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这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作者:老幺
1.“感恩”
最近流行“感恩”,听说有5位不懂得“感恩”的贫困大学生因此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人们议论纷纷,“贫困大学生,你为何没有感恩之心?”“没有感恩之心? 这种人与禽兽何异?”“这样的人还不如狗。他们将会永远的的贫穷。”“坚决反对资助贫困大学生。有钱上大学,无钱就不上,别给别人找麻烦”...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捐助者,“19位企业家,每年1000-3000元,还是大张旗鼓的宣扬,确实让我怀疑他们的动机”“放下那高贵的臭架子吧,以免功德打折扣”“如果谢谢两字是你如此在乎,那停止你虚伪的善良吧”“…
这让我想起赵老师的一句名言,这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你非要那它当成一个丑闻,要把人弄得身败名裂…
可不是吗?乐善好施其实是一种美德。古代小说中,这个“员外”那个“施主”见到落魄书生、落难英雄经常是“仗义疏财”,而受助方在出人头地后一般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成为美谈。
就本事件来说,问题并不在于“感恩”本身,而在于谁“感恩”,对谁“感恩”,以及如何“感恩”。
2.谁“感恩”?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受助大学生“感恩”。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本事件中,受助大学生与企业家之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对一”资助。从媒体报道来看,似乎是企业家每年固定地出一笔钱,交给组织助学工作的襄樊市总工会,由后者发放;虽然企业家与受助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具体捐助哪个大学生,似乎并非由企业家决定的。企业家并非因为对哪一位特定的大学生产生特别的怜悯、好感、痛惜而决定捐助。
也就是说,实质上,企业家并非是对哪一位特定的大学生捐助,而是对社会整体捐助。这是古代“一对一”的“仗义疏财”与现代慈善行为的不同之处。
如网友lee2002m所写,“所谓的慈善或捐助问题都是由于社会贫富分化太过,穷人无财力解决生活问题导致的。”慈善家捐助善款,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调节,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反馈。慈善家本质上是对整个社会“施恩”,“感恩”的主体也是整个社会。
所以“在国外的图书馆捐赠仪式上,都是政府高官,基本都是市长出面主持并表达感谢”( Gewenwei网友语)在里面免费看书的市民,看着图书馆前慈善家的名字/挂像/铜像,感激感叹之余,没有谁特地写信致谢;比尔盖兹捐钱在非洲救助儿童,《时代》杂志把他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就是社会对他善举的一种“感恩”方式,至于直接受惠的非洲儿童们,也没听说哪位写信致谢;西方大学奖学金、助学金多得数不胜数,更没听说哪位学生因为不“感恩”而被取消资格。
就本事件来说,由组织这次助学工作的襄樊市总工会,给企业家送个匾牌、写篇报道什么的,就是最好不过的“感恩”了。
3.对谁“感恩”?
那么具体受惠的学生,是否因此不需要“感恩”了呢?
显然不是。问题是,对谁“感恩”?
道理同上。由于这是现代慈善行为,企业家并非是对哪一位特定的大学生捐助,而是对社会整体捐助。慈善家捐助善款,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调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贡献,而不是个人恩惠。
一个人坐在公立的图书馆内免费看书,与坐在私人捐助的图书馆内免费看书,都是应该心存感激的,对美好社会的感激;非洲儿童因为比尔盖兹而摆脱了病魔,对比尔盖兹固然是感激,更多的是对爱心社会的感激。
这又是古代“一对一”的“仗义疏财”与现代慈善行为的不同之处。“一对一”报的是私恩私德,慈善感的是“公德公心”。
4.如何“感恩”
那么实际受惠人是否需要“感恩”呢?当然也是要的,问题是如何“感恩”?
根据新闻报道,组织助学工作的襄樊市总工会推荐的“感恩”方式,“希望学生上学后能给企业家多写信、打电话, 汇报一下学习情况”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就是在古代,“落魄书生”“落难英雄”对“恩公”也不“汇报情况”。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要“滴水”汇成“涌泉”才行!
受助大学生王可说,她一直存有感恩之心,但并不认同写信或打电话向企业家汇报情况的做法,“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报喜?怕对方认为自己骄傲;报忧?又怕对方担心我向她伸手要钱。我很矛盾,所以,很少与企业家联系。”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老幺想,这正是现代慈善的意义所在吧。
对慈善家而言,慈善家本质上是对社会捐助,“感恩”的主体也是社会,一般由校长、市长、媒体等出面肯定、鼓励,政府则对善款提供税收抵免等实惠。
对受惠人而言,受惠人本质上是受惠于社会,他/她“感恩”的对象也是社会。如果有一天他/她出人头地,就成为新的慈善家。如此良性循环。
就以美国大学系统为例,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奖学金、助学金、各类免费设施,而当你走向社会后,不出三五年,校友会就会来信募捐,你就从受惠人变成了慈善人。你是否期待受惠学生写感谢信呢?当然不会。不过,校友会多半会来信感谢。如果你捐的足够多,校长请你吃饭,甚至以你的名字命名新的教学楼,也是不足为奇的。当然喽,你还是不会期待受惠学生会向你“报告学习情况”。
5.出路
《人民日报》2007年8月21日署名文章《让助学充满温情》(作者 :温红彦)写道,“每当新学年伊始,扶贫助学便成为教育“四季歌”中一段悲情旋律。有的高校让申请贷款的学生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痛陈贫寒家境,有的高校“贴标签”似的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同样的用具。与此同时,民间捐助活动也频频出现在屏幕上,企业家们慷慨解囊,受助学生感激涕零……一定要这样展示贫困吗?一定要用镜头来校验受助者感恩的眼泪吗?”
“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之所以成为丑闻,就因为,也许所谓的“慈善”捐助,本身就是“摊派”的结果。对企业家来说,怕中间被上下其手,无奈选择了“一对一”的方式,结果连受资助者的“回音”都没有,确实有些伤心。(网友议宣语)对贫困生来说,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在助学会上通常已经“感恩”了一次,还要“报告学习情况”,确实觉得没有必要。
笑蜀说的好,“慈善文化的水准,实际上是一种文明水准。”如网友zuozhi建议,“慈善事业需要民间自主,需要健全的监督体系”“捐助形式应该是盲助”
天生贫穷不是错,错的是永远贫穷。如某北京网友所说,“先富的帮后富的,这不是当初国家的承诺吗?”这正是慈善的善之所在。
Laoyao2018@yahoo.com
2007年8月26日
请收藏老幺的博客:谈笑有白丁,往来少鸿儒。
博客地址(海外):http://blog.creaders.net/laoyao/
博客地址(国内):http://blog.cat898.com/boke.asp?laoyao20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