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问题多和没问题的世界  
问题多曰:困了,就睡。 没问题答:人生下来就很累,活着就是为了休息。  
https://blog.creaders.net/u/160/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问题多和没问题 ,75岁
来自: 伟大的天津镇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436,26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没有词儿就不要瞎编!
最新发布
· 又晴了
· 又阴天了
· 阳光灿烂的日子(照片为证)
· 炒糊了的政治--电影In the loop
· 土耳其浴
· 小村库马利克兹克(Cumalikizik)
· 索非亚教堂(Aya Sophia,Hagia
友好链接
· 牢头:牢头博客
· 王福贵:王家庄
· 勤劳:勤劳灌水的自留地
· 穿墙屁:穿墙屁
· laowudaokou:老五道口
· 雁翎:雁翎的轻声细语
· 小沙果:小沙果
· 南泥湾:南泥湾的花草地
· 摇啊摇:摇啊摇的博克
· 耳順:生民未有
· 妄谈:妄谈的博客
· 唯一:唯一的garden
· 淡薄天涯:*骑马*挎枪*走天涯
分类目录
【读读写写】
· 听于丹、掐牢头和品酒 (附:艾
· 书之爱
· 藏书之痛
· 大英博物馆正在倒塌
【糊糊涂涂】
· 通过消费投资扶贫
· 天津吃喝玩乐 (四)早点
· 90年代初金融狂潮目击记
· 养花
· 我是如何走下领导岗位的
· 方言
· 英国医院奇遇记
· 板凳和躺椅
· 守财之道
· 教授
【遛遛达达】
· 土耳其浴
· 小村库马利克兹克(Cumalikizik)
· 索非亚教堂(Aya Sophia,Hagia
· 蓝色清真寺
· 皮影追踪(续)图组
· 皮影追踪
· 约克日记 (四--下)
· 约克日记 (四--上)
· 约克日记 (三--下)
· 约克日记 (三--上)
【叽叽喳喳】
· 谈谈政治辩论
· 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 惊人惊语
【玩玩乐乐】
· 又晴了
· 又阴天了
· 阳光灿烂的日子(照片为证)
· 炒糊了的政治--电影In the loop
· 皮影追踪(续)图组
· 铁疙瘩 (图组)
· 伦敦金融城(图组)
· 夏日的伦敦 (图组)
· 家里的动物园 (图组)
· 学陶艺
【吃吃喝喝】
· 瓶瓶罐罐 (图组)
· 西红柿炒鸡蛋之梦
· 请客
· 乐之和沙发套
· 老梆子的故事
· 糊涂虫回国记 (三) 饮
· 糊涂虫回国记 (二) 吃
· 街头市场 —城市的玉,还是鸡肋?
存档目录
07/01/2011 - 07/31/2011
10/01/2007 - 10/31/2007
09/01/2007 - 09/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7/01/2007 - 07/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11/01/2006 - 11/30/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约克日记 (四--上)
   

约克日记 4

 

八月四日 (晴 也预报有雨,还是没下)

 

今天起来以后决定不到远处去,就看附近的小村庄。在我们自己的小村子(Lockton) 里转一圈。早晨九点多钟,村里很安静。大概周围的人还没醒。这个村子里面都是石头房子。建筑的规模不算特别大。村口的小店里面货品还挺齐全。别看是乡下,人家卖的都是我们城里少见的农产品。光大米就有十几种,连寿司米都有。

 

小店门口有火车时刻表,我们打算去看火车。不能小看约克郡的火车,这里保留了老式的蒸汽机车。当年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人就是因为有了火车才能够真正实现放假旅游的梦想。刚开始办旅游的时候,人们就是在铁路沿线附近转转,并不敢走远,回程的列车汽笛一响,大家赶紧回到车上。那会儿的火车分成头等车厢、二等车厢和牲口车厢。牲口车厢实际上也是给人坐的,人挤人而且没有顶棚盖。火车票很贵,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老实。有的穿大裙子的妇女把小孩子藏在裙子底下,可是检票的人又不好意思让她们撩起裙子来看。这样她们就能省了不少车票钱。没问题的妈妈说她年轻的时候也过,挺吵的,没什么好看的。不过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她终于同意去看看。

 

这个村子离车站所在的村子Levisham 只有一英里,但是因为要翻山越岭,所以路程实际上并不短。路上碰到村里人养的苏格兰牦牛,居然站在路中间挡住我们的去路,丝毫不谦让,不顾我们就要晚点的火车。你越往近处开,它越往路中间站。最后是我们投降,不得不倒车,从旁边的草地上绕过去。

 

我们的车刚刚停下,就听车站里的人说快快,车要开了。跑过去看,并不如想像得那么漂亮。我们跑过铁轨,刚在站台上站稳脚跟,火车就开了。一声汽笛响,车轮吭哧吭哧地滚滚向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到现在很多人对蒸汽机车还是这么赞美。车轮的声音巨大,前进中的节奏能让人变得莫名其妙地振奋。连老太太也忍不住地显得激动起来。可惜车开出的时候并没有白烟四起,而是稀稀拉拉地冒着黑烟。列车过去了,我抢着没问题的照相机看。可惜,光顾高兴了,没来得及多拍照。等下次再看吧。很多观看的人还在站台上舍不得走,恨不能再来一辆。可惜,一个小时一趟,我们等不及了。

