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在微信上廣泛流傳的文章《德式閱讀的力量》
近期看到一篇名為《德國閱讀的力量》(有時標題為《德式閱讀的力量》以下簡稱《閱讀》)的文章。這個標題很吸引我。按照文中的數據而言,我也勉強稱得上是比較喜歡閱讀的人。我起初也很想知道德國式閱讀於其它國家的閱讀有什麼不同。因此我在讀這篇文章前抱着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當我讀完後又感到很迷惑,問自己,難道這就是德國式閱讀嗎?
這篇文章在某一種程度上體現出了德式閱讀,但在總體上我無法苟同作者的觀點。這有可能和我的個人經歷有關。這似乎也很正常。閱讀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教育幾乎和愛情一樣,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不從事研究德國閱讀史,只能談一談我自己對德式閱讀的感想。既然是感想,就免不了在某些問題上會出現偏於主觀的看法。儘管即便我說的也只是一家之言,但如果能提供給讀者一種新的觀點也不是一件壞事。
我寫的算是一篇反駁文,反駁一些我認為不符合實際,過於誇張的內容。希望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要把它當成是結構嚴密的論文來看待。
簡而言之,這只是一篇以我個人的經歷,對事物的觀察和收集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寫出的反駁文,描述一下我所認識的德國人讀書狀況。坦白講,某些反駁的內容其實也是對原文作者的一種諷刺。
德式閱讀塑造德國?
《閱讀》說:“德國是個極度無聊的國家,你看不到10點以後還有人在飯店裡吃得熱火朝天的,也很難見到人們每天都興高采烈的在街上狂歡,年輕人也並不經常聚攏在一起玩耍歡鬧,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在這裡人們無聊的只能看書了。所以這個無聊的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相關。”
按照我理解的字面意思,照作者的這種推理方式,中國之所以缺少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是因為中國的生活不夠“無聊”?晚上十點不在飯店裡吃得熱火朝天就算是無聊的標準嗎?顯而易見,它只不過體現出了一種德國人的生活方式。正常情況下德國人都在晚上六點到七點用晚餐。而且,他們大多數人有早睡早起的習慣,尤其是上班族。如果晚上十點鐘還吃得如此熱火朝天,那照此推算,何時可以入眠,又怎麼能早起上班?總體而言,大多數德國人比較注意飲食時間,生活比較有規律。他們認為,太晚吃晚餐是於健康不宜的。假如用中國人的生活標準去衡量的話,德國人生活得確實很單調。依我所見,晚上十點鐘在家裡看書的德國人比在飯店吃飯的德國人確實要多。
說到此,我想到德國前總理科爾曾經講過一句話:“誰不會慶祝,也就不會工作”(德文: Wer nicht feiert, kann auch nicht arbeiten)。記得大學開業典禮上,校長對我們所有大學生說: “你們別只顧着學習,也應該要好好地慶祝。”如果將德國人因此歸為“無聊”一族,至少我個人難予苟同。即便其他在德華人和我看法不同,也不能就此否認我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可以並存,沒有對錯之分。而看法觀點的分歧,取決於個人性格。
先來看一些關於德國人讀書狀況數據調查。《閱讀》說:“有91%的德國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其中,23%的人年閱讀量在9到18本之間;25%的人年閱讀量超過18本,大致相當於每三周讀完一本書。書也成為了朋友之間最受歡迎的禮品。70%的德國人喜愛讀書,一半以上的人定期買書,三分之一的人幾乎每天讀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讀書熱情最高。對於德國年輕人來講,讀書就和他們的啤酒一樣讓人喜愛。14歲以上的德國人中,69%每周至少看書一次;36%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經常”看書;22%的人看“很多”書;16%的人則有每日閱讀的習慣,屬閱讀頻繁者。德國還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
作者想通過以上數據強調德國人多麼喜歡看書,而忽略了那些不閱讀或少閱讀者的狀況和趨勢。通過這種數據來證明德國式閱讀既不客觀,也不能回答問題的根本,更不能體現全民閱讀質量。中國人喜歡“讓數據來說話”,因此我也在網上以及從德國教育專家撰寫的書籍中收集了一些相關數據供讀者參考。
