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问题多和没问题的世界  
问题多曰:困了,就睡。 没问题答:人生下来就很累,活着就是为了休息。  
https://blog.creaders.net/u/16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上海行(十五)浦东金茂高楼大比拼 2006-11-13 14:37:23

最后一天的行程实在太紧。我们在上海逛了两天,除了外滩,还没有去看任何标志性建筑。害怕无颜见黄河以北的父老乡亲,于是决定紧急补课。我们的计划,早晨去浦东,下午去上海博物馆。大家都说应该坐坐世界第一快,磁悬浮列车。思前想后觉得世界第一快也不过是火车,比飞机还是慢吧,怎么会真的觉得快呢。世界第一辆火车也是世界第一快来着,现在人如果坐上它不会感到速度的刺激,而是历史的刺激。我们不如也等磁悬浮成了历史在体会也来得及。

一大早阿姨开车带着我们直奔浦东。我们落脚的地方是世纪大道的尽头。若干年前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浦东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高大建筑。对于世纪大道的印象也并不深刻,只记得当时是,很宽的马路,有很多树。我最喜欢的是科技馆的建筑和旁边的地铁站。那个时候这个地铁站好像还没有开放,或者开了还没有什么人用。当时觉得这个车站让人觉得很干净透彻。

\"\"

这次来,世纪大道两边的住房多起来。一个英国的规划师去过浦东后,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房子的房顶都按照小组给涂成不同的颜色。这样,从金茂或者飞机上看,浦东就像一朵绚丽的花。他觉得上海政府真是了不得,能让上海人乖乖地听话。换了英国,上级政府让涂成红色,下面的人就非给你捣乱,弄成花的。我这次特意注意了那些房顶,确实是齐齐整整的统一色调。

科技馆旁边的地铁站还是那么干净透彻。几个身穿浅蓝色工作服的清洁工正在不紧不慢地打扫。我倒是觉得最能成为上海标志的不应该是那些金刚大厦,因为这样的大厦世界上恐怕也不少。你说你的有特色,别人也说别人的有特色。上海的标志应该是这些无所不在的蓝色清洁工。他们真的无时无刻地不停打扫。没问题几次说上海真是很干净,我顺手一指,就能告诉他干净的原因。虽然伦敦也有身穿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但是显然从人数和工作效果看,都比不上上海。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报上总有对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称赞。当时的印象是,他们只是早晨4、5点钟出来,到了8点钟就收工不见人影了。而上海的环卫工人现在好像是24小时不离开你的视线。来来往往的人对此司空见惯,不像我们这些乡巴佬对清洁工还那么好奇。报上不见了辛勤劳动的字眼,既然现在大家都是24小时工作,也就无所谓辛勤不辛勤。

\"\" 

科技馆的造型是一个长了两个招风耳的地球。里面现在成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地方。别说,从这里真的能看到上海年轻人的未来。听阿姨说,她的女儿从国外回来,带了孩子就一天一天地扎在科技馆里,孩子有这么好的机会来学习,实在是难得。想当初,伦敦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成就了几代科学幼苗。现在从上海的科技苗圃里,恐怕真的能蹿出几棵科学的大树来。可惜问题多和没问题都不是搞科技的,而且还没有把小问题多和小没问题培养成参天大树的迫切性,否则我们真地会在这里多逗留一会儿。奉劝五味文豪们:哪怕是把科学馆当成孩子的科学催长剂,偶尔地来拔拔苗也是不错的。

\"\"

从科技馆到金茂的路不好找,阿姨开车几次迷失了路标,绕来绕去我们总算站到了它的脚下。若干人等如是说:这是上海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化的结合的最好代表。去之前我费了好大的劲,终于从网上找到了它的传统之处:它长得像个宝塔,金茂的设计者说。到了现场,我们站得太近,看不出来它的传统玄机。站在这么高大的建筑下,我只觉得自己实在是渺小,连比我高半头的没问题也变得矮得很。记得当年和几个朋友去纽约的世贸大厦,那也是会产生如此视觉效果的地方。不想,还没等仰视一分钟,同去的一位说是要上厕所,碰到了一定提醒他。我们几个边走边看,竟然忘了他的大事,眼见朋友的忍耐到了极限,我们赶紧找到旁边一位穿制服的人询问。那位先生彬彬有礼地说,前面一百五十米左右,向左转就行了。这是我一生中跑过的最开心的一百五十米,看着平日里笑卧商场的朋友歪七扭八的跑相,我真的觉得这个建筑:高,就是高。

\"\"

