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海不归征文以来, 我一直持积极关注的态度. 虽不打算参加比赛,但常常忍不住会发表一点意见和看法,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大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势.,其实这也说明我们大家在心底是非常挂念故土, 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人亲,山亲水也亲啊. 还说明我们的心底也曾反复纠结过海归海不归. 最后归也好不归也好, 一定也是权衡之后的一个无奈的决定,毕竟归或不归, 都是某种不能两全的选择. 这几天看了几篇文章, 也想起了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 却让我恍然之中有点明白,我们讨论海归的问题是否有点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呢? 先说一点不久之前的历史. 在出国潮开始的10年之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发生过一个更为波澜壮阔涉及千家万户的移民运动,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 年龄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四五岁的所谓知识青年, 被一股无法左右的社会力量从他们的生长之地城镇连根拔起移植到农村. 很多人曾经宣誓要扎根农村. 几年之后,还是这同一批人,思归之心已经盖过了曾经的誓言, 他们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回到自幼熟悉的城市, 于是又一场同样规模但更为艰难曲折的返城运动出现. 下乡时间短的青年回城时受到了父母的热烈欢迎.但那一批离家已久又拖家带口的老知青就遇到了不可思议的困难, 在某种程度上亲情人性都受到了考验, 很多人不受家乡甚至家人的欢迎, 无处容身的窘况随处可见..我就看到过有报道说最后有人不得不返回北大荒. 重把他乡当故乡. 这样的故事虽然很令人伤感, 但平心静气地想一想, 是不是也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归故土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由你一厢情愿做出的决定了.你能肯定故乡会张开双臂接受你, 拥抱你吗? 这一段历史,是否与我们现在的出国和海归有一定的相似度呢. 前天看到了一个关于父母都是中国籍的美国宝宝的国籍认定的文章,其中一个例子是海归博士的两个美国出生的孩子,因为父母两人均是未取得美国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必须为孩子申请旅行证才可带回国。回北京后,被公安局告知,要为两个「美国宝宝」办中国户口须缴纳人民币18万元。另一个例子是, 持「旅行证」的「美国宝宝」回国后,因「逾期非法滞留中国境内」使父母被罚款。也许这是两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它反映了中国人对海归人员的一种态度. 即使政府希望引进人才, 那些具体的办事人员恐怕也不愿意这些海归们把里里外外的好处都捞到. (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海外生活的甘苦, 但国人恐怕不会这样认为.) 所以当我们讨论海归的问题时,也应该想一想, 中国真的欢迎海归吗? 希望不是叶公好龙.也希望这样的例子是极端个别的情况.. 我认识的一位上海女青年, 因为工作的需要入了外籍, 前年曾经海归, 并与一位青梅竹马组成家庭. 结婚后, 她自己很想留在上海发展. 一个令她烦心的事就是她每半年都必须出境一次去重新申请签证. 现在中国使馆发签证已经不像从前了,基本上在华逗留时间都不会超过两个月, 少量特殊原因也只给半年的时间, 想要海归并留在中国发展, 合法的居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于那些已入外籍的海归者,请问,你愿意每半年就出境一次吗?, 且不说经济上是否允许, 光那份麻烦可能就让你望而却步了.当然, 我知道中国已经开始实行绿卡制度,但是中国绿卡的门槛很高. 而尖端人才毕竟为数不多. 如果你不能拿到中国绿卡,你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海归之路吗?前面说的这位上海女青年烦不胜烦,最后只好选择重回海外. 如果中国真的欢迎海归,难道不能制定更为简单方便的签证制度吗.这一切只能说,中国并不是真的欢迎海归, 种种不便只是想请你们自觉地止步于国门. 既然如此,我们还在这儿讨论海归,岂不是典型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双重国籍的讨论和呼声,我个人觉得不太现实.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大幅度提升, 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也看涨. 这是好事, 但是对于海归, 却不一定是好事, 雪中送炭会留下一段美谈,而锦上添花却难免让人怀疑你目的不纯.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机会主义者. 两个不争的事实是: 国内人才很多, 国内资源有限. 与其去虎口争食, 分一杯薄羹,不如另辟蹊径. 在他乡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 就像当年乘坐五月花号抵达北美的移民前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我们不去争抢已经很稀缺的各种资源其实也在为中国做贡献.这样一想是否也能稍稍慰籍一下我们的故土情怀,滋润一下我们不变的中国之心呢. 万维博客就海归海不归征文, 说明这确实是海外留学人员的一个心结, 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地位大大提升这样一个现实. 在我看来, 归, 不应该是海外人员单方面的决定, 还应该牵涉到另一个主体的态度, 就是接受方的态度. 如果没有接受意愿, 我们的心潮澎湃只是我们自己在那儿自说自话,自作多情. 自作多情太傻,一厢情愿可悲, 希望我们不要成为一个可悲的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