據Stiftung Lesen在2001年做的一份調查:
45%的德國人很少讀書或者不讀書
6%的德國人每天讀書 (1992年為16%)
38%的德國人稱最多每年讀五本書
33%的德國人斷斷續續看書: 1. 挑選他們感興趣的章節看。2. 開始讀後覺得無聊就不會繼續看下去,把它擱在一邊。
另外,一份名叫“Lesen in Deutschland 2008”的研究報告得出:
25% - 28%的的德國人從來不讀書。(1992年是20%)。
36%有移民背景的德國人每星期讀書的次數是一到多次,其中11%的人每天都讀書。
3%的德國人屬於 “非常喜歡讀書者”(德文叫Viel-Leser),每年閱讀量超過50本
偶爾讀書者(Gelegenheitsleser)從1992年的31%下降到2000年的25%。
45%的14歲到19歲青年人稱他們小時候沒有收到書籍類的禮物。
10%的德國人每年讀20到50本。
每天都讀書的德國人從1992年的16%下降到2010年6%。
一份2012年數據這樣顯示:
10%的新書是兒童和青少年讀物 (2012: 7857種讀物)。
1430萬德國人在2012年買過書,總銷售量6830萬本。
6到13歲的兒童: 58%的女孩和39% 的男孩每星期至少讀一次書。女孩每天都讀書的數量是男孩的三倍。
12到19歲: 50%的女孩和近30%的男孩常常讀書。24%的男孩和11%的女孩基本都不讀書。
40%的成年女士每星期都讀書,男士是25%。
42%成年女士和20%的男士專門閱讀娛樂性讀物或雜誌。
34%的男士和15%的女士以學習為目標而閱讀。
29%的德國母親和9%的德國父親每天給孩子讀書。
一份2015年最新數據:
52%的德國人喜歡在網上和手機上閱讀(新聞,雜誌),其中男士占60%, 女士占40%。網上閱讀首次超過印刷書籍。
65%的德國人至少每星期看一次新聞報紙。
54%的的德國人喜歡睡前看書。
44%喜歡在沙發上看報紙或雜誌,40%在吃早餐時。
14%喜歡在衛生間閱讀。
德國人確實很喜歡送書作為節日或生日的禮品。我也常常送書給我的德國朋友。但是,這些書是否都被閱讀,不得而知。平常和我的德國朋友聊天時,我常常聽到他們這麼說: “我今年看的書是在太少了,今後必須要再多看些。”這就好比有人在除夕夜說, 從明年開始我要戒煙,多運動,少喝酒等類似新年計劃。只是有時候計劃和行動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德國人也愛色情娛樂小說
《閱讀》說:“在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局限於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背包里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如果你在德國生活,你一定知道這裡的圖書是多麼昂貴,就拿2012年的一本暢銷小說《Er ist wieder da》為列,約在19.9歐(約170元人民幣)。”
暢銷虛幻小說《Er ist wieder da》
因為我生活在柏林,不敢貿然對德國其他城市情況下定論。但我所遇見的現實狀況和作者的描述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舉一個例子來說,一個地鐵車廂里有20名乘客,那麼大概其中只有一個,偶爾三到四個人在看書或看報紙。原文作者只看到這些閱讀者,而我卻看到那些非閱讀者。千萬別讓原文作者誤導,讓讀者以為德國到處都是看書的人。實際上,在柏林的周末,手裡拿着酒瓶子的人要比拿着書的人要多得多。
確實,德國書價昂貴,所以我要麼去圖書館借書,要麼去跳蚤市場買書,很少會在書店買。講到書價,我還想再談一下。一般新出的精裝書都在20歐元以上。但是半年後大多會推出袖珍本,其價格亦是精裝書一半。假如精裝本的價格讓你覺得心疼,那麼不如先等上半年。假如你覺得袖珍本還是貴,那你可以再等上一到兩年後去跳蚤市場購買。那裡的書可就便宜多了:大部分在一到三歐元左右,尤其是那些暢銷書,比如《哈利珀特》,《斯蒂芬.金》等。如果你既心疼荷包又不願如此漫長等待,那公立圖書館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很多圖書館對某些新書實行額外收費制: 每兩星期收費兩歐。
《閱讀》說:“他們還認為真正的閱讀源自於書,而非實時消息,他們更願意閱讀有價值的,即便是長篇大論的文章,而不是閱讀那些無用的、八卦的、沒有任何營養的花邊消息。”