不过,我最佩服金茂的,还不是它的高科技,而是中国人踏踏实实的作风。这个作风从哪里体现?你看金茂顶部的天线,或者是高杆儿,就是短短的一节。听说印度尼西亚的前世界第一高是在顶上的杆子作了文章。都盖好了,就差那么几米,怎么办?就把顶上的杆子拉长一点吧。前些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贴出美国西海岸世界最高楼的设计,竟然发现上面要有近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的高度都是杆子。我越来越觉得美国人不厚道了,当时就回帖说以后不如不盖高楼,索性每个城市门口立一根杆子,比比看谁的高就算了。这样还能省了资源和空间,还省得盖了房子租不出去,还省得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恐怖分子来了,你撞吧,瞄得准就好,大不了一根杆子钱。如果以后这个技术更发达了,可以把杆子设计成软的,你来撞,我顺势向后倒,让你闪了腰。或者我学齐天大圣,把杆子设计成能伸缩的,你来撞,我忽地就收起来,让你找不见。

眼看时间过得快,我们不能在此久留,阿姨开上车,在迷了两次路之后终于找到了穿过黄浦江的隧道入口,我们直奔人民广场。

\"\"

浏览(9483) (0) 评论(1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Claude 留言时间:2007-04-16 02:57:05
http://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t.gf7tiuy9.info <a href="http://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h.gf7tiuy9.info">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a> [url]http://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b1.gf7tiuy9.info[/url] [url=http://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b2.gf7tiuy9.info]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url] [u]http://21b6b6383962b7a9e0521cf3bb3db792-b3.gf7tiuy9.info[/u] b8c211221d19f4c8bbabc2332ed541f5
回复 | 0
作者:上海宁 留言时间:2006-11-17 19:14:48
你根本不在上海呆过吧。

只要住上几年,你就会发现,上海,是中国最烂的地方,我指的是人内心的素质!

最差!
回复 | 0
作者:sky 留言时间:2006-11-14 16:23:01
shangshai has become such a pathetic city with nothing left but some high buildings. even though i don't want to say that, the fact is shanghai was run by a group of 'frog-in-well' type of people. what is even more pathetic is many shanghainess, real or not, have become 'frog-in-well' people.

beij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a place that can be called 'city' -- a real city in all meanings. those less educated farmers from shanghai can never see that. they probably still feel really good about living on the 23 floor of a 35-floor building. well, those pathetic fake shanghainess. hehehe.
回复 | 0
作者:问题多 留言时间:2006-11-14 11:34:06
hahaha:

不好意思,我们确实没有你混得好。但是我们一直在认认真真地混,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就不如别人。

你如果不喜欢“落后”的题材,就说题材不好。题材说不了,又改说摄影技术。别忘了,你是不拍照灰头土脸的题材的,那是因为你认为人家阴暗和落后。这和技术无关。

我更不好意思地告诉你,我并不是摄影者。没问题去年的影展你没机会来看实在可惜。他的摄影的确并不以技术见长。他的构图是有意识突破思维定势,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能拍出漂亮的照片,却没有那么多人得到邀请办影展。他靠的并不是华丽的技术。

另外,你如果真拿自己当摄影家的话,说些空洞无物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你可以找一些专业的摄影网站看看人家怎么评论。不是简单的一句构图不好就完了,你认为构图有问题,说出问题在哪里。你认为技术应该改善,提出应该怎么改善。

你是上海人,可以维护你心目中上海的形象,但是我的文章从始至终都在褒奖上海让很多人忽视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不明白触动了你那根神经。至于我写的东西,你好像到现在只提到了这个标题,你如果看了文章,就会明白这个大比拼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是作家。写作不是我的专业,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写这样的文章是为了表达个人感受,不是为了卖字,跟我出来混得怎么样没有任何关系。

总之,你如果批评我的作品,就有的放矢。虽然我的文章可能一无是处。你还是有必要把自己的逻辑搞清楚,说清楚到底是题材跟文革有关还是构图根文革有关。当然,摄影技术跟文革的关系可能更大。
回复 | 0
作者:hahaha 留言时间:2006-11-14 10:39:12
你用心良苦,但你的照片太表面化,没有深度,所以看不出你的照片所要表达的意境,多元不是挡箭牌,提高自己的品位是主要的,或者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如画面的构图,这样才能表达出你的独特的视角。确实人家拍无家可归者也能拿国际大奖,但人家那是什么水平啊,有震撼力!
另外,你这篇也文不对题,还大比拼呢,看了以后我有上当的感觉。
出来混,也讲点专业精神吧!哈哈哈,不好意思!
回复 | 0
作者:问题多 留言时间:2006-11-14 09:43:36
Gamos:确实有拿杆子充数的。请看下面这个连接里的介绍,台北101就用杆子计算的米数。

http://architecture.about.com/cs/greatbuildings/f/worldstallest.htm
回复 | 0
作者:问题多 留言时间:2006-11-14 09:38:19
真的吗?我看过纪录片专门讲过印度尼西亚的高杆最后专门拉长了若干米,就是为了创造那个世界纪录。

