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随想曲
移动电话,简称手机,现如今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几乎人手一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南来客初次见识手机,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广州街头出现一些真假港客生意人,时而从后腰掏出一个物件,状如步话机听筒,一手叉腰,一边大呼小叫,口口声声“进货”,生怕别人听不见的样子。据说那玩意叫大哥大。那年头有一部大哥大,比现在有部苹果iPhone14要牛多了。不过南来客对那玩意儿毫无兴趣。首先南来客不当官不经商,要那玩意儿做啥?其次,那么个大块头揣在裤兜里或别在后腰带上,累不累呀。 南来客这辈子从未用过大哥大。 大哥大传入中国大陆没多久,南来客夫妇出国留学了。来美初期,南来客与太座分隔两地,每月最大的开支不是房租伙食,而是电话费。二人隔天一个电话,加上每月给国内父母打电话,每月交给AT&T的电话费都在两百美刀上下。可是来美十年后用的电话机依然是座机。不同的是后来用的座机都带个无线听筒。那是无线电话,不是手机。 南来客不追潮流赶时髦,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末期,手机已经开始普及后,南来客才根据需要,一步跨入社会主义,买了第一部手机。手机是诺基亚出的,比苹果手机略小,但厚很多,揣兜里不方便,所以还得买个手机套别在皮带上。当时南来客座机电话用的是AT&T的服务,手机顺理成章也就用AT&T的服务了。 诺基亚手机的功能只有一项,更准确地说,诺基亚手机的功能(中文的长处就在此,单数复数模棱两可),南来客会用的只有通话一项。当时手机服务费$50/月,通话时间30分钟,超时要加钱,国内长途跟国际长途另算。所以,一般没急事不打手机。手机摆设多于使用。 就这么计算着分钟用了两三年,合同期满,碰上AT&T促销,签约两年赠新手机,于是又跟AT&T签了两年合同,加多一条线,获免费手机两部,也是诺基亚的,跟原来的外表看着差不多,都是一个屏幕加十来个按键赤裸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种,不过原来的是银色的,新款是黑色的。 手机功能单一南来客并不在乎,手机不就是用来打电话的吗?南来客只希望手机能小点小点再小点。 又过了两三年,终于盼来了新款手机。记得那天带儿子上商场买东西,见一家手机公司在搞促销,也是两年合同赠一部手机那种。月费跟AT&T大同小异,不过新款手机是折叠式的,不用时可合上盖子,这样键盘就不会暴露出来。最令南来客心动的是小巧玲珑,揣裤兜里正好。那家公司叫Voicestream,当时名不见经传,现如今大名鼎鼎,只不过改称T-Mobile了。二十多年了,这家公司的服务南来客如今仍在使用。 Voicestream手机说是新款,徒有其表罢了。手机依然只有一个功能,或者两个:通话和收发短信。 儿子未满十四岁前,外出演出比赛、到辛辛那提上课、夏天到亚斯本音乐营,都得有一个家长陪同。陪读那个带上手机,以便随时通报信息。那时手机网覆盖范围有限,许多地方没信号。特别是亚斯本,位于落基山大山中,接通了也时时中断。 几年功夫,手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大有跟座机争夺市场之势。南二世所在中学不少同学也有手机了。南来客是过来人,深知小孩的心理:越得不到的越想要。人有我有,这方面南二世从小没受过委屈。何况南二世也到了可以入住亚斯本夏令营学生宿舍和独自乘飞机前往辛辛那提上课的年龄,应该有部手机保持联系。这时,赶上T-mobile促销,除了签两年合同赠手机外,还推出优惠家庭计划。户主交基本月费,另加线路每条10元。每月分钟数也提高了。于是选了一个家庭计划,一家伙签了两年合同。喜洋洋抱着三部手机回家。 这回真是鸟枪换炮了。手机由三人共享变成人手一部。新手机是HTC,韩国品牌,平板触屏式,虽然略大了一点,却薄很多。这是如假包换的智能手机,至少有四种功能南来客会使用:通话、收发短信、收发电邮,和报时。当然,还有一些南来客用不着的功能,比如游戏等;以及一些南来客至今不会用的功能。 三个号码用的得最频繁的是儿子那个,每月收到手机账单都是四五页纸,儿子的通话记录长长一串(其中跟父母通话的没有几通),超时超流量更是常有的事。 手机频频使用,人却仿佛跟手机有仇似的,用没几天,南二世的手机不是摔坏了就是掉水里了,最荒唐的一次是在红龙虾店用餐时把餐桌上的杯子碰倒了,满满一杯可乐不偏不倚浇在手机上… 手机也带来不少乐趣。一次,陪儿子外出参赛,赶上一位钢琴老师陪弟子来参赛。钢琴老师不认识南来客,南来客却听说过这位老师。