我不清楚作者為何輕易下這種定論,因為關於這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調查數據顯示如此。如果真如他所言,為何歐洲發行量最多 (近4百萬份) 的日報是德國的《圖片報》呢?在過去幾十年中《圖片報》一直將裸體女人的照片置於首頁用以吸引讀者。這種日報的閱讀價值在哪裡?只能說明,德國也有很多人消費那些所謂的 “無用的,八卦的和沒有任何營養的花邊消息。”反過來說,在中國也必然有很多人願意花時間去閱讀那些有價值的“長篇大論”的文章。總之,在這方面,中國人和德國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只一味單方面地讚揚德國人更有閱讀品味,這種論點實不可取。
《閱讀》說:“德國人更喜歡閱讀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以2013年最受好評的6本書為例:《波比和流浪漢:一隻改變我生命的貓》、《戰爭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病癒密碼:六分鐘病癒方法》、《百歲老人蹺家去》、狐狸谷》。”
就原文作者所說的6本書而言,我承認我孤陋寡聞,對此一概不知。但問題是,誰決定了他們是2013年 “最受好評”的書籍?決定的標準又是什麼?按照我的猜想,這不過只是某家報社的編輯個人的建議而已,是一家之談,足不能代表所有德國人。再則,“最受好評”的書籍是不可能量化的。能量化的只有暢銷書。然而暢銷書不一定能收穫好評,不一定能體現“值得思考或有震撼精神”,但就“暢銷”而言,它銷售的數量一定遠在其它書本之上。
比如作者文中所提到的2012年度最佳暢銷書 《Er ist wieder da》(中文譯名《他又回來了》。這本書的大致意思是說希特勒有一天突然在柏林的某個區的草地上醒來了,最後成為了有名的電視明星)。這本書我看過,並且也非常喜歡。它就是一本喜劇性,娛樂性書籍。作者有很豐富的想象力,內容構造的非常滑稽,一本純屬讓人消遣的書。我看不出它的深度在哪,又有何處值得思考,更談不上是一部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
讓我再舉三個案列來說明:
2008年一本名叫《Feuchtgebiet》(中譯《潮濕之地》)的色情小說,暢銷量過百萬,2013年被拍成電影。媒體對它給予很高的評價,尤其稱讚其寫性行為時非常的直接。這本書我看過,但並不覺得它對精神世界起到了震撼作用。
轟動一時的色情小說《Feuchtgebiet》(中譯《潮濕之地》)
2010年一本名叫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中譯《德國把自己廢除了》)的非文學書籍,據Median Control GmbH, 一家媒體分析和調查機構得出的結果,這本書是德國二戰後最好的非文學暢銷書,到2012年已經賣出150萬冊。此書剛出版時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有着非常強烈的爭議,但它絕非是一本有深度的書籍。此作者名為Thilo Sarrazin, 是前柏林市財政部長,後來成為聯邦央行董事會成員。因為這本書他被罷免了聯邦央行董事會成員一職,最後還被社民黨開除黨籍。這本書我也看過,內容主要鼓吹穆斯林人是次級的種族群體。
2012年的暢銷書《Shades of Grey》(中譯《五十度灰》),共三本。在德國的銷售量超過570萬冊,全球超過七千萬冊。它也是一部純粹的色情小說。
以上三個案例也說明了兩個現實: 第一,只有八千萬人口的德國暢銷書能賣到超過百萬冊的確不容易。它意味着德國人確實喜歡讀書。第二,在德國銷售最好的大多都不是有深度的書籍,而以娛樂為主。
在我自己的朋友圈裡,也是如此,很少看到有人去深度閱讀。他們一般喜歡看自己鍾愛的作家的作品,以愉悅,而不是以“折磨自己”為目的。而在大學期間我也發現兩個有趣的現象:首先,喜歡看書的群體本來就不多,而“閱讀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的就更少了。其次:,如果他們埋頭苦讀,一般都是為了考試而不得不強迫自己。他們的課外讀物一般都是《Steven King》、《 Harry Potter》、《Stieg Larsson》、《Dan Brown》 或是言情小說。唯一讓他們“震撼”的,那大概就是看了書之後考試還是沒通過。
《閱讀》說:“讀書應該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幾乎全民都喜歡的一件事,無論男女老少,達到了平民閱讀,他們認為讀書可以鍛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他們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想法,促使他們不斷的閱讀。”