我认为北京有北京的好,上海有上海的好。

我同意你的意见,上海的好就在于他能够把现代和传统结合起来,这个城市因为多元化所带来的美感是别的城市很难赶上的。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珍惜这个多元性,而是把自己对先进和落后的定义强加到别人身上,用自己所谓现代化的观点把平常百姓津津有味的生活视为垃圾。

NYC/SC:我认为摄影不光用眼睛,还要用心,是欣赏和细细品味生活细节之心,而不是先看谁先进谁落后而后确定谁丑谁美之心。这样你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发现可以拍摄的东西,都能从中发掘美。拍摄无家可归者不等于嘲笑他们。他们有被艺术所反映的权利。你喜欢“美景”之美,我喜欢市井生活之美。我们审美观不同。请你尊重这个不同。如果你照了5000多张照片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很遗憾。不过我尊重你对美的理解。我相信,我跟你的理解至少是平等的。
回复 | 0
作者:waidiren 留言时间:2006-11-14 08:09:26
shanghai is the symbol of China's modernity that still maintains the touches of classical China and classiness of China. If you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few cities can match Shanghai's dynamism and urban esthetics. Go to Beijing, wow, it's a big, huge town managed by peasants.
回复 | 0
作者:Gamos 留言时间:2006-11-14 08:05:46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贴出美国西海岸世界最高楼的设计,竟然发现上面要有近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的高度都是杆子。

+++++++++++++++++++++++
You are obviously wrong. The antenna is not includ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height of highrise. Also, it is a technical challenge to put a high antenna on the top of a skyscraper.
回复 | 0
作者:paolang 留言时间:2006-11-14 00:35:13
very good! thanks.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问题多和没问题 ,76岁
来自: 伟大的天津镇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441,59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没有词儿就不要瞎编!
最新发布
· 又晴了
· 又阴天了
· 阳光灿烂的日子(照片为证)
· 炒糊了的政治--电影In the loop
· 土耳其浴
· 小村库马利克兹克(Cumalikizik)
· 索非亚教堂(Aya Sophia,Hagia
友好链接
· 牢头:牢头博客
· 王福贵:王家庄
· 勤劳:勤劳灌水的自留地
· 穿墙屁:穿墙屁
· laowudaokou:老五道口
· 雁翎:雁翎的轻声细语
· 小沙果:小沙果
· 南泥湾:南泥湾的花草地
· 摇啊摇:摇啊摇的博克
· 耳順:生民未有
· 妄谈:妄谈的博客
· 唯一:唯一的garden
· 淡薄天涯:*骑马*挎枪*走天涯
分类目录
【读读写写】
· 听于丹、掐牢头和品酒 (附:艾
· 书之爱
· 藏书之痛
· 大英博物馆正在倒塌
【糊糊涂涂】
· 通过消费投资扶贫
· 天津吃喝玩乐 (四)早点
· 90年代初金融狂潮目击记
· 养花
· 我是如何走下领导岗位的
· 方言
· 英国医院奇遇记
· 板凳和躺椅
· 守财之道
· 教授
【遛遛达达】
· 土耳其浴
· 小村库马利克兹克(Cumalikizik)
· 索非亚教堂(Aya Sophia,Hagia
· 蓝色清真寺
· 皮影追踪(续)图组
· 皮影追踪
· 约克日记 (四--下)
· 约克日记 (四--上)
· 约克日记 (三--下)
· 约克日记 (三--上)
【叽叽喳喳】
· 谈谈政治辩论
· 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 惊人惊语
【玩玩乐乐】
· 又晴了
· 又阴天了
· 阳光灿烂的日子(照片为证)
· 炒糊了的政治--电影In the loop
· 皮影追踪(续)图组
· 铁疙瘩 (图组)
· 伦敦金融城(图组)
· 夏日的伦敦 (图组)
· 家里的动物园 (图组)
· 学陶艺
【吃吃喝喝】
· 瓶瓶罐罐 (图组)
· 西红柿炒鸡蛋之梦
· 请客
· 乐之和沙发套
· 老梆子的故事
· 糊涂虫回国记 (三) 饮
· 糊涂虫回国记 (二) 吃
· 街头市场 —城市的玉,还是鸡肋?
存档目录
2011-07-19 - 2011-07-24
2007-10-19 - 2007-10-23
2007-09-30 - 2007-09-30
2007-08-19 - 2007-08-23
2007-07-04 - 2007-07-29
2007-06-21 - 2007-06-27
2007-05-01 - 2007-05-15
2007-04-05 - 2007-04-29
2007-03-02 - 2007-03-29
2007-02-08 - 2007-02-23
2007-01-07 - 2007-01-31
2006-12-03 - 2006-12-30
2006-11-04 - 2006-11-2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