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博主‘懒得正经’一文深入探讨儒家思想,重新尝试解释中国儒教历史上一个长期争议不休却历来不解之词“格物致知”,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我今天正好可以借机发挥,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获得正解。
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是中国国学的一个核心。 东周孔子师徒的经典篇《礼记·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教的圣贤之道。 孔子说,物格而后知至,但何为格物呢,孔子当时可能觉得已经说的够直白都没必要加以说明。然而,从古至今,一个貌似简明的术语,却被历史上众多国学名师越嚼越糊涂,积有数不清的解释版本,他们都想弄清孔子师徒这“格物”到底该怎么领会。难道后来这些大文人墨客的国文功底就这么不过硬,咬文嚼字却还是琢磨不明白。从东汉的郑玄、宋代文豪司马光和朱熹、明哲学家王阳明、到现代物理学家丁肇中,各抒己见,都诚心从自己认知角度为公众释解原本之意。
朱熹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家,他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因此朱熹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普遍流行的诠释。
清末的洋务学堂更进一步,开始把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等科技学科的教学称为“格物致知”,简称“格致”,上海还因此诞生出“格致中学”。
现代物理学家丁肇中也在此基础上做了更详尽的表述。丁博士总结说,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科学实验和探索精神,去探索事物的真相,找到真理,所以格物致知也可理解为一种求真精神。
万维博主“格致夫‘的签名是,“格物致知,嗯,挺爱干的活儿”,看来他至少是明白“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的。
博主‘懒得正经’总结说,格物就是心理学上的归类,哲学上的范畴化。格物,重点不在概念本身,或知识本身,而在于知识的获取过程,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同时代表着一个不断求是的过程和精神,代表着对世界万物的认知过程。
我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总喜好从事物演进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身临其境,站在古人的角度去琢磨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他们当时对世界万物的总体认识其实很浅表很有限,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生命万物的进化关系,但他们观察到其它动物特征与人类存在相似性,并粗略地以动物生肖来大体代表人的属相分类,正是这样,他们指明了逐步认清纷乱事物的正确态度。
古人的文字功力其实极其精准,孔子的文采就更不用说了。知道他们当时的内心活动以后,我们重新顾名思义,格物致知的意思,其实简明直白。格物,就是把纷乱的世界万物一格一格地按性质井然有序地划分归纳,这些似是而非的事物就不再那么容易搞混,条理化以后就变得明晰,就容易明白无误地认知掌握,就自然达到“致知”的高度和境界,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切上层建筑。
以纷乱的大自然生物界来举例说明,非专业人士看到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生物界会觉得极为头大,但如果你“格物”一下,按界门纲目科属种条理一番,一切就各有所属,一目了然。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索去格物分类,就更加精确无误。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华夏古人“格物致知”,他们皆为极其聪明敏锐的优秀教育家,我们也总算把孔子当时的心思搞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