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京城,古人高考场的贡院位于北京东长安街建国门北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是海军司令部设在这里。1953年,根据《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北京城按功能分区进行区划建设。1956年,海军司令部迁入现址,贡院旧址则由学部(社科院)搬入。如今,当年的古代考场贡院已矗立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等多座建筑,明清时代的北京贡院已经看不到原貌。只留下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等街巷名称,还能使人联想起贡院当年的显赫。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从低到高共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级别,分别类似于现在的小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考和国家公务员考试。除殿试需皇帝亲自主持并把考场设在皇宫中以外,其他的考场在京城内外都有分布。北京的考场就是位于现在建国门内大街路北的贡院。这里既是全国会试的考场,也是北京乡试的地方。 这两种考试都是三年一次,因考试的时间分别在春天和秋天,前者也称春试(又名春闱),后者又叫秋试(也成秋闱)。贡院是个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明远楼,聚魁楼,会经堂等建筑位居考场范围的中路,数千多间低矮的考棚密布在其东西两侧,贡院四角还没有监视考生是否作弊的了望楼。 明远楼(网上截图):位居贡院中轴线上的这座建筑的功能类似于用来报时的钟鼓楼,每当这里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这场考试也就结束了。也就在此时此刻决定着考生们的命运,是飞黄腾达还是名落孙山。
因国家把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花在修建皇宫和城墙上,建于永乐年间的贡院的考棚是用木板苇席搭建,围墙是使用荆棘围起来的。为了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进入考场前都要搜身,帽子和鞋子也得脱掉检查,检查的严格程度不亚于如今机场的安检。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一个萝卜一个坑般地进入考棚后,门就被锁上了,这叫“锁院贡试”。除了考试题以外,每人还能领到一盆炭火和一只用来计时的蜡烛,直到明远楼上响起了考试结束的鼓声,应试者才可以交卷退场。考试期间如果有耐不住想去厕所,可以领到一块写着“出恭入敬”的小木牌(考场是个严肃的地方,无论任何人出入都应该恭恭敬敬地)然后,然后凭着这张如厕的门票,在考场和厕所之间进出。因此,上厕所又被称为“出恭”就源于此。 贡院的考棚(网上截图):下图这张照片看上去像一大片整齐的田地,这个场所就是贡院里学生考试的地方。每一排房子都被分成很多小房间,考试时一个房间只进一名考生。 在科举时代,每个考生都会带着考卷火盆和蜡烛进入这些小房间里。考试的时间不是春天就是秋天,用来烤火的火盆的确有一定必要御寒。发蜡烛的目的不光是为了照明,更是为了计时,蜡烛烧完了交卷的时间也就到了。考棚是木质的,棚内又有明火,不烧则已,一烧就是火烧连营。这种考棚考场曾经不止一次变为火场,一些学子因无法从锁着的考棚中逃出而葬身火海,最严重的一次竟然烧死了九十多名考生。考棚的尽头有许多大水缸,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发生火灾,可以及时取水灭火之用。明正德年间,考棚终于改成了以砖式结构为主的建筑,这才使火灾发生率大大降低。 正如现在高考考场附近在考试期间异常繁荣一样,古时用作科举考场的贡院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繁荣,附近的一些地名就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卖考试用品的叫“笔管胡同”,住着许多骑驴前来的外地考生的地方叫做“骑驴子胡同“,据说曾经在考试之前有鲤鱼从天而降,并且出了个状元的,就较为”鲤鱼胡同“等等。 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就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1000多年来,它的确为国家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但空谈理论不理时务等弊病也使它在封建王朝结束之时就走到了自己的尽头。(注: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笔者进行了可读性的编修删减) (下图:七十年代末期参观北京雍和宫,2019年贡院等地怀古,八十年代中期的学部办公室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