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施化的博客  
不断思索,不断发现  
https://blog.creaders.net/u/4339/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施化
注册日期: 2010-09-21
访问总量: 3,965,43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用自由理性替换科学民主更有益
· 集体道德是一种什么道德?
· 激活自己心中的选票
· 马克龙眼中的左派和右派
· “中”,阎锡山的简明哲学
· 社会进步只因有人反动
· 暴力,自由的唯一杀手
友好链接
· 夕子:夕子的魔幻星球
· ladybug:ladybug
· 雪梅:雪梅的博客
· 思羽:思羽的博客
· 老度:老度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沐岚:沐岚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右撇子:右撇子的博客
· 思芦:思芦随笔
· 远方的孤独:远方的孤独
· 新歌:newsong
· 天雅:天雅的博客
· 秀峰真人曾节明:曾节明的博客
· 人参花:人参花的博客
分类目录
【翻翻晒晒】
· 中国总是被“问题男人”左右着
· 一个领袖的成功和他的民族的失败
· 恐怖主义的起源
· 寡言博的最后一篇日志
· 一开枪,就分裂了(2008)
· 妈妈的遗产
· 可怕,一个没有权威的权威体制
· 写给两岸的大学生朋友
· “宣传”不同于“描述”
· 为什么共产主义会被中国人接受?
【一言蔽之】
· 用自由理性替换科学民主更有益
· 集体道德是一种什么道德?
· 社会进步只因有人反动
· 现代战争目的:摧毁战争意志
· 穷人,更缺的是自由而不是钱
·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 抹杀个体不仅意味着消沉更是灾难
· 百年之大变局真的要来了
· 习对美态度突然翻转是件好事
· 惊!中国的命运原来一向由军人决
【奇谈怪论】
· 振聋发聩
· 重发:李克强和他的“天在看”
· 方方:那些待宰的猪们
· 请勿外传
· 防人之心不可无
· 谣言太多,真假自辨吧
· 很久不讨论病毒了,事实与我预测
· 传乌战普京失手的主要原因
· 这篇要顶!
· 传国内一半网友支持俄罗斯
【有感而发】
· 激活自己心中的选票
· 马克龙眼中的左派和右派
· “中”,阎锡山的简明哲学
· 暴力,自由的唯一杀手
· 再论自由
· 读《独裁者手册》
· 米莱能走多远?
· 有毒的道德
· 同情弱小还是同情邪恶?
· 大陆和台湾,谁更该独立?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9/01/2018 - 09/30/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2/01/2012 - 02/29/2012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懦弱的刺杀与刚强的决斗
   

施化

 

世界著名政治活动家,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于7月8日突然遇刺身亡。消息一经传出,引起全球舆论海啸般的潮涌。从各国领袖,政经界知名人士,到普通的市民以及网民,对安倍先生突如其来的无辜被害,都发出了自己的哀悼、伤感,也包括欢呼。

不论刺杀安倍的凶手是什么人,出于何种动机,被谁收买或唆使;不论这种卑劣与残忍的凶杀,计划得多么周密,隐藏得多么巧妙,在我看,都只配鄙视与唾弃。这种卑下的行径连最低级的生物都不采用,竟被称作人类的高级动物千百年来欣然认可,不以为耻,反以为勇?真是百思不解。人性的底线究竟是怎样被一代又一代下探和突破的,我们的祖先在哪里出了差错?

不得不承认,历史上有名的刺杀事件,对世界都体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比如,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

另一次刺杀发生在前苏联。1934年12月1日傍晚,在列宁格勒州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内的走廊里,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基洛夫被一位潜入的凶手厄古拉耶夫枪杀。这一事件遂成为30年代苏联"大清洗"的开端。凶手虽然当场被捕,并由当天赶到列宁格勒的斯大林亲自审问,但审讯记录始终没有公布。尼古拉耶夫当月即被枪决;另一个主要证人鲍利索夫(基洛夫的警卫队长)在前往受审路上因"交通事故"而死亡。这次暗杀导致了前苏联的著名的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间谍分子的大检举、大逮捕、大处决运动,先后牵连500万以上社会各界的著名人物和普通百姓,他们中有40多万人被处决。这场血腥的镇压、清洗运动引起世人的震惊、关注和困惑。事后的解密表明,苏维埃的秘密警察机构契卡参与了谋划与灭迹。背后的指使者不言而喻。

