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与回教 伊斯兰教是正式名称,但在中国历史典籍和习惯上伊斯兰教更多地被称为回教。回教兴起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促成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史料记载伊斯兰教最早进入中国大概在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唐、宋时期鼓励海外贸易,阿拉伯商人经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往返两地,他们来华后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并深入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 牛角等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商品。中国人称他们为“大食商”(古代称阿拉伯帝国为 “大食 ”)、“蕃商”和“胡贾”等,不少人在中 国久居不归,称之为“住唐”。回教传入西域则较晚,过程也较血腥,多伴有武力征服,而成吉思汗的西征和元朝对伊斯兰教的尊崇对伊斯兰教在西域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到15-16世纪,回教已成为天山南北和西北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意识形态。我们这次旅行的新疆、甘肃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如回族、维吾尔、塔塔尔、 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传播对回回民族(对西北信伊斯兰教所少数民族的泛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西北回回的风俗习惯,包括婚姻、家庭、丧葬、饮食、节日、礼仪及道德行为等,多遵从《古兰经》的有关规定演变而来。我们在西北旅游的8月份正是回教的 “斋月”,按教规每天日出后、日落前都必须不饮、不食。一天不进食咬咬牙也能做到,但一天十几个小时不饮水可就太难了。可我们在新疆的两个导游(地陪)都是维吾尔族,他们陪我们5-6天,而且还要不断地讲解,一天十几个小时不仅滴米未进,而且真的滴水未饮。但晚上日落时他们必须进食,哪怕吃一片瓜果也行。清真寺门口和一些饭店在日落时都有人在那派发免费的食物,供穆斯林取用。尽管现在在西方以及中国的主流社会,伊斯兰教不太招人待见,但我还是很欣赏回教的一些习俗和做法的。我们在喀什游览香妃墓时,看见了一大片土堆,,导游说那是回教徒的坟墓。问他何以无字无碑,导游说回教习俗就是这样,人死后用布一裹,埋入家族墓地,也不立碑。祭拜时在墓地念几遍经文就算寄托了哀思。在我看来回教的丧葬习俗就很健康、很环保,体现了众生平等的观念,不像汉人生前要荣华富贵,死后也要备极哀荣,大办丧事,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回教徒每天都要作“五课”,即面向西方麦加方向念诵可兰经,周五中午都要去清真寺作礼拜,我们在喀什和西宁参观过几个大清真寺,尽管不是礼拜时刻,还是有不少穆斯林在那作礼拜,或念或拜,很是认真、虔诚。按伊斯兰教规,到清真寺做礼拜的都是男人,女的都在家礼拜。这是历史传统,很难完全说是回教重男轻女,其他宗教也都有类似的规定或作法。维族人很多还保留传统,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男的在外劳作挣钱,女的在家操持家务。在南疆喀什参观老城一片民居时,看到的都是妇女和小孩,女的坐在门口或缝衣或洗菜,有的兼做些家庭手工艺品,成年男人一个未见。至于维族妇女蒙面的,我们在大街上见过但很少。 除了维吾尔人外,我们在甘肃、青海还看到许多回族人,男的都带一顶小白帽,女的则披黑头巾,这是回族人的典型装束,与汉人不同。与维吾尔人相比,回族人比较平和,与汉族人多能和睦相处,而维吾尔人因历史、宗教、现行政策的原因常常不满汉人的统治而起来造反,这几十年来新疆维吾尔人基本上就没有消停过,去年乌鲁木齐的骚乱更是震惊中外。现在在北疆的乌鲁木齐和南疆的喀什中共仍是屯驻重兵,在喀什的街上不时看见军车两辆为一组在街上巡逻。喀什有新疆和中亚最大的巴扎(集市),往年这时本来是中外商贾云集,游客如云,但现在外商几乎不见,海外游客寥寥无几。我们离开新疆后的8月19号在阿克苏又发生自杀性炸弹攻击事件。 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在我看来行万里路更重要,因为旅行看到的、经历的都是你的直接体验和感受,是第一手的。不去西北广袤的荒漠走一趟,你就很难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到了新疆,尤其是南疆,你才能经历迥异于中原的文化。唐代诗人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你感受到的依然是浓浓的西域风情。 (9/15/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