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的来源: 悠久的农耕文化
首先,什么是民歌? 我们来看百科上中國民歌的分类.
中國民歌大分为三类: 号子:(也称之为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时候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在中国,号子有不同的称呼:北方常称之为“吆号子”,南方常称之为“喊号子”。节奏十分鲜明;有的只是调节劳动情绪,如采茶歌、草原牧歌等。 山歌:是指各种山野歌曲,它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的特点。或是那裡的神話傳說 小调 (中國音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之中。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
但这样的民歌,只是一些分散出现的民歌。象中国广西,云南,西藏等有强烈地方民族特色,有系统性的民歌,只有在中国这样悠久的农耕文化中才能出现。悠久和一定的封闭性才能产生少数民族。才能产生民族文化和民歌。所以中国民歌的多样化,民歌性, 和原创性是少有的。不是美国这样历史短的发达国家可能有的。
陕北的真实生活我不很清楚。我插队的西南民歌是很普遍的。当然那些歌,人都很土。那才是真正的民歌。即所谓的原生态. 民歌就是生活的一派部分。比如小孩放牛的时候要唱民歌,其实就是让附近田里的大人知道,他们很好。没有出什么事情, 并不单纯是抒发感情. 这样的民歌就必须传的远,而且要有高声的长音,嗨哎。。。, 跟美声的出现是因为要传到剧院每一个角落一样。所以后来有中国的民族唱法,就是田野里面来的。其实放牛也挺苦的,小小一个,就不能上学了,要去放牛。我说了,陕北民歌的艺术感染力就来自生活的贫苦, 对现实的豁达和对幸福的追求。 。 我以前说过很多次。中国少数民族还有在生活中聚在一起唱歌的习惯。因为他们还有这样的社会形态,但汉族早就没有了。有组织的不算。更不要说美国。 美国早过了那个时代.
所以为什么说原生态是艺术的源泉. 那想想一群完全没有受过现代和古代音乐教育的人,代代相传发展出自己的音乐,尽管原始,但但可以让人知道艺术何来,这些虽然现在很难听到了,但它们是艺术的源泉,也就是音乐的洪荒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