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從殖民體繫到分工體系,從分工體系再到合作體系”深以為然,值得一讀。
白雲先生:WTO已死,一帶一路將主導世界
一、一路一帶是全球化系統WTO的顛覆性升級版本 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未來將何去何從?在這一歷史關口的重大問題上,中國藥方,中國方案,中國模式,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出路。這是一帶一路用四年時間就受到世界矚目,並取得重大進展的根本原因。本次峰會,我們針對全球治理給出了綱領性和系統性的藍圖與路線圖。 要深刻認識和理解一帶一路,以及其在歷史進程上的作用與任務,我們需要先解答下面幾個基本問題。 第一,為什麼我們要提出一帶一路呢?因為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系統,已經崩潰了。而且美國人給全球化治病,找不到癥結,也給不出解答,美國不僅不解決問題,並且還想甩包袱自保以鄰為壑,所以帶領世界繼續前行,這個歷史重擔和歷史使命,就落到了中國的身上。 第二個問題,一帶一路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明,它是未來新世界秩序的升級版的WTO(世界貿易組織)。而且是根本性的顛覆,並不是對舊全球化系統修修補補的改良。這麼說,想必大家一下子就理解了。也就是說,WTO現在已經實質性的退出了歷史舞台。美國作為WTO體系的制定者,主導者,作為群主,他率先挑起了反全球化運動,而用以取代WTO的TPP和TTIP,也被美國廢除,這意味着作為群主的美國,自己率先退群了。 第三個問題,既然一帶一路是全球化的更高級版本,那麼一路一帶和WTO相比,它高級在哪裡呢?他的優越性,先進性又體現在哪裡呢? 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WTO體系,是美國對全球資源、資本,勞動力的奴役。一帶一路,則是對全球資源、資本和勞動力的解放。或者用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話來說,舊系統WTO,現在已經落後到了既束縛生產關係,也束縛生產力的地步。而一帶一路,既解決生產關係的問題,同時也解決生產力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一帶一路為什麼以基建投資作為突破口?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用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也好比說,想自己做飯吃,就得先有個廚房。有了廚房,才能炒菜,炒菜炒的好吃了,才能開個飯館,開了飯館,才能掙錢。所以,中國後面首先要幫亞歐非的廣大人民先修條路,再蓋個廚房。有了路,它們才能把自己家的土特產,比如農產品,礦產品,原材料等運輸出來賣掉。有了廚房,他們才能生產商品。能生產東西之後,大家才能貿易。貿易需要結算,這時候我們的銀行才能提供服務。我們的銀行提供了服務,人民幣國際化,也就水到渠成了。總體的路徑就是這樣的。 第五個問題,亞投行和一路一帶的關係是什麼?如果說一路一帶是中國主導的升級版的WTO。那麼亞投行則是中國主導的升級版的世界銀行。 看完了關於一帶一路的五個根本問題,我們再看看當前世界的五個根本問題和基本判斷。 二、世界怎麼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關於當前的這個世界,我們要深刻理解大時局,大變局,需要弄明白最基本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和判斷,全球經濟出現了嚴重的系統性危機。當前世界正處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學宮之前文章的曾說過,當前的世界,跟一戰二戰之前的局勢很像,正處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一戰二戰之所以會打起來,開啟了人肉磨坊模式,就是因為那時候沒有人出來給出全球化危機的解答,所以大家就破罐子破摔,做出了最壞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和判斷,在十字路口,世界分裂成了兩大陣營。一方是美國為首的舊世界,一方是中國為首的新世界。美國認為是全球化本身的問題,中國認為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問題,而是美國人不懂得怎麼領導和治理世界,是美國人失職,是美國人的問題。美國人嘴硬說,你行你上啊。中國也沒客氣,當仁不讓地直接就擼袖子上了。 第三個問題和判斷,中美之間的交接班,兩個全球化系統之間的切換,存在兩種交接方式。一種是在血雨腥風中交接,另一種是在和平中交接。目前看,血雨腥風的硬交接的可能性不大,和平交接的軟交接,中美之間應該達成了一些共識和默契。 第四個問題和判斷,在我們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上,根本出路在於,基於新的全球治理思路和理念,基於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重新頂層設計一套全新的國際體系。在這一套頂層設計里,一帶一路是WTO的升級,亞投行是世界銀行的升級,上合組織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升級。現在還需要一套新版本的國際法。 第五個問題和判斷,全球化的危機被治癒之後,我們的世界,未來會出現一種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新文明。