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將《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的第一篇讀完,主要講述了蔣公建立黃浦軍校之全過程,以及北伐和清黨的初期。黃浦軍校的建立,實際帶着為國民革命軍培養新生力量的重任。由於結束國內戰亂的迫切需要,學院的培訓時間初期定為三個月,後延長至半年。在受訓期間,學院還兼顧執行軍事任務。最終為蔣公培養了一隻強大的嫡系部隊。 此時正值民國初期,先是有袁世凱復辟帝制,又緊接着是張勳復辟滿清,在戰火和硝煙中迎來了國民革命軍的建立。此後國民革命軍一直盤踞廣州一省,其餘各處均為各派系軍閥,一派群雄割據之景象,恢復祖國統一看似遙遙無期。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蔣公深知此道,在實行北伐路線時,抓住各派系的間隙,以金錢和官位利誘各派系的部將倒戈,再“敘之以理,動之以情”,達到以彼之兵為我所用之功效,但是卻為後來的“反蔣倒戈”埋下伏筆。 對於共產國際的態度,蔣公前後的反差也極大,首先,他接受了孫中山先生“聯俄融共”的政策。之前,孫中山先生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拉攏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而蘇聯提出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條件同時,也給予了國民革命軍經濟上和軍事上的援助。而在當時,英美並未給予國民黨實際的支持。最終斯大林將中共孕育在國民黨中壯大的陰謀逐漸得逞了。直到後來,在蔣公訪問蘇聯後,加上中山艦事件為導火索,蔣公才逐漸認清共產國際的真面目,於是逐步擬定了“清黨”的政策。 此外,在第一次圍剿之時,國民革命軍動用了10萬兵力,而在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共僅有4萬兵力,可是國民革命軍忽略了中共的流動性——“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之特點。此時,需要各區間通力合作,在有效的部署之下方可實行圍剿。國民革命軍的10萬兵力乃非出自蔣公嫡系,各派系軍隊無法統一調度且並不是特別賣命也是自然。然而中共正值生死存亡關頭,必將奮力作戰。孫子兵法中有雲“圍師必闕”,不可給敵人造就“死地”,則使敵人“置死地而後生”。正確的戰略方案應是留出唯一的後路,由各區統籌作戰,讓敵人疲於奔命,最後再一擊擊潰。此時的蔣公也犯了輕視敵人的錯誤,視中共與匪同類,並未親自製定作戰計劃,只是叫各地區各負全責,缺少了統籌規劃,從而造成了數次圍剿之失利。 又一日翻看《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讀到蔣公在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談到的:“怎樣說中國不適宜實行共產呢?因為中國的商家富翁的資產最多的不過幾百萬,至於過千萬的實在是很少。如果與歐洲英美的大資本家比較起來,算不得是個資本家。至於中等產業只能養活他自己,更說不上是資本家,中國現在是這樣情形。怎樣能夠說共產呢?共產是實行於大資本的國家如英美等國。因為大資本家漸漸發生起來,不止是工農受資本家的壓迫,就是小資本家也要被壓迫不能生活。大資本家為害如此,所以激成一般主張共產。⋯⋯” 孰知八十多年後,蔣公所描繪的情形儼然在中國成型:“中產階級只能養活自己;工農受到資本家壓迫;小資本家也要被壓迫不能生活。”真是句句都是現實啊。令人諷刺的是,如今的“大資本家”乃是當年的共產主義革命者,在革命成功後,打着共產主義的名號收斂財富,“向右轉卻打左轉燈”。如今的“官二代”、“富二代”盛行,不都是所謂的“大資本家”嗎?如此生搬硬套,最大的資本家乃是政府,最明顯的生產資料乃是土地,被剝削的不正是那些花着一輩子辛苦錢買房和那些還在辛苦掙着買房錢的工農群眾嗎?更有甚的,連中產階級“白領”也加入了這個被剝削的行列。看來土地革命還是沒有成功啊,只是換了“溫水來煮青蛙”罷了。 此前又讀到一篇文章,說房地產開發商賺的錢其實並不多,真正從在政府那買來的70年土地開發權的成本已經很高了,加上需要打通各個官員和各個層面的隱性成本,最終這些壓力全部轉嫁到老百姓的頭上。房價如此之高,且久居不下,不是沒有道理的。政府雖然年年喊着要降房價,卻沒有什麼效果,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余雖不是什麼共產主義者,但是按照共產主義理論去解釋,如今共產主義革命更適合在中國開展,並且已然是迫在眉睫了。 多日後,當合上《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時,心裡仍是久久不能平靜。此刻的我已無法揣測蔣公退居台灣時的心情,是懊悔,是遺憾,還是深深地無奈。在文字樹造的一幅幅畫面中,我仿佛是看到了蔣公從黃埔建校,北伐,清黨,剿共,抗日,再到國共內戰這一路走過的辛酸歷程。從一個失敗者的角度去揣摩這一段歷史,會有不少新的想法與觀點。也許中華民國的使命就是帶領全中國人民走完抗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這段光輝歷程,然後退居到台灣這個小島上,去完成民主共和的一次嘗試。蔣公的一生成就了不少豐功偉績,卻也犯下影響數代人命運的錯誤。我們無法再用一個“如果”去改變既成的事實,作為一個後人來講,對於這段歷史更多的還是嘆息與無奈。 從日寇開始侵略中國的那天起,也許就已經註定了國共兩黨今後的命運:一方是構建高層建築,試圖架空出一個民主共和的機制,一方是走群眾路線,利用土改與均富拉攏底層人民,將政黨與政權扎入基層中去;一方依賴於美國的援助,在抗戰中苦苦掙扎,可惜勝利來得太早,在軍事與經濟援助沒有到位之時,便再次面臨着內部的瓦解與外部的分化,一方則需要蘇聯的扶持,以搶占受降區和當地的軍事物資為基礎,強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在以和為戰的基礎上,採取流寇式的作戰方式,來無影去無蹤。由於兩方的軍事指導方針與政治綱領的不同,致使在抗戰結束三年後,形成了大逆轉的局勢,最終以一方退出大陸的歷史舞台而告終。 就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來講,社會可以是進步的,也可以是倒退的,她不一定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也許僅僅是在往復間遊走。作為歷史中的一員,我們也只有躺在這條長河裡靜靜地等待着她的流過,直到自己也變成泥沙般淹沒在土裡,慢慢逝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