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6——从舒曼到沃尔夫 251 舒曼《诗人之恋》 F.迪斯考(Br),埃芬巴赫(P) (74-76) 252 舒曼《克莱斯勒偶遇记》 F.迪斯考(Br),埃芬巴赫(P) (74-75) 253 斯卡里亚宾《第4交响曲“法悦的诗”》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99) 254 肖斯塔科维奇《第5交响曲》 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73) 255 肖斯塔科维奇《第7交响曲》 伯恩斯坦/芝加哥交响乐团 (88) 256 肖斯塔科维奇《第10交响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1) 257 西贝柳斯《第1交响曲》 伯格伦德/赫尔辛基爱乐乐团 (86) 258 西贝柳斯《第2交响曲》 伯格伦德/欧罗巴室内乐团 (97) 259 西贝柳斯《第5交响曲》 伯格伦德/欧罗巴室内乐团 (96) 260 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 巴比罗里/哈雷乐团 (59) 261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V),韩德尔/芝加哥交响乐团 (59) 262 斯梅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 库布里克/波士顿交响乐团 (71) 263 斯梅塔那《弦乐四重奏第1号“我的生涯”》 阿尔班.伯格弦乐四重奏 (90) 264 斯特劳斯家族《华尔兹与波尔加集》 C.克莱伯/维也纳爱乐乐团 (89,92);克劳斯/维也纳爱乐乐团 (50-53);博斯科夫斯基/维也纳爱乐乐团 (57-79) 265 约翰.斯特劳斯二世《蝙蝠》 C.克莱伯/拜仁国立管弦乐团 (75) 266 理查德.斯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0) 267 理查德.斯特劳斯《英雄的生涯》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5) 268 理查德.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3) 269 理查德.斯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72,73) 270 理查德.斯特劳斯《唐璜》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3) 271 理查德.斯特劳斯《莎乐美》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 (77,78) 272 理查德.斯特劳斯《玫瑰骑士》 卡拉扬/爱乐乐团 (56) 273 理查德.斯特劳斯《最后的四首歌》 施瓦兹科普夫(S),塞尔/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65) 274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99) 275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95) 276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 布列兹/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91) 277 柴可夫斯基《第4交响曲》 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60) 278 柴可夫斯基《第5交响曲》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 (84) 279 柴可夫斯基《第6交响曲》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 (84) 280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80) 281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普列文/皇家爱乐 (86) 282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 多拉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79-81) 283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 (76) 284 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第1号》 里赫特(P),卡拉扬/维也纳交响乐团 (62) 285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Vn),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 (57) 286 威尔第《阿依达》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弗莱尼(S),卡雷拉斯(T) (79); 穆蒂/新爱乐乐团,卡芭叶(S),贝尔甘兹(T) (59) 287 威尔第《奥特罗》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苔芭尔蒂(S),摩纳哥(T) (61) 288 威尔第《茶花女》 C.克莱伯/拜仁国立管弦乐团,科特巴丝(S),多明戈(T) (76,77) 289 威尔第《游吟诗人》 塞拉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 (62) 290 威尔第《弄臣》 塞拉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卡拉斯(S),斯蒂法诺(T) (55) 291 威尔第《安魂曲》 阿巴多/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 (79,80) 292 维瓦尔弟《四季协奏曲》 S.