要完成這個歷史任務,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要避免三戰,完成中美之間的和平交接。第二步,是與交接同步,完成新系統的設計、迭代和切換。第三步,貿易的長遠目的,是完成車同軌。車同軌的同時,人文教化來漸進式地統合併最終實現書同文的進程。最終實現人同倫。人同倫是全球全面一體化歷史運動的最終目標,和最後完成的標誌。 全球化的運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全世界的全面一體化,是一個必然的後果。文明與文明間的衝突,以文化差異而起。而人類的永久和平,也只有一個可行的方案,那就是不同民族間文化差異的最終消失。契約和評論,是對文化力量的無知所導致的產物。 文化的力量,是英美主導的全球化失敗和衰落的根本原因。同樣,文化的力量也是未來中國主導的全球化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 三、從殖民體繫到分工體系,從分工體系再到合作體系 英國主導的全球化,全球化體系的崩塌,直接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二戰結束後,殖民體系土崩瓦解。現在在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哦,我知道了。但是很少有人會深入思考,為什麼英國人領導世界,要實行殖民統治呢?以及英國的全球殖民統治為什麼會崩潰? 這不是經濟原因,不是軍事原因,也不是管理原因,或者說,它是非物質性的原因,因為它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深層原因。 殖民體系的本質是什麼呢?它是一種全球跨國奴隸制體系,要知道,近代史上英國侵略了整個地球,極少有國家能倖免於英國的侵略。那麼問題現在就變成了,為什麼英國人要在全球推行奴隸制?答案很簡單,因為歐洲人的歷史和文化,自始至終,就只有奴隸制這一種形態。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裡面對歐洲社會的主奴文化,分析的十分精彩。馬克思所分析的歐洲歷史的五種社會形態,實質上是歐洲社會奴隸制的五種形態。 很多人用這個理論套用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這是極其愚蠢的做法。因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奴隸制,除了被滿人殖民的那段黑暗時代之外。因為滿人和歐洲人一樣,他們都是野蠻人,人種低劣的野蠻人,只能理解奴隸制這種低劣的社會管理方式。 馬克思把歐洲的歷史,劃分成了五個不同的奴隸制階段。他的劃分標準是什麼呢?這個標準是社會物質生產的能力。所謂的歷史運動螺旋上升,本質就是主奴關係的重新確立。奴隸打倒奴隸主,成為新的奴隸主,新的奴隸,再打倒新奴隸主。所以在黑格爾看來,歐洲的主奴運動本身,似乎是永恆的。 而在中國社會則不會這樣,中國社會是以永恆的天道主宰一切,因為天道不可能被人推翻,所以中國的社會更替,只是王朝更替,有道者取代無道者。黑格爾對中國文化,全完看不懂,所以他說中國的歷史好像是靜止不動的。他會有這樣的錯覺,都是因為他站在低級文明的視角,看待高級文明,如同夏蟲不可語冰。 把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裡面的主奴精神,替換成物質生產,這就變成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把主奴辯證法里的主奴關係,替換成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的社會關係,再讓兩個階級互相鬥爭和翻滾,這就有了階級分析和歷史唯物主義。 在中國的歷史上,王朝更替的動力,是天下無道,有道者推動社會,重新復歸於大道,天下再次太平。社會更替的臨界點,是土地兼併太嚴重,很多家庭養活不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們就會造反。西方奴隸制社會,他們歷史上的社會更替並不是王朝更替,而是奴隸主的更替。 因為在西方社會裡,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本然的是主奴關係,一個人要麼是另一個人的奴隸主,要麼是另一個人的奴隸。所謂的自由人,是一個很脆弱的少數人階層,他們最終都會淪為奴隸。 在西方社會裡,人的本質,就是一種財產,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但是奴隸這種財產,比較特殊,他要吃飯,他繁殖的後代都需要吃飯。考驗一個奴隸主的問題是,如果他的財富增長,跟不上奴隸們的繁衍所帶來的物質消耗,那麼這個奴隸主就會破產。這個破產的奴隸主,就會淪為奴隸。西方社會,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是每個家庭,負責養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西方社會,則是奴隸主負責養活所有奴隸,以及奴隸們的家庭。類似於我們飼養牲口的那樣。 一個奴隸主,為了避免被其他奴隸主所兼併,他只有三個選擇,第一個方法是通過殺嬰來控制奴隸的數量。這方面,我國的計劃生育殺嬰運動,就是跟西方奴隸制文化學來的。一個人可以無條件殺死另一個人的嬰兒,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可以,殺嬰者是奴隸主,被殺嬰者是奴隸。計劃生育是罄竹難書的極端罪惡的行為。 第二個方法,奴隸主會選擇讓奴隸的後代自然餓死。在西方歷史上,那些奴隸家庭都是非常悲慘的,他們一生生育20多個孩子,只能養活兩三個。