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依然处于熊市…
作者:老幺
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非政治化可以说是到了历史的新高,称之为“盛世”也不为过。这不,当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可惜如此振奋的消息,多数网民却是“情绪稳定”。
郭兴方写了《谁把我们拉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一文,“如果中国仅凭借极少数人的高收入,把大多数人拉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那么,这个中等收入国家的荣耀能说明什么呢?或许只能说我们目前的收入差距太大、太离谱了。”
刘洪波在《“我们的世纪”到来了》中表示,“我也不知道,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行列,我们所获得的教育投入、医疗投入、老人及儿童的人均福利是否也会进入中等收入国行列”
可不是吗?一面是以3000万装修办公大楼的机关,一面是装不起避雷针的乡村小学;一面是9成包养情妇的贪官,一面是3000万娶不到老婆的光棍;一面是吃50元/斤的日本大米,一面是吃不起10元/斤的猪肉;然后有人出来说,“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不要都想买房子!”“养老不能全部指望政府!”… …
所以有人说,中国需要改革,不改不行。
然而改革依然处于熊市…
许多人在思考,在探索…
“道者道也”在《中国现状——我的分析》一文中剖析,“特色”经济其实是“由特殊阶层操纵的非正常经济”,“国民总收入的半数供养着各色的公仆”。
王江火更进一步,认为《中国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因为“中国已经在实质上成为了一个血姻式关系化专政国家”。
《管仲陷阱》直指“利出一孔”乃中国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元化的“臣民社会”, “对一切独立于官府的力量采取禁绝策略”,社会管理陷入“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
三者殊途同归,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政治的一元化和中国社会的政治化。中国政治的一元化,并非什么舶来品,而是起源于东周的君主制,绵延了2000年的皇权和家天下,可以说是有着灿烂而又悠久的历史。中国社会的政治化,更是妇孺皆知,“官本位”三个字最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小时候学唐诗宋词,提到某诗人某词人,注释中常常会详细介绍他的升官贬官经历,可见一斑。
事实也是如此。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社会固然是更多元了,但“一元”依然左右一切;中国社会固然是非政治化了,但中国的许多问题依然是政治问题。在中国做人做事,依然离不开官,离不开府。哪怕GDP增长,很大部分也是拆房造房,由国家投资拉动,而不是基于民间的技术创新。
其后果是,少数人依靠“一元”先富起来之后,继续富了下去;剩下的多数人,或者依附“一元”,加入分赃;或者成为弱势群体,充分地享受“和谐权”。整个社会,看似生机勃勃,实则暗潮汹涌。
改革依然处于熊市,因为改革的共识尚未形成,也许永远无法形成。用网友httpc的话来说,“现在是不同阶层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已经明显的不同 ”
改革依然处于熊市,因为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改革有风险,改革须慎重”。
改革依然处于熊市,改革的成功只有依赖于能够从改革中得益的最广大群体的支持。改革的群众基础在哪里?在社会多元化,在生活非政治化,在破除“利出一孔”,在打破“血姻式专政”,在消除“特殊阶层操纵的非正常经济”。
借用牛顿第一力学原理,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先富起来的,会继续富下去;
借用牛顿第二力学原理,改革的加速度与所施加的外力成正比;
借用牛顿第三力学原理,推动改革的作用力与反对改革的反作用力相等。
聪明的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Laoyao2018@yahoo.com
2007年9月23日
请收藏老幺的博客:谈笑有白丁,往来少鸿儒。
博客地址(海外):http://blog.creaders.net/laoyao/
博客地址(国内):http://blog.cat898.com/boke.asp?laoyao20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