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飞了的部落格  
这世界有永远不变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  
https://blog.creaders.net/u/976/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城南旧事 之 影事悠悠(六) 2007-08-13 22:26:41
    “有人吗?谁在那儿?” 低平的曲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是我,Jane。” 一个短促的停顿,语调微微提升。
    “真的是你。” 恍如隔世的平淡与克制,等待的是最后的爆发。

    时间停止了。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里回荡着的金石之音,在一个高度压缩的空间里引领我进入永恒。制造这个太虚幻境的不是George Scott 和 Susannah York,而是邱岳峰和李梓。

    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美国的《The Simpsons》,前不久澳洲刚刚播完第三百集。在报纸上的一篇纪念文章里,我偶然发现,原来片子里三四十个常出现的人物,竟是由区区七个人配的音,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在西洋的影视市场上,除了这种不得不配音的动画片外,舶来的电影里都是原声照传,下加字幕的。这对学外语的人绝对是福音,对别人却是折磨,因为你总是不自觉地要去看下边的字幕,错过不少上边男女的眉目传情。至可怜的是那种慷慨激昂的大段对话,你更是上不得,下不去,陪了夫人又折兵。在这个意义上,我还是喜欢咱们的配音,尽管制作周期长一些,毕竟能让人少做一些眼部的运动,推迟第一条皱纹的报告日期。而且好的配音就是一次再创作,不是传声筒,而是文化差异的减震器。

    小时候,每个星期天中午的十二点半,总是一个让我盼望的时刻,那是收音机里青岛台播放电影录音剪辑的固定时间。中午的阳光散漫地穿透停滞的空气,院子里见不到人的踪影,但每家每户开着的窗户里,总能传出那同一个声音,汇合成有趣的共鸣。邱岳峰配的堂塔如此循循善诱:“杜秋,你看多么蓝的天。一直向前走,不要往两边看。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那蓝天里。” 老妈总是在这那个“啦呀啦” 的低沉的神秘主义歌声响起前就准备好洗衣盆和搓板,在真由美把杜秋拉上马逃之夭夭的时候把洗好的衣服晾上架。我知道,她和我都在经历同一个冒险。

    中土电影配音的名人堂里可谓星光熠熠,如果找一部能一网打尽的片子,我看非《尼罗河上的惨案》莫属。毕克的侦探波洛,邱岳峰的上校,乔榛的赛蒙,李梓的林内特,刘广宁的杰基,丁建华的女仆,还有童自荣,赵慎之,苏秀……这个阵容绝对赶得上今日之皇马,哪一个名字提出来都是掷地有声的。然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却不是出自这些配音的专业人士,而是被临时“拉郎配” ,不想却成就了传世的经典。他,就是指挥哈姆雷特的嘴巴的孙道临。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王子复仇记》了,应该是一个半大的小P孩,当时觉得这个丹麦王子特做作,特骄情,拿腔拿调的,说的东西也是高深莫测,没有唐国强演的大理王子说话那么家常。后来我才知道有个专门的词,叫“文艺腔” ,说的就是那个时代电影的后边拖着的那个六根不净的话剧尾巴。这能怪谁呢,连六十年代的好莱坞都没能斩断它。另一个原因我想是由于它的台词完全来自莎士比亚的话剧剧本,这下就更没说的了。真正让我有眼识得金镶玉的,是中学里的那个高老头。

    老头姓高,姓如其人,我当时的目测在一米九左右,膀阔腰圆,气宇轩昂,戴一副深度眼镜,走起路来象一堵移动的墙,打死我也不相信他会是上海人。他给我们带课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直到初三的时候,一个粗粗的肉弹怀里抱着后来我知道是人体口腔的模型,急步地冲进教室。当时我怀疑这厮是不是要去茶炉打水却走错了地方。后来从小道消息得知,他解放前在上海海关,当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去板门店当过英语翻译。但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如何流落到青岛的一间中学当起了教师,于我辈始终是一个谜。当年我所在中学的前身是一所德国人办的教会中学,对英语教学一直比较重视,所以我们初三的时候就有了语音课。那不是听力课,与口语课也划清了界限,是专门讲英语的发音规律的,所以才有那个口腔模型。但是出乎意料,第一堂课上他不知从身上的哪个部位又掏出一个青岛话叫“半头砖” 的录音机,二话没说就放开了《王子复仇记》 里哈姆雷特的这段独白:

    “活着,还是不活?就这问题了!到底哪样算高贵?忍在心中,承受这欺人命运的剑伤枪挑,还是拔起刀,向那无边大海般的磨难搏斗去……这样,深思竟把我们全变成了懦夫,果断力的本然灵光,蒙上了一层黯淡迷雾。声势浩大的事业,就因为这踌躇一顾,背离了原有的航道,丧失了行动的光辉!”

