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幺的博客  
谈笑有白丁,往来少鸿儒。  
我的名片
老幺
注册日期: 2006-11-02
访问总量: 670,42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原创文章,欢迎点评, 留言必复!
最新发布
· 疯狂的奥巴马,疯狂的中国网民
· P依然是P,林书记依然很好很强大
· 从翔哥“最伟大的转身”说开去…
· 70后痛打华南虎,90后坐爱虎卧撑
· 8级地震,震出了8只华南虎!
· CCTV:98%的中国人支持直选! (
· 最新版的《全世界都羡慕我们》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系列文章】
· 2007中国笑话大全(精华版)制定
· 武大郎、西门庆与华南虎
· 做一只堂堂正正的华南虎
· “和平崛起”,还是“和平演变”
· 依法治国,还是依金牌治国?
· “你”,请跟上《时代》的步伐
· 一不小心,成了《时代》“年度人
· 全中国人民都笑了,然后都哭了
【精华文章】
· 马英九的林肯梦
· 先富起来的,会继续富下去
· 中国处于盛世,为啥还有人不知足
· 为什么称霸的是美国?
· 5000年历史缺少了4位伟人
· 3万名网警?太少了!
【谈笑风生】
· 最新版的《全世界都羡慕我们》
· 纽约州长悔过书
· 美国网民,很黄很暴力的一天
· 2007中国笑话大全---追加版
· 2007中国笑话大全:很好,很强大
· 触目惊心: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
· 克林顿为什么没有包养莱温斯基?
· 一看春节晚会,我就笑了
· 2006年中国100大笑话
· 2006年中国笑话大全(征集稿,欢
【自由思想】
· 疯狂的奥巴马,疯狂的中国网民
· CCTV:98%的中国人支持直选! (
· 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走了
· 中国网民是无敌的!华南虎为证!
· 复旦大学邀请陈水扁来演讲?
· 中国世纪,与中国人无关
· 马季,张艺谋,奴才的时代?
· 昨日的贾宝玉,今天的温家宝
· 中国要的不是大师,是大侠!
· 小龙女,一种充满攻击性的庞然大
【天下大事】
· P依然是P,林书记依然很好很强大
· 从翔哥“最伟大的转身”说开去…
· 70后痛打华南虎,90后坐爱虎卧撑
· 8级地震,震出了8只华南虎!
· 纽约州长叫鸡记:很傻很天真
· 暴风雪很强很暴力,温总理千里走
· 既然征了“小姐税”,就应该征“
· 如果小许拿把榔头把ATM砸了
· 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 感恩,这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存档目录
11/01/2008 - 11/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01/01/2008 - 01/31/2008
12/01/2007 - 12/31/2007
11/01/2007 - 11/30/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9/01/2007 - 09/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11/01/2006 - 11/30/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感恩,这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感恩,这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作者:老幺

 

1.“感恩”

 

最近流行“感恩”,听说有5位不懂得“感恩”的贫困大学生因此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人们议论纷纷,“贫困大学生,你为何没有感恩之心?”“没有感恩之心? 这种人与禽兽何异?”“这样的人还不如狗。他们将会永远的的贫穷。”“坚决反对资助贫困大学生。有钱上大学,无钱就不上,别给别人找麻烦”...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捐助者,“19位企业家,每年1000-3000元,还是大张旗鼓的宣扬,确实让我怀疑他们的动机”“放下那高贵的臭架子吧,以免功德打折扣”“如果谢谢两字是你如此在乎,那停止你虚伪的善良吧”“

 

这让我想起赵老师的一句名言,这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你非要那它当成一个丑闻,要把人弄得身败名裂

 

可不是吗?乐善好施其实是一种美德。古代小说中,这个“员外”那个“施主”见到落魄书生、落难英雄经常是“仗义疏财”,而受助方在出人头地后一般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成为美谈。

 

就本事件来说,问题并不在于“感恩”本身,而在于谁“感恩”,对谁“感恩”,以及如何“感恩”。

 

2.谁“感恩”?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受助大学生“感恩”。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本事件中,受助大学生与企业家之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对一”资助。从媒体报道来看,似乎是企业家每年固定地出一笔钱,交给组织助学工作的襄樊市总工会,由后者发放;虽然企业家与受助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具体捐助哪个大学生,似乎并非由企业家决定的。企业家并非因为对哪一位特定的大学生产生特别的怜悯、好感、痛惜而决定捐助。

 

也就是说,实质上,企业家并非是对哪一位特定的大学生捐助,而是对社会整体捐助。这是古代“一对一”的“仗义疏财”与现代慈善行为的不同之处。

 

如网友lee2002m所写,“所谓的慈善或捐助问题都是由于社会贫富分化太过,穷人无财力解决生活问题导致的。”慈善家捐助善款,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调节,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反馈。慈善家本质上是对整个社会“施恩”,“感恩”的主体也是整个社会。

