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说过,人心是偶像的加工厂。人若不信真神,最可怕的不是无信,而是会制造无数的假神。这些话用在日本战后的转型上,尤为贴切。
1945年,二战硝烟尚未散尽,日本战败,东京一片焦土。然而,比物理上的废墟更严重的,是日本人的信仰危机。在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借助“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形态,将整个国家绑上战争战车,使得千百万日本人甘愿赴死,喊着“天皇万岁”冲向硫磺岛和冲绳的炮火。这不仅是军事失败的问题,更是精神与文化的深层扭曲。
因此,当盟军占领日本时,虔诚的基督徒最高统帅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意识到,若不彻底摧毁“神圣天皇”这一偶像崇拜体系,日本的军国主义迟早会死灰复燃。于是,他的战后改革,不是从经济或军事开始,而是从“去神化”开始。
一、日本军国主义的根基:造神、造假、造孽
历史上,人类最危险的不是无信仰,而是偶像崇拜。而偶像崇拜中,最坏的是强权强人崇拜,从而陷入“造神、造假、造孽”的深坑。
历史也一再证明,当国家和民族被推上神坛,成为代替上帝的“国家偶像”,而某个统治者又成为国家的具体象征时,就一定会走向极端——因为神的命令是绝对的,任何反对者都是异端,必须被消灭。
日本的军国主义,正是建立在这种人造神话之上:
造神——天皇成为“现人神”(あらひとがみ,Arahitogami),是“神道”信仰的核心,日本人从小被教育要“为天皇而生,为天皇而死”。
造假——军方通过伪造历史、灌输民族神话,让日本民众相信他们是“神的子民”,有“天命”统治亚洲。
造孽——以“神的战争”为名,日本军队在二战中发动侵略,犯下南京大屠杀、人体实验等滔天罪行。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天皇的神圣地位。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社会就无法真正去军国主义化,世界和平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麦克阿瑟的第一刀:让天皇“还俗”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麦克阿瑟深知,仅仅军事占领是不够的,必须摧毁日本军国主义虚假的精神支柱。因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天皇“还俗”。
1946年1月1日,在麦克阿瑟的要求下,昭和天皇(裕仁) 发表了著名的《人间宣言》(Ningen Sengen),正式向全日本宣告:
“朕非神,而是人。”
这短短一句话,等于向日本人民宣布:你们所崇拜、效忠、愿意为之赴死的对象,其实和你们一样,只是个普通人。
对于日本民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精神上的“地震”。如果天皇不是神,那么之前的“神圣战争”是什么?那么战死的数百万士兵到底是为了谁?那些喊着“天皇万岁”冲上战场的士兵,真的值得吗?
当神话崩塌,谎言才会显现,真实的文明世界才有望构建。
三、从神权政治到宪政民主
麦克阿瑟的“去神化”改革,不仅仅是让天皇发表一个声明,而是通过宪法改革,彻底改变天皇的角色:
天皇不再是统治者,只是“国家象征”(《日本国宪法》第1条)。
天皇被剥夺一切实权,不再能参与政治决策。
国家神道被废除,政府与宗教彻底分离。
这意味着,日本从一个神权国家,真正转型为宪政民主国家。
历史证明,这个改革至关重要。因为在亚洲,帝王崇拜一直是专制的根源。“造神、造假、造孽”从来不是专属日本。
例如,中国的皇帝被称为“天子”,朝鲜和越南的君主也以“受天命”自居,而日本的天皇则被彻底神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统治者不仅是人间的统治者,还具有的神性以及神权合法性,其权力因此得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形成“君权神授”的独裁统治。
麦克阿瑟的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真正摆脱神权统治的国家,从此走上现代民主之路。
四、如果没有“去神化”,日本会变成什么?
如果当时没有让天皇“去神化”,日本的战后走向可能完全不同:
军国主义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天皇的神圣性一旦保留,就可能被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未来重建军国政权。
民主化完全可能逆转或失败: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君主,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实现民主制。
国际孤立:战后的世界格局需要日本成为一个“可信赖的和平国家”,而不是一个仍然抱持战争信仰的国家。
简单来说,信仰的根基是制度的根基,制度则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如果不先拔除“神”的根,日本就不会真正改变,就无法真正迈向现代文明。
五、日本为何能接受这一改革?
很多人可能会问,日本如此迷信天皇,为什么却能接受天皇“不是神”这一事实?
答案很简单:现实击碎了一切幻觉,不能“自醒”,又不能被“唤醒”的日本人终于在原子弹的轰炸下“痛醒”了。
1945年8月,日本本土遭受原子弹轰炸,东京几乎被夷为平地,神风特攻失败,军队溃败,百姓饥荒。当他们眼睁睁看到曾经“不可战胜的神之国”被炸成废墟,他们开始怀疑:“如果天皇真的无所不能,我们为什么会输?”
失败是最好的“信仰瓦解剂”。
当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日本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神的子民”,天皇也不是神,而只是一个活在凡尘之中的人。
启迪:从神到人,从独裁到民主
麦克阿瑟的“去神化”改革,标志着日本迈向现代文明的关键一步: 彻底铲除军国主义的精神根源 建立现代宪政,防止极权复辟 让日本成为和平发展的国家
从此,日本的天皇成了“吉祥物”,不再是战场上的“神王”,而只不过是和平时代的“文化象征”。日本人则从“为神战死”变成了“为企业加班”,从“天皇万岁”变成了“欢迎光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日本也才得以实现真正的文明转型。
当一个国家不敬畏真神,它最终会制造自己的假神,而当权者往往乐于充当这个角色。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人造的神,终究都会倒塌。因此,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必须明辨是非,告别假神,走向真神!
麦克阿瑟做的,就是让这场“神话崩塌”来得更快一些。而这一改革,成就了战后日本的和平、民主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