库伊肯/La Petite Bande (06);Fabio Biondi/L'Europa Galante乐团 (00); Il Giardino Armonico,Enrico Onofri(vn) (93) 293 维瓦尔弟《长笛协奏曲集》 有田正广(fl),东京巴赫.莫扎特Ens (90) 294 瓦格纳《管弦乐曲集》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74) 295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C.克莱伯/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80-82) 296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索尔蒂/维也纳爱乐乐团 (58,62,64,65) 297 瓦格纳《纽伦堡的游吟诗人》 卡拉扬/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70) 298 瓦格纳《帕西法尔》 克纳佩茨布什/拜罗伊特音乐祭管弦乐团 (62) 299 韦伯《魔弹射手》 C.克莱伯/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73) 300 沃尔夫《歌曲集》 施瓦兹科普夫(S),路德维希(Ms),F.迪斯考(Br),巴伦伯英,摩尔(P) (66,72-76) 1. 菲舍.迪斯考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男中音歌唱家。在前面的几个部分的那些入选了《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的古典声乐曲目里,他的名字就频频的出现。他演绎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马勒的艺术歌曲,都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最高峰。他在巴赫的宗教声乐作品里头也是当之无愧的标杆。虽然李希特指挥下的巴赫声乐作品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演绎,但是菲舍.迪斯考和克伦贝勒合作的那几个版本也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丝毫不遑多让。在舒曼的艺术歌曲这个领域,菲舍.迪斯考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他神奇完美的演唱技巧与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首入选曲目,沃尔夫的《歌曲集》,这套囊括了诸多伟大歌唱家经典演绎的全集获得了全体评委们的一致推崇,是以全票满分的惊人成绩荣获最佳版本的!在这次评选的全部300首曲目中,这个版本也是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版本!其中,全集中的绝大多数歌曲都是由菲舍.迪斯考和摩尔合作演绎的。在评委们的推荐评语中,也特别写明了之所以获得一致推荐主要也是基于菲舍.迪斯考的伟大演绎的缘故。另外,顺便说一句,在古典艺术歌曲这个领域,菲舍.迪斯考是我最喜爱的男中音,而施瓦兹科普夫则是我最喜欢的女歌唱家。 2. 斯卡里亚宾的《第4交响曲“法悦的诗”》这首曲目,在所进行了的6次《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评选中,每次评出的最佳版本全都是不同的,而且第一第二名的得分都很接近,这说明在这首曲目上评委们的争议很大,也说明这个曲目至今还没有出现能够一锤定音的公认铭盘。究其原因,大概如下。这首交响曲对音响效果要求很高,要有大编制的乐队,录音讲究宏伟鲜明,在这方面,新版本的录音总是比较容易占优势一些。因此,这首曲目的最佳版本,几乎总是由该次评选时出现的新录音版本获得的。另外,这首作品虽然是斯卡里亚宾的代表作,但是并不很受指挥大师们的见爱,大师们的录音并不多,铭盘也就难现踪影了。这很可能是因为这首作品充满了神秘色彩,带有很强的性的暗示与意味,所以才不太招人见爱的吧。而且,这首曲子在编排上需要极大的增强乐队的铜管部分,购置大量乐器,费用不菲,这也是许多指挥家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吧?! 3. 肖斯塔科维奇可能算是马勒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了。他生活在红色恐怖的苏联时代,他的作品总是切合当时的政治思潮,却又相当的晦涩难懂。譬如这里入选的他的《第5交响曲》,末乐章究竟是要表现“对革命的赞美”呢?还是要表现“对集权主义的控诉”?对主题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不同的处理方式。尽管现在乐评家们普遍认为是“对集权主义的控诉”,指挥家在处理这个末乐章时也都以缓慢的节奏进行(比如穆拉文斯基指挥的版本),但是,不同的声音也是存在的。比如,第二名的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版本,就是以一种欢快的节奏演绎的。据说,在海丁克录音之前,发现了一个肖斯塔科维奇的手稿,上面注明是“强制性的欢喜”。但是不久之后这个所谓的手稿就被证实是假的。而海丁克的版本也就成了唯一一张根据这个假证据而演绎的录音了。实际上,虽然该手稿是假的,但是指挥家对乐曲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也正是古典音乐的迷人之处。因此,海丁克盘的是非功过,尚未可盖棺定论呢。再譬如,肖斯塔科维奇的《第10交响曲》,诞生于斯大林红色恐怖主义时代,也是一首谜雾丛丛的作品。它的曲式是D-S(Es)-C-H的形式,许多乐评家认为这是作者名字的含义,真实以否尚无从知晓。这首作品是斯大林死后发表的第一首交响曲,有证据说其中的第二乐章是斯大林的肖像,可是该证据已经被证实也是假的。而第三乐章中的圆号主题,作者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那是写给他所爱慕的艾尔米拉小姐的。总之,这是一部交织着作曲家个人情感的斯大林恐怖时代记录的作品。其实这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风格,打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 4. 