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的人
2010-10-15 08:00:31
今天放假,我早就计划要一个人好好地在家读书,看碟,休息。
昨晚,赶在图书馆关门之前,冲进去狂扫书架,出来的时候,很不幸,竟然拎了八张碟。到现在为止,看完了四张。看来,今天的读书计划要泡汤了。但是,这八张碟并不比八本书的火力小。
这八张碟讲的是八个我喜爱的人物,他们是: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梵高( Van Gogh ),伦勃朗( Rembrandt ),贝多芬( Beethoven ),莫扎特( Mozart ),德兰修女( Mother Teresa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和保罗二世( John Paul II )。
一口气看完了“德兰修女”,“保罗二世”,“莫扎特”和“米开朗基罗”,我惊奇地发现,这四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们一生追寻的,和他 们每个个体生命所张显的,竟是那麽的一致。无论是教宗,还是修女,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雕塑,建筑,其中核心价值所展现所追溯的,所倾诉所讴歌的都是 “人”—— 一个“完全的人”,一个充满上帝形象的人的痛苦,欢乐,高贵,卑微,梦想,不幸,勇气,无助,希望,失望,未知,确知,永生,死亡,等等,人性里那些无法磨灭的神性光辉。
谁说人是全然败坏?人之所以尊贵,因为他有上帝的形象。
人堕落了,但是,上帝的形象永不堕落。上帝放在人心里对永恒的宿求永远活鲜。
米开朗基罗年轻时所画 的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正是他年迈时的信心巨作“最后的审判”里坐在宝座上的耶稣和马利亚。谁能说这只是“脸”的巧合?莫扎特的一生神奇,成功,也历经折磨和痛苦。莫扎特的音乐里有巧夺天工的精湛,有无人能表达的恐惧和希望。但是,莫扎特音乐里特有的黑暗和光明的和谐,却不朽地唱着对“完全的人”的讴 歌。没有人能超越莫扎特,也没有人能超过米开朗基罗,不是技巧,而是他们艺术里蕴藏的一个完全的人的灵魂。
德兰修女一生行走在穷苦人当中,不是为执行一个教义,而是为了一个“完全的人”的旅程。她唤醒人类对贫穷的麻木,让我们渴望成为完全的人,对同类所受的苦难心痛而生悲悯之情。对人,对上帝赋予的“尊贵”开始尊重。她立志让每一个穷人在她的怀里象“天使一样死去”,让每一个被财富和权势践踏的穷人——有着上帝高贵形象的,“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甚至,不配进入任何堂而皇之的宗教体系的穷人,有生和死的完全尊严。
保罗二世,也许是第一个明星式的教宗。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不是他的地位和权利。而是因为他是一生追求成为“完全的人”。他没有立志维护宗教的 “绝对”,他却促成欧洲的整合。他没有致力于维护宗教的“正统”,则一生为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甚至全部信仰的对话奔波。他无力解决美国天主教神父 的性丑闻,更无力扭转天主教的形象。甚至,在他羸弱的晚年,饱受疾病的摧残和捆绑他再也无法展现巨星风采。但是,他的一生,正如他所言,他所代表的是一个 “完全的人”,一个软弱,痛苦,衰老,无能的人。但是,人们却从这个“人”里面看到那看不见的神,看见刚强,喜乐,永恒,大能。
上帝为他造了天使,将我造成人。
上帝又把一个完全的人——耶稣赐给我,让我效法,作一个完全的人。
就这样,我喜乐而安心地好好做人。
文章评论
作者:852
留言时间:2010-10-24 19:49:36
作者:天婴
留言时间:2010-10-16 17:34:29
8姐, 一定要好好用图书馆,里面的宝贝太多了。尤其是那些珍贵的记录片-史记,传记非常好。相信你一定喜欢的。 祝周末愉快!
作者:852
留言时间:2010-10-16 10:15:13
看得我都想去借碟来看了。 惭愧的是,图书馆就在我门口,可从来没有进去过。。。