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国的酱缸文化
毛泽东与中国的酱缸文化有许多的互动。其中关于教育的操作尤其独特。
本篇文章并不讨论毛泽东的教育方针,也不讨论毛泽东有关的教育思想,而是通过毛泽东已经有过的教育经历,来设想他如何操作中国教育。
毛泽东有过办学经历。首先湖南办过工人夜校,后来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再后来办过抗日军政大学,还办过延安鲁艺,还有通过白求恩办的医疗学校。
到了解放后,一是原有的国民党留下的学校还是用老办法,此外从当时的友好国家苏联进口了几乎一整套教育制度。但是毛泽东不满意,所以后来他把那套制度取消,自己另搞一套。
首先是,毛泽东已经办过的学校,包括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艺,都是没有入学考试一说的。但也不是说任何人想上就上,这要由组织上决定。就是说,组织上认为谁需要培养一下,那么没有什么考试,组织上决定了,然后就对这个人说,组织上决定派你去学习。
后来搞的所谓推荐上大学,也是基层组织通过开会决定,就是每一个青年中学之后,上山下乡,或者当工人,或者当兵,然后组织上觉得谁应当去学习,去上大学,就决定了。也包括工人七二一大学。
这个上大学有没有特权?肯定是有的,就是说一些高干子女,也不通过考试,也是组织上决定你去学,就去了。这样的工农兵学员其实也是不少的。
但是,并不都是特权。例如,解放军后来看中的人才,并不是都有背景,例如一些著名歌唱家就是解放军发现的,却是苦出身,不是高干子女,而且相当优秀。当然,有背景的人也一定能够上大学的。
而且毛泽东的操作是,学习不要长,最多三年,经常就是两年,就毕业工作了。
而现在的本科生是四年,如果用两年,则现有的教育资源可以培养现在人数的数倍大学生。学四年是不是有一些多了?需要考虑。
因此,当年许多知青上山下乡,其实也是冲着能够上大学去的,就是说,上山下乡两年以上,就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 而现在是把上山下乡那两年变成了拼命准备高考的两年。究竟怎样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好处?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考制度一恢复,所有下乡的知青面对新的教育制度,必然产生回城潮,因为继续下乡是上不了大学的了。
而如果现在上大学不考试,上山下乡两年就可以上大学,则现在的所有重点高中都会产生退学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