 

所以“在国外的图书馆捐赠仪式上,都是政府高官,基本都是市长出面主持并表达感谢”( Gewenwei网友语)在里面免费看书的市民,看着图书馆前慈善家的名字/挂像/铜像,感激感叹之余,没有谁特地写信致谢;比尔盖兹捐钱在非洲救助儿童,《时代》杂志把他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就是社会对他善举的一种“感恩”方式,至于直接受惠的非洲儿童们,也没听说哪位写信致谢;西方大学奖学金、助学金多得数不胜数,更没听说哪位学生因为不“感恩”而被取消资格。

 

就本事件来说,由组织这次助学工作的襄樊市总工会,给企业家送个匾牌、写篇报道什么的,就是最好不过的“感恩”了。

 

3.对谁“感恩”?

 

那么具体受惠的学生,是否因此不需要“感恩”了呢?

 

显然不是。问题是,对谁“感恩”?

 

道理同上。由于这是现代慈善行为,企业家并非是对哪一位特定的大学生捐助,而是对社会整体捐助。慈善家捐助善款,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调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贡献,而不是个人恩惠。

 

一个人坐在公立的图书馆内免费看书,与坐在私人捐助的图书馆内免费看书,都是应该心存感激的,对美好社会的感激;非洲儿童因为比尔盖兹而摆脱了病魔,对比尔盖兹固然是感激,更多的是对爱心社会的感激。

 

这又是古代“一对一”的“仗义疏财”与现代慈善行为的不同之处。“一对一”报的是私恩私德,慈善感的是“公德公心”。

 

4.如何“感恩”

 

那么实际受惠人是否需要“感恩”呢?当然也是要的,问题是如何“感恩”?

 

根据新闻报道,组织助学工作的襄樊市总工会推荐的“感恩”方式,希望学生上学后能给企业家多写信、打电话, 汇报一下学习情况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就是在古代,“落魄书生”“落难英雄”对“恩公”也不“汇报情况”。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要“滴水”汇成“涌泉”才行!

 

受助大学生王可说,她一直存有感恩之心,但并不认同写信或打电话向企业家汇报情况的做法,“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报喜?怕对方认为自己骄傲;报忧?又怕对方担心我向她伸手要钱。我很矛盾,所以,很少与企业家联系。”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老幺想,这正是现代慈善的意义所在吧。

 

对慈善家而言,慈善家本质上是对社会捐助,“感恩”的主体也是社会,一般由校长、市长、媒体等出面肯定、鼓励,政府则对善款提供税收抵免等实惠。

 

对受惠人而言,受惠人本质上是受惠于社会,他/“感恩”的对象也是社会。如果有一天/她出人头地,就成为新的慈善家。如此良性循环。

 

就以美国大学系统为例,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奖学金、助学金、各类免费设施,而当你走向社会后,不出三五年,校友会就会来信募捐,你就从受惠人变成了慈善人。你是否期待受惠学生写感谢信呢?当然不会。不过,校友会多半会来信感谢。如果你捐的足够多,校长请你吃饭,甚至以你的名字命名新的教学楼,也是不足为奇的。当然喽,你还是不会期待受惠学生会向你“报告学习情况”。

 

5出路

 

《人民日报》2007821日署名文章《让助学充满温情》(作者 :温红彦)写道,“每当新学年伊始,扶贫助学便成为教育四季歌中一段悲情旋律。有的高校让申请贷款的学生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痛陈贫寒家境,有的高校贴标签似的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同样的用具。与此同时,民间捐助活动也频频出现在屏幕上,企业家们慷慨解囊,受助学生感激涕零……一定要这样展示贫困吗?一定要用镜头来校验受助者感恩的眼泪吗?”

 

“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之所以成为丑闻,就因为,也许所谓的“慈善”捐助,本身就是“摊派”的结果。对企业家来说,怕中间被上下其手,无奈选择了“一对一”的方式,结果连受资助者的“回音”都没有,确实有些伤心。(网友议宣语)对贫困生来说,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在助学会上通常已经“感恩”了一次,还要“报告学习情况”,确实觉得没有必要。

 

笑蜀说的好,“慈善文化的水准,实际上是一种文明水准。”如网友zuozhi建议,“慈善事业需要民间自主,需要健全的监督体系”“捐助形式应该是盲助”

 

天生贫穷不是错,错的是永远贫穷。如某北京网友所说,“先富的帮后富的,这不是当初国家的承诺吗?”这正是慈善的善之所在。

 

 

Laoyao2018@yahoo.com

2007826

 

请收藏老幺的博客:谈笑有白丁,往来少鸿儒。

博客地址(海外):http://blog.creaders.net/laoyao/

博客地址(国内):http://blog.cat898.com/boke.asp?laoyao2018.html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