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一步? 美国与俄罗斯18日在沙乌地阿拉伯召开高层会谈,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未被纳入讨论。欧洲也担心被排除,各国领袖17日赴巴黎参与一场紧急峰会,虽同意提供乌克兰安全保证,但对是否派驻维和部队,仍有分歧。 美联社指出,这会是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俄之间最重大的会晤;过去这段时间美国采取孤立俄罗斯的政策,如今美方逐渐改变立场,并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国总统普京的双边会谈铺路。 赴沙特阿拉伯的美方代表团包含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国安顾问沃尔茨(Mike Waltz)、中东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等人。俄方以俄国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总统外交政策顾问乌沙科夫(Yuri Ushakov)为首。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说,乌方未受邀参与这场美俄会谈、对其内容完全不知情。他重申,乌克兰无法承认任何排除了乌克兰的停战协议:“任何没有乌克兰的谈判,乌克兰认为是没有结果的。” 二战历史重演? 第三世界大战开始?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一场国际会议在慕尼黑召开。与会者包括张伯伦、希特勒、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 (Édouard Daladier) 和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未参与谈判。在慕尼黑会议上,张伯伦和其他人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自10月1日起生效。作为割让苏台德地区的交换条件,希特勒放弃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领土的任何要求。战争暂时得以避免。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以避免战争为名,公然无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 当年,欧洲主要国家达成的《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这被视为鼓励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一步。 法新社撰文指出,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绕过基辅及其欧洲盟友,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启动谈判,这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可能重演的担忧。 “我不禁要问:我们是否又回到了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拉斯(Kaja Kallas)说。 “我们正面对一个侵略者,他试图夺取本不属于他的土地,而谈判代表——并非我们自己——在谈判开始前就已经放弃了他们的筹码。”卡拉斯说,这是“一种灾难性的策略,我们正全速驶向灾难。” 不过她坚定地认为,当前局势与1938年有所不同,因为乌克兰不会“默默投降”,而且欧洲也坚定地站在乌克兰一边。
捷克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是众多领导人之一,他表示,美国不应在欧洲和乌克兰未参与的情况下私自达成协议。“我们必须在谈判桌前,否则这将是对‘慕尼黑精神’的某种重演,而捷克斯洛伐克对此深有体会。” 他警告道。 欧洲国家担心,如果乌克兰被迫与华盛顿达成一项糟糕的协议,那么普京就能够宣称胜利,欧洲大陆就会任由胆大妄为的莫斯科摆布。 如今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进入战争状态,该国生产武器的速度远远超过西方国家。有警告称,如果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那么莫斯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准备好攻击北约国家。
丹麦总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表示:“乌克兰战争事关俄罗斯的帝国梦想,事关他们决定欧洲问题的愿望和意志,我们不能允许他们这样做。” 她补充:“当然,我梦想和平,我会尽一切努力支持和平——但我不相信绥靖主义,1938年慕尼黑的绥靖主义是错误的,我认为今天也将是错误的。” 为了确保其意见被倾听,欧洲各国正争先恐后地想办法,以确保特朗普达成的任何协议都不会让普京能进一步发动新的敌对行动。 华盛顿也警告道,它未来将不再主要关注欧洲大陆安全,而是可能不得不把力量转移到其他地方,重点关注中国。 (法新社) 绥靖主义(Appeasement),又译为姑息主义、绥靖政策,指对侵略势力作出政治或物质让步的短视现实主义、孤立主义及和平主义政策来暂时避免军事冲突的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