如果大家看過《資本論》的話,書裡面講英國紡織工人,失業後,大多數都是被自然餓死的,數量有幾百萬人。在奴隸制社會,如果奴隸主養活不了奴隸,不光是嬰兒,大人也會被自然餓死。 第三個方法,為了養活更多的奴隸,積累更多的財富,也讓自己時刻保持奴隸主的地位,不被其他奴隸主所兼併。那麼只有走上一條擴張侵略的道路。在我們的文化和歷史裡面,我們追求的和平,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西方人卻不是這樣的,他們追求的,就是永恆的血腥殺戮和掠奪,永無寧日。所以,西方人活着,並不是真正的活着,他們只是在吃與被吃之間,終生恐懼並竭力掙扎罷了。要麼侵略擴張,要麼破產為奴,他們別無選擇。 這種吃與被吃的恐懼,是西方式資本主義的動力根源。這裡需要說明,我們的歷史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很成熟的僱傭制企業,有農業,也有手工業工場。這是十分成熟的社會化大生產。中國式的資本主義,不是吃人和被吃的主奴關係,而是和諧平等的人與人關係。西方出現資本主義,比我們晚了幾千年,他們直到近代,才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在我們的歷史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市場化的調劑,都是比較低級的。從士農工商里,商人地位最低就可見一斑。因為還有更高級更先進的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國家化大生產。比如修長城,修京杭大運河,國家官窯,官鹽,官礦,官鐵等等,這才是高級文明應該有的經濟模式。 我們幾千年前,就建立了現代國家,所以才能具備組織國家化大生產的條件和能力。而西方人,直到近代他們才產生了現代國家的萌芽,這一點他們比我們晚了幾千年。因為這種歷史和文化上的缺陷,導致西方人只能理解自由資本主義這種低級落後的社會化大生產。在西方社會,他們把商放到了最高位置,超過了士農工,他們的社會結構是商士農工。他們之所以如此依賴商業貿易,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太落後,和國家組織體系太落後。不是他們不想理解國家化大生產這種高級文明的經濟方式,而是他們的文化和歷史太低劣,理解不了這種高級文明的經濟模式。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為什麼西方人會有如此低劣的經濟觀念和經濟方式呢,直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低劣的文化和歷史。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如此低劣的文化和歷史呢?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人種的低劣造成的。 英國主導的殖民體系,為什麼一定會瓦解呢,根本原因是這種主奴文明里的無限競爭造成的,誰贏誰做奴隸主,誰輸誰做奴隸,大家都很恐懼,只能不擇手段的進行競爭。 在這種奴隸主們之間你死我活的競爭中,英國和法國,作為全球殖民體系的主導者和既得利益者,遭到了來自新興強國德美蘇的挑戰。兩場世界大戰過後,殖民體系瓦解。世界迎來了分工體系時代。在分工體系中,美蘇作為二戰的既得利益者,各自引領了一個陣營。蘇聯領導的是經互會,美國領導的則是世貿組織,也就是WTO。 經互會和世貿組織兩個體系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是易貨貿易為主,後者則是英國殖民體系的升級版,帶有強烈的殖民體系色彩和殘餘,把英國的軍事殖民體系,升級成了金融殖民體系。 也就是說,戰後秩序,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實質是金融殖民體系。內核是金融殖民,整體外觀和結構上看,是全球分工體系。它的靈魂,則是美元霸權。在英國的殖民體系時代,掠奪方式和工具是通過軍事手段。在美國的分工體系時代,美國掠奪全球的工具和方式,則變成了金融手段。 當英國的軍事力量,無法維繫全球軍事霸權的時候,這個殖民體系,就會土崩瓦解,挑戰英法的,是德國。當美國的金融力量,無法維繫全球金融霸權的時候,這個金融殖民為核心,分工為形式的全球分工體系,也會土崩瓦解。這一次,站出來挑戰美國金融霸權的,是中國。歷史的進程,無法阻擋,英國人當年無法阻止自己霸權的衰落,今天的美國,同樣也無法阻止自己霸權的衰落。 世界必然會從分工體系,升級到合作體系。英國主導的全球化,是殖民體系時代,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是分工體系時代,而中國主導的全球化,則是一個全新的合作體系時代。 合作體系對分工體系的顛覆,體現在去美國化,去殖民化,去美元化,去奴隸制化,去霸權化。重中之重,便是對美國金融殖民體系的瓦解,也就是對美元霸權的瓦解。 完成對分工體系的顛覆之後,摧毀了一個舊世界,再建設一個新世界。在在建設方面,合作體系的目標是要把全世界的資源和人口,都從美國的金融殖民體系中解放出來,把全球變成一個大家庭,用新貿易通道和物流手段,和新的信息手段,科技手段,把全球變成一個更高效的,更加一體化的經濟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這就是中國給出的道路,給出的解答,給出的方向。這個藍圖,它將重新塑造世界的根本面貌,把人類帶入一種全新的高等文明中。所以,一帶一路,並不只是經貿體系,它的深遠影響,是一整套的文明體系。是用一種文明,替代另一種文明。也就是用中國的天道文明,替代西方的主奴文明。如果看不到這一點根本性的大文化潮流,那麼就無法理解未來世界的一百年和一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