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万维网友来稿的博客  
万维网友来稿  
网络日志正文
赵晓:从制度经济学解读美国总统的特赦权 2024-12-05 09:37:48


总统特赦权是怎么回事?在美国宪法设计中,总统的权力大多用来“控制局面”,可特赦权却有点反套路。它让总统有权在司法之剑落下之前、或甚至已经落下之后,轻轻挥手说:“放过他吧。”这一权力源于英国国王的传统特权,却以更制度化的形式被保留在《美国宪法》中。
从早期“赦免叛乱分子”到现代“保朋友、护家人”,特赦权既是权力制衡的工具,也因滥用风险而饱受争议。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这项制度是如何平衡“法治”与“效率”的呢?让我们从历史、制度设计和经济学分析的角度一探究竟。

一、从历史到今天:总统特赦权的演变

1. 赦免,老传统下的新实践

特赦权可追溯至英国国王的“上帝之手”,君主可赦免任何罪行,以显示皇权的慈悲。美国开国之初,宪法没有全盘继承这份“随心所欲”,但明确写入总统“有权赦免联邦罪行,弹劾案除外”。

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为这项权力开了好头:赦免了参与“威士忌叛乱”的两位造反者,意在安抚民心,强化联邦政府的威信。这等于告诉大家:“造反是不对的,但改了就好。”

2. 特赦的数字事实:多还是少?

数据显示,美国总统从乔治·华盛顿到唐纳德·川普,共赦免和减刑了超过22,000人。平均每位总统大约490次,但这数字是被“南北战争后大赦”的安德鲁·约翰逊和二战期间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拉高了”。罗斯福在任12年,赦免了3723人,开了历史纪录。

历史趋势:19世纪总统赦免较多,因当时刑事司法系统的制度局限性和总统更频繁干预个案。例如:安德鲁·约翰逊赦免了 7,000 多人(主要因南北战争后大赦南方人士)。20世纪中后期特赦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里根以来,总统更多依赖刑事政策而非赦免。川普仅赦免了237人。而拜登呢?截至目前,他的特赦名单上只有不到100人。奥巴马执政期间,特赦了近2000人,属于极端反常情况。
此外,特赦权的使用在现代政治中愈发敏感。例如,拜登赦免自己的儿子亨特·拜登,就引发了舆论热潮。

3. 特赦权的两大争议点

现代特赦权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道德困境: 总统赦免亲属或政治盟友是否合理?拜登赦免亨特、川普赦免马纳福特等,常被质疑为“裙带行为”。
司法独立: 特赦权如果用于未决案件(如亨特案),是否破坏了司法独立?公众往往认为,这种行为削弱了法律的威严和公平。

二、制度的初心:为什么设计特赦权?

1. 法律是冰冷的,但总统可以温暖之

《联邦党人文集》第七十四篇用“冷面法律”来描述刑法的严苛性,并指出特赦是一种人性化的补充。特赦权的存在,是为了防止“无情法律”伤害到“值得宽恕”的人。例如,某人可能因一时失误触犯法律,但公众舆论认为应从轻处罚,总统的特赦能带来一种“人性与制度的和解”。

2. 社会紧急时刻的救火队员

叛乱、内乱甚至战争时刻,特赦权往往能扮演“止血剂”的角色。“威士忌叛乱”(Whiskey Rebellion, 1791-1794)就是活教材:总统及时特赦了造反者,让局势迅速平息,避免更大规模的冲突。制度设计者深知,立法程序冗长,司法程序缓慢,而总统一声令下却可以马上恢复秩序,保四境平安!