钢琴老师曾在上音进修过,也曾赴广州参加钢琴大赛。南来客曾听一位评委对他赞誉有加,称他为“中国的肖邦”。当年的“肖邦”此时已经成为房地产经纪兼钢琴老师。闲谈中南来客指着南二世对“肖邦”说,“你认识他妈妈。” 随即拨通家里电话,再把手机递过去… 另一次是在亚斯本,开营聚会邂逅一位华人音乐家,双方自报家门,南来客得知那位老兄是上音78级的。告诉他南二世妈妈跟他是同届同学。又用手机拨通家里的电话,对太座说,“你有位老同学在我身边…”,接着把手机递给那哥们。随后听到“惊呼热中肠”。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南二世在纽约演出后用手机打来的电话。那天晚上,南二世跟美国芭蕾舞剧院的舞王马塞洛 戈麦斯合作演出小提琴伴奏独舞《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 “知道谁在我身边吗?” 电话另一头问妈妈,“谭盾”。原来谭盾看完演出到后台祝贺演出成功。太座并不认识谭盾,不过不妨碍在电话里感谢谭盾捧场。 记得有一年回国探亲,时近半夜,南来客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候机大厅,百无聊赖,第一次使用这部智能手机的功能给远在香港的妹妹发了个电邮并收到回邮。 还记得有一次在东京成田机场等候转机回广州,给妹妹们发了个微信,告知已到东京。没想到微信当即蹦出一行字:哥,我也在成田机场。” 北京的妹妹到东京旅游,正准备登机返回。想见一面,时间来不及了。 每次回大陆都会带上手机。过去有手机不敢轻易使用。不仅因为国际长途费用高,更因为接听者也要交国际长途费。南来客在国内用手机拨打南二世的手机号,有时一下就拨通,有时不知为何“串线”,对方“喂喂”大叫。再拨一次,接电话的依然是那位老兄。南来客知道不是儿子,说声“对不起,拨错号码了” 就挂断,另一头却不依不饶打过来,继续追问“你到底是谁”。我是谁说了你也不认识,等着下个月交冤枉钱吧。 后来时兴买芯卡,南来客抵埠出机场前第一件事就是买个大陆芯卡换上,这样不仅有个号码,方便在大陆使用,收费也便宜多了,更不会连累他人交国际长途费。 回美后在机场等候转机时再把T-mobile的芯片换回去。 三部HTC手机,南二世那部没多久就报废了,换了一部新的,加了保险,然而最早退役的还是他那部-也不知是用坏了还是是摔坏了。那时南二世已经到纽约上大学,正值苹果手机异军突起,自己掏钱买了部二手苹果机,提前进入苹果手机时代,从此两年一换,直到前年。 太座的HTC用到五六年前,忽然没用几分钟就热得烫手,于是自己买了一部苹果手机,也进入了苹果手机时代。 南来客的HTC使用时间最长,三年前才寿终正寝,机没坏,主要是电池续航不行了。多年前妹妹曾给南来客一部苹果6回国使用,这时在美国也派上用场了。 苹果手机,青少年趋之若鹜,新款手机推出之日,发烧友不惜半夜排队购买。南二世却不赶潮流,自己花钱买的几部苹果手机都是一年新的二手货。 两年前,T-Mobile推出新的家庭计划,依然是不限分钟数不限流量,而且还声称是5G服务(其实4G),月费不升还略有下降。南来客的合约数年前已经期满,人早已是“自由身”,经不住“以旧换新”的诱惑,决定再签两年合同-反正都得用。不料电话打过去,T-Mobile客服说促销只限于新客户,老客户不适用。变通方法是取消原有手机号码,换成新号码。这可不行。本来已经决定“小车不倒只管推”,再用一阵子-不就是电池续航短嘛,一天打电话给附近新开的一家T- Mobile营销部问有关手机的事,无意间提到此事,不料业务员说,没这回事,我来替你办理。南来客听后大喜,当即赶去。不一会儿,办理好了。 保留原来号码。 两部苹果12新手机。加起来近两千美元。 苹果机没有白送的,以旧换新只是出高价收购旧的。太座的苹果8收购价是两百。南来客的苹果6是一百。余额一千七左右还得分期付款-不能一次付清。 两部新手机,按需分配,一部基本容量的,给太座。 另一部是“大功率”的,给儿子。 南来客用儿子的手机,好歹也是苹果11,比苹果6高5个档次。 儿子过意不去,说,“爹地,我给你买部新的吧。” 南来客答,“我又不是买不起,你知道我不需要好的,把你的苹果11给我就行。” 儿子听后一笑,,说,“倒也是。” 可不是吗?苹果手机有那么多功能,自己能用上几个?别糟蹋了好东西。 收机早已超越原来的功能范围了,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通视频、照相、录影、上网、导航… 手机功能太多,平时使用的就那几个。手机出了问题,儿子在家找儿子,儿子不在家找太座的学生。别看有的学生才念小学,玩手机连当工程师的父母都自叹不如。 而且他们玩手机都是无师自通。 南来客由此想到当年的母亲。录音机一九七八年家中就有了,母亲到去世都不会使用。 现在轮到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