總之,德國閱讀人數持續下降是一個多年的趨勢。如果把閱讀者分成三種來分析: A: 閱讀量多(每年超過50本),B: 一般 和 C: 不閱讀。屬於A組的人數比例一直沒變,都處於3%;不閱讀者百分比在增加(28%)。這就必然導致中間這部分人的比例萎縮。原文中作者不吝其詞大肆稱讚德國人如何喜歡閱讀,但是德國人自己卻並不這麼認為。用作者給出的靜態數據,似乎從表面上顯示出德國人多麼熱愛閱讀,但是如果用過去20年的調查數據作為衡量標準,那麼你會發現,德國人至少不像從前那麼熱愛讀書,因為不閱讀者數量持續上升。二者之間的結果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德國和中國對於看書的指數或定義也許並不相同,也許在中國每年至少閱讀一本書的人可能真的沒有德國高(可惜我沒找到這方面的調查數據)。但是就德國人閱讀量而言,只有70%的人每年只看一本書真的也不算多。
如果你能細心的,長時間的觀察德國,你會發現,一旦德國人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明顯落後於其他國家時,不管是在體育,教育或經濟領域上,他們便會上下一心,齊心協力,通過全面的改革來改善現狀。我認為這才是典型的德國式思維之一。我舉三個實際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在2000和2004年的足球歐洲杯上,德國連續兩次在預賽時就被淘汰。這對德國國家隊而言是何等的奇恥大辱。之後,德國足協和德甲德乙的32支球隊達成共識,自願拿出巨額投資於新生力量的培訓上。經過十年磨劍,德國隊終於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獲得冠軍。
第二,在2001年之前德國人都認為自己的教育非常的出色。2001年的PISA報告卻給了德國人當頭一棒。PISA(一份針對所有經濟發展組織成員國的九年級中學生在閱讀,理科,數學等方面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德國的中學生只處於中下水平。這個幾乎等于晴天霹靂,一開始讓很多人不能接受。之後,聯邦教育部和各州教育部意識到德國教育所存在的缺陷,迅速達成共識,必須對德國教育採取改革措施。比如推廣全日制(學習北歐國家),文理中學從九年制下降到八年制。為了便於更好的深入了解德國學生的教育狀況,又做出了各個州中小學教育水平相對比的研究, 發掘問題的根源。十年後,德國在PISA排行榜上已經提高到中上水平。
第三,2003年德國經濟處於低谷,失業率很高,因此被譽為“歐洲的病人”。2005年德國總理施羅德對德國的勞工市場進行釜底抽薪的改革。如今德國已成為了整個歐盟區的領頭羊。
單是從德國式閱讀出發,既看不出什麼名堂,也無意義,更不能拿一些靜態的統計數據用以解釋。只有從宏觀的和動態的角度才能了解德式思維。簡而言之,德式思維就是:每當德國人遇到類似問題時,他們敢面對和改變現實,而不僅僅停留在羨慕他人的階段。而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閱讀》說:“德國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他們對書籍的興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玩具就是圖書。父母還會在每天睡前為他們讀書或和他們一起閱讀。德國的小學生每天上課時間並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點左右就放學了,而圖書館會在課餘時間為他們舉辦各種朗讀活動。中學時代老師會布置主題性作業,需要學生大量閱讀材料書籍以便完成作業。”
文中“很多孩子第一個玩具就是圖書”,其實並非如此。就我而言,很少見到這種情況。即便圖書館經常舉辦各種朗讀活動,但是專門針對學生的非常少。我在小學時期就參加過一次類似活動。而且還不是以閱讀為主,而是向我們介紹圖書館,以及教我們如何辦理圖書館證,今後如何獨自借書,可以借哪些書等等。何況,圖書館的責任並不是專門給學生舉辦朗讀活動。德國的中學會布置有主題性作業,但是學生也並不是特別需要大量閱讀材料書籍才能完成。當然了,如果你想拿到好成績,自然就會多讀一點。而大部分像我這種學習不太好的學生或者出於懶惰也不會為了作業刻意增加閱讀量。其實懶惰的學生哪裡都有,德國也不例外。
最讓我吃驚且不能贊同的一點是,作者一直強調德國的父母如何如注重對孩子的教育, 而與此同時卻忽略了現在國內年輕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就算德國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略勝一籌,也不能由此抹殺國內年輕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嘔心瀝血。他們也像德國父母一樣,每天在孩子睡覺前陪同他們閱讀。為什麼作者對此而不見呢?為何在這方面又如此慳吝讚揚之詞?