3. 单人决策,效率更高

特赦权交给总统一人,不是因为总统“圣明”,而是因为“一个人做决定,责任更大”。如果让国会或其他多人机构共同行使特赦权,可能会导致决策拖沓,甚至因推诿而流于形式。

三、从制度经济学看特赦权:利与弊

1. 特赦的制度红利:降低社会摩擦

纠错机制: 特赦是对司法错误或过度严厉的矫正,特别是在有冤假错案时,特赦能快速恢复社会公正。
止损工具: 社会冲突中的特赦可以快速降低暴力成本,让对立双方找到台阶下。
效率提升: 由总统独享特赦权,避免立法或司法部门的协调成本,从而提高决策速度。

2. 特赦的隐性成本:风险不可忽视

裙带关系与滥权: 拜登赦免亨特被视为滥用职权,公众对司法独立的信任也随之削弱。
激励投机行为: 特赦权的滥用可能导致罪犯认为“法律可以轻松绕过”,从而激励更多违法行为。
公平感的损失: 如果特赦偏向特权阶级,会加剧社会对法治公正的质疑,拉大“普通人”和“权贵”的距离。

四、结语:制度需要守护

美国总统的特赦权,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时,它可以救赎个人、安定社会;用得不好时,却可能刺伤法律和公平。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特赦权的优点在于其高效和灵活,特别是在国家安危的关键时刻可通过总统的高效决策,避免矛盾激化,确保国泰民安;缺点则在于滥用的高风险。

未来的改革,可以从透明化和制度监督入手,比如引入更多公众审查机制,让总统的每一次特赦都经得起道德与法律的双重检验。毕竟,特赦权的好处是要让法律的“人情味”,但不可沦为权力的“私人订制”。


浏览(909) (0)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白草 留言时间:2024-12-05 10:41:47

仅仅是为特权唱赞歌而已。哪里扯得上制度经济学?特赦权就是特权。与封建帝王发的免死金牌一回事。是现代制度的盲肠。所谓制度化其实就是取消特权。把政治家族的裙带关系描绘成有“人情味”,也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否定。

回复 | 2
我的名片
万维网友来稿
注册日期: 2021-11-11
访问总量: 4,580,68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传:十二月六日核心在政治局会议
· 赵晓:巴沙尔政权闪崩的启示与反
· 张言:告别了!习近平
· 赵晓:在“安乐死”与“过度治疗死”
· 何与怀:《致命中国》对中国相当
· 赵晓:从制度经济学解读美国总统
· 赵晓:为何赦免直系亲属的都是民
分类目录
【网友来稿】
· 传:十二月六日核心在政治局会议
· 赵晓:巴沙尔政权闪崩的启示与反
· 张言:告别了!习近平
· 赵晓:在“安乐死”与“过度治疗死”
· 何与怀:《致命中国》对中国相当
· 赵晓:从制度经济学解读美国总统
· 赵晓:为何赦免直系亲属的都是民
· 赵晓:从制度经济学看法律为什么
· 赵晓:对拙作《灯塔虽在,妖雾重
· 邹枭:军队国家化成就韩国最短命
存档目录
2024-12-01 - 2024-12-08
2024-11-02 - 2024-11-27
2024-10-01 - 2024-10-30
2024-09-05 - 2024-09-25
2024-08-13 - 2024-08-27
2024-07-10 - 2024-07-20
2024-06-01 - 2024-06-26
2024-05-09 - 2024-05-24
2024-04-14 - 2024-04-18
2024-03-10 - 2024-03-22
2024-02-06 - 2024-02-18
2024-01-09 - 2024-01-30
2023-12-31 - 2023-12-31
2023-11-02 - 2023-11-30
2023-10-09 - 2023-10-23
2023-09-11 - 2023-09-27
2023-08-11 - 2023-08-14
2023-07-29 - 2023-07-31
2023-06-07 - 2023-06-20
2023-05-04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8 - 2023-03-29
2023-02-07 - 2023-02-17
2023-01-06 - 2023-01-26
2022-12-10 - 2022-12-30
2022-11-07 - 2022-11-22
2022-10-14 - 2022-10-31
2022-09-01 - 2022-09-30
2022-08-09 - 2022-08-20
2022-07-02 - 2022-07-31
2022-06-02 - 2022-06-24
2022-05-03 - 2022-05-31
2022-04-02 - 2022-04-30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4 - 2022-02-28
2022-01-05 - 2022-01-28
2021-12-03 - 2021-12-29
2021-11-11 - 2021-11-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