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馆
在广州办事路经中山五路。 太平馆近在咫尺,岂有过门不入之理? 广州过去的西餐厅,较有名气的有沙面的经济餐厅、长堤大马路的大公餐厅、和北京路的太平馆。三家西餐厅,太平馆和大公都兼作冰室,唯有经济餐厅不卖冰。 经济餐厅的招牌菜是葡国鸡,小朋友吃到嘴里觉得那不过是鸡肉里加了喼汁番茄酱之类的。让小朋友念念不忘的是经济餐厅橱窗里的奶油面包。“早餐你老兄吃经济1毛7一个的奶油面包,我们吃西桥商店5分钱一个的茶包,” 五十多年后,年过古稀的高干子弟粤生同学对报社子弟尤说起旧事,还带着羡慕的口气。经济餐厅虽说不卖冰,却是南来客食冰最多的地方。经济餐厅位于沙面小学后门对面,南来客在操场玩累了,常常一头大汗冲进经济餐厅,跟领班阿来要杯冰水。阿来跟小朋友有一面之交,奶油面包不会白给,冰水往往会倒上一杯,面无表情地说,“饮完快滴走啦。” 南来客最后一次上经济餐厅是二十年前参加在此举办的广州第一中学12连6排同学聚会, 来师傅已经不知所终,经济餐厅也已改名“有腥气” -令人登时想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大公餐厅以咖喱鸡出名。南来客没去过几次,也没尝过那里的咖喱鸡。除了77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在大公买了个大蛋糕给女朋友,南来客每次去大公都是食冰-一份椰子薄荷双色鸳鸯雪球。 太平馆是广州的老字号。太平馆常常跟美利权冰室混为一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上次南来客返广州到美利权食冰,美利权在北京路马路对面与太平馆分庭抗礼,如今又合二为一了,弄得南来客至今不清楚太平馆美利权是两家还是一家,只知道同一个地方,如果吃西餐,上的就是太平馆;如果食冰, 上的就是美利权。太平馆历史悠久,据考证 、周恩来和邓颖超曾在此举办婚宴。没人考证小人物南来客78年春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请萱在太平馆吃了一顿西餐-猪扒饭,更没人知道太平馆的猪扒南来客也没吃过几次,囊中羞涩,进去往往也是点杯红豆冰之类的。 盛夏,一杯红豆冰入肚,暑气全消。 饭点到了,干脆午餐也在此吃了。 红豆冰回味无穷并不是红豆冰有多好吃,而是返寻味,寻找当年吃的红豆冰的味道,更明确地说,是寻找儿时吃红豆冰的感觉。时过境迁,要想找到当年食红豆冰的感觉谈何容易?就跟唱红歌一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还是那首歌,现如今七老八十,唱起来还能像当年那样意气风发吗?现在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唱这首歌,味全变了。都说食材变了、手艺变了,怎么就不想想人也变了? 寻找当年的感觉在大多数情况下徒劳无功,然而人们依然契而不舍。怀旧嘛,不是要回到过去,是探望过去的自己。 到午饭点了, 午餐干脆也在这吃了。 餐厅装修过,修旧如旧,边上还是火车厢卡位,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典雅氛围,有利于怀旧。 点了一个招牌炒饭-有特色,一个猪扒-跟以前的完全两样,一份炒牛河-够嚄气,一份香煎黄花鱼-难得没煎碎,一份罗宋汤-调料送错了,外加四杯红豆冰,一罐可乐。 服务员给每个客人面前摆上一付刀叉,由餐巾裹着。 有点不中不西的。 红豆冰一上桌,南来客迫不及待地用吸管猛吸一口… “注意一下食相啊,” 萱抢白说。 南来客没有理会。 不至于太失望。 然后, 刀叉并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