另外,我還發現國內的人只注重結果,不考慮過程的關鍵性。如果閱讀習慣是德國人的特點,它的產生肯定不是一時半刻,而是經歷了漫長過程,是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醞釀的成果。放在在全民閱讀上,無論是在中國和德國,如果在這樣的過程中運作,那麼必定會有全面的改善。
《閱讀》說:“幾乎每一個德國家庭,都有書架,或設在書房,或擺放於客廳,似乎成為了家裡的一件裝飾,但很多德國人的書架上的書,他們幾乎全部都閱讀過。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一百多冊。他們認為,‘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
不可否認,第一句和最後一句符合事實。而中間這一句卻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德國慕尼黑ifo研究院的教育學家Ludger Wössmann教授在他的書裡 《Letzte Chance für gute Schulen 2007》寫到:
“德國人家裡的藏書比例是:
10本書以下占8%的家庭,
11到25本占14%,
26到100本占26%,
101到200本占19%,
超過200本占33%。
英國人家裡的藏書比例是:
10本書以下占6%的家庭,
11到25本占13%,
26到100本占29%,
101到200本占23%,
超過200本占29%。
法國人家裡的藏書比例是:
10本書以下占5%的家庭,
11到25本占17%,
26到100本占37%,
101到200本占21%,
超過200本占20%。”
即便以上數據不是百分之百精準,但總體而言還是比較客觀的。我所見過的所有德國家庭當中確實沒有一個是沒有藏書或完全不讀書的。根據Wössmann教授的一項調查數據得出,家中的藏書多少會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成績。這意味着,德國人的閱讀很大的成分是和他們受教育的程度有密切相聯。藏書多的人家可能意味着受過的教育程度也高,相反的,那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德國人相對看的書就比較少。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以偏概全不可取
《閱讀》說:“德國可以算是民富國強,背後一定是一種文化力量在推動着,那就是閱讀的力量;中國人發明了造書的紙,但喜歡閱讀的人越來越少。”
縱觀全文,原文作者僅把他的言論限制於一系列既不準確,又過時的數據中用來體現出德國式的閱讀。在量化閱讀的同時,卻忽略了它的質化,而後者比前者更為重要。閱讀固然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命運,由此,並不能否認它們之間有互相影響的關係,但這種力量卻並不能從讀書的數量上體現出來。
讀書不一定能致富,但不讀書肯定不能強國。且不說因為社會浮躁而導致中國人現在閱讀越來越少,即便是“熱愛讀書”的德國人也有這樣的趨勢。
到此再做一次歸納。首先,德國並不是一個生活“無聊”的民族,換句話說,怎樣去生活,這取決於每個人的性格。其次,德國是一個喜歡,熱愛閱讀的民族(從圖書館的數量和在跳蚤市場買書的人也可以看出),但是在最近30年,不閱讀者比例一直在上升,閱讀習慣也不斷在變化。比如在2014年閱讀電子版人數首次超過紙張版。德國人閱讀的書籍還是以個人愛好,並不是以那些有內涵或或者震撼性文學為主。不過以3%的人年閱讀量超過50本的這個比例來說,也就意味着德國至少存在240萬真正的書迷,這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第三,德國書價貴。但是有很多既可以省錢,又能多看書的辦法,比如去圖書館或跳蚤市場。第四,閱讀的數量或習慣和家裡的藏書,父母的教育背景有密切的相連。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說,而必須加以區分。
最後我還想說,如果你時常關注德國媒體你會發現,德國的中小學生不僅閱讀量在下滑,而且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有弱化現象。多項調查已證明了這一點。雖然是這樣,但還沒引起公眾足夠的重視,因為還沒有出現由於缺乏閱讀而導致的嚴重負面新聞。然而,一旦它下滑到一定的“警戒線”後,媒體,政客們,家長們和社會輿論不得不對此加以關注,到時候便會舉國上下一致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在各方面做一些調整或通過某些措施來改善現狀。按目前的趨勢而言,這種“慢性病”還會再延續下去,直到有一天德國人不能承受對它說“No”。我也堅信,如果這一天真的會到來,他們也會有辦法去解決,而且會處理的很好,因為德國人已經無數次證明過他們具備這種能力:一種無形的,無人複製的德式文化精神。
這是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德國式閱讀”。
此文發表於德國 "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