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12 02:45:00 |
|
|
剧团,
川医是名校,当然傲气。中国,就是大小医院力量太不平衡,病人的选择范围小,所以只能受气。所以,才应该大力提高基础医疗。可惜,做起来,很难。 |
|
|
|
作者:幸福剧团 |
|
留言时间:2013-11-11 16:17:10 |
|
|
我举一例:有些医学院,因为当地名气,不愁病员,很多农民得病,举债务都要进成城来医,哪怕死在这样的医院也觉得幸福。所以,医生和医务人员态度也不好,更不愿意多解释,记得有次回国,刚好是三个代表学习,我老师去那里给中层干部培训,嘿嘿,书记都说没有办法,皇帝女不愁嫁,医院风气不好,还没有办法纠正过来。
再者,现在很多检查的确是过度消费,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的检查,他们说必须把开的单子全部拿去全面检查完毕再继续来看病,这样,费用增加得吓人,医生无所谓,防着打官司。 大医院,挂号难,记得悔过唯一去看过病,还不是什么严重或者非看不可都病,院书记出面挂的号,结果去的时候,那医生挨着询问前面的号数,都是什么关系,根本不把时间用于看病,得意和傲慢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现在医生都说社会太险恶,其实,病患者缺乏基本医学常识,的确吃很多冤枉亏。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09 20:15:21 |
|
|
谢谢各位, 刚从一小岛开会回来,各位的高见拜读了。河源先生看来有很深的体会,希望多展开一点儿。祝周末愉快。 |
|
|
|
作者:西岸 |
|
留言时间:2013-11-09 14:22:00 |
|
|
中国经济改革后有两件事学美国,都是失败。一个是医疗商业化,一个是教育商业化,其实这两个东西在美国也都是很失败的,美国的医疗耗费16%的GDP比例,而其他22个工业化国家的医疗只是用7-10%GDP的费用,美国是所有23个工业化国家里没有全民医疗的。教育就更不用提了,偏偏中国要学。 80年代中国精英们愚蠢,和具有变革意识的知识分子们愚蠢的例子。 |
|
|
|
作者:姜尼 |
|
留言时间:2013-11-09 11:09:26 |
|
|
这个得顶,直触根本!本还想写点什么,看过这篇,想说的话偶让你说了。 |
|
|
|
作者:Lao_0 |
|
留言时间:2013-11-09 03:26:25 |
|
|
奥巴马医改,是为老百姓谋利益;
中国医改却是为个人充实荷包。
不可同日而语。 |
|
|
|
作者:無知者,無畏 |
|
留言时间:2013-11-09 02:55:11 |
|
|
此文當薦,失敗的,還有教改,教改的失敗,讓全國人民都把資金投在一錢不值的文憑上了。我前幾年有在中國服務,那裡的教育水平已經無法用正常方法進行評估了。 |
|
|
|
作者:河源 |
|
留言时间:2013-11-08 23:09:46 |
|
|
长话短说吧。三十多年前,中国二次分配的比例较高。对于一般百姓来说,主要是通过价格来分配,如医疗是零价格,教育、住房接近零价格,其目的是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需要。后来国家实在承担不起,经济几乎要崩溃。朱镕基把这些推向市场,虽然很残忍,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属无奈。我从政府部门工作到下海经商,应该说比较了解这个过程。现在很多人都在骂老朱,我不敢反对,只是小声地问一下,在当时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我个人觉得朱还是很有魄力,敢说敢干。说错了,可以拍砖砸石头,但不说出来憋着不好。另外想说的是,在中国经济上有些起色,腰包鼓了点以后,能不能别送给非洲二百亿,还是美元。也别买那欧美像白条一样的垃圾债券,提高一点二次分配的比重,让老百姓分享一点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别的事情,有点复杂,一两句说不清,就不说了。谢谢博主的场子和很好的话题,又多说了两句。 |
|
|
|
作者:起*轩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8:28:06 |
|
|
如果说奥巴马推行全民健保的初衷是好的,我相信。
如果说朱镕基医疗产业化的初衷是好的,说死了我也不信!
朱镕基的三座大山。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住房商品化。外加上国地税分家,卖地收入归地方政府,是搜刮老百姓,减少公共服务支出,增加中央政府财源,把穷苦的老百姓逼上梁山,把老师,医生,地方政府变成魔鬼的经济政策!!
像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和元朝推行的包税制类似。正是朱镕基这个巨贪推行惨无人道的经济政策,造成今天中国极度的穷富两极化。 共产党的天下也岌岌可危。
元朝没撑过100年,包税制是关键因素。
看看中共能不能撑过苏共掌权的纪录74年吧!! |
|
|
|
作者:不一样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7:13:25 |
|
|
觉得是通篇废话。写过很多跟帖在其它地方。
医德没了。。。 |
|
|
|
作者:河源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3:37:40 |
|
|
对中国医疗谈的还是中肯,。对中美医疗表面上比较还算容易。回头再说。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2:52:53 |
|
|
13579aaa, 谢谢。改革是件很难的事儿。商鞅和王拗公都没得到好结果,评价差半。国家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一些弊病也实在太多太大。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2:45:26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2:43:21 |
|
|
谢谢,尤耍�
击鼓传花,太形象了。医疗行业是不适合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应该有个保证,然后再讲究收支平衡。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2:35:51 |
|
|
Talk switch, 谢谢。奥巴马花钱太大手大脚了,这会给国家增加很多压力。英国的情况能说一下吗?我的英国同事说他们得系统也不太好。她说,丹麦的最好,可丹麦就那么点儿人。 |
|
|
|
作者:苏牧 |
|
留言时间:2013-11-08 12:25:31 |
|
|
|
作者:13579aaa |
|
留言时间:2013-11-08 09:35:04 |
|
|
改革改的撞见了鬼。 现在大陆的很多乱象根本就是改革改过了头的恶果。提出教育医疗产业化人,祸国殃民,应该是死罪。 |
|
|
|
作者:黑河人 |
|
留言时间:2013-11-08 08:57:36 |
|
|
政权是统治者还是服务者?位置方向错了,越干越错。自找麻烦,自找敌人。太多的事情如同击鼓传花,不负责任。房地产也是一样。太多的当权者想赚钱当老板。无利不起早。应验极了。 |
|
|
|
作者:talkswitch |
|
留言时间:2013-11-08 08:02:19 |
|
|
医改要兼顾公义和成本。中美医改都是很糟糕。 因该借鉴欧洲,特别是英国 |
|
|
|
作者:北京土话 |
|
留言时间:2013-11-08 07:23:4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