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特不喜欢读留学生们写的海外游记。一反感某些人的显摆;二那些流水账的东西无味;三不想重温儿时被迫记那些“到x地一游”的噩梦。结果有天和儿子到一处翻译成中文叫做‘伤疤堡’的海滨小城,我居然也哗啦啦写了篇5000多字的游记。家里的领导读了高声叫好。自此几乎完全理解某些留学生那么热衷写游记。 也开始对中华大地(其实是全世界)蒸蒸日上的旅游热充分理解。可我太明白咱中国的旅游热其实是对生态环境的大毁害。几年前,当我听到有人提倡生态旅游时,举双手双脚赞成,并且参与了编篡生态旅游小传单,这里摘些片断与网友共勉: 1。以朝圣的心态旅游观光,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神圣; 2。以关爱自然的精神做有责任心的旅游,‘轻轻’地行走; 3。如果随团旅游,选择可持续性的旅行社; 4。旅游途中,食品饮料的选择讲求可持续性; 5。减少用水量和垃圾; 6。处理自己的垃圾,并随时拣起他人所丢的垃圾; 7。对所游之地的环保基金提供赞助,从而保护旅游圣地; 8。旅游之时,参与所在地民众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比如河流的清理); 9。与旅途中所遇到的人士共享绿色旅游朝圣观光的艺术; 10。归途之后,将绿色环保意念带回家居生活之中。 说到共勉,自然要负些责任。编篡之时是集体的‘智慧’,现在我一个人重读并转播,才明白所谓生态旅游的十倡议,一多半是泛泛的大道理。让我感到自己回到从前的政治课————假、大、空。 所以赶紧补充:大伙儿尽可以不共勉且嗤之以鼻。 不免有些黯然。 这时,我想到一位无名老人的名言:出门游玩,哪叫游玩啊,整个一遭罪。这位老人有些穷,出门绝对舍不得住3星以上的旅馆。在家吗,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特别是洗澡之际,那一般都是洗到一半,高声吆喝老伴,衣裳呢,衣裳呢。其实衣裳早已挂在卫生间门背后。这样的老人,你说他愿意出门吗?打死也不啊。 从前我很可怜这位老人。今天却突然觉得原来他是生态旅游的典范。 您一定说,错了,一个从不出门的糟老头,哪能跟旅游沾边呢? 且听那句老古话吧,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位在家呆着的老人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景色基本全知。您能说他没游吗?用他的话叫神游。 如此推算,所谓的生态旅游也许该学学这位老人,不游+神游。崇尚自由的人儿一定说这个太不人性。那就改改调:尽量少游+神游。 再往下推,那别个的游记和图画还是该有所选择地翻翻,否则怎么神游呢? 怎么听着像个托儿呢?赶紧声明,俺不是啊! 给什么游记之类的书籍作个序倒是正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