本国音乐家的作品,通常总是由本国的指挥家方能演绎得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这条规律在民族乐派作品上更是适合。比如,西贝柳斯的几首入选的交响曲作品,都是芬兰指挥家伯格伦德的版本获选为最佳版本。浓厚的芬兰民族风格,已经让芬兰指挥乐派成型并开始在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了。在比如,斯梅塔纳的《我的祖国》,获得推荐的版本几乎全都是捷克系的指挥家:库布里克,安塞尔,塔利希,诺曼。其中库布里克有四个版本获得了推荐,是这一曲目当之无愧的最佳演绎者。我个人比较推荐他90年与捷克爱乐合作的版本。《我的祖国》这首作品从52年开始就是每年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的必演曲目。自从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之后,库布里克就离开了祖国捷克,在美国与西欧各地漂泊。直至苏联垮台东欧巨变之后的90年,他才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并与捷克爱乐合作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录制了这个录音版本。不仅演绎精彩,而且很有历史纪念意义,不亚于89年柏林墙倒塌之际伯恩斯坦指挥多家交响乐团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广场上的那场贝九演出。 5. 理查德.斯特劳斯的管弦乐作品简直就是为卡拉扬所量身定做的!或问:如果没有卡拉扬,古典乐坛将会怎样?--试答:乐坛少了一个乐霸,切利比达克将会继承福特文格勒的衣钵。卡拉扬独霸古典乐坛30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于回答的问题啊。我也很无解!该腐烂的还是会腐烂掉的,只争朝与夕罢了。 6. 威尔第和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的泰山北斗。普契尼更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威尔第嘛,总的来说还是以上流社会为创作背景了。两人都善用意大利民族音乐作为素材,都很讲究旋律的优美动人,这也是他们的歌剧能够常演不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阿依达》是威尔第应埃及总督的邀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庆祝典礼所创作的歌剧。卡拉扬的版本感情丰富,穆蒂的版本热情洋溢,两个都是绝品。卡拉扬和苔巴尔蒂合作的版本也很精彩,另外塞拉芬和卡拉斯合作的版本也是不可不听的。《奥特罗》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而创作的。欣赏《奥特罗》,就一定要听摩纳哥演绎的版本。奥特罗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他而写的,传说他一生中一共登台饰演了上千次的奥特罗这个角色,留下了好多个版本的录音,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茶花女》,但凡是文艺青年的没有不知道小仲马的这部作品的。K.克莱伯真乃神人也,他一生录音极少,但是留下来的全都是精品。看到他的唱片就拿下,肯定是没有错的。其实有克莱伯的版本也就足矣,但是如果口袋中还有闲钱,那么也不妨买一张卡拉斯和吉奥内的版本,或者是她与朱里尼合作的版本来欣赏一番。卡拉斯就是一个现象!《吟游诗人》和《弄臣》这两部作品我都没有怎么仔细聆听过,就不去评论了。 7. 瓦格纳,这个音乐史上最难以评价的人物。不管他的政治见解哲学观点为人处世如何,他的音乐总还是不错的—我想,应该说是绝世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克莱伯,福特文格勒,卡拉扬,伯姆,这几位的版本都是精彩之极的,随便选一个买都不会有错。瓦格纳的作品全都是大部头,除非是很烧的爱乐者,就不推荐大家买多个版本来比较欣赏了,对财政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浩大的作品,一共分为四部作,长达十几个小时。索尔蒂的版本常年占据着这部作品的头把交椅。但是索尔蒂的版本在爱乐者心目中其实是毁誉参半的。喜欢的人说这是录音史上最伟大的版本,不喜欢的说则说“一流的演员,一流的录音,三流的索尔蒂!”。其实,我也挺想不明白当年Decca公司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录音工程交给索尔蒂而不是其他的指挥大师,毕竟比索尔蒂优秀的指挥大师一抓就一大把!卡拉扬的版本演唱阵容远远比不上索尔蒂的,但是效果并不遑多让,看来好的指挥还是极其重要的。另外,每年的拜罗伊特音乐节,《尼伯龙根的指环》都是压轴曲目,因此有很多极其精彩的版本都出自于拜罗伊特的现场录音。比如克纳佩茨布什53年和56年的两版,伯姆67年的版本,约瑟夫.科尔布什55年的版本等等。尤其是老克纳佩茨布什56年的拜罗伊特现场录音,音乐流畅一气呵成,更是被许多爱乐者视为最佳的《指环》。当然,我们都知道《尼伯龙根的指环》篇幅浩大,一般都得13-14张CD一套。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耐心去听完这么多的唱片,那就买套《指环王》的DVD回家慢慢欣赏去吧……《帕西法尔》是瓦格纳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一部神乐剧。瓦格纳曾经留下遗言,禁止《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以外的地方上演。现在好像是已经解禁了。不过,像《帕西法尔》这样的神乐剧,也确实是只有拜罗伊特那种具有祭坛意义的地方才是最佳的上演地点。克纳佩茨布什的62年的版本就是拜罗伊特音乐节的现场录音。另外,老克纳50年代初与维也纳爱乐另有一个录音版本也很好。如果你还嫌不足,卡拉扬70年与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80年与柏林爱乐乐团的版本也都精彩之极,与老克纳可谓是一时瑜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