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Karen的博客  
Love Christ through all the Scriptures  
https://blog.creaders.net/u/10948/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Karen
注册日期: 2016-03-12
访问总量: 114,59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Reflection on John 20:1-18
· Reflection on John 19:16-30
· Reflection on John 18:28-19:16
· Reflection on John 18:1-27
· Karen的分享#20:跟车护航
· Karen讲故事#77:士师基甸
· Karen讲故事#76:女士师底波拉和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Karen 讲故事的目的】
· Karen讲故事的目的
· Karen 讲故事的目的
【Karen 讲故事: 创世记】
· Karen讲故事#1: 创世与救恩 Crea
· Karen讲故事#2: 亚当 Adam
· Karen讲故事#3: 亚当和夏娃 Adam
· Karen讲故事#4: 诱惑与堕落
· Karen讲故事#5: 躲藏与寻觅
· Karen讲故事#6: 亚当和夏娃的申
· Karen讲故事#7: 咒诅与祝福
· Karen讲故事#8: 兄弟献祭
· Karen讲故事#9: 该隐的选择
· Karen讲故事#10: 最早的家谱
【Karen 讲故事: 摩西生平】
· Karen讲故事#41:摩西出生
· Karen讲故事#42:埃及王子摩西
· Karen讲故事#43:旷野羊倌摩西
· Karen讲故事#44:摩西的呼召
· Karen讲故事#45:摩西回埃及
· Karen讲故事#46:埃及之灾
· Karen讲故事#47:以色列出埃及
· Karen讲故事#48:以色列过红海
· Karen讲故事#49:吗哪与泉水
· Karen讲故事#50:十戒
【Karen 讲故事: 士师记】
· Karen讲故事#77:士师基甸
· Karen讲故事#76:女士师底波拉和
· Karen讲故事#75:士师俄陀聂和以
· Karen讲故事#74:士师之前
【Karen 讲故事: 约书亚记】
· Karen讲故事70 喇合与探子
· Karen讲故事71 以色列过约旦河
· Karen讲故事#72:征服迦南
· Karen讲故事#73:迦南分地
【圣经是一个完整故事】
· Bible As One Story (圣经是一个
【not used】
· Karen讲故事#40:创世记故事后记
· Karen讲故事#39:以色列下埃及
· Karen讲故事#38:约瑟恕兄
· Karen讲故事#37:约瑟拜相
· Karen讲故事#36:约瑟受苦之二
· Karen讲故事#35:约瑟受苦之一
· Karen讲故事#34:犹大与她玛
· Karen讲故事#33:约瑟被卖
· Karen讲故事#32:底拿的悲剧
· Karen讲故事#31:雅各的故事之五
【not used】
· Karen讲故事 69 祝福与辞世
· Karen讲故事#67 摩西的遗嘱 2
· Karen讲故事#66:摩西的遗嘱 1
· Karen讲故事#65:准备进迦南
· Karen讲故事#64:真假巴兰
· Karen讲故事#63:摩西举蛇
· Karen讲故事#68 摩西的遗嘱 #3
· Karen讲故事#62:摩西击石
· Karen讲故事 # 61:可拉之乱
· Karen讲故事#60: 十二个探子
【Karen 讲故事: 但以理的故事】
· 但以理的故事
【Karen 讲故事: 使徒行传】
· Karen讲故事 五旬节期
· Karen讲故事: 医好瘸子引起的风
· Karen讲故事:司提反引起的风波
· Karen讲故事:四人受洗
· Karen讲故事 彼得出监
· Karen讲故事:保罗和巴拿巴第一
· Katen讲故事:耶路撒冷大会
· Karen讲故事:保罗第二次宣教之
· Karen讲故事:保罗第三次宣教之
· Karen讲故事:保罗被囚禁
【Reflection on John】
· Reflection on John 20:1-18
· Reflection on John 19:16-30
· Reflection on John 18:28-19:16
· Reflection on John 18:1-27
· Reflection on John 17
· Reflection on John 16:5-33
· Reflection on John 15:1-16:4
· Reflection on John 14:15-31
· Reflection on John 13:31-14:14
· Reflection on John 13:1-30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 Invitation to study Revelation
·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1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2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3 #1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3 #2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4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5
· Meditation on "the day of
·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6
【家书 Family Letters】
· A letter to my daughter and my
· Prayer letter to my daughter a
· Encourage my children to study
· 给儿子的信A Letter to My Son
【思语 Sharing】
· Karen的分享#20:跟车护航
· Karen的分享#9:別样年味
· Karen的分享#10:人生的乐章
· Karen的分享#15:等待末日
· Karen的分享#14:今年的父亲节
· Karen的分享#13:真假圣旨
· Karen的分享#18:博物馆闲想
· Karen的分享#17:公婆受洗
· Karen的分享#16:两部电影
· Karen的分享#12:我的见证
存档目录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Karen的分享#18:博物馆闲想
   

博物馆闲想

今夏以来,因各种原因坐了二十七次飞机,除了三次回国,还走马观花了八个国家,抽空参观了四个国家博物馆,一个毛利人文化中心,发现这些记录当地人,或试图解释地球人来源的展览,都有些共性。

这些场馆大都有一部份展览是固定的,这部份相对固定的展览往往是解说人类的起源,当地人的来龙去脉的。对于人类的起源,我在丹麦,荷兰,澳大利亚的博物馆,看到的都是进化论,咱们中国的博物馆就更不用说了。我儿子觉得我是基督徒,肯定不认可进化论,跃跃欲试地想给我解释进化论,我告诉他,我从小学就开始学进化论,背得滚瓜烂熟。昨天我和先生抽了半天时间,去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免费的。进门前,门口有一块牌子写着注意事项,还给博物馆定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宗祠和祖庙,这个称呼当得起,当不起,各位去看看就知道了。