    他重重地按下停止键,对我们说,“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段声音,我认为是目前为止汉语语音界的最高成就。我们的课虽然是英语的语音课,但这两种语言在发音上是相通的。所以我把它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本。” 就这样,在那一学年的半年中,我们跟着他逐音逐字逐句地把孙道临的哈姆雷特扫了一遍。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秋夜,在学校刚刚落成的试验楼里,高老头给我复制了一盘《王子复仇记》的录像带,在相伴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跟我说,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人,这都会让你终身受用。这句话我记住了,而且后来也不断地向别人复制。

    说到这里,不提一下那个张主任也实在可惜。六年中学,他一直是学校的教务主任。一米六出头的个子,头上一圈中心广场,最经常的一个动作就是用手把被微风吹起的几丝宝贵头发复归原位。据说他以前是教音乐的,我看他却象是情报专业出身,机警果断,明察秋毫。他每天一早总是站在学校门口的传达室旁边,注意着进校的同学衬衫上的第二个纽扣是否已经系好;他总是知道谁在晚自习后偷偷跑到试验楼里打够级,知道高二二班的那个刺儿头跟附近十一中的小哥又干了一架,知道体育室的实心球要换新的,但告诉体育老师为保证员工福利暂时要将就一下。而且张主任理论修养不低,嘴皮子也利索,让他抓到你,往往是上引宪法教育法,下挂学规校规,把你整得真是干瞪眼,没辄。这种情报和理论之间的高度不对称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一种事实上的恐怖气氛,而蔓延于民间的苛政猛于虎的报怨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渠道。记得是高一的某个星期一早晨,照例的全校例会,照例的张主任发言,照例的点名批评。“上个礼拜五晚上,我看到我们学校的两个男同学凶酒……”话音未落,整个大操场上象是爆了一颗笑弹,冲击波所及之处,连老张也忘了去收拾那两撮耷拉下来的头发。这个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得了个“张凶酒” 的外号,每次看到他,总觉得他脑门上写着“我想说的是酗酒,不是凶酒” ,如是一想,便很有一种“找回来了” 的快感。不过老张后来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那是第二年,是我们中学建校九十周年。在庆祝晚会上,老张上台来了那段哈姆雷特的独白,启承转合,字正腔圆,怎么听怎么象是电影的原版。这一下把全校师生全给震住了,想不到张凶酒还有这两下子深藏不露啊。这个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学生们中间的外号改为了“张哈姆” ,而且听说在老师们中间又得一“张道临” 。想来这次的献技应该是老张改善自己在校内的公共关系的战略的第一步,因为从那以后早晨在传达室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晚上再没见到过他去试验楼巡逻,我们也慢慢地开始主动跟他打招呼。

    一部异域的电影,曾经在几代人的心中荡漾起涟漪!这要感谢莎士比亚,感谢Oliver Stone,感谢孙道临,感谢所有幕后的声优为文化的交流作出的贡献。我们坛子里一位网友的父亲曾经致力于将莎翁的“麦克白” 搬上我们中土的京剧舞台,这种大胆的尝试,让我想到了在长途跋涉中见到的一缕炊烟,一豆灯火。人类文明因于此才绵延相继,因于此才波澜壮阔。我未曾有幸见证这场文化的盛事,谨以此小文,表达我对您的尊敬。 
浏览(306) (0)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刚进城 留言时间:2007-08-14 04:15:37
怎么人生的经历可以有重复?俺指的是背诵配音那段,。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飞了
来自: 未有乡
注册日期: 2007-08-14
访问总量: 39,29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许知远:感伤的旅程 ZT
· 乱点群侠谱
· 偶像的黄昏
· 甜蜜那个蜜
· He is Finished!
· 焦大和林妹妹的chemistry
· 写在宝贝们的边上
分类目录
【政经杂议】
· 许知远:感伤的旅程 ZT
· He is Finished!
· 恶之花
· 蜡笔小新与狗日的小泉
· 澳洲为何对美国亦步亦趋
· 无根之国 ZT
· 我爱这样的台湾:解读民进党“正
· 新石器时代的另类解释
· 中国制造:老毒物的和平崛起
· 资本帐户开放的先声
【浮生偶寄】
· 乱点群侠谱
· 偶像的黄昏
· 甜蜜那个蜜
· 焦大和林妹妹的chemistry
· 写在宝贝们的边上
· 文治武功的前世今生
· 傅红雪的刀和Malli的种子
· 大粪的否定之否定
· 脑子里的那滩水
· 鹅卵石之恋
【我的Gadget】
存档目录
2007-09-03 - 2007-09-30
2007-08-13 - 2007-08-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