 

Levisham也是石头房子的小村。这个村里的房子比Locktom的要大,显然更富有一些。路过队部,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欢迎进入。我们进去,里面几个老头老太正在围着村里的规划图指点江山。他们看见我们,脸上的表情说明欢迎的不是我们。其中一位腿有些瘸的白发胖老太主动跟我们介绍,说他们都是历史爱好者。正在研究这里的建筑史,如果我们愿意看看,请便。我们也没客气,把队部墙上贴的老照片一张张全看过来。胖老太看我们真的有兴趣,又说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跟着她爬上了小阁楼。她翻出小村子的地图册。都是村里这几位历史爱好者多方收集的老地图复印件。最老的一张是十四世纪的。那张图上只有几个小三角,标明村子里的房屋。中间有几张是17XX年的的。最近的一张是1848年的。这些地图记录了小村子里的住户,土地所有权变更和基本地形。

 

\"\"

 

怎么当时没有路?老太太说,肯定没有正式的道路,但是村里人进进出出的小道还是有。不过这些地图不是指路用的。那个时候的人出外旅行并不用地图,而是到一个地方找一个向导领路,换一个地方再换一个向导。当然,能够真正旅行的也只能是有钱人。这些图是有钱的人家雇了人画的。上面标明自己家的地产和房屋。挂在墙上做装饰用,目的是为了向来客炫耀。绘制地图的是什么人?老太太说:我们还在研究,大致应该是外面请来的,而不是村里人。

 

她一边说,一边抽出一张彩色的图来。是100年前小村子的土地分布复制图。图上一种颜色的地就是一户人家的财产。老太太说:我们很喜欢向有兴趣的游客介绍小村子的历史。上一次来了一位,看了这张图,高兴得不得了。原来他家以前就住在这里,而且就是这张图上这些绿色土地的所有者,是村子里最大的地主。

 

我问,现在村里人家还有100年以上的住户吗?老太太说,没有了。老住户都搬走了。现在都是新人了。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在战后迁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就业了。后来到这里居住的人反而是城里人,愿意过田园生活了。所以这一百年里,周围村子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业为主转向和旅游有关的服务业,畜牧业还稍微多点。

 

Levisham出来,错过了要去的村子,我们在误入的那个村子里吃了午饭。饭馆在一幢石头房子里,外表看着挺不错。进去叫了菜我们就后悔了,整个饭馆加上老板娘就两个人,虽然她们不停地跑前跑后,根本照顾不了好几桌的客人。中间叫菜的时候,一对坐在窗边的英国老夫妇不知怎么抢在我们前面,又害得我们多等了十几分钟。可能我们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小声聊天,让老夫妇以为是在抱怨他们。过了一会儿,老太太过来说,我向你们道歉,我不知道你们已经等着了,我不会去做故意加塞儿的事。我们大吃一惊,赶紧说不是你的问题。可老太太还一个劲地道歉,却不去抱怨服务,弄得我们反而不好意思了。到了英国以后发现很多小地方的服务之所以差,还不光是服务意识差,消费者不习惯拿自己当上帝,而是更乐于当孙子的心态似乎是更大的问题。唉,没办法,哀其不兴,怒其不争啊。

 

我叫的是腌鱼沙拉。好不容易快轮到我们了,就听见后面厨房微波炉的门砰地关上,然后整个饭馆里就弥漫着咸鱼味儿。好不容易上来了,原来就是超市里卖的咸鱼加上几片菜叶。这样的菜要7镑钱一位,加上茶水和点心居然十好几镑一个人,跟前面去过的饭馆相比,简直贵得没有道理。

 

第二个小村子, Hutton-Le-Hole 到来的时候,我们直奔当地的Folk Museum。这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里面展示的是中世纪以来的农家生活。包括了英国小村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铁匠、木匠、钟匠、药铺、车马行、洗衣房、邮局等等。村里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个小小的展室。里面摆设的都是这个行业里面用到的工具。你能体会到为什么在以前,从事一个行业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业有那么强的自豪感。那年头,钉是钉、铆是铆的。当然还有农村的正业,农业。这里展出的各种农耕机械让人忍不住琢磨。当工程师的人的脑袋瓜真是了不得,他怎么就知道那个打爬犁的锯齿往哪边歪就能不吃葡萄倒吐皮呢?

 

嘿嘿,居然还有一个小小的照相馆。里面的相机是跟手风琴差不多的那种老式相机,需要摄影师把脑袋钻进去才能照。暗房里有很多设备和我当年上大学学洗相的时候用的居然一模一样。照相馆里还有人造的背景,是有钱人家的门廊。我也坐在这张画前面让没问题给照了一张。效果还真不错,咱穷人往这个背景前面一站,马上就显得像是装穷的贵族了。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过了下午四点,要坐下喝茶已经没有开着的茶馆了。到小村子里转了一圈,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村子名气这么大,不过比我们村多了一条小河和一片村前绿地。但是中间有一条很宽的公路横穿过去,应该算是煞了风景。

 

晚上回家,吃饭,接着看那本书,睡觉。(照片请看下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