在我看来,博物馆的特殊价值是有点儿古老的真货,让展品自己说话。这些博物馆里的收藏,都把远古时期,也就是所谓旧石器时代加上新石器时代的遗留物,当作最宝贝的展品,供在展览的最前面。那个时代的遗留物极为稀少,好像和以后的时代接不上茬,看不出文明的渐进式发展。大家不信,可以抽时间去国家博物馆看看,远古时期和夏商时期的展品之间好像断档了,跳跃了一大截。别的国家的博物馆的展品也存在这个现象,也恰恰在那个时候断档。我认为隔断这两个时代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大洪水,洪水几乎冲刷了前人存在的痕迹。所以各国倾举国之力,都找不到多少可以展出的东西。而各个博物馆夏商之后的展品就多起来了,很容易看出文明的连续发展。

远古时期,人们留下的工具和用品都极其简单,解说词往往暗示先人们水平不够,造不出高档次的东西。我看到的是另外一面,那个时候,自然环境很适合人类和动物生存,人们所需甚微。成熟的种子掉落在沃野肥土里自然生长,害虫几乎没有,农夫们拔拔草就好了。从土里挖出来的,或树上摘下来的果子,在清澈的小溪里洗洗泥巴直接吃就可以了,因为用不着杀生吃肉,也可以免了生火做饭这一套。有机,健康,营养,还省事。那个时代的气候也比现在不知道好多少倍,豪宅,冷暖气都用不着,住在树洞,山洞里就足够舒服了。因为人类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简单,不必用到复杂的工具,当然不必费心劳神地发明工具了。

远古时代,人们对有一件事是不敢马虎的,这件事就是祭祀。大洪水给后人们留下了先人祭拜的痕迹,在各个博物馆里都能看到,相对于远古时代展品的稀缺,这不能不说是个神迹,绝非巧合。其实各个民族的先人们都是重视祭拜的,不管是土著毛利人,还是我们中华民族。各族的文明开始都是围绕着祭拜展开的,大家都怕得罪上天,大家都想祈福,给灵魂找个好去处。这位上天,这位赐福者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大主宰,祂要我们按照祂自己的心意来拜祂,不知道有多少先人们做到了。

和远古隔着大洪水的夏商时期,人们发明创造开始热闹起来了,各族的文字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开始出现的,我猜这是在巴别塔事件之后不久。大家可以查查,华夏民族的统治者从夏之禹帝开始,一直记录到清朝末代皇帝傅仪,一个没拉下。历史的连续性清晰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底治的是什么水?博物馆里没敢说治的是黄河水还是长江水,留待你我深思吧。我猜这水和大洪水的遗留问题有关。

洪水之后,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是发展的挺快,从夏开始时的主前二十一世纪,到我们现在的主后二十一世纪,几千年而已,科技日新月异,思想千奇百怪。人类的未来真的越来越光明吗?比如说,我们的通讯方式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容易,可人们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越来越难达成任何层面的共识。我们越认识他人之心,就越拉远和他人的距离。我们的思想空前解放,自由透顶,什么事都敢想敢干,连对错界限都没了,只剩下法律界限,利益界限。我们给自己盖的豪宅越来越让人瞠目结舌,可赏心悦目的风景越来越少。我们发明的空调让我们待在屋子里舒舒服服,可整体气候因为我们的发明变差,导致我们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室外的时间越来越少。大自然无可奈何地承受着人类的贪婪,它不忍看到人类受苦之日的到来,但这日必来。

各国的博物馆都无一例外地给本国歌功颂德,试图借着展品给自己国家民族增光添彩,可也难以掩饰各族各民在离弃真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自豪地夸他们国家何年何月让同性结婚合法化,说是尊重他人,何年何月让信仰退出政治,美其名曰政教分离。博物馆还真是值得逛,但别让那些解说词给忽悠了。我发现把圣经上的话记在心里,把神的话当眼镜戴上,不管是参观博物馆,还是看书,看戏,看人间百态,都能看到神想让你我看到的东西,这里包括神的恩典,人的罪过,神救赎的宝贵。

我在看秦朝遗物时,读到一段碑文,名为琅琊刻石辞文,节录自史记中的秦始皇本记。碑文中有一句话说,“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 这位中华民族史上第一位统一天下的帝王,嫌前期的五帝三王不够明事理,不会以法治国,拿鬼神说事,愚弄他人,所以国不长久,被他灭了。其实我看这秦始皇是神鬼不分,不敬畏真神,连他人之国多多少少对神权的尊重都看不上眼。他以为他尊崇法治有多么高明,他的国要长长久久呢!实际上,他的国短命之极,秦朝只传了两代十五年。他以后的朝代借鉴了他的法治理念,有的还借助于礼学,期望朝代可以长久。可惜啊,离开了神权去治理国家,不管用多合理的法治,多高尚的礼学,都不能保证朝代久远。法和礼是罪人们离弃神之后发明的遮羞布,也有些用途,至少管住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相煎别太急。我们读书时所推崇的商鞅变法,所唾弃的孔孟之礼,都是人所发明的自救之法,救不了人的。真正的救赎是来自神的恩典,主耶稣牺牲在十字架上为人类所成就的。

这世上的国没有一个会长久,因为它们不是主耶稣的国,不是神的国。所以,这世上各国的国民们,最好先成为神国的子民,给自己找好永生的国度。神的国也有个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展品众多,从起初创世展览到将来末日,解说词准确无误,你我每天都应该去逛逛,因为一辈子都琢磨不完,这个博物馆就是圣经。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