了科学界和社会舆论的极大争议。为此,米尔格拉姆教授在他后来所著的《服从的危险》一书中说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威的环境,与我们所深恶痛绝的纳粹时代之间的关联问题。
米尔格拉姆教授与津巴多教授的关于人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深刻的改变了我们关于人性以及社会行为的思考方式。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什么使人变得邪恶?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如果有的话,是否当我们跨过那个临界点之后就会立即释放出内心的邪恶?还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事实上,这两个实验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了。
虽然美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政府都立法禁止了类似的心理实验,但是这个心理学实验对解释大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小到我们每个人身上或身边发生的鸡零狗碎的事情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譬如我们可以借鉴来研究探讨文革时期社会集体无意识暴力化的社会心理学机制,对六四事件中的学生,市民,政府,军队的行为模式的解释,以及关于这次四川大地震的人性的阐释研究等等。譬如,想想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对老师的偏执狂般的信任,我们长大后对老板或上司唯唯诺诺般的言听计从,想想世界上层出不穷的大大小小各种邪教对教徒们的洗脑……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上述这两个心理学研究中找到一定的理论基础。
还记得恐怖的汉尼拔博士吗?《沉默的羔羊》中的男主角。以前就觉得研究心理学的人都非常的强悍和恐怖,现在更加坚定了这个看法。不过话又说回来,武功无所谓正邪,用之于行侠仗义则为正,用之于为非作歹则为邪矣。
所以俗语曰:千万别冲动,冲动是魔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