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 “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指的是孔丘,孔丘不講怪力亂神,並非代表他不信鬼神,在先秦時期,“鬼神”也不是指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鬼魂和神仙。 “鬼”是指智慧,鬼谷是指智慧之谷,鬼謀是指難以預測和出其不意的謀略,鬼才是指極為稀少的高智慧型人才,鬼谷子是指擁有智慧的哲學家。 “神”是指超凡的智慧,《孫子兵法》:“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此文是指有智慧的兵家,能夠適應千變萬化的形勢而取勝。 “鬼”和“神”在先秦時期主要是指智慧。 《道德經》:“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此文是指一旦理解和掌握了自然規律,只需要順其自然即可,只有這樣,才能夠生生不息。任何智慧和謀略也無法改變自然規律,凡試圖阻止或者改變者,必遭受天地間法則的反噬。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指治國也同樣需要遵循自然規律,一旦執政者逆天道而行,就如同烹飪小魚一樣,若不小心,則會粉身碎骨。 孔丘不語怪力亂神,是由於他不懂道家和兵家的智慧,既說不明白,也無法運用,他所擅長的是禮和樂,因此,被稱作“禮樂家”。不過,孔丘並不會奏樂,也不太精通禮,只能走到哪就問到哪。曾經向老子求過學問,老子傳授過孔丘一些道法,可是這位老先生想了幾天也想不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老子所講的,其實就是一些基本的辯證法,可是孔丘卻並不具備辯證思維。因此,韓非子稱其為“濫竽充數”。 而墨家則稱其為“儒”,“儒”在先秦時期是指愚蠢和迂腐。 而莊子稱孔丘“無病自灸”,是指孔丘既沒有智慧,也不具備先秦諸子百家的辯證邏輯思維,無真才實學,卻總是喜歡到處招惹是非,與人爭辯,也辯不過,總是丟人現眼,樂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