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刺杀无过于宋教仁被刺案。此案的发生,使身为中国民主宪政第一人的宋教仁先生英年早逝,中国的宪政道路从此被斩断。至今,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人理解其中因果。由于失去了宋先生,中国走向现代化和融入世界的必经之路,直到二十一世纪的此刻还艰辛曲折,迷离扑朔。期间中国人遭受的巨大损失和痛苦,难以用数字和语言来表达。显而易见,宋教仁先生被害后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袁世凯而是孙中山。袁想要的是西方的宪政,包括所谓“窃国”后的君主立宪,可惜声败名裂。而孙想要的是党国,结果终于被他得手。详情就此省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探秘。

听起来,主使暗杀的幕后黑主好像无所不能,甚至还在创造着历史,但其实只是出于懦弱。说刺杀懦弱,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暗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却无半点公开宣扬的自信。密室策划,掩人耳目,躲躲藏藏,背后下手。刺杀安倍先生的凶手就是从背后开枪。他秘密地准备了好几个月,从未知的神秘渠道,打探到安倍的行踪。我敢发誓,他自称对安倍多有不满,但怯弱得不敢当面对话一个字。凶手背后的主谋,更诡秘得像地洞里的硕鼠,一声不吭。

他们害怕什么?怕这种见不得人的丑事曝光?明明知道这是丑恶的罪孽,却不以为耻,执意为之。这种不配与人类共存的鼠辈,永远别想逃脱神明与天道的惩罚。

其实,当激烈的利益或政见冲突发生,传统上还有另一种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决斗。据汉语词汇,决斗就是两个人之间的格斗。两人之间有证人在场的、预先安排的、使用致命武器的正式格斗,它通常是一方伤害或侮辱另一方的结果。可惜这种曾经在中世纪贵族中流行的决斗,已随着贵族的绝种而失传。

决斗虽然不是解决人际矛盾的最合适手段,但比刺杀好过不知N倍。只要是一个有男子气概的男性,在暗杀和决斗间二选一,必然选择刚强的决斗。现在较为普遍的认为,决斗这一行为起源于古代战场上首领之间的一对一单挑。在古时军事尚未发展到大军团作战之前,小集团之间的首领的武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的古战场上普遍地存在着这样的记录,双方领军人物走到阵前,代表各自的阵营搏杀,搏杀的结果有时候会终结这场战争,也有的时候只会成为接下来大规模战斗的序曲。

欧洲的神话对于这种彰显武勇的壮举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之为“遵从众神的意志”。在希腊神话的名篇——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部分便有着这种决斗的描述:希腊联军一方的领军人物半神阿克琉斯意图为自己战死的挚友复仇,来到特洛伊城下挑战特洛伊的大王子赫克托尔。赫克托尔明知自己一旦出战就会战死,但依然吻别了自己的妻儿,出城与阿克琉斯对决。因为这是“众神的旨意”。

决斗所追寻的是属于个人的荣誉和尊严。决斗的准则是公开,公平,公正。资本主义的出现摧毁了贵族阶级,也摧毁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荣誉。但取代决斗的法庭,解决纠纷却不再围绕着荣誉,只围绕着金钱,或者利益归属。于是决斗死了,可惜刺杀却活着。

最近听到决斗一词,是在美国首富科技天才马斯克与俄帝普京之间。3月14日,地球上最富有的人挑战了俄罗斯头号人物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马斯克在Twitter帖子中公开提出了这一挑战。以英语和俄语混合,马斯克宣布自己正在与普京决斗DUEL。双方决斗的赌注是乌克兰。

刺杀是懦弱和卑劣的行为,赞美刺杀则更为卑劣。偷偷地夺走另一个人的宝贵生命,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或心理满足,更别说为一点蝇头小利?没有比这更不耻于人类的下贱举动了。那些在网上匿名为刺杀叫好的人,我觉得朱允儿那首歌名正配得上他们:《为什么不是你?》

2022-07-1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